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武夷山道教文化
9472500000024

第24章 附录(4)

武夷山道教古宫观及遗址【49】

乐裕贤 俞建安 执笔

黄胜科 李崇英 重勘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道教宫观、庵堂,据各代《武夷山志》记载,累计近百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秦汉时期,武夷山乡人及企求仙道者,往往选择高崖洞穴修炼,居穴天成,称之为“仙窟洞府”。晋唐时期,道士在山洞中构建观院,将人工斧凿和自然洞穴融为一体,洞内观院居高而筑,外垣木墙、内置木楼、上覆巨岩、庵室典雅、境界幽深、无寒无暑、风雨不侵。唐以后观院建筑有一定规模,大都设于平川和洲渚间。宋、明两代道教宫观、庵堂见于文字记载的达数十座,这些宫观、庵堂大多崔嵬宏大、庄重雄伟,有的还成为全国闻名的“名山巨构”。

一、天宝殿 二、武夷观 三、会仙观四、冲佑观 五、冲佑万年宫

坐落在大王峰东麓的武夷宫。汉武帝时曾遣使设坛祭祀武夷君,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始在九曲溪一曲洲渚间创建屋宇,称天宝殿,用以祭祀武夷君。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909—925年在位)赐钱增建,更名为武夷观,主祭武夷君,兼祀武夷诸仙。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璟为御弟李良佐辞荣入道,至武夷山修炼,赐额将武夷观改为会仙观,将观址由一曲洲渚移建大王峰东麓,并将方园一百二十华里划入道观管理。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崇道,御书“冲佑”匾额,赐给道观。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下诏“宏广观基、增修屋宇”,增建了三清殿、汉祀亭、拜章台、玉皇阁、御书阁、观妙堂、橘隐堂、法堂、东西廊庑、岁寒轩、竹间轩以及偏殿、附属庵堂、山门、牌坊、亭榭等屋宇三百余间,占地面积达数十亩,成为当时全国六大名观之一。绍圣二年(1095年),宋哲宗下旨扩建宫观,并改会仙观为冲佑观。元符元年(1098年),宋哲宗又下旨赐钱八十万、田十顷。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由被宋理宗封为“金门羽客”的著名道士江师隆(?—约1245年)主持扩建,又增广殿宇,增建清虚、存心、静廉、静隐、真隐、深静等六堂和持正、存正、中和、正善、宾云、清隐等六院,宫观焕然一新。

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称冲佑万年宫。明代又改称为冲元观。明正统四年(1439年)七月遭受水灾,随之又遇兵燹,宫观颓败。天顺至成化间(1457—1487年)屡有增修,但规模已不如从前。弘治十八年(1505年),道士詹文皓募捐增修。嘉靖四年(1525年)又受火灾,第二年由冲元观提点詹本初主持修复扩建,依次鼎新扩建了玉皇阁、十三仙殿、三清殿、法堂、山门、两廊等建筑,历时两年余,重新恢复旧貌,再焕“名山巨构”光彩。整个宫观的结构是:正中前方是牌坊,依次是洞天门、望仙桥、拜章台、二门、汉祀亭、三清殿、宾云亭、玉皇阁和法堂,另有东西二廊、东西二道院和持正院、宾云院、中和院、存正院、正善院、清隐院以及其他的堂、祠、轩、庑等。洞天门上悬“升真元化洞天”匾,门旁有坊,上悬宋代学者游九言大书的“武夷山”三字。二门上悬“敕赐冲佑观”匾。汉祀亭、拜章台是明朝每年中秋节祭祀武夷君之所。法堂右供祀李良佐为开山之祖,后人又将江师隆和詹本初迎入法堂分置李良佐的左右,以感谢二人重修冲佑观(冲元观)之功。清代供彭祖父子三人。

自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起至天启末年(1627年)止这70年间,冲元观两侧又增建了奉祀先贤祠堂九座。清代又增建了殷公祠和群贤祠,使这片地区形成一处巨大的宫观建筑群,后人故将这片地区统称为武夷宫。

清以后,由于道教衰微,武夷山道教也受到影响,虽偶有增修,但宫观难免颓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驻闽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在武夷宫兴建赣粤闽湘鄂“剿匪”军东路军阵亡将士墓,拆毁了绝大多数宫观建筑,仅留万年宫、三清殿及少部分单体建筑。

1949年以后,宫观内道教活动渐趋停止,民国时期建的将士墓及建筑全都被拆毁,仅有地方史籍的文字记载。“文化大革命”中,道教活动完全中断,神像全被砸毁,观室被占用做茶叶收购站。景区开发后,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前身)于1988年拆除原留下的万年宫木结构建筑,并按宋代建筑风格,于1988年至1990年重建,为混合结构,仍称万年宫。规模为一主殿,两侧为廊,前有大门,四周围以墙,占地面积2270平方米,建筑面积885平方米,当时造价137.5万元。建好后布置为朱熹纪念馆。2001年,武夷精舍建好后,朱熹纪念馆迁入武夷精舍,万年宫布置为武夷山历代名人馆。万年宫院内有两棵桂花树,树龄800余年,相传为朱熹所栽,现称为宋桂。

六、三清殿

坐落在武夷宫中心位置,重檐楼阁式建筑,原属冲佑万年宫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庄重轩丽、气势雄伟。布局为二进院落,前山门为廊厅,廊厅至正殿留约2500平方米空地,空地沿中轴以条石砌甬道,甬道两旁建碑亭各一座,亭内立柳永、辛弃疾诗碑。正殿为楼层建筑,面阔五楹,进深三间,原供奉“玉清、上清、太清”神像。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1893—1987)在武夷宫设苏皖临时联合政治学院,将此殿辟为讲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党省政府主持修整并改为中山堂。

景区开发后,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前身)于1985年对主殿、亭子进行了维修和改造,并重建了永乐观,恢复原称三清殿。现围墙内有一主殿、两个亭子和作为廊厅的永乐观建筑,均为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591平方米,建筑面积分别为609平方米、93平方米、71平方米。其余空地除道路外均绿化。在门廊前,1983年重建了一座8米高的石牌坊,牌坊额上书“渐入佳境”,并有楹联三对。维修、改造后的三清殿,暂作为武夷山国际兰亭学院和名家赞名山陈列室。2004年9月,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将三清殿布置为柳永纪念馆。

七、观妙堂

冲佑观附建,位于现茶观后半部。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专供知名学者、官宦留宿之所。北宋户部侍郎李弥逊(1085—1153)曾在此留连,并题诗于壁,诗曰:“人间何地寄衰翁,偶到神山一苇中;可是仙居谢逋客,船头无处避刚风。溪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朱熹对其诗极为赞赏,特请匠人把它刻在壁上,并书跋一同刻壁。

八、橘隐堂

冲佑观附建,位于现茶观前半部。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为著名道士陈洪范建,堂的周围遍种橘树,自命为橘隐,白玉蟾为堂书匾。白玉蟾对橘隐堂特别感兴趣,并为之书《橘隐堂记》,记文中有:“橘成林,橘成林,一亩白云空翠深。空翠深,中有仙翁抱一琴,人谁知此心。”可以想见,这橘隐堂环境的幽美、韵趣无穷。

