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45

第45章 中式生活,诗意栖居(1)

§§§第一节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概说:

中国人的住房观念是很强的,但凡有足够积蓄的人都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种观念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很久以前,中国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与服装、体态等非语言艺术一样,建筑除了用于居住之外,还传达着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

建筑属于一种典型的空间艺术,它的各种样式、各种结构,其实都是不同内涵的表达,是一个时代特点的体现。现在的高楼大厦多是用水泥钢筋和玻璃建成的,但我国的古建筑主要是用木材建成,兼用砖瓦和石头。

从建筑类别上来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宅居厅室、寺庙殿堂、陵寝墓葬,以及园林建筑等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主要是皇家和公共的建筑,它们的形式、特点,也最能说明中国人的思想。

古代的建筑,从外观结构上看都包含有上,中,下三部分。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与西方的古建筑相比较,东方建筑还有一个特有的贡献,叫做“斗拱”,位于柱子之上、屋檐之下,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而成。它的存在,既可以承托屋檐和天花板的重量,又能起到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有很大的变化,成为区别不同朝代的古建筑的最主要依据。

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也能较好地利用材质的特长而弥补其不足之处。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在古建筑中,小的建筑只有一个庭院,稍大一些的建筑则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而且,单个建筑物和庭院的走向和布置都是有规律的,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整体和谐之美。

在庭院中种植花草树木、欣赏风云变幻和日月美景是古时人们的一大爱好,翻开厚厚的古代文学经典,无数名人的赏月名作、游园之词,所处的地点都是庭院。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色,这种既开放,又封闭的结构不仅是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含蓄典雅而又勇于进取的精神。

古代建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均衡对称性。为了使建筑更加美观,古人将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结合一起,所以,以前主要的建筑都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的。但凡是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王府、衙署厅堂、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严格按照对称而设计的。一般都设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而在中轴线的两旁则布置其他的建筑物。这种布局分明、对称和谐的建筑特点不仅能体现整齐之美,还营造出一种威严的气氛。

比如以寺庙来说,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才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叫“后殿”或建有“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也是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这样的设计和规划就相当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

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等,再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基本上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可以十分清晰的显示出统治者和神佛教义的礼敬崇高、庄严肃穆。北京的故宫就是最好的代表,当我们行走在故宫里面,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皇权的伟大和朝政的严肃性。

但小老百姓的生活与皇家皇权的威严肃穆又不一样,并不是以宫殿为主的,中国的民间建筑就有了另一种风格: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当然,他们也没有那个心思和实力去摆显这种排场。

比如说,房子如果位于山脚河边的,就可能是迎江背山而建,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修建。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乡。

而且,由于地形的差压,中国南北地区的屋舍建筑不尽相同。南方的丘陵起伏,决定了居家建筑的狭小,所以南方的建筑一般都比较精致,在布局结构上,有青石院坝,有清澈井泉,有苔青染绿。而在西北地区,建筑则比较粗放,一般都会根据环境和地形特点而巧妙地选材和选址。

从建筑的色彩上来说,不同的建筑,色调也是不同的。江南的一些民居和园林、寺观中一般都会选用朴素淡雅的色调,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十分清新秀丽。而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一般多会用在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上,红墙黄瓦可以衬托着绿树蓝天,能使整个建筑显得格外的绚丽。

建筑虽然沉默不言,但却以其特色和风格显示了民族的智慧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欣赏建筑、解读建筑其实也是在欣赏和解读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最古老的中国建筑: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毁于战火之中,或是后来改建而失去了原貌。而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就是位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南禅寺的建筑年代已经无法确切考证了,距今大约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按时间上算,所属的朝代是“唐”。唐代的建筑,现如今全国仅存4处,而且都在山西,其中的南禅寺大殿更是作为最古老的唐代建筑,为我们后人熟悉。

南禅寺的大佛殿,外观气势雄伟,轮廓秀丽,形体俊美、古朴!大殿的面宽和进深各三间,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柱上有雄健的斗拱,殿内无柱,依靠四椽状的结构通达全殿,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南禅寺的大佛殿,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唐代,我国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普及到了偏僻山村中。

§§§第二节 故宫

故宫建筑概说:

经常看古代宫廷剧的人,对紫禁城应该不会觉得陌生,紫禁城的威严和辉煌,紫禁城中皇族们的奢华生活无不让人感叹。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最初的好奇与惊叹,去了解一下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吧!

