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44

第44章 中华艺术,一唱三叹(4)

§§§第七节 皮影戏

皮影戏概说:

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会有那么些值得回忆的有趣游戏,其中“手影戏”应该是多数人关于童年的真切记忆,不要借助任何复杂设备,只要一烛或一灯,甚至一轮明月,就可以展开巧思,以手的影子摆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小狗、小猫、小马等等,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动手游戏。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种戏曲样式与我们童年喜欢玩的这种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皮影戏。

早在两千两千年前的西汉,皮影戏便在我国诞生了,它又被人们称为羊皮戏、灯影戏、纸影戏等,有些地区也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顾名思义,皮影戏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制作皮影的一般材料是皮革,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来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最佳。制作的过程是先将皮子炮制、刮薄、磨平,然后在皮子上描绘出各种人物的图谱,再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最后再涂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这些特殊的材料和处理方式,能使皮影更具美感。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物角色就需要皮影人用多根竹棍操纵,这对手指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技艺好的皮影人往往都能操纵自如,很多时候还能一个人操纵多个皮影角色。在皮影戏中,皮影人除了要操纵好皮影之外,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这种技术的确是令人叹服的。

在中国古代,观看皮影戏是人们尤其是儿童热衷的一项活动,相传它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关于它的一些流传情况已经很难确切考证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皮影戏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皮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了。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叫“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民俗相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到清末民初的时候,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来看,皮影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在当时,很多达官贵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私养影班为荣。而在民间,逢年过节观看皮影戏也是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皮影戏的流传地域广阔,而且每个地方的皮影戏还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宁夏皮影等。

皮影戏不仅留传的地域广阔,而且还对其他的一些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且,皮影戏运用荧幕和光影变幻的原理,也对电影的发明有启示意义。如今,随着时代的改变,皮影戏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盛行了,但它的价值和意义仍是无法磨灭的,而且,在当前的语境中,中国皮影还被作为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

皮影戏名段:

踏摇娘

女:(悠扬、凄婉地)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凑凑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苦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讯……

男: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为了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为了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锦衣还乡,又遇上这故人般熟识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清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

男: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女:(声音千娇百媚)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泥点,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错误?

男:(声音轻柔,充满真情)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女:(异常娇媚,更加诱人)快快走远点吧,你这轻浮的汉子,你可知调戏的是怎样多情的一个女子?她为了只见过一面的丈夫,已经一掷三年,把锦绣青春都抛入无尽的苦等,把少女柔情都交付了夜夜空梦。快快走远点吧,你这邪恶的使臣,当空虚与幽怨已经把她击倒,你就想为堕落再加一把力,把她的贞洁彻底摧毁。你这样做不怕遭到上天的报应……

男:上天只报应痴愚的蠢人,我已连遭三年的报应。为了有名无实的妻子,为了虚枉的利禄功名。看这满目春光,看这比春光还要柔媚千倍的姑娘……想起长安三年的凄风苦雨,恰如在地狱深渊里爬行。看野花缠绕,看野蝶双双追逐,只为了凌虚中那点点转瞬依恋,春光一过,它似就陷入那命定中永远的黑暗。人生怎能逃出同样的宿命。

§§§第八节 黄梅戏

黄梅戏概说: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普通话是各民族的共同语,因而,标准的普通话书面语就成为了多种艺术形式选用的语言。但在一些地方戏曲中,人们就不用这一书面语,而用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方言来创作和演唱,黄梅戏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听黄梅戏,便会想到萌生它的地方。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原本是18世纪后期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青阳腔、徽调等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随后,黄梅戏逐渐发展和成熟,最终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以比较明快的抒情见长,唱腔纯朴清新,通俗易懂而韵味丰厚。在唱腔和音乐伴奏上,黄梅戏是比较讲究的。它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生活气息浓郁,颇有民间小调色彩,曲调朴实而欢快;彩腔曲调欢畅;主调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常用于传统正本大戏。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号称“三打七唱”,这就是说,演员在演唱的时候,旁边还有三人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时不时地还会参加帮腔。

