利用镜头的透视原理,来弥补物象的不足。当我们用镜头观察一个正常脸形的人物时,因观察方向、高低、远近不同,同一个人物也会有不同变化。如正面平视时,人物脸部均匀正常;正面仰视时,人物脸部显得丰满、肥胖一点;正面俯视时,人物脸部显得单薄、消瘦一点;斜侧面观察时,侧面镜头的一面脸显得大,眼睛也会显得近大远小,大小不均,观察距离越近这种情况越明显。利用镜头的这些透视特点规律,可弥补不同被摄对象脸部的轻微缺陷。
如人物眼睛一大一小,拍摄时调整角度,尽量让人物小一点的眼睛离镜头近一点,也就是让人物斜侧而坐,这样可利用透视进行有效弥补,主光由大的一侧照射过来,眼睛大小就不明显了。脸部不匀称、嘴部线条太长、鼻子轻度倾斜的人,可采取同样方法进行弥补。人物胖瘦的处理除以上所讲的方法之外,还可利用拍摄角度的高低、人眼的错觉进行弥补。
第五节 大型文艺晚会照明
大型文艺晚会有较强的群众性和参与性,晚会的内容要想得到较好的体现,就要充分发挥形式表现的作用。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是晚会节目的基础。
一、照明设计的整体感
晚会节目现场是三维的,照明设计也应处在全方位运筹之中,照明思路应在现场360°区域内展开。照明设计首先要经得起摄像机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距离上的“观察”。正是由于这种大型晚会具有与其他节目不同的特点,才使得电视观众有了很强的参与意识,在视觉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晚会照明设计要有整体观念与意识,照明要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表达一种特定的气氛。在现场照明构想中,现场区域的划分是形成这种整体照明风格、气氛的主要方面。一般大型文艺晚会常分为三个区域(有时人们也称为三个空间)。
1.照明的三个区域
(1)现场表演区域,是照明思想的主要体现区域。它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是整个现场的主动脉,是照明布光的重点。
(2)现场群众区域,是照明布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与表演区域形成映衬、渲染、呼应关系。群众区域的用光是整个场景用光的基础。
(3)过渡区域,即表演区域和群众区域的连接部位,这个区域是摄像机活动、镜头运动、体现创作者想法的地方,艺术创作的实与虚、露与藏手法能在过渡区域得以表现。
三个区域是整个晚会三个主要的空间,可供照明工作者进行宏观的照明设计与调度,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同空间的照明变化是体现照明风格的关键。
2.调动观众视觉进行参与
三个区域照明效果要有变化,要有各自的照明特点,形成区域间色调、照明强度、光线节奏的不同变化,也可以说要形成不同区域间的对比。有了对比,才有变化,有了对比,才能宏观调节观众的视觉心理,有了对比,才能形成照明的一种整体感;缺乏对比,就缺乏全场区域间的联系,缺乏对比,就难以形成观众视觉的参与感。
3.繁与简
繁与简常指复杂与简单的互相衬托。照明上的繁与简又指色光的多与少、节奏的快与慢、光影的复杂与单纯等。照明设计中繁与简方法的使用,反映着照明设计者的一种宏观驾驭能力,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和表演区域与群众区域、上一个节目与下一个节目、照明的复杂与简单的处理上。繁与简是照明设计中两根主要的“琴弦”,通过照明工作者的弹拨,使得一台节目照明有了“旋律”,照明工作者的想法与感情就在“旋律”的变化之中得到表现。
照明设计要有全盘考虑,应防止为了表现某些效果,而失去整体的和谐,同时,不要人为出现布光上的割裂感,区域与区域、段落与段落、节目与节目要用光线的纽带,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照明布光的整体效果。
二、空间的展示
镜头靠近被摄体拍摄与远离被摄体拍摄、摄像机的前移动与后移动、演员的纵向场面调度、道具与布景的前后摆放都在向观众展示着生活的三维空间,尽量让我们的观众通过视觉感受空间的存在。
照明对空间的展示是强有力的,有关方面还需要说明一下。
1.“舞台”透视规律的独特之处
透视规律常常告诉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由于景物距离位置的远近不同,人眼感觉近处景物影调偏暗,色调偏暖,远处景物影调偏亮,色调偏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深远浅,近浓远淡,越近越暗,越远越亮。按照这种透视规律在大型文艺晚会或电视舞台节目中布光,如果单一表现场景的一种空间深度,效果还是好的,透视比较明显,一旦场景中的表现不是以主要“景物”为主,而是以表现主体人物为主时,这种布光就出现了弊端,很难做到被摄体的醒目突出。片面追求透视效果,在提高远处天片光的同时,肯定要适当压暗表演区或表演前区的光源照度,这样人眼可能感觉良好,但摄像机在亮背景前,显得无能为力,有时由于前景偏暗,摄像机景深太小,反而失去了空间的真实与表现。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适合于大型文艺晚会的“舞台”式的表现空间与透视方法,如表演区照度在2000勒克斯左右(摄像机光圈大约能达到F5.6左右),这样能保证摄像机有较好的景深范围。位于表演区之前的过渡区域暗,介于天片与表演区中间的布景区照度渐暗并控制在1000勒克斯左右。天片光比表演区稍暗,即出现了与透视规律要求不一样的亮暗分布:过渡区域暗——表演区最亮——布景区稍暗——天片比表演区稍暗。从色调展示空间的角度分析,表演区色彩纯正深厚,布景区以灰色调为主,尽量减少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天片色调宜单一、明快。