紫禁城的得名是借喻紫微星坛而来,按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极星)位于天的中央,位置永恒不变,是天地的居所,而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天人对应,所以就把皇帝的居所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也就是过去的皇宫的意思。故宫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修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宫殿是建筑师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帝都原则来建造的。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高低的变化,来组成一个整体。

故宫由一系列建筑群落组成,宫城的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像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这个城堡有4座门,正门位于正南面,名为午门,也被称为“五凤楼”,在古时,这是朝中举行大赦、献俘等重大仪式的地方。除正门外,宫城还有三座大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之外,两边的建筑要略矮,但也是南北取直,左右对称的。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了整个紫禁城,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几乎贯穿当时的整个京都,气魄宏伟,规划严整,非常壮观。

故宫分为前殿和后宫,前部宫殿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这是对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注解。后宫的建筑则别有风味,在大气之余,多了一份庭院深邃之感。后宫的建筑紧凑,东西六宫连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这是对后宫秩序和妇道的一种强调。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豪华的生活当中又有雅致的情趣。

在建筑形式上,故宫布局谨严,秩序井然,一砖一瓦、一房一檐都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单就屋顶的建筑形式来说,故宫的建筑就有十种以上不同形式的屋顶。主体殿座是以黄色的琉璃瓦为主,绿色则用于皇子的居所,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一般就用在花园或琉璃墙壁上。主殿“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两端各有琉璃吻兽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显得牢固稳重。建筑中有很多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除了起到装饰作用之外,还象征着吉祥和威严。

据说,故宫初建时,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工匠达十余万之众,夫役更是有百万之多。为了修建故宫,调运了全国各地的原材料:木材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从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伐运木材,沿河水运才到了北京;石料多是采自北京远郊和山区,动辄几十、几百吨的大块石料,要完整地运往北京,需要上万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浑然天成完整无缺从外面运到故宫工地,这都可以堪称为建筑上的奇迹了。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站在高处看故宫,看不到一扇窗户,这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而每座大殿和建筑的大门前面都有两个铁缸,里面平时都装满了水,这是为了防火……可以说故宫是一个既伟大又实用的建筑。

故宫中最耀眼的建筑——太和殿:

在故宫建筑群中,最引人瞩目、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宫殿要算是太和殿了。

太和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銮殿,它是所有建筑群中最为高大、也是最为辉煌的一座,明清时期,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太和殿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朝康熙年间进行了重建。它最初的时候名为奉天殿、皇极殿,到了清代改称为太和殿。

太和殿外观气象非凡,结构布局上充分显示了皇室建筑的威严。太和殿殿高35. 05米,面积2377平方米,规模为故宫建筑中最大的,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

太和殿采用黄瓦重檐的殿宇形式,横梁上面画着金龙“和玺彩画”,角檐的边上各有十只吉祥的瑞兽,栩栩如生,而只有皇宫允许用这样的数目和造型,大臣和巨商们是不能用十只的。它的殿内顶棚全是金龙图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衔宝珠的浮雕蟠龙藻井。不仅是这些地方采用龙的图案,太和殿的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殿内彩画及藻井图案都使用代表皇权的龙、凤题材,相传整个太和殿共有龙的图案一万三千多条。

太和殿不仅外观宏伟,殿堂内部也呈现出辉煌气象。大殿的中央设有楠木镂空透雕龙纹的金漆基台。基台之上就是金銮宝座了,这是专制皇权的象征,宝座面南背北摆放,座上漆了九条龙,背后有雕龙金漆屏风。而在宝座的两侧,又有六根贴金盘龙大柱,每侧三根,纷纷朝着宝座的方向张望,从而营造出捍卫宝座的气氛,这种的布局,跟人一种极其威严的感觉。

整座宫殿中共有七十二根大柱,55间房,明代时用的是采自于川、广、云、贵等地的楠木;清代重建后,则改用高大的松木。顶梁大柱直径为1.06米,高为12.7米,是殿中最粗最高的柱子。宫殿中金碧辉煌,甚至连地面都是金色的。殿内地面共铺有四千七百一十八块金色的砖。这些金色的砖是苏州特制的一种砖,每块约二尺见方,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像是一块块的黄金。

太和殿是古时皇帝上朝办公、举行盛大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重要场所,在故宫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 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

想要欣赏和领略北方民间建筑的风采,四合院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然而,虽然曾经是华北地区民用建筑的重要组合方式,但在今天的华北地区,大部分居民都搬进了公寓和小区,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也越来越少了。但不管怎样,四合院的形式和故事还是留在了中国的建筑史上,并以其魅力吸引着我们去翻阅、去探索。

四合院是汉族典型的民居,“四”指的是东西南北四个面,“合”则是合在一起,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用更通俗点的话来说,开门见到正房、左右是东西厢房,围成了一个四方或者长方形的庭院形状,这样的住宅就叫做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民间建筑形式,早在西周时期,它已经初具规模了。以前,我国的山西、陕西、北京、河北,民宅基本上都是四合院,而在众多地方的四合院中,北京的四合院算是最有名的,很多游客到了北京,都要来看一看四合院。

一般来说,四合院在建筑布局上会采用南北纵轴对称的方式,并形成一个个封闭独立的院落。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紫禁城也算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