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9046000000011

第11章 排比(2)

这段话中,作者一连引用了三个典故:“学富五车”引自《庄子·天下》,形容学问多;“智者千虑”引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才高八斗”是旧时对有才学的人的称呼。

以上引用都既未加引号,也未注明出处,而是直接融入了作者文中。

上面所列各项,是从引用方式而言。如果从引用的形式来分,则可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必须是一字不漏地录用原话,不得有任何改动。有的直接引用只加引号,不一定注明出处;若在文中写明某人说或某人写,则引号前须加冒号。间接引用也叫意引,只引用原话的主要意思,在词语上可以压缩,也可以分割或略有增删。这样的引文,一定不能加引号。引用时也可指明出处,引文前可加用冒号,也可不加冒号。

总之,无论哪种引用,只要用得恰当,都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有的还可以给语言带来幽默和风趣,让人回味无穷。

运用引语须注意下面几点:

其一,凡是在论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或参考他人的意见,引文是直接引用的,都必须加上引号,一般要注明出处。必须一丝不苟,仔细核实,凡加引号的引文,必须要一字不漏,一字不变地照录。

其二,引用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必须认真选择,不可断章取义地为我所用。

其三,选择引文要看对象,不应旁征博引地借以炫耀自己的学识,让人难解其意,因文害意。

设问

设问,就是在阐明观点或叙述事实时,故意先提出问题,或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而启发别人思考。依据问答的形式,设问可分为三种:一问一答、数问一答和连问连答。

(1)一问一答——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接着予以解答。例如:

A.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例中,便是首先提出问题唤起读者思绪,接着就予以解答,自然地强调了回答的内容。

B.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

(碧野《天山景物记》)

这一句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不要谁来回答,只为唤起思绪,引起注意,把读者带进下文所要叙述的情境中去。

C.我们是一个整体。横是一,竖是二。迈开腿,一道闪光;张开口,一声霹雳!走,生股狂风;跑,倾一阵暴雨!一百双手,摆起来,一个节奏;一百颗心,跳动在一个旋律。

——这是为什么?是作风,是纪律!

这一段文字中,前面一段话,叙述了一个事实,末尾用设问的方式作结,收束全段,揭示主题,显示出设问方式的积极作用。

(2)数问一答——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先作一连串的设问,接着予以总的解答。例如:

A.他们啊,打从哪里来?又往哪里走?他们属于哪个家庭?是什么样的亲友?他啊,塔里木垦区派出的带头人——三五九旅的老战士,南泥湾的突击手。他们,上海青年参加边疆建设的大队——军垦农场即将报到的新战友。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这是一个诗歌用例。前一节连续用了四个设问,后两节一一做出了回答。

B.究竟怎样对待后进青年?是把他们看成“害群之马”,鄙而远之?还是把他们看成十年浩劫的受害者,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上正路呢?这是每个团干部必须考虑的大事。

这是一个政论文用例,是引自某篇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其中提出的一连串问题,也是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之一。作者把它摆在醒目的位置上,用一句话归总,为的是引起每一个团干部认真考虑。

(3)连问连答——就是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反复地设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多次的一问一答,不仅可使文章眉目清晰,波澜起伏,而且更能把道理逐层说明,把主题阐述深透。例如:

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一个政论文用例。作者先用设问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用以启发人们认真思考;接着又以两个设问概括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并一一予以否定。在此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每一个设问做了明确的回答。斩钉截铁,旗帜鲜明,很有感染力、说服力。

B.“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这段话引自《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中国青年“五四”以来所起的巨大作用,而是先设问,后回答;再设问,再回答。从而使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鲜明突出。

设问的修辞作用与设问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设问用于文章标题或文章开头,能起到掀起文章波澜,集中读者注意力,启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领会文章主题的积极作用。设问用于段与段之间,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设问用于结尾,既可揭示主题,又能引人回味。但,一定要注意,设问不可滥用,而要有的放矢,问得适时,问得巧妙。

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激问。就是用疑问句形式表达陈述句内容。它同设问一样,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它不同于设问的地方是:提出的问题,不要求别人回答,自己也不作答,而答案就隐含在问话之中。

反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以肯定的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有的是以否定的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如:

A.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茅盾《白杨礼赞》)

这一句中,作者便是用了肯定的反问表达否定的内容。指出它虽然是树,然而又不仅是树。意在发人深思,引人联想。

B.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革命工作者,不都是应该具有太阳一样的光明磊落的胸怀吗?

(陶铸《太阳的光辉》)

这一例句中,作者便是用否定的反问表达了肯定的内容。表面上看文中用了“不都是”,而实际上是通过反问告诫人们都应该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上述两种形式的反问,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交错使用在同一段文字中,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C.我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我们和六亿五千万人民一起,对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抱着强烈的愿望,奋不顾身地工作着,难道这不是太阳那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么?我们既然有这样一种崇高的强烈的愿望,既然有这样一种奋不顾身的工作精神,那我们为什么怕提缺点和错误,为什么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呢?