2.过渡区域的作用
过渡区域位于“舞台”前部,处于现场观众观赏“舞台”演出的前景位置。过渡区域的合理运用,可增加画面的美感与空间深度,它有以下作用:
(1)形成“舞台”与现场观众的区别,便于两部分的相对完整,在摄像机表现中,可以正打“舞台”,也可反打观众。
(2)装饰和美化画面,介绍和交代环境特征,形成环境与主题内容的有机连接。
(3)过渡区域是导演、美工、摄像、照明进行场景造型的一种体现,是人为给现场观众、镜头造成的一种视觉“障碍”,有利于让观众感受空间、感受远近距离、感受前后景物的体积对比等,这是过渡区域最主要的一个作用。
(4)过渡区域的“花、草、树、木”,能增加光线的情趣,分布远近的不同,光源投射出的光线被反射的不同,形成了亮暗各异、大小变化的“音符”,较好地运用这一区域景物对光线的“阻隔”作用,表现了光线的不同“韵味”。
3.光线与烟雾
在外景拍摄中,空气当中的介质越多,空间透视效果就越好。例如光线对射角较小时的逆光照明,空气当中的水蒸气、烟尘特别明显,远近景物出现了极强的大气透视效果。在文艺晚会的“舞台”上,怎样借助烟雾的效果再现空间透视呢?
目前电视舞台上施放的烟雾太浓,有时变成了云海,演员走动时“风起云涌”,难以起到表现空间的作用。再者,烟雾太浓出现“遮天盖日”的现象,人物被“淹没”在烟雾之中,空间也难以表现。只有浓淡相宜的烟雾,在表演区的空间中漂浮时,使用逆光或侧逆光光线,才会出现人们所期望的空间透视效果。这种烟雾与光线的合理使用,使得现场表演区域内的空间似乎变大了,使现场呈现一种有虚有实、藏露相间的效果,这是介质对现场光线吸收、反射、扩散的结果。
三、光线的“动”与“静”
大型文艺晚会用光中,动与静的处理,能直接造成观众视觉的各种影响,左右观众情绪,增强或减弱现场气氛,调节观众的视觉心理等。
1.光线运动
光线运动包括两种形态:一是静止的物体、活动的光线,二是活动的物体、活动的光线。运动光线包括了演员表面光线运动和背景光线运动。
(1)静止的物体、活动的光线
这种形态主要指演员或周围物体基本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而照明光线却处在不同形式的运动之中。如果这种光线运动与主题内容相吻合并且遵循基本规律,它就能造成一种现场明快的节奏感,在现场起到调节气氛,造成一种时间流动的作用。如果这种光线运动与现场表现内容是牵强附会或格格不入的,势必造成光线形式脱离内容的弊端,过多使用则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扰乱观众的视线,这是一些晚会光线运用失败的原因。
(2)活动的物体、活动的光线
演员和光线同时运动,这是表现运动、强调动感最佳的一种形式,两者运动常常相互补充、互为因果。演员运动节奏和光线运动形式基本一致。这种活动的物体、活动的光线的运用,视觉冲击力大,光影相互交织闪动,在时间上不宜太长,要考虑观众视觉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有时两种运动相加,会有一种相抵消作用。
2.光线静止
这种静止光线状态同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活动的物体、静止的光线,二是静止的物体、静止的光线。
(1)活动的物体、静止的光线
现场光线相对处在一种静止状态,场景中的演员在进行着各种运动。这种光线处理形式,给观众留下了观察、欣赏、品味画面的余地。画面中演员的活动方向、形式、线条、速度都能得到准确体现。这种光线形式较适合舞台话剧、小品、戏剧表演、曲艺等节目,在用光造型中,要选好背景的基调,形成真实的环境氛围。
(2)静止的物体、静止的光线
这种形式使用较少,在现场主要以人的声音作为媒介,交代主题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形体和光线的作用。由于两者相对静止,给观众一种静态感。同时,在一个节目中,静止的物体和光线给观众一种现场过渡的感觉,缺乏生气,不能引起观众对画面的注意。这种相对静止的方法不宜长时间使用,照明工作者要把握好一台戏照明造型的张弛程度。
动与静的光线处理是整体照明构想与设计的一个方面,是照明语言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观众对动与静的感觉也有相对性。光线动和静的处理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密切关系,可以说,运动是人视觉的一种需要,而静止又是人视觉的一种要求,动和静的巧妙配合,可以有效地调整观众视觉。在光线表现中过分地强调某一个,结果都会适得其反。在实际运用中,动和静最终是对主题思想的一种体现,静中需要有动,动中又必须要有静,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才能创造和描绘出好的形象。
思考题
1.如何运用光的运动与色彩营造舞台氛围?
2.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