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9630800000019

第19章 融合的标志(3)

不难看出,当前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且还比较严重。而在课程设置改革上又显得乏力,对策建议不能很好地实施,或者对策自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关于课程设置,其科学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使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大学课程设置,最根本的首先是要体现其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哪里?这要求课程设置本身要符合大学的办学目标,因而一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校的办学目标出发,不能背离自己的目标与宗旨,盲目地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更不能一味地照搬其他高等学校的经验。总之,课程设置科学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尊重学校实际,尊重课程设置的规律性。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定位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也就是说办学目标从根本上指导着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就是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同时课程设置还必须尊重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课程设置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性,当然也包括对于教材的自主选择性,并适当发挥教师的研究专长,特别是一些研究性教师的研究成果。当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建议与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课程设置应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的看法,作为学校也应认真、慎重地考虑学生的建议与意见,并在课程设置上得以体现。当然,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地采取学生的建议,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还是应该坚持,以充分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这一点在上面已有所论述,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课程设置要服务于课程主体,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学生是学习课程的主体。因此,课程要为学生服务,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在课程的开设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整体的主体性,还要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在激励学生个体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统一性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弥补统一性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一种课程体系是否有较高的价值,就在于这种课程体系能否较好地提高全体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素质。在课程设置上,只有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为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全面性原则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还要符合全面性的要求。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就应该是全面性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要全面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不全面的。高等教育是分专业的,但却不能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单纯的专业教育,更不能狭隘地理解专业教育,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重在革除过窄的专业教育的弊端,要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为此,课程设置就必须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体现科学性的要求。

(三)创新性原则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还要求不断进行创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不是僵死不变的,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课程设置要创新,要有时代性和前沿性,就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原有的、传统的课程体系并不是一无是处,其中有众多可保留的内容。这里说的创新,不是全面否定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扬弃和改造,按照面向未来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不仅对于现有课程其中包括跨专业、跨学科课程的重新排列组合,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开设前沿性课程。新型课程要充实到教学方案中来,开发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课程,删除课程中陈旧的内容,增加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观点方面的内容,以便使学生建立起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结构。要重现实践课程,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设置创新不仅要重视新兴学科,还要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同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总之,在进行课程设置科学性探索上,一定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竞争中争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变革,这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同时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是基础的意识,不能一味只追求学术性研究,而忽视了大学的基本教育功能。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要注意课程改革的系统性,课程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必须立足现实,既要考虑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才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同时还要研究课程具体实施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而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根本上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在这两方面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探索。

§§§第三节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成效

一、什么是和谐校园

(一)和谐

在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和谐一词之两字为同义。“和,谐也”(《广雅·释诂三》),传统思想里“和谐”多以“和”的范畴出现。从字源的角度看,“和”字的原始意义是指声音相和,《尚书·尧典》中的“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以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五声和,八风平”等就是指声音之间的关系。“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西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强调“和”的基础在于多样性的统一,认为只有“和”才是产生万物的法则。儒家强调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 “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道家强调主客关系、物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即事物内部对立的阴阳两气,经过斗争达到和气(和气意为“谐”)。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齐物论》)。

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西方的“和谐”概念也源于哲学。希腊语“和谐”( harmonie)一词,源自动词“harmozein”,意指“适合一起”( to fit together) ,也被译为“调和”( adjustment)或“和谐”( concord)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命题,认为宇宙万物的和谐即为数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社会观,认为社会和谐的根本基础在于正义。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和谐”是由不同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在西方社会,和谐的核心即认为和谐等于正义。马克思在他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一再“提倡社会和谐”。

通观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的观念,无论东西方文化对于和谐范畴的讨论有怎样的差异,和谐作为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体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的、圆满的状态。和谐是指在由人参与的事物中无势均力敌的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的对立统一状态,是事物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成熟表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

(二)大学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校园”的概念无疑与“和谐社会”的理想有着直接的渊源,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概念的延伸。关于“和谐校园”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从上文有关“和谐”思想的探析中我们可知,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高校,我们认为和谐校园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校园是指通过实现内部、外部以及内外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等,完成和谐之人培养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高度和谐。此定义超越了高校校园本身的范畴,强调了高校培养之人的社会价值。狭义的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结合狭义和广义,我们最终认为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使高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及学校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是以高校校园为载体,以文化为纽带,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 良性互动, 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氛围,是以学校内外部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学校各成员、群体之间的关系融洽、合作互助以及自我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新型校园。具体说来,大学和谐校园主要蕴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和谐校园的形成过程来看, 则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 立足于减缓学校存在的现实矛盾, 致力于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 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2、从和谐校园的外在结构形式和存在状态来看, 和谐校园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主要表现为学校内外各种关系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

3、从和谐校园的内在精神实质来看, 主要表现为依法治校的观念深入人心、公平和正义理念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民主的氛围得以形成、积极因素得以调动、创造性活动得到有力支持, 形成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

4、从和谐校园要实现的目标来看,和谐校园主要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基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和谐校园的内涵可以归纳为: 校园内部各种关系以及校园与周边环境和整个社会、家庭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提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公正、合理、合法、有序,并能够使教学、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