(陶铸《太阳的光辉》)

这一段文字中,便接连用了两个反问句,前二个是用否定的反问表达了肯定的内容;后一个是用了肯定的反问表达了否定的内容。

反问这种修辞方式,不仅能在议论文、记叙文等文体的文章中使用,它同样也适用于各种文艺性的作品中。例如:

D.老杨同志等他走了十几步远,故意向大家道:“没有见过这种村长!农救会的人们到村里,不跟农民谈话,难道跟你村长去谈?”

(赵树理《老杨同志》)

这是用在小说中的反问。是用肯定的反问表达否定的内容。

E.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闻一多《静夜》)

这是用在诗歌中的反问,也是用肯定的反问表达否定的内容。

E.夏洛克:我的回答本来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

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

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

巴萨尼奥: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洛克: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这是用在戏剧中的反问。共有三处。是通过对话形式表现的。

总之,不论哪一种反问句形式,只要用得恰当,都能够加强语势,把原来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而且不容置辩。它要比正面表态更富有激发鼓动的力量。而且,通过反问,也容易集中人的注意力,给人造成深刻的印象。

不过,反问尽管有效,但也不宜滥用。

顶真

顶真,就是前一语、句、段的后面部分做后一语、句、段的开头部分,使前后邻近的语、句、段首尾蝉联,上递下接。顶真也作“顶针”或“联珠”。

根据表达形式,顶真可分两类:直接顶真和间接顶真。

①直接顶真——也叫相接顶真,就是顶真部分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如:

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烧了,还有竹鞭;竹鞭烧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袁鹰《井冈翠竹》)

这一例句中,前一分句中最后一个词,是下一个分句中开头的那个词。是偏正词组顶真。

B.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论语·子路》

此句孔子集中论述了关于正名的政治伦理思想,几个分句之间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是主谓词组的顶真。

C.反正说的都离不开修沟,修沟反正是好事,好事反正就得拍巴掌,拍巴掌反正不会有错儿,是不是?老太太!

(老舍《龙须沟》)

这一例句中,同样是利用邻近句子的首尾蝉联,一层一层地顶出了新的内容,给人以格调清新之感。是动宾词组的顶真和偏正词组的顶真交错使用。

D.咱们的事越多;老百姓就来的越多,老百姓来的越多,咱们的力量就越大;咱们的力量越大,往后做的事也就越多。

这一例句中,前一复句结构的后一分句,做后一复句结梅的前一部分。是句子顶真。

从上面各个例句可以看-出,每个例句都是利用一环紧扣一环的锁链般的语言形式把事理的连续关系说得一清二楚,而且是层层深入,直到找出根源为止。如此丝丝入扣的方法,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接应不暇,大有不看完不罢休之势。

②间隔顶真——就是顶真部分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如:

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流沙河《理想》)

作者用了这四个比喻,这四个比喻是连环使用的,是间隔顶真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理想也要逐步提高。一种目标实现了,一种需求满足了,还会有新的目标,新的要求,也具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B.人民创造历史,包括了肯定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领袖和千百万群众的作用。群众是划分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

这一段文字中,也使用了间隔顶真。其中“群众”和“群众”、“阶级”和“阶级”、“政党”和“政党”、“集团”和“集团”、“领袖”和“领袖”,都得靠间隔一些词语而顶连的。句子匀称整齐,读来明快流畅。

总之,从以上所举例子,不难悟出,无论使用哪种顶真方式,都可很好地反映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阐明事物间的辩证关系。它像锁链一样,环环紧扣,结构严密,语气连贯。

不过,运用顶真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求事物间确有必然联系,确有衔接关系。如果没有,不能硬凑。

其二,不能从兴趣出发,不分语体地搞文字游戏。因为,这种手法多用于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中。

回环

回环,又名“回文”。顾名思义,即利用语句循环往复的形式,表达两种事物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根据回环时语序颠倒的形式不同,回环可分为三类:颠倒字序的回环,颠倒诃语的回环和前后两项词语允许有所增减或更易的回环。

①颠倒字序的回环——是以字为单位的一种回环形式。一个语句或一首诗词,顺读倒读都成文。例如: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与“我”的颠倒)

B.语言的美,美的语言。(“语言”与“美”的颠倒)

C.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说”与“做”的颠倒)

D.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归自然)

②颠倒词语的回环——即前后两个语言片段,词语相同,语序相反。是以词语为单位的颠倒的回环形式。例如:

A.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英雄”与“时势”的回环)

B.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需要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的回环)

C.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这一段中,“物质”与“精神”的颠倒,“实践”与“认识”的回环,阐明了正确认识的全过程。

D.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鲁迅《故乡》)

此句中,利用回环揭示了“有钱”与“一毫不肯放松”的互为依存的关系。

③前后两项词语允许有所增减或更易的回环。只要能显示出回环往复,颠倒成文。例如: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