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9472200000029

第29章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回迁问题调查报告【1】(2)

二、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回迁原因调查与分析

(一)迁入地土地质量差、分散配套的水利设施差而导致种植成本高

种植业是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安置农村外迁移民应尊重这一实际。根据三峡库区移民的年龄及文化结构分析,适宜二、三产业的年龄和文化层次(16~40岁、初中以上)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0%左右,而且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才能就业,这就决定了移民的大多数还是以种植业安置为宜。种植业安置移民的首要问题是落实土地来源,安置外迁移民必须使移民拥有一份耕作的土地,毕竟土地是他们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生存依靠。土地问题是外迁移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外迁移民考察迁入地的土地问题的时候,迁入地由于种种原因,在移民的土地分配方面,对外迁移民作了条件较好的承诺,但移民真正迁入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最初的承诺得不到落实,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三峡库区移民原有的河川地水土条件较好,迁入地土地条件较差,迁入地和库区生产生活条件反差大,导致部分移民在搬迁初期即返回库区,这是造成移民回迁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一位回迁农民告诉我们,她和老伴远迁到了福建省,那时都以为福建是东部临海省市,要比内地富饶得多,不想过去了才知道,迁入地并没有在福建最为繁华的东部和南部,而是在福建偏北较为落后的武夷山脚下,由于本身迁去的是农村,就更加不可能看到想象中的发达城市景象,再加上当地土壤酸性过重,不适宜种植原来种顺手了的庄稼,比起家乡这边的肥土更是不如,又不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据调查,外迁移民在搬迁前土地占有量一般为人均1.5亩左右,而在迁移后过去后人均只有1亩左右,有的甚至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世世代代都以土地为生,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都与土地有密切关系的移民们,没有了土地的依托,有的到达当地没几天后就开始后悔。

根据调查显示:48.7%的移民认为外迁后承包土地面积比以前小,23.7%的移民认为外迁后的土质比以前差,37.1%的移民认为外迁后承包土地产出比以前少,约10%的移民认为土地过于分散,给耕种和管理带来了困难。56.4%的移民认为外迁后的农田水利设施比以前差。同时,主要农作物的变化、耕作习惯的差异等因素,也导致外迁移民农业收入减少。

另外,一些移民搬迁到新的安置点以后,采取农户对新土地的租用或借用形式,这就意味着移民对这些土地的使用是暂时的,不拥有长期使用权。一旦产生土地纠纷,移民就处于不利境地,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他们承包的土地应该是其最宝贵的家庭财富,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因此,如果移民得不到足够耕种的土地,在社会保障体系还设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异地搬迁的农民将难以在新的土地上生活。

(二)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的不适应

外迁的农村移民在失去了原有的生产资源与社会资源后,必然会引起原有的生产方式的改变,能否较好地适应新的生产劳动环境对于是否回迁迁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劳动生产的适应是移民恢复生产、提高生产和生活、融入安置地的生产社会结构的前提基础和首要条件。

三峡库区相对来说还比较贫困、落后,移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统计,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5%左右,而小学以下却占75%;就劳动力(16~60岁)而言,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也仅占30%左右,绝大部分移民仅掌握了水稻、小麦、油菜、柑橘等作物的传统种植方法。外迁后,多数移民由山区到了平原安家落户,部分移民的职业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事农作物种植的移民数有了比较大的减少,有更多的农民开始从事其他副业的经营,尤其是打工的人数有了比较显著的增加。移民面临新的环境表现出来的不适应主要是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改变。在劳动对象方面,搬迁前的移民主要是旱田耕作,主要种植脐橙、土豆、玉米等,搬迁以后则以水田耕作为主,而且对于新的种植内容缺乏相应的技术,往往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不对称。在劳动工具方面,以前在山上使用的那种短小的锄头不能用了,搬运东西的背篓换成了扁担、推车等工具,移民觉得用不惯。事实上,外迁移民在迁入地接受培训的机会也很少,使得外迁移民在新的环境中掌握新的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在外迁移民最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的“推荐打工”与“指导农业生产”两大帮扶措施得不到落实时,移民就产生了回迁的念头与行动。

