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26

第26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6)

1.阐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1)关于进出口战略,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我国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竞争力、见效快、效益高的出口产业和产品,大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多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以争取出口贸易较快地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发展劳务出口和技术出口,努力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进口的重点要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凡是适宜于国内生产的重大设备和其他产品,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做到立足于国内。积极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国产化进程。为了更好地扩大对外贸易,必须按照有利于促进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外贸体制。”[5](2)关于利用外资,十三大报告指出:“对于国外资金的利用,要根据偿还能力和国内资金、物资配套能力,保持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结构,大力提高外资使用的综合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立法,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使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业,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6](3)关于逐步推进开放的广度,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继续巩固和发展已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正确确定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规划,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以充分发挥它们在对外开放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7]2.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对外开放理论的新概括。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并对对外开放理论作了新概括:(1)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作为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点之一。(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3)进一步明确了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4)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5)进一步明确指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大开放沿边地区,加快内陆省、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步伐。(6)强调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7)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8)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提出要深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专门论述了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形成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新思考。主要阐述了以下的重要思想:(1)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依照我国国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准则,规范对外经济活动,正确处理对外经济关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2)实现全方位开放。继续推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以及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带的开发开放;鼓励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振兴;统筹规划,认真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形成既有层次又各具特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3)进一步改革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4)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办法,扩大引进规模,拓宽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三、创新领域,对外开放理论走向完善与成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变革的同时,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在经济、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大大加深,经济间相互流通的障碍不断减弱,经济融合的需求在日益加强。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为我们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际上,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领域,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国认为,21世纪头20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就是在这20年内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打好基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选择。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走向完善与成熟表现在:

1.提出了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举措。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十五大报告在阐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时,要求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8]其具体要求是:(1)“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深化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代理制,扩大企业外贸经营权,形成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9](2)“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督。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和实施涉外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0](3)“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11]

2.适应新形势,对外开放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在2002年5·31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2]5·31讲话使我国的对外开放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江泽民从世界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存带来了相互合作的需要;从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文明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而不能相互排斥;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我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因而也成了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等方面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江泽民进一步就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思路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首先,他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它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其次,指明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规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途径:一是继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开放格局,二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三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最后,强调为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江泽民特别重视对外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的建立,要求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外交关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一个良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对外开放工作事关重大,但又十分复杂,只有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才能顺利推进开放进程,江泽民明确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扩大开放与抵御化解风险的关系和积极引进来与努力走出去的关系。

3.“双向开放”对外开放理论与政策的创新。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指国家鼓励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国外特别是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以实现从产品到要素、从资本到技术,全面地、主动地进入国际市场,其目的在于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行“双向开放”。十六大报告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了具体的阐述,(1)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品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3)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3]“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使我国开放途径不断拓宽、开放政策不断深化,实现了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大跨越。我国对外开放从“引进来”的模式,到提出并实行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新模式,是我们党紧紧依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勇于并且善于实现理论与政策创新的成果。

4.科学的发展观,新世纪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