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9632600000040

第40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6)

在英国工业革命到来的前夜,坎蒂隆对不同职业的工资做了重要的说明。他指出:工匠的工资高于农夫和普通工人的工资,这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更为昂贵,同他们在学艺期间所丧失的时间以及为精通技艺所需支付的费用和承担的风险成比例,那些训练时间最长,最需要创造性和勤勉精神的手艺必然是报酬最高的。这里,坎蒂隆将形成工资差异的因素分为学习时间、工作的熟练程度、承担风险、相关职业资格和承担责任状况。这实际上是对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劳动力价值的一个总结。另外,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在利润成为一个独立范畴之前,资本家的收入也常常称为“工资”。

坎蒂隆将社会划分为三块:君主与土地所有者、业主阶级和受雇者阶级。第一个“阶级 ”依靠贡赋为生;第二个阶级依靠“不固定的工资”为生;第三个阶级依靠“固定工资”为生。坎蒂隆细致分析了“业主”的工作性质:租地农场主因租用农场或土地而许诺向土地所有者交纳一笔固定的货币,但他不能保证自己将从这一事业中得到利润;商人按一定价格从乡间收购产品,然后再以批发或零售的方式,按不确定的价格把这些产品转卖出去;制造商从租地农场主手里购买羊毛,但他却无法预料把毛料卖给成衣商时将会得到多少利润。而且,业主无法控制他所处的环境:

如果在一个城市里或街道上,相对于买帽子的人来说,帽商太多,一些顾客惠顾最少的帽商必然会破产;如果帽商太少,它就会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行业,这将鼓励新帽商到那里开铺子。所有种类的业主都是这样根据一国之中的风险来调整自己的营业的。

这就是“企业家”概念的起源。而且,企业家活动的基本性质就是根据风险调整生产,企业家收入的基本性质就是根据承担风险确定收入的数量。

坎蒂隆认为,在社会中,其他的阶级都要受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可能“独立”,唯有土地所有者是“天然独立的”。虽然在欧洲,商品的流通和交换以及它们的生产是由业主进行的,但是,一个国家的所有阶级和个人都是依靠土地所有者维持生活和致富的。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土地,就没有维持生活的基本资料;如果没有生存的基本资料,就不可能有人口的正常增长;如果没有土地所有者的欲望和需求,就不可能有消费的更新和行业的成长及其广阔的市场。因此,需要将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交纳给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获得另外三分之二,作为补偿成本、供养帮工和支付利润。

在当时的英国,土地制度较之16世纪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圈地运动,从16世纪到18世纪,从私人圈地到议会圈地,公用土地变成私人牧场,自耕农的土地转移到大土地所有者手里。据有关资料显示,全英格兰,17世纪有24%的土地被圈占,18世纪有13%的土地被圈占。这些被圈占的土地绝大部分都采用租地农场的方式进行耕作。因此,这里的土地制度已经资产阶级化了。马克思曾精辟地比较过封建土地制度和资本土地制度的区别。前者地块随着它的主人一起个性化,有它的爵位,即男爵或伯爵的封号;有它的特权、它的审判权、它的政治地位等等。同样,那些耕种土地的人并不处于短工的地位,而是一部分像农奴一样本身是财产,同主人保持尊敬、忠顺和纳贡的关系。后者所有者和他的财产之间的一切人格关系已经终止,地产以资本的形式既表现为对工人阶级的统治,也表现为对那些随着资本运动的规律而升降沉浮的所有者本身的统治。从而,中世纪的俗语“没有无主的土地”被现代俗语“金钱没有主人”所代替。

坎蒂隆对土地所有者的赞美在这里转化为对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赞美。同时,这样一个不生产只消费的阶级的功能,直接启发了重农主义的相关学说。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卷[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

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

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中世纪史料选辑: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9:256-267.

4赵文洪.私有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91-292.

5[英]A.L.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M].谢琏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336.

6[英]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M].何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9.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28.

8[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3.

9[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4-95.

10[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6.

11[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2.

12[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7.

13[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65.

14恩格斯.法学家的社会主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46.

15[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7-138.

16[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67.

17[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102-103.

18[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2.

19[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5-196.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28.

21[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5.

22[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3-134.

23[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5-36.

24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49.

25[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8-19.

26[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2.

27[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2.

28[英]洛克.政府论:下卷[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2.

29[英]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M].徐式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3.

30[英]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M]. 徐式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10.

3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3.

32[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8.

33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167.

3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8.

3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6.

3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4.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02.

38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0.

39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5.

4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6.

41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2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

43 政治算术[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4.

4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76.

45 爱尔兰的政治解剖[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周锦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

46 爱尔兰的政治解剖[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周锦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6.

47 政治算术[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8.

48 政治算术[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4.

49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27-328.

50 政治算术[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9-20.

51 爱尔兰的政治解剖[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周锦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1.

52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8.

53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54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3.

55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86.

56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1.

57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85.

58 赋税论[M]∥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6.

59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77.

60[法]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伍纯武,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3.

61 [法]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伍纯武,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3.

62 [法]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伍纯武,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0.

63 [法]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伍纯武,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5.

6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3-44.

65 [法]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伍纯武,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2-163.

66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4.

67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寿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

68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寿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

69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寿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

70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寿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

71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寿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1.

72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寿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27.

7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