(三)住房条件差、生活设施差

在住房方面,外迁移民采取的解决方式主要有购买迁入地的二手房和委托建房等方式,调查中,回迁移民对于房屋质量不满意的主要在委托建房方面,如屋顶漏水、墙壁粉刷粗糙、墙体出现裂缝,甚至有地基下沉等情况。还有部分外迁移民反映住房产权没有得到落实(主要是移民自建或自购房屋);个别地方的委托建房也因为各种特殊原因(如建筑商手续不全)导致产权几年不能确认。住房问题之所以成为移民回迁的重要原因,在于住房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拥有住房是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对生活环境变化的移民而言,不变的、必不可少的是家庭生活,而只有拥有了住宅,移民才算安了“家”,才能进行各种家庭生活。其次,满足安全需要。外迁移民从世代繁衍生息的故土迁入陌生的环境,对周围的陌生感不免带有对人身、财产担心的成分,只有当他们带来的家什搬进住宅后才觉得安全了。再次,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移民在搬迁过程及到达迁入地的一段时间,都伴有心理动荡、情绪的不稳定。要适应迁入地的生活,首先要安定下来,然后才能主动去适应新的生活。工程性移民带有被动特征,移民更是从生活上、心理上迫切需要物质意义上的家——住宅,从而消除心理上漂泊的感觉,即住宅意味着“家”,只有有了自己的住房了,移民们才在生活上、心理上得以安定。此外,还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住房对于多数中国人,一生可能仅有一次,住宅不仅是生活安定的象征,同时还是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因此住房被格外看重。

在生活设施方面,主要是反映“路水电”三通不完全通的问题。部分安置地偏远的移民反映不通公路或路况差通行难,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如外迁到重庆江津某镇的30多户移民距场镇11公里,只有一条路况极差的机耕道;而作为全国首批外迁移民安置试点镇重庆江津油溪镇有的村社甚至连机耕道也没有。又如外迁到江西某县的移民反映生病后买药很不方便,“坐车就要个把小时,车的趟数一天又只有两趟”。另外,个别地方移民的饮水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闭路电视线路不通,电路设施年久失修等等。

(四)严重语言障碍使得外迁移民与当地居民难以交流,导致外迁移民很难融入当地

根据政府的安排,出省(市的)外迁移民主要是重庆市的移民,这部分移民主要被安排在山东、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江苏、四川等地方,这些地方除了四川以外,其他省市的语言与重庆方言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外迁的农村移民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其语言学习能力很差。其迁入地又是农村,迁入地的居民日常交流也讲的是方言,移民与原居住地居民之间的语言障碍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那些被分散安置的外迁移民,这个问题更为严重,我们曾在访谈返迁移民的时候问道,能否与迁入地的原住民友好相处,是否有过很好的交流,而被提问的移民则都是摇头:“他们说啥子我们又听不懂,啷个(怎么)交流嘛!”无疑,语言的不同使移民们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最为明显的就表现在邻里关系上,在问及他们分别在迁出地与迁入地邻居的关系问题上时,回迁移民在谈到两类邻里关系时表情差异很大。在谈到与迁出地居民的邻里关系时,无论是眼神还是说话的语气,都充满了无限的怀念。而谈到与在迁入地原居住居民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一声叹息与无奈地摇起头说明了一切。

其实,那些被迁入地政府较为集中的安置在一个地方的移民虽然比分散安置的移民要好一些,但是语言的障碍仍然严重阻碍着移民与原居住地居民之间的交流。福建省某地方政府将所有外迁来的移民都安置在一个移民村里面,村里面基本没有当地的原住民,而迁入的移民由于语言不通,很少跑到移民村外面和福建原住民打交道,甚至有些移民在当地做点小生意都是将店铺开在移民村内部,进货渠道也是通过政府部门联系。使得移民政府被称为当地的“特别行政区”。成年人可以不与原居民交流而生活下去,但是要上学的孩子却无法这样,由于听不懂当地方的语言,还使得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产生困难,子女的学习跟不上学校的进度,与当地同龄人之间没有交往,交不到朋友,这样的情形严重地影响着外迁移民后代的成长,个别移民甚至表示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歧视和排斥,无法居住下去。于是缺乏交流,又无法正常劳作,显得整天无所事事。在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移民们自然而然地怀念起了移民前的生活,继而产生了回乡的念头。

与前述情况不同的是,外迁到湖北宜昌猇亭的外迁移民由于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语言差异不大,移民迁入后无论是成年人之间,还是小孩上学期间均没有语言障碍,这或许是这里的移民几乎没有回迁的重要原因。

(五)社会支持网络未能有效形成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则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从支持的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从支持的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亲属支持、朋友支持和政府支持等。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及其紧密程度是社会成员对资源拥有程度的标志。移民搬迁后社会支持网质量的高低,毫无疑问对移民在安置地的适应有影响。

