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9046000000007

第7章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修辞手法即修辞格,简称辞格。它是在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中形成的。它是修辞范畴的特有现象,是修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熟练地掌握修辞手法,有助于说和写。也就是说,当你要说、写时,要选用合适的修辞格。选用什么样的辞格合适,也应视语境(题旨情境)而定。

下面,就常用的修辞手法,逐一介绍。

比喻,俗称“打比方”。即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通俗浅显的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一个比喻,通常由本体(被比喻的对象)、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例如:

又如:

月亮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

诗人用孩子挤在妈妈身旁(喻体)来描绘星星围绕月亮(本体),启发读者联想,从而对所描绘的对象产生更具体、更亲切的印象。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明喻——就是明显的打比方。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像”、“好像”、“活像”、“如同”、“如”、“好比”、“好似”、“仿佛”、“犹如”、“似”等喻词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关系。如:

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陆定一《老山界》)

这一句疾浅显的比喻,写出了夜晚的安静,极富革命浪漫主义。

B.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这一句中,把“我”渴求知识的心情比作“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就把抽象的事物讲得通俗易懂,具体形象。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朱自清《春》)

这一句中,作者用喻词“像”连结本体“春天”和喻体“刚落成的娃娃”,把抽象的事物,讲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作者把高出水面的叶子,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描摹了荷叶的美好姿态。

明喻,有时可以省略比喻词,采用并列对举的形式。如:

A.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B.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C.灯不拨不亮,眼不擦不明。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暗喻——也称隐喻。是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的一种比喻方法。虽然它不点明是比喻关系,然而比喻的关系却隐在其中。暗喻往往以判断句式出现,常用判断词“是”,或用动词“变成”、“变为”、“成了”、“成为”、“当作”、“叫做”、“等于”、“成”,“叫”、“做”等作喻词。它比明喻更加突出了“本体”与“喻体”之间相似的地方。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它的典型格式是;

“甲是乙”。例如:

又如:

A.现在,雷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正是一支叫人惊喜的路标么?

其中说“雷锋”是“路标”。比喻隐含其中,喻词为“是”。是暗喻的基本型。

B.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一例中,说“浪花”形成“白莲”。喻词是动词“形成”,仍为暗

喻。

C.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

这一句中,用“成了”为喻词,用“长城”作比,形象地表现出白洋淀秋天收割芦苇的景象。

有些暗喻省略了喻词。例如:

A.边防战士,守卫边疆大门的一个铁闸。(其中“战士”同“铁闸”之间省去了“是”)

B.“旗帜——火把”、“笔——刀枪”、“诗歌——大炮”。(其中,三个破折号便相当于三个“是”字。)

暗喻有时同明喻合用。例如:

C.缟似雪,泪成雨,花作丘。(其中,前一个分句为明喻,后两个分句均为暗喻。)

借喻——是比暗喻更进一步的比喻。是最简练的一种比喻。其特点是本体事物和喻词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公式为:乙(代甲)。例如:

A.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空灵的蓝水晶”是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水天一彻的世界,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B.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毒蛇猛兽”是借喻,指的是所有剥削者。

C.唐朝诗人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D.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网络语)

“俯卧撑”是网络热词,用来比喻事不关己的心态,充满戏谑的意味,这里指房价的起伏徘徊,如俯卧撑一般。

以上所讲明喻、暗喻、借喻,乃比喻的三种最常见最基本类型。其实,在实际语言中,比喻还有各种灵活的用法。还有许多变化形式(叫做比喻的变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引喻——先引来类似事物做喻体,而后引导出现本体。引喻一般无喻词,往往各自成句,或各自成段地排列成结构相似、互相映衬的平行句式。其中,起引导作用的部分称喻体,被引出的部分称为本体。通常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若本体移到喻体前,中间加个“像”字,就变成明喻了。例如:

A.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红旗一展穷人都红了。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此例,二句并列,前一个分句是喻体,起引导作用;后一个分句

B.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鲁迅《藤野先生》)

这一例句中,即用“北京的白菜在浙江”和“福建的芦荟在北京”,这些物以稀为贵作喻体,引出“我在仙台的颇受优待的理由”这个本体。

倒喻——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比喻。其格式是:“喻体像本体”。例如:

革命精神!

(袁鹰《井岗翠竹》)

有时,“似的”一类喻词单独使用,把喻体和本体连结起来,使喻体与本体构成偏正短语形式,形成一种简捷的倒喻。

例如:

B.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

(峻青《秋色赋》)

此句中,“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便是偏正短语形式的简捷的倒喻。这种形式的比喻,更能突出本体的形象感。

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其特点是把被比喻物(本体)和比喻物(喻体)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和程度上的不同。较喻有三种类型:强喻型、弱喻型、等喻型。强喻型是本体在程度上超过喻体:弱喻是本体在程度上不及喻体:等喻型是本体与喻体在程度上大致相等。

1、强喻:你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2、弱喻:人们看惯什么阔人的通电,什么会议的宣言,什么名人的谈话,发表之后立刻无影无踪还不如一个屁臭得长久。

(鲁迅《林克多“苏联见闻录”序》)

3、等喻:那海岛上的女孩,与那阴霾严毒的气候一样反复无常,不可捉摸。

(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由此可见,喻中有比的“较喻”,不是位于比喻和比较之间的独立概念,而是比喻的一种,所以必须是比喻。

较喻是一种比较性质的明喻,其结构形式不说成“甲像乙”,而说成“甲比乙更怎么样”。如: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句A中的本体是“死(是意义与价值)”,喻体分别是“泰山”和“鸿毛”,按常规本可说成“……死,有的像泰山一样重,有的像鸿毛一样轻”,但作者为了强调不同情形的死其价值和意义有天壤之别,故用比较级设喻,“……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这样说来,反差更为大而显,上人们深思应该如何面对生与死。

博喻——顾名思意,即一连使用几个喻体来描述同一本体。例如:

A.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鲁彦《听潮》)

上例用“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描绘海浪的形态,引起读者的联想,是春雨,是晓雾弥漫,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虚幻迷离的感觉。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

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天》)

这一句中,为突出本体即“南国之秋”、“北国之秋”的特征,作者一口气便说出了四个比喻。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上例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人们不是常说“牛毛细雨”吗;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三个喻体合起来,写出了春雨的多、柔、细、密的特点。

反喻——即用否定语气构成的比喻。采用的是“本体一不像(不是)——喻体”的格式。强调的是本体和喻体的相异之处。有以反托正的作用,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达效果。例如:

A.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

(姚雪垠《虎吼雷鸣马萧萧》)

这一句中,作者用“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的容易来反托“打江山”的艰难不易。

B.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天》)

这一例句中,也是一连两处使用反喻形式,意在由此而反衬出秋的特点;朴素自然,无令人陶醉之处(“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综上所述,不管哪种形式的比喻,要用好它,必须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但在某一点必须极为相似。

其二,要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去比抽象的陌生的事物,否则会收不到比喻的效果。

其三,要注意感情色彩。选用什么事物作比,能够反映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因此,运用比喻应做到爱憎分明,褒贬得当。否则,就不是好比喻。

其四,本体和喻体的美丑要一致。要用形象美的喻体来比喻形象美的本体,用形象丑的喻体来比喻形象丑的本体,而不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