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中,尽管字未变,但是词语有变化,有更易。“信言”变为“美言”,“美”易为“信”。仍显示出了回环往复,颠倒成文。
B.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
这一句中,虽然“好事”与“瞒人”未变,但中间的字有了更易。
C.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这一例中,“科学”与“社会主义”两词语回环,但在回环中,后面分句中增加了一个“更”字。
D.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这一例中,“民主”与“集中”的回环往复未变,但两项的句子中,词语有了更易。“基础上”变成了“指导下”。
从以上例举中,都表明回环是利用语序的变动而构成的。它便于揭示两种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它结构整齐匀称,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④句子回环。如
A.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挽闻一多联)
B.近来呀,我越帮忙,她越跟我好,我越帮忙,这不就越来越不对劲了吗?(老舍《女店员》)
这两句都是句子回环。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等的关系。
回环与顶真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
其一,回环是只由两个语言片段构成;顶真则可以是由两项或三项、四项的环环紧扣。
其二,构成回环的两项只能是语序不同,所用的词语基本上相同;而顶真所关涉的各项只是前一项之尾与后一项之首所用词语相同,其余的词语都不要求相同。它们的结构形式如下:
回环:A——B,B——A;顶真:A——B,B——C,C——D,……
双关
双关,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具有双重意义。
所谓双重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也就是说,表面上是一层意思,内里还有另一层意思,而内里的这层意思才是说话人的真意。
因为双关主要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或同音(近音)条件构成,故可分为两类: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①谐音双——就是利用词语声音相同或相近这一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A.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飓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这两句诗中,表面上是指飘飞天上的杨花柳絮,实际上是借“杨”,“柳”二字谐音,实指杨开慧和柳直荀二烈士,颂扬他们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抒发缅怀之情。
B.穆(唱)讨租讨租,要账要账,我有四件宝贝身边藏:
一支香来一支枪,一个拐子一个筐,见了东家就烧香,见了佃户就放枪,能拐就拐,能诓就诓。
(贺敬之、丁毅《白毛妥》)
这一段唱词中,前面的“拐”与“筐”与后面的“拐”与“诓”是同音谐音构成双关。前面两字是名词,指的是两种用具,是表面意义;后面两字作动词,表示欺骗,是内在意义,也是真意。
C.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半天里吹喇叭——响(想)得高。
裁缝丢了剪子——光剩下尺(吃)了。
这是四句歇后语,也是利用词语的谐音(同音或近音)双关构成的。
②语义双关——就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它表面说的和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两回事。例如:
A.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这一例句中,“路也正长”的“路”,表面上是指普普通通的路,实际意思是指“人生之路”。
B.她们的死,不过像无边的人海里添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是不久还是淡、淡、淡。
(鲁迅《人言可畏》)
这一段话中,利用“淡”字的多义性,在表面似说盐味浓淡,实际意思是说“淡漠”。
C.周繁漪: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
(曹禺《雷雨》)
这句台词道白中,“苦药”一词表面看来是指她喝的药很苦,而实际上是在诉说她不幸的命,她所尝到的人生的苦味。一语双关,话中有话。
以上例举,均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在句段中的单独运用。而实际上,有时这两种形式的双关还可以合起来使用。例如:
D.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革命诗文选·向总理请示》)
这一节诗中,“江桥”一语,表面写黄浦江上的桥,实际指江青和张春桥,是谐音双关。“腐朽”一语,表面指桥年久失修,已近腐烂,实际指江青、张春桥政治上堕落,思想上反动,确已腐朽难用,是借义双关。第三句“江桥摇”也是谐音双关,“摇”暗指姚文元。第四句“眼看要垮掉”,暗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即将垮台,又是借义双关。第六句“是拆还是烧”表面是指如何处置动摇了的黄浦江大桥,而实际是暗指人民群众正准备彻底摧毁他们那个反动腐朽的阴谋集团,这仍是语义双关。
不管使用哪种形式的双关,其作用都在于造成语言的含蓄风趣,引起读者思索,增强语言感染力。这一点,古今文义是一致的。例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恰有晴。
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中“晴”字,表面是说天气“晴”,内中却指爱情的“情”。诗人巧妙借助了谐音双关,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语义含蓄,的确引人深思,余味无穷。足见,双关的艺术效果不可低估。
不过,运用双关应该注意两点:
其一,要在内容需要和情调协调的情况下,使用双关。切忌使用时迷离闪烁,让人弄不清含义。
其二,运用双关要尽量做到含蓄深厚,耐人寻味。切忌追求低级趣味。
通感
通感,就是在叙述事物时,凭借人们在听觉、视觉、嗅觉及触觉等不同感觉间的息息相通,使之相互沟通起来,加以描写。通感可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
