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9476000000005

第5章 关于发展性教育的若干思考(4)

“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

摘要:在发展性教育观上,重庆一中进行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面对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改革当前人才培养和学校教育存在的深刻弊端,提出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这一理念的可操作性,不断完善这一理念的理论性,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着深刻理论基础和广泛实践求证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知识经济,发展,理念,学校教育,实践

面对知识经济到来的新形势,如何认识自己的使命、确立一个正确的办学思想,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1995年,我们提出了关于发展性教育的一些思考,其目的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即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代教育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范围。广泛涉及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的终身。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可以这么说,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目的和使命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对发展性教育的教育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性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我们把这一办学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找到了多种实施发展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果。渗透到从学科特色发展到育人目标,从德育模式到课程和教学的特色,从对学生的要求到学校的管理观念,已经成为重庆一中的办学模式和特色,成为统领重庆一中办学的灵魂与核心。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认真研究了当前各种流派的发展教育观,不断地求证并完善我们的理论,以使之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关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一、“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办学理念的时代动因

(一)时代呼唤发展型的人才

1.知识经济时代与全新的人才观

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时刻受到强烈震撼并为之注目的时代。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这是一个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时代。

信息化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化生产模式,创新已成为时代进步和振兴民族的关键要素。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突出表现为4个方面:第一,从阶段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第二,从适应性学习转向预期性创新学习,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智力发展,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从注重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向注重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从教育的选拔性功能转变为发展性功能;第四,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近20年来,世界各国先后掀起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教育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推动了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理论也有了新的进步。其一,教育现代化研究推动了对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教育视野。其二,教育人类学的兴起,促进了人本主义对教育的渗透,校本管理、校本课程、以学生为本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潮。其三,多元智力理论与情商等人格教育异军突起,从根本上充实和刷新了原有的教学和教育观念。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需要面对不断地职业转换的严峻挑战,从而对发展性的中学教育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新的教育理论的出现和进步,又为中学教育发展性教育观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中学教育发展性教育观的建构成为时代的必然。

我们清晰地看到,透过知识经济时代洞开的门扉,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教育正向我们走来。中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性品质人才的重要摇篮。在教育改革的猎猎风旗中,我们任重而道远。这正是我们提出并倡导发展性教育的首要原因。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面转换人才培养的观念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20年里,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源和助跑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前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面向这个新远景,全面审视教育,重新认识教育新的社会使命,拓展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因为我们要创造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是以先进文化和人民的高度文明素养为标志(2)。

中学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促进人的早期发展,并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实现世间一切发展目标最具潜能的第一资源。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价值的表现,更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为浩大的社会工程。因而,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着眼于新的历史使命,重新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的基本关系、体系、制度、体制及运行机制、教育内容、方式,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自主发展”的教育新观念、新体系和新制度。

在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发展性教育形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想。它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全社会教育的发展为宗旨,它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竞争的需要,着眼于增强国家创新力、竞争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它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

(二)当前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的偏废

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学生在经过9~12年的漫长教育历程之后,却越来越远离社会的现实,越来越感到涉足社会的困难。教育成为全社会忧心忡忡并深刻反思的对象。教育能否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否使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创造潜能获得充分的重视和发挥?他们能否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能否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愉悦、和谐、关爱和成功的满足?他们能否担当起传递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责任?一句话,他们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能否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普遍感到焦虑而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1.育人目标的时代性偏差阻碍学生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单纯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教育的目的及功能,而没有把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置于应有的地位。我们只是把学生看做是一个认知体而不是完整的生命体,把学校生活看做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而非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这种错误倾向集中体现在教育的以下几个方面:①书本的权威不可挑战,学生的任务就是被动接受那些被当做确定不移的真理的知识,反复训练是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方法;②教师的权威不可动摇,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③标准化的考试是判断学生认识正确与否的最好途径,即使开放性的试题,也要有作为判断依据的答题要点;④认为学生总是偷懒的,施加外在压力,比如惩罚是比启发更为有用的教育方法。“无论是对时代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还是对学校教育的认识,都侧重于认知,在一定意义上依然是乐观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它在认识上放大了理性、智能、科学、技术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上则缺乏对人的精神力量培养的重视。”(3)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育对象观和与之相关的教育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此外,文化转型发生之后,正统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开始松动,个人相对于社会的独立性得到了较多的强调,过去那种无条件地为集体或其他目标而牺牲个人的思想,不再得到认同。与此相适应,以往人民所追求的抽象而宏大的理想失去吸引力,青少年越来越看中现实的、功利的、物质性的目标,理想主义的、纯精神的终极价值目标虽然没有被绝然摒弃,但它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较之以往,大为减小(4)。