调查资料显示,有15%的回迁移民到迁入地走动最多、来往最密切的人是“到安置地以后认识的朋友(当地人)”;16.2%的移民选择的是“自己家的亲戚”;9.3%的移民选择了“原来就认识的朋友”;有36.8%选择的是一起外迁到迁入地的人;有19.8%的移民选择的是“平时不怎么和谁来往”,实际上分散安置的外迁移民的比例还要高一些。这表明移民与一起外迁到迁入地的人的来往最为频繁,与当地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较少。朋友是基于感情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他们对于个人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了情感支持上。这种情感支持对于移民心理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移民与当地朋友之间没有建立较为亲密的人际关系,表明移民没有比较好地融入当地的人际关系网,难以适应当地的人际交往。在访谈的过程中,有的移民这样说道:“外迁后,以前的老朋友隔得远,还是想跟当地的人交朋友,可是语言就不通,没有办法,我们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不会说普通话,或者是对方不会说普通话,交流起来太困难了。”

在调查时,到达迁入地后,您平时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帮忙,主要找谁想办法解决?回流移民的选择分别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占37%,找亲戚的占6%,找原来老朋友的占17%,找迁入地认识的新朋友的只占2%,35%的移民选择了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政府。移民表示,找亲戚朋友的比例很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迁出地的亲戚朋友由于路途太远,难以依靠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一起迁入的亲戚朋友由于安置时,县级政府采取了分散安置的方式,使得他们联系起来很不方便,“去一趟一般坐车要一两个小时”。

不过,回迁移民也表示,尽管他们更多倾向于找政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事情找到政府后,政府常常是作一些安抚移民心情的工作,对于实质性的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要是处理好了,我们就不得回来了”。根据移民反映的这一情况,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初步的调查显示,大量具体烦琐的移民工作都在乡镇一级,但是这一级的移民工作机构都是临时性的,没有编制,工作人员待遇微薄,工作经费紧张,制约了移民工作的扎实推进。在调查中,70%以上的移民工作人员认为基层移民工作问题多、难度大、责任重;乡镇政府移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是兼职,使得移民工作人员只能腾出一部分时间来处理移民事务,往往导致移民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难以避免地把小问题积累成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同时,经费紧张问题也是制约移民工作的重要因素。在调查的区县中,几乎所有的移民局、移民办工作人员都反映了他们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部分移民局官员反映,他们每年的工作经费至少要10多万元,主要用于车辆使用维护、处理移民事务、局里必要的日常开支等。部分移民办的干部反映,他们移民办工作人员全部为兼职人员,没有任何办公经费,光是接移民电话每月也要200多元的话费,这对于一个基层乡镇干部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有的乡镇里,很多干部不愿意兼做移民办这份差事,因为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报酬或补助,有时候还得挨移民骂。移民工作真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此外,由于经费不足,移民局往往很难组织开展有效的移民职业技能培训。个别区县的移民局官员反映,他们组织移民培训,每位移民的培训经费仅为800元,但要做为期3个月的培训,这800元要解决好培训移民的吃、住、用和从高校聘请老师的授课费等,经费远远不够,致使移民职业技能培训难以达到培训目的,有的培训有名无实。在调查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部分移民局的干部基于担心自身的“饭碗”而难以安心工作,他们反映,在调入移民局以前是在乡镇工作,编制属于公务员,现在到移民局工作,编制却成了事业单位。担心以后移民局撤销,自己工作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移民工作,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别让我们只为移民今后的生活作打算,搞得自己最后生活没有着落了”。诸多原因混杂在一起,使得少数移民工作人员对移民工作不上心,责任心不强、直接影响到了移民工作的有效性。譬如,调查显示移民技术培训工作普遍开展得不够好,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走过场,培训效果很差。这既有经费短缺的原因,也有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欠缺的问题。

(六)增收致富难度大

1.依靠传统农业致富难

外迁移民均为农村移民,以从事粗放、分散、小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传统农业经济的比较效益低导致多数外迁移民致富困难大。

2.非农就业难

一是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限制了移民的就业。移民劳动技能单一,务工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据少数移民反映,他们在本地企业打工的月薪只有600元左右,每月工作30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移民局每年定期组织移民进行一些培训,教授移民从事养殖、种植等专业技能。但有的偏远地方的移民由于交通、通讯不便,对移民局组织的培训时间、地点不能及时知道,错过了培训机会,造成了移民局找不到人来培训,而移民不知道到哪里去培训的尴尬。二是不少移民反映务工无门,原因是地方政府要求工矿企业对移民给予特殊照顾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招雇移民务工,同时外迁移民的“特殊公民”思想和日常生活中的“蛮横”表现也让用人单位“敬而远之”。