九、清虚堂

冲佑观附建。具体位置无考。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专为著名道士居止之所。白玉蟾常留宿此间,朱熹亦曾在此留宿。白玉蟾在留宿时题诗道:“月移花影来窗外,风引松声到枕边。长剑舞余烹茗试,新诗吟罢抱琴眠。酒醅初发青螺髓,香篆常烧紫马鞭。九曲溪头冲佑观,清虚堂里有神仙。”朱熹也题诗说:“阴霭除已尽,山深夜还冷。独卧清虚堂,不眠思耿耿。”其清静幽绝,让人心动。

十、会真观 十一、仙宫庙 十二、仙君庙

会真观坐落在武夷宫原冲佑观东侧,初时是乡人为纪念幔亭招宴而设的祠社,名为同亭,取同宴幔亭之义。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徽宗御赐匾额“会真”,故改建为会真观,又称会真庙,主祀魏王子骞和他的从神潘遇。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道士裴洞清和乡民裴贵甫、杨伯留等主持,募捐重建,增建仙宫庙、仙君庙和文昌阁等,计屋宇三十余间,规模宽宏壮丽。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崇安县令林一焕,迎请仙人徐熙春遗蜕到观祈雨,得应,又增建会仙楼。清以后,该观与冲佑万年宫融为一体,统称武夷宫。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阳至崇安公路从此经过,拆毁大量建筑。景区开发后,此处建风云聚会及升真驿等建筑。

十三、万春庵

坐落在大王峰东南麓禅岩之下,又名常清庵。始建于北宋间,历代有修葺,清代中叶颓废。20世纪80年代将旧址辟为万春园景点。

十四、止止庵 十五、熙颐居

止止庵坐落在大王峰南麓、水光石后。这是一处三面峰抱一面水环的山间谷地,较武夷山其他众多的谷地更加精致而神秘,道家一贯视为修道最佳胜地。相传秦代,武夷仙人皇太姥、张湛、鱼道超、鱼道远在此结庐修道。尔后又有晋代的娄师钟,唐代的薛邴隐修于此。南宋初有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接踵来此炼气养真,并命其居处为“止止”。南宋名臣李纲(1085—1140)曾到此造访三李,并与其共究“梦雪”之兆(李纲来武夷山之前,曾梦见大雪天游一处山水,后他来到武夷山时,有似曾相识之感,才回忆起曾梦见此山),于此建吏隐亭。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名士詹琰夫(字美中,崇安人,世代簪缨,为人胸怀磊落,时人称之为英杰),出重资修建庵堂,名止止庵,并延请白玉蟾到此主持。为该庵发展的鼎盛时期。

白玉蟾,字如晦,号琼琯,又号云外子、琼山道人、武夷翁、武夷散人等,他俗名葛长庚,祖籍闽清,因父在琼州任职,母随任,故生于琼州,师事著名道士陈楠,得异术,道法高深,成为全真教南宗五祖之一,创内丹紫阳派,被封为紫清真人,他还能诗善文,在道教中颇有影响。白玉蟾在他所撰的《止止庵记》里说:“云寒玉洞,烟锁琼林。紫桧封丹,清泉浣玉。铁笛一声,群仙交集。螺杯三饮,步虚冷冷。青草青,百鸟吟。亦可棋,亦可琴……”他在此庵修道终年。

止止庵环境绝佳,又有高士驻足,因此风流相继,屡有道众居此。其后又有道士程斯道、黄咸中在此修真。黄咸中,东阳人,云游到此,见这里佳胜,即在此住下,后得遇仙人,活到九十余岁,无病坐化。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道士王守端、江一真等再重修。正德十六年(1521年),建阳人方道明再增建屋宇。嘉靖十六年(1537年),闽巡副使李元阳捐资,在止止庵后建玉皇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崇安县令韩士望又主持重修。随后,江西南城游方道士邓行达,在此修行二十余年后,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坐化于此。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在武夷宫设苏皖临时联合政治学院时,在此设图书室,改庵名为墨三图书室。1950年后被拆毁。景区开发后,曾在原址上建竹制茶室,周围铺设草皮,其他墙基、台阶保存完整,尚有“止止壶天”及“十六洞天”等刻石在。21世纪初,民间人士在原址重建止止庵,建构有:山门、易经楼、祖师殿、钟鼓亭、白真人祠等。

熙颐居建在止止庵右侧,是清代道士顾太复建。顾太复,江西人,曾中过进士,任过督学,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隐此建居修道。遗址尚存墙基。

十六、升真观

坐落在大王峰顶次级,旧址原有道院遗址,传说魏王子骞与张湛、刘景及胡、李、鱼氏四女等十二人在此修炼,汉时立祠观祭祀。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夏,道姑游道渊、江妙静、江妙正等人,在正一道派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1244—1292)的支持下,在旧址构建升真观。其建构有太清殿、法堂、群仙楼、通天台(礼斗坛)以及附属建筑,规模宏大。由于工程艰巨,历时十年至祥兴二年(1279年)冬才告落成。学者熊禾曾为之撰记。观后即宋代朝廷遣使投送金龙玉简的投龙洞。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赵维垣集资重修,清中叶后渐废。现遗址尚存,有天鉴池、礼斗坛以及水池、台阶、门墩等遗存。

十七、复古庵

坐落在大王峰南壁下的复古洞前,又名彭山精舍,南宋初建。白玉蟾亦曾在此修炼。元时道士金志扬、余复婴曾在此修炼。金志扬(号野庵,永嘉人)在该庵栖止直至坐化。明嘉靖中(1540年左右)曾重建。清代一度为僧净清改为佛寺,清末因年久失修而废,现遗址有墙垣及山门等遗物在。

十八、紫云庵

坐落在大王峰北壁下的紫云洞之前,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创建人潘养素。潘养素(?—1684年),福州人,建庵后在此修炼近四十年并坐化于此。继在此修炼的是其弟子刘教龙(字虚中,原是名家子弟),亦在此修炼二十余载,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坐化于庵中,此后渐废,遗址现仅存残基。

十九、一水草庐 二十、云龙道院

坐落在幔亭峰东麓。相传原为彭祖隐居之所,俗称为彭祖基,岁久院圮。明万历初(约1573年),福建长乐人陈洙在此复建,称一水草庐,又名云龙居。陈洙,字百顺,号一水,嘉靖壬戌科(1562年)进士,授官襄阳太守,在任期间,筑堤防洪,开仓赈济灾民,颇有政绩,升为云南督学。因云南巡抚为地方多乱,要下令捕杀一批肇事者,人数多达五百余人,他查清要被捕杀者多数有冤情,连夜去叩见巡抚,以督学之名力争,使五百余人得以免死。后因得罪了宰相被罢官,于是到武夷山隐居,建一水草庐。不久,复官,草庐即废弃。尔后道士虞启祚扩建,称云龙道院,清代废。1980年在遗址上建武夷山庄宾馆,1993年又在原址竖立彭祖石像并镌刻铭文。