2.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基础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性缺失。首先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上,以知识传授为教学目标,自然就会把教学重点放在主要针对考试的练习,而自然排除对创造性、思维性有帮助的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最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而非个性发展和学习方法、创新思维。教师们只把传授书本知识看做自己的任务,而忽视学生发展中的主动性、选择性和不平衡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对学生主体人格的极度轻视。学生的主体性缺失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语言由提问——答问——反馈这三要素构成,而提问由谁来主导,反馈由谁来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体活动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和教材是绝对权威,学生毫无教学民主可言,很多学生已经不能主动提出问题,不能提问并不表明没有问题,只是表明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消失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他们事先不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他们也就难以主动积极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堂上,教师大包大揽,甚至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发言权,教师主要提供结论,而忽略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讲为主,讲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排除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可能性,分数就成为教师控制学生的手段。学生长期处于分数控制中,对分数产生了恐惧,许多学生都曾经历过试卷发下来那一刻的惊恐。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发生了可怕的变异,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被分数异化了,学习不再是满足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自己也不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的教师和教材的奴隶。因此,丧失主体性的教育是一种奴化教育,丧失主体性的学习是一种奴化学习。

发展性教育观,其实质是指个体生命开发的长度之持久、广度之均衡、深度之透彻。如果我们确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发学生蕴藏的智慧和才能,促进他们以永不懈怠的强劲内驱力去实现自身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会深切痛感到偏狭的教育对人的发展性教育的偏废以及教育主题的歧变。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所说:“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5)

二、“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办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一)发展性教育观的历史演变

伴随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教育观念的第一次变革发生在公元前300年,以孔子创立私塾讲学为标志,开创了平民受教育的先河。这次变革是建立在文字创立的基础上的。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的教育观念满足于通过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直接接触来获取知识,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育也只能是一种小范围的、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也局限于教师本人的学识。这种教育观念持续了近两千年。

教育观念的第二次变革发生在16~17世纪,以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为标志。这次变革是建立在印刷术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受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将大量的青少年送入学校,以班级授课的形式集体学习一套预先设定的知识与技能,期望他们能适应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种教育观念持续了300多年,并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率先赋予“发展”以现代教育意义,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观。他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等陈旧观念,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强调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得到加强。杜威的教育观念影响了美国几十年,并且影响到世界各国。皮亚杰从认知发生论原理出发的研究,从机理上对杜威的理论作出了有力的论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系统地探讨了教学与发展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发展性教学的基本原理。此外,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也从不同方面推进了发展性教育观的形成。

(二)定位于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观

发展性教育观是旨在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成果,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教与学互动,师与生整体发展,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教育理论体系。

发展性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为4个方面。第一,发展。即学生的身心、个性都得到积极、和谐、有人性的进步。第二,自主。即学生获得自学、自理、自治、自立的能力,形成一种人生的自觉、自尊、自爱的态度,具有强烈的主动性、主体性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养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结构,发展健全的人格。第三,创新。即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创新精神。第四,提升。即学校与学生同步一体的发展。发展性教育观不仅是一种指向成为高素质的人的发展,也不单单是智力或情感上的发展,而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形成的过程,一个旨在培养全人的教育宗旨。

列宁为教育提出的目标是:“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把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教育结合起来,主张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具体是指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他摆脱了以前所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人的发展所持的论点,把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的焦点就在于是否重视教育的发展性。传统教育以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无视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则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的宗旨,是基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即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合学生未来的教育。“学生潜在的能力水平和现实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教育不应是消极地适应学生发展的既有水平,而是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使之从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智力和人格。”(6)

三、“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主体和对象是人

“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尽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与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作为社会理性动物,是社会本质与自然本质的综合体。关于人的社会本质,恰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基础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而人的自然本质,包括形态特性与遗传素质,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社会极其广泛和深刻地制约着人的发展;反之,社会的发展又不能脱离单个和具体的人,人的发展促进并汇合成社会的总体发展,尤其是杰出人才的突破性贡献对社会发展更是具有巨大的转折性影响。这样,教育要为整个社会创造生动活泼的单个的人,必须从其独特的身心规律出发,高度尊重其独特性和差异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达到创造一代具有崭新人文本质的受教育者,发展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这一崇高目标,就要确立人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主体地位。

