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要内涵。人的价值首先是人与自然物、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其次是与人的异化物如神,奴录等的区别;再次是个体人生与群体人生价值之间的区别,即个体人生价值大小的考查。所谓人生价值,一般是指个体人生存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它是通过人生实践和创造体现出来的,是将人生实践创造摆放在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座标体系中,从而评价出个体人生存在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及大小,用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所以事的职业和工作又有所不同,怎么能比较价值的大小呢?其实,价值的大小并不是等同于劳动耗费的多少和创造财富的多少。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还是达到“认识我自己”,它的真正内涵是通过人生实践,我们到底把自己的人本质潜能发挥了多少、实现了多少,从而对我们的贡献、作用、意义大小的认识和评价。人生价值不是领取报酬的依据,而是激励人生的手段。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中,产生了诸如信仰、目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及才能等等价值因素。
政治价值是通过政治领域中人们所追求的政治理想、政治主张、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以及诸如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博爱、和谐、廉政等等理念和原则而体现出来的。其中也可以集中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社会的政治制度;一是这种制度所信奉的政治理念和原则。就政治制度而言,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革命、战争、变革,主要是围绕追求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或推翻一种旧的社会制度而进行的。封建制与奴隶制之争、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两种制度并存以及历史的曾经出现过的民主奴隶制、军事奴隶制、君主封建制、政教合一的君主制、资产阶级民主制、莫尔的“鸟托邦”、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和我国目前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等等,无不反映出人们对政治制度的追求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提出的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远大理想则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政治理念和原则,是指每一种社会制度或政权总要信奉一种最高的社会原则例如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信奉的“礼”和“仁”、“忠君孝父”等,它们首先是一种政治原则,其次提伦理原则。又如西方社会长期都把“正义、“平等”作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原则,但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卢棱把“自由”看成最高的政治理念,资产阶级把“自由”、“平等”、“博爱”写在自己革命的旗帜上,人民革命换来的是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上的不平行等、而最终仍然是不平等。“民主”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最时髦的代言词。中国共产党仪奉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人类的政治理想,并认为实现这一理想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现阶段,它把自己的主要主张归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以鼓励全体人民为此而奋斗。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从社会精神文明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也从价值论的角度,集中精练地概括出了引导全国人民应追求的主要价值目标。它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和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有着非常深刻和广泛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关系到整个社会所提倡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共同理想是人民认可的、并为之奋斗的前进目标,它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前进的动力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荣辱观则是维护一个社会安定团结、繁荣富强的行为原则和做人的基本准则。它们集中成为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章和论述已经很多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我要说明的是,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提出了社会生活中不同方面的价值目标,但我认为它仍然应属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内容,因而有浓厚的政治性。也即是说,它是站在国家政治的高度、作为政治指导原则、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所以,它坚定地把自己命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说明,价值虽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高级形式,但这种精神追求并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而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社会和时代的基础上的,这样才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本质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析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世平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本文正是以此为理论原点,回顾了我国探索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路历程,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意义,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做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一、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社会和谐的探索历程
1、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道路上探索社会建设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改造的基本完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这一年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暴露出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尤其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波兰和匈牙利事件,更加促使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积极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1957年毛泽东又写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文章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其中也有许多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深刻论述。集中体现以下几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强调:要作好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为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自我完善和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等等。
虽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这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宝贵思想,“但由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曲折,特别是接下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正确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2]反思历史教训,毛泽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经济建设,不能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忽视民主、法制建设,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夸大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能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友爱;盲目“征服自然”,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2、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中探索社会建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也在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为了更快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最终在上世纪末达到了总体“小康”的目标,而“小康”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体现。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认为过去我们在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不足,吃够了苦头。因此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十分重视。“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4]“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针对过去许多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伤害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面对必然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5]对此,邓小平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6]同时,他还指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从中国现实出发,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但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也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将必然要提出“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问题。同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主要强调抓紧时间大力发展生产力,但事实上党中央一直还是有“总体布局”这一理念,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提出“总体布局”的思想,也就是说,当时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也提出许多涉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经济,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社会建设也会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3、全面建设小康的提出,推进了社会和谐的建设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7]这里首次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思想。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是第一次。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把社会推向更加和谐的过程,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提出了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1984年他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8]用邓小平的话来说,这种小康就是“日子可以过”。[9]而这样的“日子”当然是一种低水平的日子,低水平的和谐。当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而邓小平所说的“小康水平”更主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在二十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当然也是低水平的和谐。把小康社会推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都是中国现代化的阶级性目标,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使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