二十一、灵云庵

坐落在换骨岩(又名均峰)灵云上洞南侧,建于宋,传为庐山之罗道人创建,罗道人在此修炼,并得道家的宝印。庵的建筑规模较大,基址分两层,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基址均为大块条石垒砌,门坊、门楣均以条石构建,现遗址中留下的墙、砖、柱础、屋瓦均属大型建筑用材,遗址中还留有石臼、石水缸等日常用具。遗址前还有一水池,长7米、宽5米,泉水终年不涸,因泉有七孔,故称七星井。

二十二、仙女梳妆楼

坐落在换骨岩(又名均峰)东北壁云虚洞内。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为孔、叶、庄三位女道士修炼之所。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十二月,建宁太守胡师文重建。楼依绝壁,随崖就势,垒整方石为门,夯墙横亘绝壁之上,长方形布局,不施片瓦,颇具特色。楼后由低而高凿阶数十级至外洞,在洞前居高临下,远眺度假区一带,视野宽阔而清爽。通第二洞须越一深深裂隙,仅设栈木而跨,奇险而具刺激。洞中有石碣两块。其中有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古鄷府同知李景进洞后题的七绝诗:“区区三载抗尘颜,绌直无由脱谤谗。今日扪萝叩仙室,愿将凡骨换云岩。”

现遗址大致分三层,一、三层之间由石阶相连,石阶斜长34.5米;第二层在崖洞内,洞长30米、深4~5米,用木梯进出,木梯已毁。遗址上至今保存了三个较为完整的石门和部分石砌门墙,另有一个水池。

二十三、常庵

坐落在一曲溪南观音岩和兜鍪峰之间山麓,建于南宋绍定末期(约1233年),建筑雄伟宽敞,楼台亭阁俱全,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创建人为南宋著名道士江师隆。

江师隆,号三白,建阳人。原为书香门第之子,风流倜傥,风姿秀拔,因父亲好道,要他到武夷山学,道成,得异术能呼风唤雨。在兜鍪峰顶创庵居之。绍定初(约1228年),京城杭州钱塘江水怪作祟,御诏赴阙,以法平怪,故朝廷御赐号为“金门羽客”,仍奉旨督临安诸祠观,礼遇甚厚。后求归武夷山,南宋理宗御书“常庵”匾赐之,并命建州官府为其鼎建于一曲溪南观音岩和兜鍪峰之间山麓,后坐化于庵中的林壑堂。常庵于明中期毁于火。现遗址已辟为茶地,尚留墙基及田十数亩。宋诗人徐荣叟和徐清叟均有诗云:“曾跨金牛入帝乡,归装金薤富琳琅。唤回客枕邯郸梦,涧草岩花亦自香。”“九曲溪头活计,三生石上精魂。杳杳闲云何处,空山照月啼猿。”

二十四、赤霞洞天 二十五、云寮

赤霞洞天,坐落在一曲溪南赤霞岩东南壁。宋时建,洞天构建随崖洞之高低错落而建,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混用,大部分不施屋瓦,极少部盖半截屋瓦,基台多条石铺砌,工整而坚固,石坊门垒,半崖勒有“赤霞洞天”四字(为明代陈省书勒)。据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赤霞洞,朱文公(即朱熹)、蔡西山(即蔡元定)所常游。

云寮在赤霞洞下方,与赤霞洞天创建时代相同,是女道士修炼之所。两处废于清中期。

现两处遗址留有石砌墙基和人工打凿的台阶、地面、圆形孔槽,地上散落着碎砖和木块等,洞中还有庵门一座。

二十六、毛竹洞

坐落在一曲溪南靠背岩东南下。北宋时期樵阳人知微子到武夷山采药,结庐于此。知微子有冲举术,道行为世人传颂。故江西永平人王通,慕道而来学于知微子,得飞神御气术,能召雷雨。被朝廷诏封为“洞明普静真人”。南宋李纲游此,有诗道:“洞生毛竹绿猗猗,枝干扶疏满洞垂;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外人知。”

现遗址处有一水平岩洞,30米长、1米多高、2米多深,留下残墙。洞下有一坡地,砌有墙基。侧又有一洞,洞外有水帘飘下。周围绿树成荫,环境极为幽静。毛竹洞前有树抱石、石抱树、老鹰石等景点。

二十七、玉女庵

坐落在玉女峰东壁半腰,上依绝壁,下临浴香潭,环峰腰由南向北横式布置,占地约500平方米。建筑颇为华丽,用材多以条石构砌门墙,凿石为池,建筑艺术独特。创建人及创建年代失考。现仅留墙基、一段残墙和一个人工打凿的水池(水池长3.5米、宽1.3米、深0.8米),岩壁上还留有人工打凿的方形、圆形孔槽。

二十八、灵岩庵

坐落在二曲溪南一线天灵岩洞前坪上。灵岩之下,有三洞并列,东侧为伏羲洞、中间为风洞、西侧为灵岩洞(又名馘妖洞),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灵岩洞,高丈余,广可数丈,深称之。又名葛仙岩,亦名馘妖洞。相传有葛仙者祛妖于此,创庵居之,曰灵岩庵。

葛仙,意指葛洪,东晋著名道士,字雅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为著名道士葛玄的从孙,少年即好神仙之术,从葛玄弟子郑隐学道。西晋太安元年(302年)从军任将兵都尉,因军功迁伏波将军。西晋末因避乱隐于山林修道。东晋初,朝廷曾赐爵为关内侯,由于好道弃爵遁于罗浮山修道。葛洪道行高深,曾以道法云游天下名山大川,亦曾到武夷山驻足。清《武夷山志》记述之葛仙,即此。

该庵遗址无存,仅有“馘妖洞”摩崖石刻佐证。灵岩洞洞宽约33米、深约22米、高约7米。

二十九、云窝道院

又名丹枢道院,坐落在上云窝,南宋道士陈丹枢创建。陈丹枢,宋白玉蟾《云窝记》中说:“丹枢陈先生辟谷不粒,年已七八旬,方瞳漆发,其颜犹童,未知何许人,而终日凝神,不语不寝,动与常人异,所附身仅一破衲。”明诗人蔡廷秀有诗道:“丹炉石畔白云窝,地僻山空少客过。门外月明风定后,一潭秋水镜初磨。”是其环境的真实写照。陈丹枢曾收女弟子刘妙清。道院有水月亭等建筑。遗址现尚有石臼、石灶、石门等遗存。

三十、棘隐庵

坐落在云窝道院之右,建于南宋,创建人陈丹枢之女弟子刘妙清。陈丹枢在云窝道院修道时,东阳女道士刘妙清来拜他为师,陈丹枢给她说修道既清苦又艰难,刘妙清以“但欲觅片地可以安茅茨,无使雨我头,无使霜我肌”表示修道决心,陈丹枢才收其为弟子。刘妙清即在云窝道院右侧建棘隐庵,取何仙姑“幽居山林间,荆棘隐此身”之句意为庵名。白玉蟾题诗赞此庵道:“苔枯绿钱老,松古清阴瘦。结庐卧白云,柏子烧春昼。”明天启六年(1626年),棘隐庵故址被改建为王文成公祠(王阳明祠)。现遗址无存。

