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35

第35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从此,我们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间。然而,中华民族却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1%到2007年的5%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1000多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

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看不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能因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而动摇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而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条条框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拓展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从根本上说,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对改革开放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惊慌失措,而是要坚信“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所以,我们应该坚信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上,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形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我们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因此,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还要用人道尺度衡量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亚莉

【摘 要】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下,正确把握衡量发展的尺度,突出发展的“人道尺度”,指导我们重塑人文精神,调整评价体系,维护社会公正,改善环境质量,努力推进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又好又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发展目标 人道尺度 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设想,几经强调,到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历史地位和贯彻落实做出了全面阐述和部署,这是我国立足现实历史条件对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继承和超越,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产物。发展观离不开发展主体对“为何发展”、“如何发展”,即对发展的目标和尺度的解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尤其是在正确的发展目标下选择衡量发展的尺度,对于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设计和实践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论发展的目标与尺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社会关系使人的本质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发展自身的本质。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实现自由的过程,就是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跃进的过程。马克思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演进联系起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趋势。这个历史过程大致要经历三个社会形态,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自然经济形态。在这个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某种社会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在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可能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这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冲破了人的依赖关系,却又陷入了物的依赖关系之中。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1]另一方面,他又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人的畸形、片面的发展,也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提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社会财富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人的发展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为基础的共产主义产品经济形态。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3]显然,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理解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确定了目标和价值取向。但发展要从可能性、理想性向现实性转变,必须正确把握和合理运用符合发展目标的尺度。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又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马克思认为,人懂得按照不同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4]也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方式、内在需求和能力结构,它们构成了实践活动的主体尺度,即实践的合目的性;二是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存在状态、固有本质、运动过程和发展规律,它们构成了实践活动的客体尺度,即实践的合规律性。规律是目的的客观依据,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这个目的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目的是规律运行的主体归宿,客观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发展能否朝着人类的目标迈进,就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主体尺度(即内在的、精神的)与客体尺度(即外在的、物质的)的统一,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就主体尺度而言,这个目标的确定本身就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它要求按照“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去变革和改造外部世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于其实现的条件;而客体尺度又决定了主体在特定历史场景中必须遵循规律性的东西(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引导主体的思想和行为迎合社会进步的趋势,促进自身的发展。要之,主体尺度规定了发展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正确性和方向性;客体尺度决定了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其实施效果,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