3.由于缺少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和社会关系,外迁移民创业难

不少移民外迁后,把家里的积蓄都用于建房,新修的房屋面积比以前大,装修比以前好,很多外迁移民在建房后,移民补偿资金所剩无几了,没钱从事其他投资。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小额担保贷款和贷款贴息等政策。但贷款难度还是非常大。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在迁入地没有熟人,找不到“关系贷款”的途径。第二,移民到迁入地不久,缺乏信用,没有担保人,也没有什么抵押物,银行等金融机构怕“有贷无还”,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而且,也确实有个别移民还贷不及时的情况,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了不良印象,使移民贷款难度随之加大。第三,贷款程序比较复杂,审批手续繁多。正常贷款手续比较复杂费时,一般需要一两个月。有些赶时间、赶季节的项目,贷款到手后机会也已经错过了。此外,对移民来说,民间借贷也无门,因为初来乍到,举目无亲,由于语言等原因,移民与迁入地居民交往不多,而且左邻右舍往往也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不敢贸然借钱给他们。

另外,在所调查的区县中,所有干部和移民都反映外迁安置点没有政策资金及项目扶持。库区每年有数亿项目扶持资金,而外迁安置点一分钱都没有用到。外迁安置区县也缺乏项目和资金来扶持当地移民。同时,42%的移民也强烈要求库区产业政策、项目和资金也应惠及外迁安置点,帮助外迁移民和内安移民一起致富。

(七)种种原因导致的迁入地居民与用人单位对于外迁移民的排斥与歧视

安置地在接收移民后,增加了人口,人均土地面积减少,本地居民中的失地农民的生活压力增大,对移民也产生了怨气。移民在迁入地的用人单位就业时难免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发生纠纷后,移民认为自己人生地不熟,势单力薄,常常会邀请一起迁入本地的移民一起去解决纠纷,用移民的话说就是,“请几个人一起去不是去闹事的,只是想在纠纷解决中不吃亏而已,地盘都没有踩热,哪个敢去闹事嘛!”但这常常让用人单位紧张,用人单位也知道移民的特殊身份,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以后就不招聘移民了,这种效应很快被传递到其他的用人单位,使得移民事实上被排斥而难以找到工作。

还有的个别移民由于感觉自己是“功臣”等不正确思想,的确有不交电费、对村舍的公共事务不按份出钱出力等现象,居民认为他们这是搞特殊化,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对移民的态度也随之变得不友好了。调查显示,33.7%的当地居民对移民持不欢迎态度。一些地方的调地户甚至出现上访或向移民寻衅滋事的情况。

(八)区域文化差异易产生的区域文化中心主义从而导致移民的怀旧情绪等问题引起移民回迁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看,水库移民就是因兴建水库工程使迁出区人口从一个区域文化向另一个区域文化的迁移,或者在一个区域文化中从一个区位向另一个区位的迁移。从三峡移民主要前往的省市来看,外迁的三峡移民明显的是从一个区域文化向另一个区域文化的迁移,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主要包含耕作方式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方言的差异、婚丧风俗的差异、民间文艺的差异等。【7】调查表明,安置区的老居民和移民中有人以各自既有的标准去评价对方的区域文化,认为自己区域的伦理、婚姻形式、服装款式、耕作方式、饮食方式、审美情趣、行为规范、信仰、价值观念等等都优于对方,常常怀疑、敌视对方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中心主义使得在外迁移民安置区中时有因彼此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差别而互相讥笑对方的事发生。移民安置区中的文化中心主义强化了移民群体和老居民群体各自内部的团结、合作。也使得移民产生了强烈的怀旧情绪,尤其是分散安置的这部分移民,因为他们在老居民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助!此时,一些移民摆脱这种困境的方式的首要选择就是回迁。

(九)其他因素

除了前述诸多因素外,移民回迁的原因主要还有:

1.政府违背移民意愿的强制搬迁

在调查中,有一种特殊的回迁移民,那就是由于基层政府为了完成移民搬迁任务而强制将移民外迁的,由于移民根本上不愿意到迁入地,所以这种强制外迁的移民绝大部分并未到迁入地居住,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去过迁入地。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仍然以各种方式居住在原地而成为一批特殊的回迁移民,因为他们迁过去的只有户口本身,而人本身没有往返这个过程。

2.外迁移民家庭遇到特殊情况,移民返回原地投亲靠友

在调查中,有个别移民外迁时,出现了两代人中,部分人需要外迁,但后来出现家庭成员死亡或者瘫痪及重病等特殊情况,外迁移民需返回原地投亲靠友和照顾病人等特殊情况。

3.外迁移民回到库区经商或者上班

在外迁移民中,有的移民原本在库区经商,其客户或者商业网络主要就在库区;另外,有的移民在外迁前就在库区某一单位上班,外迁后,由于迁入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就回到之前的单位上班,这种情况对于以打工为生的外迁年轻夫妇或者打工者是家庭的顶梁柱时更容易出现。

另外,还有一些年老体弱者害怕客死他乡而回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