三十一、玄元道院

坐落在五曲溪北接笋峰(亦称小隐屏)顶。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创建人为道士汪三宝、刘端阳。道院建构飞檐单层平列,规模小巧玲珑,具南方特色。

汪三宝,字丽阳,号疾颐,江西铅山(一说贵溪)人。生性超脱,淡泊名利,工诗文,善书画,与刘端阳为道友,并以诗文书画相交。刘端阳,号古松,江西建昌人,生性与汪三宝相俦,故二人同游,宿大王峰下止止庵,拜谒白玉蟾后,萌发在武夷山建道院修炼的想法,至接笋峰,见其是四面悬崖陡壁,奇险无比,但有藤可攀登,有“丹贿万仞,兀立齐天”的妙处,是极佳修炼处,故二人即止此建道院,闭门清修,直至终老。汪三宝遗蜕置痴颐窝,刘端阳遗蜕置南冥靖(俗称狐狸洞)。

道院遗址现有后重建的房屋(隐屏茶屋,现废弃),附近有承露井和仙奕亭(1980年建,但已不在原址)。痴颐窝有墙垣和门垒,南冥靖保存完好。

三十二、清真道院 三十三、隐屏仙居

清真道院,又名清微真馆,坐落在五曲溪北隐屏峰(亦称大隐屏)顶,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创建人姚体信。姚体信曾任福建粮备道,因事来崇安,崇安县令朱琏陪他到五曲游,登隐屏峰顶,感到此处“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真如仙境,县令附和并问他是否有意在此建构?他默许,故而动工兴建。后朱琏调离,因此把建筑事宜托付给武陵人钟锐(钟锐为接任朱琏职务后任)。明末道院因无人管理倾圮。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道士金象重建,名隐屏仙居。金象,字乾阳,号鹤奴,河南新安人,初在三茅山修道,后在广东罗浮山修炼二十余年,后来武夷山,在隐屏峰清真道院旧址建隐屏仙居。年七十岁,登峰涉险像平地一样,性情狷洁冲静,能诗善画,康熙初(约1662年)坐化其中。现遗址无存。但其地保留着一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极为茂盛。

三十四、天游观

坐落在六曲溪北天游峰顶,为重檐楼阁式建筑,庄重而雄丽。原建有三清殿、宣经楼、竹波楼、天游阁等。始建于宋(白玉蟾诗说:岩头旧有炼丹台),肇建人道士刘碧云、张希微(刘碧云生平不详;张希微,时号晞微先生,又号晞真)。后由法师张虚一栖居于此,并奏请敕赐“天游观”匾额。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道士高景愚在此修炼。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福建布政使属官蔡潮捐资修葺广之。嘉靖五年(1526年)冲元观提点詹本初募捐复修。不久,福建巡按御使樊献科在一览台上建仙堂亭,后改名一览亭。天启年间(1621—1627年)福建督学葛寅亮将一览亭改建为天游阁。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崇安县令王梓又在天游阁后增建太虚亭、碧云亭。观内原有耿定力的“天游”、沈儆炌的“凭虚御风”、葛寅亮的“天游阁”、韩士望的“一览台”和张瑞图的“最胜”、“升云驻鹤之巅”,以及元林锡翁等名人题匾,惜现已无存。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福建省政府主持,将天游峰统建为中正公园,将天游观改为纪念堂,其山门牌坊匾额“中正公园”四字为于右任手书。抗战后,在此设立武夷山最早的气象站。1949年后,一度作为茶叶加工厂,后废弃,景区开发前仅留一牌坊、一亭、一岗楼和几堵残墙。

景区开发后,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前身)于1980年拆除残墙重建天游观。重建后的天游观亦为重檐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楹,进深三间,层数三层,建筑占地面积241平方米,建筑面积506平方米,并于1987年、1997年两度维修,总投资60万元,匾曰“遨游霄汉”。又于1990年在其后的振衣冈建妙高山庄(砖混结构,二层,建筑占地245平方米,建筑面积395平方米,当时造价29.13万元),以待留宿游人。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天游观内立彭祖和其二子彭武、彭夷神像,以纪念神话传说中武夷拓荒的始祖。

三十五、纯阳祠

坐落在天游峰一览台后,明天启间(1621—1627年)建,创建人为福建督学葛寅亮在武夷山之学生。其祠原为葛寅亮之生祠,葛寅亮谦辞不要为其立祠,故改为专祀吕祖纯阳(吕洞宾)祠,民国时建中正公园拆毁。遗址约位于“第一山”石刻处,现为游览通道,仅存一方摩崖石刻,但风化严重。

三十六、仙游馆

坐落在天游峰东侧振衣冈上,宋时建,该馆为祀张希微(号晞真)而建。其名原称晞真馆,南宋绍兴末(约1162年),因渔人在九曲溪中拾得石刻一方,上有“仙游”二字,旁题款为“子真书”,以此为晞真嘱更其名为仙游馆。仙游馆毁于清中叶。

原址于1990年建为妙高山庄,现改为武夷山大气监测点位站和气象站,以及员工宿舍,遗址原貌已被破坏,无法确定四至范围。

三十七、苍屏道院

坐落在六曲溪北苍屏峰东南壁下,始建于南宋,创建人郑简堂。苍屏峰东南壁斜覆成洞,洞深约5米、长40米。道院依崖而建,呈横条状布局。建构宽宏,巨石垒门,夯土为墙,建构独特。遗址大至分为三层,上层在洞内,另二层在洞外。元人林方游苍屏道院留诗云:“颉颃霞佩久蹁跹,峭壁凌层驾紫烟。天下名山无此境,世间何地更寻仙。云迷古洞还丹室,鹤护仙家种玉田。我欲携书来此隐,苍屏峰下弄云泉。”可以想见当时此处的清幽与环境之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道士金象又于旧址建茶隐寮为隐修所,清末毁于兵。遗址现存残砖、石基等遗物。崖壁上有1940年摹刻的“打倒日寇保我中华”、“台湾少年团到此一游”等石刻。

三十八、山当庵

又名仙山庵,坐落在三仰峰东麓的白叶窠。建于元代,创建人张志道。张志道,崇安人,号原中,少年才华横溢,但无志仕途,好研玄学,博通道家诸经典。有好事者荐之朝廷,诏之托以病不赴,特寻得此处,见四面青峰环抱,背靠三仰高峰,环境清幽,是一胜境,特在此建庵隐居,以避入仕。他在此闭门修道终老。逝后庵将倾废,明嘉靖间(1522—1566年),有游方道士重修,颇具规模。明代名士吴拭游此有诗赞道:“流泉何处来?更进十余步。幽竹摇涧端,群芳失前路。鸟啼风满裾,云隔山如雾。静言惬有得,少坐多独遇。是以守真人,得地为至务。”现遗址被辟为茶园,尚存断墙及石砌坡岸遗存。

