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34

第34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四个部分,虽然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事实上这些目标本身就包含着社会建设的内容,其目的也是达到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第一个部分主要讲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正是社会和谐最关键的物质基础,而逐步扭转各种差别扩大的趋势也就是化解社会不和谐这一矛盾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则能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和谐。目标的第二个部分主要讲到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建设和谐社会要在制度上给予保障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则主要讲在各种科学管理体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肯定也是和谐的社会。第四部分主要讲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社会建设实践并总结历史教训得出的宝贵思想,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标志。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虽然没有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整个目标都充满着和谐的追求、体现着社会建设的构想。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自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在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理念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刻的改革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在的分配制度的建立,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目前,我们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090美元,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也是“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显时期”的临界点、“拉美化”现象就给了我们警示,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势新特点,社会总体和谐的情况下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不断化解各种矛盾,顺利渡过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要求社会和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还会对各国政治、文化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就成为迫切的要求。此外,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特别是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已成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如果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就会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反之则可能给党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面对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显迫切。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已强烈意识到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之也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同时讲话也指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讲话中还提出了搞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胡锦涛的讲话中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认识,也使全党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认为: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也表明我党形成了系统的一套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解析

1、构建和谐社会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决策

“和谐”从现代汉语的字义上理解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则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由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状态体现出来。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和谐。因此,社会和谐事实上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也在变化发展,而社会和谐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社会和谐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自古以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哪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新矛盾,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追求和谐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探索各种制度以促进和保障社会的和谐。例如在19世纪晚期,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从西半球崛起,但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并未使社会与经济变得稳定与和谐。相反却造就了一个腐败、无序与分裂的社会、一个弱内强食的无政府世界,重建社会和谐摆在了美国人面前,随后几任美国总统推行了一系列进步主义运动,新政、福利国家建设,其卓有成效的改革使美国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与守法机制,社会也走向稳定与和谐。当然,每个国家的现实运动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其发展过程也各有其特点,但就一般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而言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因此其它国家在追求社会和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追求社会和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但社会要发展,社会要和谐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就意味着将从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着手以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当然,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的和谐社会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的特征,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顺应了当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更是中国走向更加文明进步的标志。

2、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显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学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明确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社会分工和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对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程度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反映社会进步发展的状况。从广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身就是社会建设。我们现在提出的社会建设应该说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它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而言的,这也意味着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上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这一总体布局的细化发展表明党中央对我国实际现状认识更加清晰和正确,反映了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也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结束,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有战略布置,并确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但遗憾的是并没有顺利地在这个社会主义战略部署上走下去,并且这一战略布局还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意识到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认识,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但在实践中我们更多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后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此后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提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胡锦涛同志在三位一体的布局上又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每一次精细化和科学化,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不断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注释:

[1].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68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 《胡锦涛同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9页。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5页。

[7].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43页。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

[9]. 《邓小平年谱》第73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莉

【摘 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展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并总结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一定的基础理论准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了一个十分精辟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历史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今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伟大进程,展示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必将有助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