根据表现形式及表达内容,通感可分为两类:综合描写多种感受和把某个感官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
①综合描写多种感觉。例如:
A.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和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跟鞋袜粘在一起,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难过。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这诸多感觉都一一作了综合性描述,息息相关,相互贯通,造成一种难耐不堪的氛围,把祥子在烈日下为生计奔波求生的痛苦描写得十分深切具体。
B.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鲁迅《祝福》)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对视觉、听觉、嗅觉作了综合性描写,真切入微地渲染了旧历年底祝福时热烈而又有些沉闷的气氛。给读者带入感觉的共鸣,进而引起联想。
②把某一感官的感觉移植到另一感官上。简称移觉。例如:
A.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深味”是味觉,“浓黑”本是视觉,“悲凉”应是心理的感觉。作者在这里正是借其心理上的悲凉感觉,通过和视觉的“浓黑”和味觉的“深味”相互沟通而加深其在心理感觉上的悲凉程度。使之更具感染力。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段文字中,“清香”只能通过嗅觉感知,文中却用了靠听觉感受到的“渺茫的歌”来比喻,从而沟通了嗅觉与听觉的感受,很自然地表现出了荷花幽微的香味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情状。读者也仿佛进入了诗一般的意境。
层递
层递,也叫“递进”。就是将语言按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分层递升或递降排列起来。以表达客观事物或事理之间逐步发展变化的关系。
按其事物发展的程序,层递可分为两类:递升和递降。
①递升——也称“阶升”。就是把一连串要说的话由轻及重、由浅及深、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窄到宽地排列起来。例如:
A.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还是我的老师,将来也仍然是我的老师。
(毛泽东《给徐特立的一封信》)
这句话中,是按时间顺序,由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层递排列。
B.一年,两年,三年,你的望眼欲穿;一年,两年,三年,我的归心似箭。
(将光慈《写给母亲》)
这一例中,“一年,两年,三年”也是按时间顺序层层深入,逐次加码地递升。
C.是井冈山点起的火种,蔓延成燎原大火,烧到瑞金,烧到延安,烧到北京,最终烧红了全中国。
这一例句中,是依地点为顺序,由南到北,由西北到华北直到全中国,范围逐层延伸,逐渐加大,形象地表现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步燎原之势。
D.他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了解这位英雄,因而更崇敬这位英雄。
这一例子,是语义由浅入深的递升。“了解”比“认识”深一层,“崇敬”比“了解”更深一层。一层比一层深,读者也会对这位“英雄”的爱戴逐渐加深。
②递降——也叫“阶降”。是在形式上把一连串的话由重及轻、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深及浅、由多到少、由宽到窄地排列起来。例如:
A.今天,在这“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日子里,我要向老一辈的、中年的、以及青年的科学工作者,还有那些未来的科学家们,表示我最深的敬意。
这一例中,是年龄上从老到少的层层递减。表现科学的春天,春意融融。
B.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就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祝酒歌》)
这一节歌词,是范围由大到小或由宽到窄的递降,在地域上是由祖国→北方→小兴安岭→森林;从比喻上是由像“花园”→像园中的“腊梅”→像腊梅中的“一朵花”→像“花中之蕊”。
C.从那以后,李发只有自甘堕落,连报仇的火辣劲儿也没有了,要不是碰上八路军、共产党,这一辈子也就算完蛋了。可是当战士两年多,想起来真对不起革命,对不起上级,也对不起自己。
这一段话中,先说“革命”,次说“上级”,后说“自己”,范围越来越小,所指却越来越明确。
D.他的家业就这样变小,变作没有,而且负了债。
这一例句中,是家业由多到少到负债的递减。写出了他的家一步比一步恶化的情况。
由上举例,不难发现,无论何种层递,都能使语言一环扣一环,一步紧一步,形成一种层次美,从而达到使人的认识逐步深化,感情逐层升高,印象也逐渐加深。
层递与排比不同:排比着重在各项之间的结构形式必须相同,意义上多属并列关系;而层递着重在各项之间的意义关系,必须是一层进一层,而在形式上并不要求结构相同,形式整齐。如果各项之间的结构形式相同,内容又是层层深入,那就是排比兼层递了。
运用层递,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所述事物至少有两项或两项以上,也可以是两个方面。
其二,在这些事物之间一定要有高低、大小、轻重或深浅之分。
其三,对那些构成层递的事物,必须严格按照内容的加重或减轻以次排列,层层递进,次序不能紊乱。
拈连
拈连,就是把无关的两类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就势巧妙地拈来用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而在通常情况下,乙事物是不适宜用这个词语的。
依其方式不同,拈连可分为四类:用同音同形词拈连,用相关的词语拈连,用比喻拈连,用比拟拈连。
①用同音、同形词拈连。例如:
A.乙:某国有导弹吗?
甲:导弹?
乙:啊!
甲:某国有哇,你知道某某这个人物吗?
乙:知道。
甲:这个小子就够捣蛋的。
这一段对话中,“导弹”与“捣蛋”便是利用同音的拈连。它先以“导弹”这个音为引导,趁便引出了与它音同而义异的“捣蛋”来。不仅连得巧妙自然,而且揭露了战争狂人生产导弹的可耻企图。
B.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民酿造最甜的生活。
(杨朔《荔枝蜜》)
这一例句中,使用的是同形动词的拈连。把“酿蜜”的“酿”拈来用在“酿造生活”上面,使“蜜”与“生活”连在一起,真切自然地歌颂了蜜蜂为创造人类“最甜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