三十九、开源堂

坐落在六曲溪北的小桃源内,原名三元庵,又名桃源观。始建为佛寺,名石堂寺,建于唐初,石堂寺原在云窝茶洞,五代后唐天成年间(926—929年)迁入小桃源南侧。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大雷雨,造成山崩,佛寺被毁。元时于北侧(即现址)建刘文简祠,祀刘爚。后道士将祠改建为三元庵,主奉三官大帝。明嘉靖初(约1522年),将庵改建为云石堂,修建了三清殿、三皇元君殿、三官殿、真武殿、娘娘殿、功德祠等殿堂,占地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修真高道多选此地居之。清代道士又改建为开源堂,但后又衰微破落,有多处殿堂倒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著名华侨胡文虎偕原海军部长萨镇冰来此朝山游玩,见道观破败不堪,遂捐资500大洋重修。道观建构独特,全为木质结构,布局单列,造型古朴典雅,颇具南方建筑特色,并由胡文虎题写观额“小桃源”。

1985年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前身)出资10万元对道观进行了全面维修,作为景区对外开放的道观。道观处地方圆约20余亩,道观建筑面积634平方米。匾额书“桃源洞天”四字,两侧楹联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颇具养生妙诀。在道观前的山坡上,1996年由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投资23万元雕刻老君雕像一座,高达16米、宽达11米、厚10米,由整座峰岩雕凿而成,雕像庄重而慈祥,笑颜可掬,栩栩如生。

2003年年底,泉州纪先生感恩老君佑护,还愿300万元作为重修开源堂道观启动资金。2004年春,道观进行大规模改造,将原建筑拆除,在原址上重建道观,中为大殿,两旁有养生弘法楼、斋堂、居士楼等。建筑全部用原始杉木建造。历时两年,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耗资1000余万元。

桃源洞口仍保留一座古山门,扼桃源洞口,石砌山门,两层山字顶门坊,石条瓦,高3.5米、宽3.3米、厚1.25米,门洞宽1.25米、高2.3米,门额石匾,正面:“龙飞甲子年 桃源洞 孟秋吉旦立”,背面:“透天关 王明佳书”;门联石刻为:“喜无樵子复观奕,怕有渔郎来问津”。

四十、天壶道院

又名天壶观,坐落在七曲溪北天壶峰次级,宋时建,创建人不详。道院分前后布局,山门远立,据险扼要。入山门百余步,再登磴道数十级至前院。前院有崖洞,宽8.5米、深11.5米、高2~3米,打凿平整,洞前有打凿石床(长5.5米、宽1.7米)和水槽(长1.35米、宽0.82米、深0.72米)。再前行百步至后院,后院宽大,占地约800平方米,分三层布局,院内有石凿天池,宽2.5米、长10.5米、深0.8米,水质清冽。据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白玉蟾浴丹其中。”元学者杜本曾为道观书匾。

道院明以后废弃。道观遗址现有山门、前院岩洞、后院天池及基址保存较好。山门位于峰半岩脊,门宽2.1米、高2.1米,木门额,已朽塌。门两侧残墙大致呈“L”形,长约30米、厚1.1米。

四十一、碧霄道院 四十二、碧霄洞

碧霄道院,坐落在三仰峰东侧俗称老君岩下。宋时建,创建人不详。道院规模宏大。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曾在此栖止过。清初毁于火,乾隆间(约1741年)名士周士芳重建,民国中再毁于兵燹。遗址宽约62米、深约22米。现被辟为茶地,有残墙,基址尚存,地上散落许多石条、石础、灰砖、碎瓦等。

碧霄洞在道观后的三仰峰小仰半壁,洞口朝东北坐西南,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最高之岩洞,清董天工诗云:“武夷何处高?碧霄近河汉”。碧霄洞是一条长形岩洞,宽30米、深21米,分两层平列,下层稍浅,上层稍深,洞前有石砌洞门,据险而立,入洞需跨越一近十米长,深数十米之独木桥,奇险无比。洞中有石灶、石凳、石桌等,上层岩壁上有摩崖石刻“武夷最高处”,稍低处还有一幅,已风化严重,仅能辨认“武夷”、“九曲”等数字。碧霄洞传为白玉蟾炼丹处,洞外有炼丹井。清乾隆名士周士芳(别名宗怀,浙江杭州人,工诗文,善书),因与朋友来游武夷山,到天游观和三仰游,经碧霄洞,见此景色秀丽,随生入道之心,即隐居碧霄洞,后重建碧霄道院。

四十三、知白庵

坐落在三仰峰南侧之三隐台,建于明万历初(约1573年),创建人为道士黄合贤。黄合贤,号知白,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市南),少年即好道,曾到三茅山修道,拜阎希言(传此人当时有三百余岁)为师,得他传授秘诀,年过七十,颜如童子。他见此地有“清切墙头月,萧疏竹外风。草床天地旷,梦上碧霄空”的诗情意境,而在此建知白庵。后朝廷有旨,应召入京,编修《道藏》,极受宠褒。回庵再修,无疾而终。明末(约1644年),道士张蚩蚩(传为张三丰)曾在此庵栖息一段时间,后到虎啸岩隐居(因此庵在明末毁于兵燹而迁址)。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道士虞善长重建,规模宏敞,殿、堂、楼、阁俱全。崇安县令韩士望为庵中积翠楼题匾。清中叶再毁于兵。现遗址荒芜,但基址、墙垣、门垣遗迹均有保存,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揭示了当年建筑之宏大。遗址内发现“重建三隐台知白庵碑记”碑一块,碑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高220厘米、宽82厘米、厚12厘米,碑下还有60厘米高的基座。遗址西侧不远处还发现道士虞善长的一块墓碑,全文为:“康熙乙丑(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仲秋日吉旦 羽化师善长虞先生墓 住持余复茂立”。

四十四、仰云庵

坐落在三仰峰南侧之三隐台,与知白庵相邻。建于明万历中(约1595年),始创人林一焕。林一焕,字中莹,浙江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孝廉,万历中任崇安县令,治政清明,好为公业,曾在冲佑观左建徐仙楼祈雨迎仙。因好奉道,与知白庵道士交往,故主持建仰云庵于知白庵旁。仰云庵规制基本与知白庵相似,砖木为主,块石为基,条石铺阶,山门石构。延续至清初,道士王文宗重修并增建屋宇。清末毁于兵。遗址面积约400平方米,现仅留下残桓及基址。清僧成能有诗赞道:“一室悬天半,乘云独去寻。静看花解语,孤坐鹤知心。曲水晴分细,烟岚晚共深。明朝何处客,总在数山阴。”

四十五、金鸡社

坐落在七曲溪北的北廊岩麓下,建于明嘉靖中后期(约1544—1566年),创建人为道士张廷安。

张廷安,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少年入道,原栖于北廊岩后黎花架(又称后金鸡洞)处修道,得异人传天罡五雷正法,能呼风唤雨,极有道行,嘉靖中(约1544年)曾被朝廷召入京师祈雨,十分灵验,被封为“赞教真人”。数年后再回武夷山旧址,后建金鸡社,广收门徒,常在旱年为地方祈雨,祈祝极为灵验,后于此坐化。

