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培训途径的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年轻的、有活力、有思想、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工作内容是做人的工作,工作的特点是全面性。一个称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掌握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方面和领域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中,我们必须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跳出教育领域,引进社会资源,在更大的背景下思考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在社会大环境中锻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品质和素质,体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训与社会服务结合,与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系在一起,更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培训制度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岗位培训与在职培训,短期培训与学习进修,定期培训与适时培训,集体培训与个别培训,理论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开发建设一批定期集中和日常实验的培训基地。同时学校应为他们提供、创造进修的机会,合理安排他们分层次分批次进修深造,建立专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职进修的相关制度,保障其利益。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进修培训纳入学校整个师资培训计划,统筹安排,科学管理。通过系统、经常、专业化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社会实践锻炼
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就要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社会实践锻炼。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社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
社会实践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社会实践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就师范生而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以往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范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西部新建高师院校提出了坚持以校为本的“实践型”教师教育目标取向,要求教师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知识,核心理念是“参与、体验、合作、探究、自主”,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实践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跳出教育领域,能发现鲜活的创新课题,并体验创新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从而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和探索新方法的动机和热情,在更大的背景下思考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在社会大环境中锻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品质和素质,体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望。
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这些“新”无不与社会相联系,脱离社会去分析这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只能是纸上谈兵。例如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参与实践,对创业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才可能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就业工作,只有切切实实深入社会中去了解、去体会、去实践,才能准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校中大部分活动是由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其中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其组织协调能力工作开展得准确、到位,就可以起到粘合、凝聚作用,就可以在同心协力、井然有序的和谐节奏中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以外,还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积累丰富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社会实践锻炼的途径
1、挂职锻炼
挂职锻炼是指在人事关系不变更的情况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派遣到党政机关、中小学、街道社区等单位担任某一具体职务,挂实职、干实事,在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的能力。挂职锻炼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自己,增强使命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社会,在社会中受教育,磨练意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完善科学和人文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宏观管理水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挂职锻炼是加强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重要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到党政机关、中小学、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担任某一具体职务并承担所挂职务职权范围内的一定责任。挂职锻炼的时间为半年或一年最佳,挂职的单位可由学校联系,也可自己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进行联系。例如到中学担任政教主任助理、校长助理等,可在实践中了解中学的管理体制,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等特点,更有利于对大学生顺利实现高中到大学的管理衔接。在各类单位挂职锻炼中协助单位处理日常事务,组织各类活动,有利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挂职锻炼的经历作为晋升职级、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定等的重要指标。
2、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起到了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既是保证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选择社会实践内容,制订社会实践计划,给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分析在实践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水平,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推动自身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开展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是通过在物质世界中对客观社会实际的调查了解,获得丰富的直接材料,然后经过头脑的思维加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认识。它是人们认识人类社会自身,发现客观世界一般规律的主要途径。社会调查是克服重知轻能,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进行认真加工、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提出有针对性,且富有建设意义的意见和建议。社会调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遵循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则,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法和观察法等方法进行。在确定研究课题,编制调查提纲中培养发现问题能力,在收集整理资料中培养归纳能力,同时要善于将调查的结果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和分析,溯源探究因果,强化发散思维,培养分析能力,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来指导实践。可以说,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本身体现并促进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节 构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人们在实践、空间上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在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研究的对象有别,对他的理解、体会和分类也不尽一致。构建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教育环境,主要有客观的校园环境、办学条件,也有校风学风、教育管理、服务等人文环境等等。
一、建设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环境
(一)建设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高校建筑环境
学校建筑设施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反映,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教育思想和设计观点在建筑设施中的集中表现,完善的建筑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作用。一座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学校建筑和校园环境,必定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内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每一棵树木都可能让大学生驻足,都可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例如北京大学学生一谈起自己的学校,首先想起的是“一塔湖图”,感受着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耸立于上海交大校园内的包氏图书馆,显示了爱国人士的赤子之心,也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忱;静置于厦门大学校园内的鲁迅塑像,表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心系国事天下事的浩然正气,也在大学生心中树起了一座振奋民族精神的丰碑。校园内的树林、林荫路、池塘边,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校园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德、修养和情操更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所处的环境,应该召唤他向往某种事物,交给他某种东西”。校园是育人的场所,环境是无声的课堂。校园环境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是学校的校貌、校风、文化生活的“外显内隐”行为模式,感染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价值追求。
由学校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所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宣传物等融合而成的校园物质环境,其设计必须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突出规划绿化、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的设计,考虑大学生的心理追求,强化环境育人的意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其充满文化色彩,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统一。
(二)改善高校教学科研设施
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载体,其优劣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的教学效果,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总是与教学科研设施的完善、精密与先进分不开的。
高校的教学科研设施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所需的场所(如各类教室、各类实验室、计算机房、体育运动场所等)、教学仪器设备、网络及信息化条件、教材及图书情报资料等等。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从宏观上规定了教学科研设施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和保障,推进科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造就优良的教学效果,成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加强大学图书馆建设
高校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教学、管理之中,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服务中,高校图书馆是为学生服务的重要部分。被称为“高校三大支柱”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与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