“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以具体生动、充满个性的“人”为基本逻辑出发点,回到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上。

(二)定位在于发展

“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和理论基点是“发展”。人的发展决定了人必须在教育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性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具有发展性品质的人才为目标,旨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

当代的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在他所著《人的基本特性:人生》中说:“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而个人不得不在这些环境中发展’。所以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受教育的。事实上,他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8)。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指出:基础教育“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做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和基本学习内容”(9),“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10)。

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保证人人享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发展性教育把学生和教师从灌输、束缚、钳制、禁锢、奴役、摧残和践踏中解放出来,在探索和启蒙、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教育即解放,这是发展性教育的使命。

(三)重新审视和定位学校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在于重新估量了学校的价值和功能。根据发展性教育观的理论,学校的功能主要是为学生开发和提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既是学校培养的对象,又是学校服务的对象。

“教育比起自发的环境影响来说,它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影响,它按一定的目的,组织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实施着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领导和组织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第三,它对环境自发的影响给予调节、加以选择,充分地发挥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排除和克服掉不良环境给予的消极影响,学校的新生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通过教育,特别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影响的。”(11)“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12)但是,我们要走出学校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误区。仅仅从时空上来讲,学校教育只是塑造着人的素质的某些方面,或者影响着人的素质形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学校教育并不能培养出“整体人”,而只是培养着“局部人”(13)。

学校价值观包括两个层面的价值判断:第一个层面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办教育?第二个层面是在学校诸多的功能中,什么是最基本的、主导性功能?在已经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先是把教育的政治功能,后又把教育的经济功能列为主要功能,并用削弱其他功能或把其他功能视为手段等做法来突出主要功能。从思想方法上来看,这是在未明确功能关系及学校教育特质的情况下,按社会的眼前利益需要或发展重点作出单一的主功能选择,而后又把“主”置于凌驾地位,或者把“主”变成唯一。其结果不仅是其他功能没有很好发挥,整体功能也得不到体现,而且连确定的主功能也未必能实现。所以,今天我们在研究探讨学校的价值和功能时,提出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就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潜在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在社会中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即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新人作为学校全部功能。学校的一切方面包括活动、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应体现这一主功能的落实。

四、“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办学理念的教育实践

(一)为了学生发展的德育实践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文化的力量、道德伦理的力量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已上升到突出的地位,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正如杜威所说:“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是道德教育。”(14)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通过强化由“他律”到“自律”的学生的自我教育,来追求德育的实效。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针对其弊端,我们从培养学生主体思想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育之路”,培养学生积极的主体思想。从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到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树立,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到学生业余党校的开设,德育工作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使学生的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升华,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自我教育实践

发展性教育的学校德育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它把人类作为发展的主体,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人为中心,它强调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人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重庆一中发展性德育的自我教育实践主要从学生组织的作用发挥、班级管理的模式化、家长参与教育管理和社区参与教育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的。学校德育工作以德育的“两个素质培养与双向目标管理”为核心,以“中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年段目标管理”为先导,实施学生自我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爱校教育相结合,启发疏导与管理规范并举,寓德育于学科教育,班、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及社会实践之中,形成鲜明特色。

2.遵循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实行年级目标管理

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人的道德认知也处于发展过程之中。“中学生德育素质培育和年段目标管理”是重庆一中从1988年起开始进行的教学改革科研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年级组与教研组并重,管理上以年级组为主,实行年段目标管理”的体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了这一德育管理体制,使之更适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

年段目标管理的实行,促进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强化年级组功能必然带来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强调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实施教育、教学计划,发挥年级的整体效应和班级的整体效应,从而实现学生素质培养的整体优化。同时,实现了德育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素质目标的制订为德育工作系统化奠定了基础。年级组功能的加强为德育工作网络化创造了条件。实现了5个结合:3个年级长期的教育目标与1个年段的教育目标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主要教育活动在时间、内容上尽可能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干部、学生会、团支部等各种教育力量结合;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方法结合。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心育之路

“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15)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存在以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把复杂的心理问题一概归入思想品德之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还有一种错误倾向就是只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人格缺失的学生进行防范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由于完成性教育长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心理素质被排除在人的基本素质之外。