金鸡社建构较大,面溪背岩,横向布局,截路立门,主殿供奉三清,偏殿配祀金鸡神,故称金鸡社,张道人以金鸡神化身自诩。金鸡社占地约500平方米。明时游人卢诚甫到此,留连忘返,题诗说:“独眺北廊岩,爱此神仙宅。……真人兹岩栖,宴坐阅朝夕。……”清时李东来继居并重修。李东来性落拓,但善书画,尤喜画竹,多有人求其画,不予,如逢其惬意,则所画精美,人以为宝。由此,金鸡社往来者更多,香火极盛。清中叶武夷佛教兴盛,道教渐渐衰微,李道人仙逝后,庵之香火渐废。

现建筑已废,岩麓有深约15~20米、长约200米的平地,大致可分三层,东高西低,每层有石砌挡墙。东侧上层灌木丛生;中部长约30米,2000年6月建有观曲亭,亭内立有“天后宫铁甲将军立碑亭记序”碑,岩壁有“寿”字等三幅石刻;西侧下层已辟为茶园。遗址多残砖碎瓦,庵基地铺方砖尚有残留。

四十六、百花庄

坐落在七曲北岸獭控滩后,临溪。始建于明代中期(约1500年),创建人道士黎崇真。黎崇真原为浙江天台道士,云游至武夷山,至此处时正百花盛开,问乡人言此处四时花开不谢,即决意在此建居修炼,取名百花庄并刻石于猴藏岩石壁。明嘉靖举人、太仓学正、福建闽清人王应槐与黎崇真友善,其时曾来百花庄造访黎道人,为其景色所陶醉,写有《百花庄放歌》:“桃花红,李花白,春到般般斗颜色。洞中仙主宴群仙,管领东风吹不得。三十六峰何处村,武夷便是武陵源。欲寻渔父无舟路,惟见桃花开满园。忆昔洛阳买花人,姚黄魏紫总皆春。车马纷纷争富贵,何如栖隐曲溪滨。曲溪传说多仙子,不爱繁华植桃李。罗浮擎得一枝来,种向仙家白云里。先春压倒百花庄,笑杀人间红与紫。”尽情地描绘了此处环境之优美。清乾隆间(1736—1795年),崇安学者董天星重建,更名为起云居,增建楼阁屋宇,名楼为凌霄楼,规模宏大。现俱废。

遗址现已辟为茶地,仅存部分墙基,其“百花庄”和“功成卤龛”二幅石刻依然如旧,后一幅石刻下方就岩打凿一个龛位,深0.9米、高0.85米、宽0.75米。

四十七、翠虚庵

坐落在七曲溪北钟模石前。该庵又名三敲庵。建于明末清初(约1644年),创建人支永昌。支永昌字绍先,北平(今北京)人,明崇祯间举孝廉入官,为蜀中刺史,明亡不仕,遁入武夷先隐涵翠岩,后见此地亦幽,即于此建庵(因建时举棋不定,曾经三次反复推敲,故名三敲庵)。晚年又移涵翠庵终老,逝后葬于天壶峰下。支永昌逝后,清康熙二年(1663年)孝廉周弁(字载俅),崇安人,虽少年登科,因性情耿直不谄,与朝官不和,弃官隐于此庵终老。该庵建构规模宏大,砖墙石门,配置齐全,占地约2500平方米。遗址现辟为茶地,然墙基及门庭基础均保存较好,尚存数段夯土残墙。遗址后的钟模石下岩洞内有一墓穴,被盗,有完整棺木在,墓碑上刻“开山道人吴隐玄墓道”,其余小字模糊不清,不知吴道人与翠虚庵是何关系?未见记载。经考古专家考证,棺木为近、现代物件。

四十八、两岩道院

坐落在八曲溪北鼓楼坑内,原为两岩书堂,肇建人为南宋吴世卿。吴世卿,单字适,又字公衡,崇安人,咸淳进士,官至濠州知州,因不谙世俗,弃官隐武夷山八曲建两岩书堂。吴世卿逝后,书堂为道士陈冲素所居并改为道院。陈冲素,字虚白,颇有道行,曾著道书《规中指南》,评述修炼内丹之密旨。后云游不知所终。遗址现辟为茶地,范围约600平方米,已看不出建筑的痕迹。

四十九、涵翠庵

坐落在八曲溪北的鼓楼坑涵翠岩半壁,又名活水洞。建于明万历间(1573—1619年),创建人谢智。

谢智,字活水,建安(今建瓯市)人,十二岁即丧父母,成为孤儿。因此奉道长斋,少年曾师事于李材(李材,嘉靖进士,官刑工两部主事、都御史、郧阳巡抚,万历间被谪官戍漳州镇海卫,后寓居建安,曾到武夷山见罗书院讲学),但不入仕,闻得武夷山八曲石岩有奇洞,特从建安迁移至此,辟洞建庵以修道,并在此终老。万历戊戌(1598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少司空)的董应举常来游,谢智逝世后,该洞成为董司空别业。明末,有北京人支永昌继此以居。支永昌,字绍先,明崇祯举孝廉,官蜀中刺史,明亡弃官入武夷山修道,居此庵终老(期间曾至钟模石建翠虚庵,晚年又回此庵终老)。

涵翠庵依岩洞而建,上下三层呈横列布局,上层为圆形名月窟,下层称云巢,中层为神龛和书堂,因谢智号活水,故称此洞为活水洞。在岩洞边沿垒石为墙,建中门、偏门各一,入口再建山门并留空地种植花木蔬菜等,内无柱无瓦,明亮宽宏。站在庵门远眺,八曲风烟尽收眼底。明少年诗人张于垒题《历鼓楼岩之活水洞》诗道:“山山岩穴互相依,九折羊肠倚夕晖。乱石生云云作石,流云欲驻石还飞。”写出其“阻深幽敻、绝地千尺、横倚天际”的奇险境况。

洞长30米、深4~6米、高2.5~5米,现存山门、基础,崖壁上勒有李材题“涵翠岩”三字和董应举《谢洞记》大幅摩崖石刻一方,洞中还留有一块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立的谢活水墓碑。

五十、石鼓道院 五十一、鼓子庵

坐落在八曲溪北的鼓子峰南壁半腰吴公洞内(吴公洞西低东高,长约130米、深7.5米,岩壁斜覆,风雨不侵)。北宋始建,名石鼓道院。开创道教神霄派的著名道士王文卿(1093—1153),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曾隐于此修炼。王文卿一名俊,字予道(一为述道),号冲和子,又称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广丰)人。其道派为神霄派,擅长雷法,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神霄派的创始人,为神霄派祖师,其弟子遍及大江南北。石鼓道院建筑独特,宋代就被称为“仙家鼓楼”。明大臣曹学佺称之为“栈道勾连”。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受火灾,嘉靖前期(约1522—1540年)道士江子静重建,并命名为栖仙馆,后改称鼓子庵,内有迎仙亭、云影池、拂云石等。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福建巡按监察御史邢台赵孔昭更其名为莲子庵,并勒石于壁。明学者徐熥为庵作记,文中记:“院中道人二十余。”可见颇具规模。清初为僧人所占,改为佛寺,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还曾增修。