与京剧相同,黄梅戏也有角色的区分,主要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但与京剧不同的是,黄梅戏虽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

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一些优秀的黄梅戏剧目脱颖而出,最具代表性的如《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纺棉纱》等。

黄梅戏名段:

女驸马

李兆庭:父遭陷害回乡来,

三间茅屋避祸灾。

贫归故里无人问,

缺衣少食苦难挨。

果腹充饥靠野菜,

落叶添薪仰古槐。

大荒年奉母命前来借贷,

早知你家嫌贫,

我宁愿饿死也不来。

冯素珍:李郎休要把气生,

且莫说宁愿饿死不上门。

虽然是二爹娘心肠太狠,

也不能抛却了小妹待你一片真情!

李兆庭:正因为丢不开贤妹的恩和爱,

与你父两相争我不愿退婚。

怕只怕好姻缘要成泡影,

冯素珍:生生死死不变心,

生生死死决不变心!

清风明月作见证,

分开一对玉麒麟。

这只麒麟交与你,

这只麒麟留在身。

麒麟成双人成对,

三心二意天不容。

李兆庭:双手接过玉麒麟,

见物犹如见真心。

冯素珍:还有纹银一百两,

相助李郎上京求名。

李兆庭:今日一别何时会?

冯素珍:天南地北一条心。

李兆庭:劝贤妹平日少把绣楼下,

免得你那狠心的继母来欺凌。

冯素珍:舍不得来也要舍,

李兆庭:分不得来也要分。

两人合:这才是流泪眼观流泪眼,

冯素珍:断断肠人送断断肠人。

李兆庭:断肠人送断肠人,断肠人送断肠人。

§§§第九节 豫剧

豫剧概说:

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千百年来,各地区的人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无数种艺术样式。豫剧就是地道的民间产物,带有浓郁的河南特色。

豫剧旧时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豫剧已走出河南范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关于豫剧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了,民间主要流传着这样两种说法,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由秦腔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相传河南梆子曾经历过明清两个时期,原本只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演出,辛亥革命以后,它越来越频繁地在城市演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河南梆子才正式更名为“豫剧”。

豫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节奏鲜明强烈,语言通俗自然、故事情节完整,富于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它一向以唱见长,并配以乐器伴奏。一般情况下,豫剧演出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这些口语化的唱腔吐字清晰、节奏鲜明,很富于感染力。而在配乐方面,豫剧乐队的文场早期的主奏乐器为大弦、二弦和三弦,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增加了二胡、琵琶、竹笛、古筝等。

豫剧的角色主要由“生旦净丑”成,其中的每个角色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所以一般通俗的说法就是由四生、四旦、四花脸组成。在豫剧演出中,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豫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为“豫剧六大名旦”,即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比较有名的豫剧有《花木兰》、《大祭桩》、《五世请缨》、《打金枝》、《打銮驾》等。

豫剧名段:

十八扯

十冬腊月里好热的天,

牛槔把守在虎牢关,

取妻名叫穆桂英,

生下一女花木兰,

姜子牙差人来下聘,

差来个媒婆潘金莲,

张飞急来忙放鞭炮,

马武抬轿把亲搬,

新女婿关公下了轿,

来了个陪客张定边,

武大郎一见往里站,

让进了那位龙虎状元薛丁山,

上轿来本是孟姜女,

下轿来变成了那个秦香莲,

诸葛亮来把天地拜,

吕洞宾洞房去安眠,

韩湘子掀开罗纬观看,

不好了

变成了白蛇和许仙。

生下一子包文正,

猪八戒扣喜到门前,

杨老将一见冲冲怒,

手指着韩信骂声李渊,

你不该差来孙悟空,

抢走我妻武则天。

一唱那秦汉三国唐宋元,

这叫七不连来八不沾,

取名字就叫十八扯,

小继呀!

看爷我扯的全不全!

就这吧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