重庆一中从1996年就提出了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的设想,并在2000年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坐诊,聘请了心理咨询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指导咨询。学校通过西南师范大学举办的心理学专业硕士课程进修班,培训了一大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适应社会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我校已经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中,主动将学生难以直观认识的网络伦理知识引入课堂,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的情怀,引导学生从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解决“知”的问题。学校制定了网络道德规范,并在课堂网络道德教育中逐条学习,明确网络道德要求,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同伴的网络行为,进行网络生活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评价。学校向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建成了适合青少年学生思想感情特征和学习需要的校园网,将学生的上网需要和网络行为纳入到校园网中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导。同时建立相应的校规校纪,调动家庭力量,积极开展以网络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理性用网的氛围。

(二)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实践

发展性教育体系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改革,由重知识传授的、重科学精神培养的、封闭的传统教学观转变为重素质培养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开放的发展性教学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充分激发学生个体创造潜能,使之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获得全面、自由、和谐和终身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上加大了改革力度,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本”。

1.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树立发展性的教学观

发展性教学观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发展性教学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变片面发展教育为全面发展教育,变急功近利的教育为终身发展教育,变知识的继承性教育为能力发展性教育,着力于使学生身心素质、知识结构、道德水平、创造能力水平得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提倡,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在活动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而是学习者通过新的知识与经验之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来建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现代教学观的主旋律,因此,在知识结构上,应追求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在能力结构上,应追求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统一;在思想道德和情感目标上,应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2.发展性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重庆一中也在改革课程和教材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我们首先从课程设置突破,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实现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潜在课程(隐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等并行发展;用各具特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通过研究性学习课,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究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校本教材建设是重庆一中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是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统一。重庆一中地处重庆市的文化名区沙坪坝,此地有历史久远的沙磁文化、东川书院,集中了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重庆重点大学,还有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八中等多所重庆一流重点中学,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加之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校本课程开发得有声有色,现已开发校本课程50多门。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物化载体,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以资助出版的方式鼓励教师编写教材,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已编写校本教材30余种,正式出版的校本教材10多种。

3.教学组织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课堂教学应当同现实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性教学要求把传统的固定不变的班级授课制变成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班级授课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进行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验研究,并在改革班级授课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目的是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分层教学”的层次性体现在:备课时,对班级中各类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上课时,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同时,还要注意例题、习题、作业的层次性,学习方法指导的层次性,课后辅导的层次性。我们坚持在辅导中培优,发展优秀学生的特长;坚持在辅导中指导后进生,缩小先进与后进的距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注意评价的层次性,采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考试制度、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了学生发展的探究性活动实践

探究性活动是针对我校最为突出的学生各种能力薄弱的问题而开展的,来源于杜威“生活教育”、“活教育”观念下的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探究性活动强调主体性、综合性和过程性。它主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最为关注的是学生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切,而并非“产品”本身。具体做法类似于问题设计,如“沙坪坝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方案”、“重庆一中大校门设计方案”、“重百大楼销售预测”、“磁器口旅游资源开发”等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又可以分为若干专题活动,学生围绕各自的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激发创新潜能,锻炼多种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探究性活动可以是个体、小组或全班活动,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选题、讨论方案、提供材料、启发诱导、鼓励创新、策略辅导等等。重庆一中探究性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性科技“四小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研究性科技“四小活动”的开展

科技活动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的研究性科技“四小活动”(小制作、小设想、小发明、小论文)开展得有声有色。2000年6月1日,我校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竞赛,用一节5号电池带动一个小电动机,使一辆熄火的“长安之星”微型汽车移动。比赛时,重庆一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集思广益,巧妙地将汽车拉动了145cm,达到了结构最巧、花钱最少、效果最好的竞赛效果,引起了社会不小的反响。

2.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围绕“学校的一切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社团活动的舞台。学校在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及设备上予以全面保证。主要社团都配有办公室、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照相器材等相关配套设施。

同时,学校将社团活动纳入课外活动计划,明确规定每周各社团活动不得少于一次,主要安排在下午4:00—6:00进行。对指导教师的安排,学校采取专兼职结合,每个主要社团都配有专职教师,同时又聘请老校友、社会上有影响的科学家、院士、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工农业生产岗位上的先进劳模、专业团体工作人员作为我校社团的兼职教师和辅导员,以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为了推动校园内学生社团的普及,给社团的同学提供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空间,学校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活动,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群众性活动。例如,一月的文艺会演和书画展,三月的春游和风筝放飞比赛,四月的田径运动会,五月的歌咏比赛,六月的戏剧、艺术生会演,九月的军训和壁报展,十月的秋游和声乐、管乐艺术生会演,十一月的冬季百日长跑活动,十二月的艺术节、科技活动月。此外,各年级还定期举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比赛。这些活动充分地给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调动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现欲。同时更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社团的良性发展。