现道院已废弃,仅存遗址。洞内建筑依山势分多层构建,尚有多处墙基、夯土残墙、石台阶等,洞外沿有人工打凿的方槽,中部稍矮洞内地上就岩打凿一方池,长2米、宽2.3米、深0.45米。遗址地上散落许多碎砖瓦、石臼、石磨等,岩壁上也有人工打凿的方形、圆形孔槽和排水沟等。洞东端岩壁有“并莲峰”等石刻,半崖有虹桥板3块,半插岩壁,半悬岩外。洞西侧稍下古道上还立有一石门,门匾上书“鼓子峰”三字。

五十二、和阳道院

坐落在九曲北岸的道院洲上。和阳道院又名清微太和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肇建人为道士彭日隆。道院规模宏大,仅次于武夷宫,号称“冲佑之亚”。道院建筑有:都宫门、寥阳殿、佗殿、修庑洞房、道纪堂、凝云阁、宜晚亭、清虚堂、云堂、斋堂、大音阁、朝元阁,还有庖库、储藏室、宾客馆舍等一百余间。宫内主祀玄帝、武夷十三仙。由于建筑规模宏大,工程延续32年,直至延祐七年(1320年)才竣工。

彭日隆,号隐空,崇安人,原是冲佑万年宫的道士,曾遇异人传授雷法,能祷雨并极验,因此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佥宪张天翼、府判母逢辰等名士都礼尊他,其徒詹氏、程氏、范氏、支氏各有家财,他们全力支持他建和阳道院,所以能建此巨构。道院建成,元代最荣耀、御赐为一品爵的正一天师第三十八代“正一教主、三山符篆”的张与材,特别赶来为其题匾,更其名为清微太和殿,后称清微太和宫。元著名学者虞集为之作记。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崇安发生特大洪水,道院被水冲毁,后人将其遗址名为道院洲,以作纪念。构建和阳道院时,还有件事颇具神秘色彩,这就是虞集在其《清微太和宫记》中写的:“良材巨木在上流山谷中,水多湾矶,久莫能致。一夕,大雹雨,乘流而至,殆神助焉,乃作寥阳之殿。”

五十三、灵峰观

坐落在九曲溪北灵峰南麓寒岩下。始建于南宋,创建人邱公。邱公初在寒岩下之洞中修道,仅结庐三间,被称为邱公洞,得道后仙去,乡人遂将其扩建为灵峰观(又称灵峰道院),观之香火鼎盛。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东莱(1137—1181)来武夷与朱熹相晤,见此地风光幽丽,随在道院傍辟屋讲学,并为道观改名为元都观。元初(约1279年)乡里采药人余药坡重建,名沿旧称。建宁知府李真峤游武夷,慕名访道观,见称元都观与元朝相悖,请改“元”字为“玄”字,随更名为玄都观。元翰林学士承旨赵孟頫(1254—1322年,号雪松道人),亦慕其名,为玄都观书匾,道观大盛。明初因兵乱损坏严重,成化十八年(1482年),道士王道元募捐重修,清末毁于兵燹。明程銈以诗赞说:“灵峰一望白云多,谁共幽人采芰荷。九曲探源还我事,飘飘巾舄映晴波。”

现遗址被辟为茶地,有残基遗存。

五十四、碧云庵

坐落在九曲溪南的仙岩半壁,建于南宋端平间(1234—1236年),创建人王遂。王遂,字去非,又字颖叔,金坛人,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时,游武夷遇朝廷颁旨于九曲溪放生潭建礁祈雨,故捐资此庵以便设礁,庵旁飞来石上加建香亭(又名祷雨亭)。后王遂于淳祐三年(1243年)调任建宁太守,常来武夷游,写有《游武夷》诗。该庵于清中叶荒废,现仅留残基。

五十五、云岩庵

坐落在九曲溪南云岩半壁,原为一深邃的大岩洞,高达10米、长70米、深3~5米。据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相传昔为巨蟒所踞,有詹法师者驱之,仍创庵曰云岩庵。”后陆续有游方道士蛰居,明时道士兰复(字信之,号虚白)在此庵坐化。清时庵香火逐渐衰微。

詹法师,生平无考,约为唐时人,为游方道士,颇有道法,在武夷山周围民间亦有很大影响,民间多供奉其神位,故该庵曾一度繁盛。

庵的构建绝大部分镶嵌洞中,仅有前庭及庵门伸出洞外,庵门块石垒砌,条石门柱,门外加建廊室,构建坚固庄重,庵内经堂神龛相共,全依洞凿成,后部为卧室及藏经室,因洞深而阴暗,且曲折深邃,确似巨蟒所踞之所,明诗人郑主忠游此有诗道:“巨蟒驱教出石门,缁流从此习雷文。谁知今日游人到,只见空岩锁白云。”

该庵虽荒废年久,但因建构坚固,至今遗址保存较好。

五十六、白云道院

坐落在山北排峰岩南,又名白云深处,始建于南宋,为云游道士郭道人建。郭道人,不知其名,自号卧云子,原为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道士,有高深道行,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与其徒诸葛行正,到市中行走,有路人指着郭道人说:“此人我见他死在京师,何以又在这里见到呢?”郭道人即和其徒说“有人认识我,此地不能居”,于是和其徒诸葛行正一起到武夷山此处隐修,并建白云道院传道。乾道中(约1169年)郭道人仙去,其徒洞阳子继之。元时有三山(今福州市)道士张与玉(号霜崖)居此,张道士有异术,故多羽流与他从学,白云道院盛极一时,崇安道士张志道曾与之学,得其术,有人推荐到朝廷,他托病不去,在道院终老。明学者刘孔敦到此游时,题《白云深处》诗道:“再入烟霞第几重,白云隐隐罩山峰;低徊忘却归来路,惟听樵歌伴晚钟。”至清中叶,道院香火渐衰,现遗址被辟为茶地,仅留道院门基及道士墓葬等物,遗址面积2000多平方米。

五十七、碌金庵

坐落在山北铁郎寨西北碌金岩东麓。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创建人道士周千秋。周千秋,字乔卿,号一邱,莆田人,风雅,能文能诗,性好道,一生不仕,常与粤西方伯、万历进士谢在杭(名肇淛)以诗文相唱和。中晚年入武夷山建碌金庵静修,后其子迎归里。由其徒何一鹗(字翔宇)继其主持庵事。其诗清丽顺达,有飘然物外之感,友人来访常以诗赠,如《友人过访山中诗以送之》云:“森森灌木欲摩霄,薜荔成阴压断桥;有客徘徊寻石齿,逢人指点转山腰。到来恋我溪岩静,别去愁他道路遥;试向万峰高处看,穿云双屐下迢迢。”明隐者张蚩蚩常与之来往。该庵遗址现被辟为茶地,除石砌坡岸和偶尔可见的断砖、陶片外,不见其他建筑痕迹。

五十八、凝云道院

坐落在山北马头岩南麓,建于明隆庆初(约1567年),肇建人为著名道士张德恩,乡人称之为炼师,颇有道行。道院初建时名凝云庵,为古典园林式建筑群,占地面积6600余平方米,建筑群布局错落有致,宽宏典雅。主建构有凝云阁、橘隐堂、息机窝、修真殿、鸣球亭、涌翠台、经堂、别室等,附属建筑有香积厨、香客膳宿设施。道院茂林修竹掩映左右,桃杏梅桂次第迭开。院中有莲花池,岩巅泉水飞注池中,池中莲花映日,人称之“小蓬莱”。明学者吴中立(隆庆五年进士)游该庵时题诗道:“一径桃花绕竹林,石楼高结万山阴。人间自有桃源路,不用渔郎别处寻。”并将此诗勒于道院后之岩壁,现尚依稀可辨。清代改为凝云道院,林则徐曾为道院题匾。

