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向魏书生学什么
9196600000025

第25章 学习魏书生: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1)

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

不论哪个学科,也不论哪一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开始总是应该力求用最短的时间,使全班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即引导他们注意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最鲜明、最有感染力的印象,将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这在心理上被称为“首因效应”。能否使学生做好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准备,是一堂课成败的第一关。

导语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能。过去一般把导语称为导言或引言,是一个课题或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而巧妙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他们引导到学习课题上来。

对此,魏书生也曾经说过: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这实际上是高度概括出了导语的作用。

那么,该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呢?

我们先来看魏书生的做法:

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教科文卫、工农兵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过具体而及时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一周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便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

讲《人民的勤务员》这课时,我这样开头:“老师像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校园、工厂、部队、田间,到处都传颂着一个人的名字,传颂着他的光辉事迹。那时我们真心诚意地学习他,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真心诚意地学习他,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理解、信任、关怀、帮助。那时我们国家比现在穷,但人民群众都感觉精神上很充实,很幸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谁具备了这种精神,谁就会是精神富翁。”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看看怎样才能变成精神富翁。

《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可让学生们稍议论一会儿)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就高了。

魏书生常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要想使导语达到魏书生所说的目的,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导语要有针对性

教师设计导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所设计的导语要具体、简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而道出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之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忽略了这点,使导语与内容脱节,那么无论导语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导语时,要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服从整体,为整体服务。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导语只是一个开头,从课堂结构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因此,导语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导语要有趣味性

设计导语要做到引人入胜,使学习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内容,防止产生厌倦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会保留在记忆里。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这就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3、导语要有启发性

导语要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愿望,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内容。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去解决,这便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使课堂教学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导语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语成败的关键所在。

4、导语要有艺术性

要想使新课一开始就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教师讲究导语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的前提是准确性、科学性、思想性和可接受性,不能单纯地为生动而生动。所以设计导语要根据导入方法的不同,考虑采用不同的语言。

如果导语是为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有感染力的。无论是讲解富有激情的科学成就,还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或饱含轻蔑的讽刺等,教师语言的情感色彩都应该十分鲜明。语言既要清新流畅、条理清楚,又要娓娓动听,形象感人,使每句话都充满激情和力量。这样的教学语言,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探求欲望。

如果导语选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或借助实物、标本等方法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富有启发性的。无论是对实物演示的说明,还是学生操作的指导或借助实物的讲解,教师都应该选用恰当的词句,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教学内容。运用这样的语言能启发学生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很好地探求新知识。

如果导语选用逻辑推理或新旧知识相联系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特别是在讲解一些重要的内容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语言的准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严密、准确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推想,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导语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发人深思的。这样的语言能激发学生思考,活跃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因素。

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导语,教学语言都要求确切精炼,有画龙点睛之妙;其次应该朴实、通俗易懂、实事求是,无哗众取宠之意;还要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感。

巧用板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所谓古老,是说自从有了文字板书就开始在教学中应用,就是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造教学法以来,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板书的利用上发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板书图示教学法、纲要信号教学法等。

板书既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又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如何才能让板书达到上述独具匠心的效果呢?

我们不妨从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中取取经。

魏书生在其《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中曾这样描述过他的板书技巧:

板书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平时讲课板书少,非到必写时才写。板书也不全是为了让学生抄,也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材。以下四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①字体变化。如讲议论文我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文言文则大都用隶书写课题。我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便也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有时我在外边上课,请学生辨别不同字体,使同学们感觉汉字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

②故意写错字。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敦臣页,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③变换表述形式。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变换一下,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就采用了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④图表、图画式。如讲《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我都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让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江水、高山、帆船和太阳。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则为阴。

⑤请学生板书。让学生板书或回答问题,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板书的技巧当然远不止这几种,魏书生的板书也远非完美,但是从他的板书艺术中我们还是不难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在设计板书时,你虽然不一定非要像魏书生那样故意写点错字,但要想让板书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板书时还是应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1、应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板书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尤其在如何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上进行了精心的组织,有效利用板书的独特作用,会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功效。在板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对关键内容进行强调,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绘画或用彩色粉笔圈圈点点等,使得重点更为醒目。心理学研究表明,板书这种高度概括、条理化反映知识体系的方式,既便于知识的记忆又便于知识的迁移。

一般来说,学生的笔记主要是教师课堂上的板书,一节课的内容尽管很多,又有一定难度,但许多学生往往凭借教师的板书就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有条理地复述出来,甚至长时间不忘,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板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能力。

2、语言准确,有科学性

这是对板书内容提出的要求,板书语言要做到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词不达意、语言过滥的现象。板书要让学生看得懂,引人深思,不能由于疏忽造成意思混乱或错误。因此,板书用词要恰当,造句准确、图表规范、线条整齐,这是板书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3、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这是从书写文字和格式上提出的要求。板书要工整,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书写规范、准确。要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不倒插笔,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字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宜。教师板书时,不但要注意文字的美观,而且要让学生看清楚,甚至对数字顺序、标点符号都要有所推敲,这样教师的板书不仅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板书规范、书写准确、有示范性,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信守的一条原则。

4、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板书要反映出内容的层次,有条有理。板书要能揭示教材内在事理间的逻辑联系,揭示教学的思路脉络,就必须讲究条理。板书设计如果没有条理,就不可能反映内容的本来面目,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要求。板书的条理性应当体现在板书语言的组合结构上。尽管黑板上出现的词语并不多,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应当有据可循,甚至显而易见;词语间应做到“言虽断而意相通”,即所谓“藕断丝连”,不能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5、布局合理,有艺术性

教师能把讲解的内容迅速而利落、合理而清晰地分布在黑板上,并使学生在讲解中能跟上节拍,全部理解,课后又能使学生通过板书一目了然、通晓了解,这就是教师板书艺术。比如前述魏书生在设计板书时独具匠心、巧妙设计,很好地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板书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内容美:即字、词、句、公式或符号都要准确无误,不出现错字(魏书生那样有意为之者不在此列)、别字、漏字或是语句不通,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错误。

②形式美:即板书内容的外在表现方式,如内容的布局结构、教师的书法绘画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对学生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③文字、图画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是要练一手过硬的好字,二要掌握最基本的笔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