3.全方位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我们注重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并把握住“三个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直接感知与间接感知相结合。我们把社会实践作为课程纳入每学期教育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周。

学校还与一些单位、街道、社区建立了协作关系,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四)为了学生发展的艺体教育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学校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艺体教育,效果显著。

1.艺术教育百花齐放

艺术是人类旅程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它净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经验,使人得以充实和完美。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审美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它的育人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我校十分重视艺术教育,把它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艺术教育工作机制,调动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保证艺术教育工作的操作实效。我们重视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发展,重视艺术欣赏,培养爱好和体验,并注重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为了培养艺术尖子,学校以艺术特长生为主要成员,组建了舞蹈团、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戏剧社,聘请专业教师作指导,定期开展活动。

为了积极营造艺术氛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全校性的学生艺术活动。每天的课间操是由各班自己编的艺术体操。节奏欢快,健康活泼。每年的12月份是学校的艺术节,分年级、分班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各种艺术展览、戏剧小品会演、文艺会演等等。每年6月份是全校性的歌咏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歌咏比赛。最具影响的是每年的“元旦文艺会演”,集中了全校的文艺精英。既是会演,也是创新比赛。这些活动使校园内的艺术活动更加普及,促进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在重庆一中艺术教育这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它们绚丽多姿,交相辉映。自1999~2001年短短3年间,我校艺术成果获市级集体一等奖12次,市级集体一等奖5次;个人获全国金奖、特等奖有10人次以上,获市级一等奖有30多人次。初2003级刘源同学在全国第一届“蒲公英奖”决赛中获金奖第一名,在第8届“首艺杯全国推新人大赛”中获少年器乐组第一名及全国十佳;初2002级翟星睿的书画作品在“迎澳门回归”书法作品大赛中获金奖,在第17届“中日好青少年高野山书法奖”比赛中,获“金刚峰寺奖”,作品入录《中国青少年书藏作品选》及《中国青年书画人才辞典》中;初2003级舒轲在第5届“希望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并被授予“中国校园优秀书画家”荣誉称号;孙扬、张巧栩同学荣获“晨光杯”全国童诗朗诵大赛特等奖;任婷同学在首届“中国校园歌曲电视大奖赛”中获金奖。2000年12月,由国家文化部举办的第10届“群星奖”舞蹈大赛上,我校舞蹈队表演的《山野小曲》在35个金奖中荣获第二名,得到评委专家们的高度评价。重庆一中也因为艺术教育成果显著而年年被评为“重庆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在2000年9月还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体育教育硕果累累

发展性教育的体育实践除强调体育的健身性、基础性、主体性、竞技性而外,还强调体育的人文性和娱乐性,确立人文体育观。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3个维度的整体健康目标。

为此,我们开展了选项教学的教学改革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使其个性进一步地得到张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我们指导学生建立了篮球、田径、武术、羽毛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排球、棋类等学生体协。各协会设主席一人,由体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练习或比赛场地的协调及协助协会进行培训(包括裁判员的培训)等。除了每年4月份的春季运动会外,我校还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群体体育竞赛。如自编操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排球比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迎面接力赛、冬季百日长跑等已经成为我校群体活动的传统,有计划,有序列,有制度的开展。

一流的体育设施是优质体育教育的有力保证。1994年,我校投入了1200万元兴建了宏伟壮观的球类体育馆、练习馆、标准游泳池、田径场、足球场。1999年,添置了20余付玻璃钢乒乓球台。2000年,投资改建了健身房,并添置了组合健身器材。2001年,又投入了500多万元重新修建了全塑胶化的田径场(经过了中国田协审查认定)、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棒球场,并且在足球场植上了高规格的人工草皮。现在我校体育设施已居于全国一流,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因为我们要创造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是以先进文化和人民的高度文明素养为标志。这个发展层次的起点决定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以“十六大”精神为实践的动力,实现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手段及方式方法的时代转换。我们要从“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着眼,促进适应学生需求的教育自我发展,坚持体现育人特色的学校自主发展,抓好帮助学生成才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办出学校教育特色,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中学生。我们努力实现“学校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把重庆一中建成现代化的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高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教育在未来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发表于《教育家》2004年1、2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