凝云道院清至民国一度盛势,1949年后道士还俗,道院一度为民用,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迁出居民,1998年申报世遗时被拆除,现仅留下几堵残垣断壁。遗址南侧有一突立的岩石,上刻“高冈独立”四字。遗址前古道下方有一方形古井,长宽各2米,深1.2米,四时不涸,至今仍能饮用,名圣水泉。

五十九、神通道院

坐落在山北大坑口南侧神通岩东麓。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建人道士熊羽飞。熊羽飞道行高深,创道院后即闭关辟谷炼真,后坐化留遗蜕不腐,后人将其装金,成为武夷山清、民国时期众多善男信女膜拜的“肉身”仙像。民国时期曾增修扩大院宇,“文革”期间毁损。

遗址东西长36米,南北宽18米,现已辟为茶园,但还可看出中部留有一个长方形天井;南端靠墙有一个就石打凿的水池,池内长3米、宽0.87米、深0.9米,池壁厚0.2米;水池旁有就石打凿的平坦地面,中间有一条排水槽。遗址上还有残存的石砌墙基、台阶和散落的门托、拄础、条料等石料,其中一方条料大概是门额,雕有八卦阴阳鱼图。另外还有两段土夯残墙。

六十、养恬庵

坐落在山北杜辖岩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为道士程始阳、隐士吴中立二人共创。庵的构制分上洞、下洞二组。上洞称为小有洞,是一处凭崖据险而建的修道起居之所,主建为静环室,室的左傍建云水草楼和飞天阁,室的右傍建吕仙亭,亭中供吕仙并设石棋台和石凳等,室前依深壑建石门称不二门,坚固险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下洞称为会仙洞,供奉道家诸神,构建呈长条横列布局,设有经堂、会仙楼、知客寮以及生活附建,建筑全嵌于覆岩之下,不施片瓦,洞口建石门,横额“土国在”三字。洞内有田园数亩,竹木扶疏、山泉汩汩,实为一处“仙家洞府”。吴中立勒“景阳洞天”四字于岩壁。程道士好友吴拭来访,见此奇构慨然题诗道:“……熊岩结木末,蛇谷盘山根;天势侧崖势,石窍开洞门。危柯似振魄,崩壁欲推辕。……涧鸟啼松磴,藤花落槿藩。……”

程道士俗名良初,道号始阳,又号常静,新安(今属安徽歙县)人,颇有道行,世人称为“草鞋仙”。后坐化庵中,其尸直至清时不腐。他少年入道,初学道于三茅山,后云游至此,见此地灵奇而止此。吴中立,字公度,号景山,福建浦城县人,明隆庆五年(1571年)中进士,当他将放任官职时,其父突然逝世,因而归里守制,由此绝意仕途。制满入武夷山遇程道士,并相携到杜辖岩,二人志同道合,随共创养恬庵,名洞“景阳”即以二人之号合称。明末清初(约1644年),崇安隐者邱四可曾入庠,后弃学隐此。历代曾有道士继任。清末民初(约1911年)荒废。现遗址尚有大量屋基、断墙及三座石门,洞内还有数方摩崖石刻等。

六十一、清微洞真观 六十二、水帘道院

坐落在山北水帘洞内。建于南宋,创建人为道士江成真。江成真,号心隐,建阳人。少年时即来武夷山,从张岩隐学道,能祈雨而闻名,朝廷知其名,诏授道判(统管一方道士之首),晚年建清微洞真观修炼丹药,后坐化于观中。

明嘉靖初(约1526年),道士杨本空复建,称水帘道院,道院有亭宇,宇称双龙宇,亭名升真亭(又名洽龙亭),上有望仙台,下有浴龙池和潜龙井。嘉靖中(约1544年),崇安人王广,幼年时坠河中,被一僧人救起,后到水帘拜杨本空为师,刻苦修炼,并遇一异人传授法术,行走时,人在远处看他有两个身子。他在观中自刻某日某时逝世,到时,沐浴更衣,与其他道人告别,端坐而逝,并留下遗蜕。福建巡按御使樊献科约同僚游水帘道院,见道院在水帘之下,仰视飞泉如白龙悬注,因易道院名为白龙观,并为之记。明玉蝶仙作《谒广仙》诗道:“扶筇攀石磴,来谒广仙子。满洞空白云,一榻潇潇水。邂逅养愚翁,烹茶问行止。一笑暂归去,遥指清风里。”

道院现已无存,遗址长约90米、深约12米,景区开发后辟为游览区,尚有石门、浴龙池和就崖打凿的石龛等遗迹,崖壁上有“活源”等十余方石刻。

六十三、深密庵

坐落在山北的芦岫岩南麓。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春建,创建人为道士毛守中、文士邓定宇。毛守中、邓定宇二人皆江西人,毛守中早已入道,邓定宇常与之游,万历二十年(1592年)同来游览武夷山,觉得“遍探九曲及三十六峰,惟芦岫一区,武夷无出其右;山环水绕,绝境秘藏,决意结茅以安瓢笠”。崇安教谕刘炅与二人有旧,遂以薄俸相资,佐其营创。江西他二人的许多旧友,亦都出资相助。第二年夏建筑落成,有庵堂,旁有闲闲室、白云乡等,颇具规模,邓定宇书匾“白云深处”,刘炅书匾“深密庵”。其后多有云游道人居此。清中叶废。现遗址已辟为茶地,尚有基础、残墙、断砖、碎瓦等遗留,中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长10米、宽6米、深1.2米,四周以石板砌成,遗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六十四、犹龙道院

坐落在山北玉华岩(又称白花岩)东麓的玉华洞内。玉华岩体高峨雄伟,横亘数百米,石壁洁白,故又称白花岩。岩体东向有一上覆下敛的巨大岩洞,宽约120米、深约20米、高约50米,名玉华洞,俗称蝙蝠洞。洞内古时多有隐者在此修炼。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道士汪清慧在此建犹龙道院,道院规模宏大,整个建筑依崖就势,呈长条状布局,长64米、深18米,构建为土木建筑,不施片瓦,风格独特。明诗人丘云霄有诗道:“石磴交迷红叶乱,牧童遥指碧花丛;坐侵斜菊初经雨,巾挂长松不受风。万井平依千嶂落,一峰寒入翠云重;登临不尽茱萸醉,漫引青藜东复东。”

道院衰微后,清代僧人圆中在道院旧址重构蝙蝠庵。圆中圆寂后,衣钵弟子相继,至民国初期香火犹存。

遗址现尚留有大量墙垣及石凿用具等遗存,岩壁上有摩崖石刻一方,因风化严重,仅能辨认十余字,作者与年代已不辨。遗址北侧有一石凿水池,长1.4米、宽0.87米、深0.6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