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9630800000018

第18章 融合的标志(2)

§§§第二节 学校课程设置体现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一、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

黑格尔认为:理性是最完全的认识能力,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只有理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办学理念就是办学者在办学实践中,经过长期实践和理性思考,依据对实践对象的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独特的办学观念[黄伯云 ]。因此办学理念,就是指对学校发展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特殊认知,也就是要把这所学校办成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办学理念是为了实现高校的办学目标,依照教育规律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人们对大学办学的理性认识,反映着一所大学办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纲领、思想体系和学校哲学,承载着学校的教育观念文化,是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思想的观念基础。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和优质的学校。哈佛大学第2 7任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说:“今天的哈佛大学是强大的。保持哈佛的强大,需要精心地维护和强化致使我们长盛不衰的法宝:保持开放与质疑、探索与服务、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在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前提下,构建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一个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范畴,对办学理念应从哲学层面的高度来加以把握,帮助我们从根本上将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原则、校训、校风等区分开来。所以办学理念不是对大学具体工作的描述,从根本上说,它是大学办学理想和基本规律的集中体现,反映着一所高校主体信仰的文化特性和精神气质,而且也构成了一所大学绵延流长、兴旺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精神动力。

关于高等学校办学理念,在当前主要存在着学术性与职业性的争论。从大学历史演变来看,其办学理念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但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它还承载着更多的使命与期望。笔者认为,学术性才是一个大学办学理念价值的真正体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德国洪堡大学。洪堡是“德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现代大学之父”,他组建了柏林大学,围绕这所大学的创办,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稿以表述大学理念,尤其是他提出的“三大理念,三个统一”,使他成为大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三大理念”是指:完人教育——古典主义思想;纯粹学术——与外界保持距离、寂寞;自由大学——教的自由,学的自由。他认为,完人教育是大学的终极目的和使命,纯粹学术是独立大学的立身之本,自由是大学的基本原则。“三个统一”是指大学活动的非政治性与大学建制的国立地位的统一;科学体系的内在完整性与科学对整个文化社会的批判的统一;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洪堡以研究学问为核心的大学办学理念,之后很快得到传播与发展。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是研究普遍学问的场所。”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则认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乞求真理的社团。”普林斯顿大学强调大学理念:“大学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保存和发展人类知识。”哈佛大学提出:“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

重新审视大学“以做学问为本”的理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崇尚学术、崇尚学术自由、学术中立并切实加强学术建设。增强学术研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教学型大学来说,就应该认识到,教学是学校的基本工作和中心任务,教学原本就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我们要大力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并给予政策倾斜;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强学术研究,要大力加强院校两级管理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权利,创新学术研究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学术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科研要为社会服务,更要为教学、为人才培养服务,要大力开展学校与社会的产、学、研结合,在产、学、研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要使学风成为大学校风的精髓,必须突出加强学风建设。

办学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办学主张,更多地停留在一种积极的构想上,因而需要从实践出发来予以实现。而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基础的功能就在于教学,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而谈到教学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教学课程的设置。可以说,一个学校课程的设置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则指导和引领着课程的设置。我们从一个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目标。这就是我们下面所要论述的——课程设置体现办学目标及课程的科学性探索。

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人才的培养无疑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确定其培养的人才类型。我们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的结构性矛盾,可以看到,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来填补不同角色的空缺。如何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深化高校办学理念,提升高校影响力。笔者从以下不同视角,分析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要打破专业的限制,加强学科的交叉和专业间的融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通才。通识教育是指不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那种教育,是为培养独立人格和个人生活能力做准备,是他作为一个公民和文化的继承者能与其他社会公民共同相处的那种教育。它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这种人才即通才。与之相对应的,专才是具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某个领域研究的人才。

一方面,淡化专业界限,实行通识教育,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识教育,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于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括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通识教育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导向。我国当代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首先学会做人,才能做有用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对科学的独到见解;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在具有科学文化、道德修养、情感体味等基础上,充分尊重个性发展。专业教育是与通识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理念。专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微应运而生的。建国初期,我国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但进入21世纪后,“专才”的专业限制等问题在就业中凸显出来。可见,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研究表明:“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复杂系统结构,它对环境的不适应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每个要素部分。因此,教育主体就有必要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并把解决主要矛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点”。笔者认为,应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了避免“门门通,门门松”的问题,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专业特长的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类型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方面来分析,总体上讲是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把已经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人才。前者称学术性(科学性、理论型)人才,后者称应用型人才。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认真关注并主动应对的重大问题。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查特斯在《课程编制》中指出,从事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制定目标,然后选择课程内容,在选择的过程中,始终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查特斯是简单从静态的角度来谈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的,不难看出培养目标应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课程设置要围绕培养目标来制定。设置课程时,必须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设置怎样的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怎样能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唐德海在他的博士论文《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谈到“大学教育目的是大学课程管理的‘第一站’并与‘第二站’具体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并进一步指出“如果大学教育目的不明确的话,要使课程系统化,从理论上看是不可能的,这还意味着连自我检查教育的指南也失去了”。上述论点从大学课程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也肯定了高校中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趋势;人的个性发展逐步受到重视,是现代教育逐步与个性的特点相适应,个体的差异要求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趋势;实现教育目标多元化的核心环节是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与课程计划选择的弹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支配性”。高校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创新。课程如何能更加贴近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是高校探究培养目标能否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不同专业可以尝试多元化的目标,但是上升到哲学高度,具体研究高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不能采取多元化的。因此,课程设置对于培养目标的设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反作用。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课程设置是强化高校大学生课堂学习内容、训练并且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高等学校的课程,一方面是知识传播的媒体,另一方面则更是知识生产、创新的‘胚芽’,涉及人的教育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的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以学生为中心,统筹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节等重要环节。胡弼成提出课程体系设置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政策导向与目标框定一致原则;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开发课程体系功能协调原则;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交互动态的方向一致原则;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可持续生态伦理原则;指向人格完整的个性发展原则。

培养目标往往是抽象的、理想性的,课程的实际、现实性能补充培养目标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应该统一起来研究,我们当前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很少。事实上,课程设置的好坏,是高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更好地使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这二者之间有冲突,似乎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二者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价值上相互影响,在内容上相互渗透。我们展望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统一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探索

为了培养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更新高等学校课程内容、增加课程人文内涵、推行综合课程等课程设置改革,已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共识和课程改革的一致选择。然而,这样的改革虽然对改善课程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过后却发现课程改革依然没有走出困境;大学课程内容的更新不仅始终无法突破课时和课程容量的限制,而且也没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人文课程的增加并没有真正明显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综合也没有在改善学生的适应性上有很好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