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8932000000043

第43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2)

(三)提升教师的教育自觉是突破传统办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教师是镇海中学个性化诉求中的主体和主力军,突破传统办学的模式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视野、理念、行为模式等产生革命性变化,也就是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自觉。所谓教师教育自觉,即是教师对教育本质、教育教学规律、世界和中国的教育主题及发展趋势等有一种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能对自身职业生存和发展状态有一种批判性的改造和超越,能主动担当职业所赋予的重任并能竭尽全力去担当。拥有教育自觉的人不会是一个教书匠,不会是一个饱受职业倦怠困扰的痛苦的职业工作者,而是一个能够充分体验到职业趣味、享受职业幸福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当前,基础教育多元化、内涵式竞争格局的日益深化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日益凸现出来。教师队伍日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学校赢得比较优势、凸现发展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核心发展力。学校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努力唤醒和激发教师的教育自觉,进而享受职业生活。

(1)时代视野和理论品位:假如教师缺乏对变化着的现实世界的敏锐感知和正确把握,缺乏对各种相关信息和关系的系统的梳理,缺乏一种对教育发展、教师发展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哲学视角,他在自身专业发展的理念规划和实践行为中就不可避免地种下了诸多的局限因子,至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从一些高频率的主流时代话语窥得全貌,这些话语如全球化、国际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多元开放、可持续发展、终极发展、全面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重塑人文、新课程改革、生命活力、生命质量、职业内涵、学习型组织等等。当我们的教师经常性地接触、思考、深入领悟这些特定的时代话语并将其串成一个整体时,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就自觉地纳入了时代语境和现代教育语境,纳入了体现科学规律和艺术审美的轨道,唯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富含时代意蕴、充满思想智慧、切合社会要求,才能视野高远、品位高尚。我们认为这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个系统中这应该属于最高层次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当前的教师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理论境界和哲学品位问题,作为教师队伍的建设者和领航人,校长需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建立起一套具有哲学品位的理念系统科学地去引领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这一步做到位了,其他策略性、技术性的问题相对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2)师德自觉:“教师发展,师德为首”,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校内校外的方方面面,可以分解为具有不同功能的许多层次,如果把精力放在那些表面层次上,就很容易顾此失彼,埋下隐患,缺乏整体的张力。在工作中我们意识到,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包括对教育事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满腔关爱,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掘师爱的源泉,使教师以此为持久不衰的动力正确有效地表达师爱。因此我们认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应是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度,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对学校的认同。所以在师德建设中要特别注重营造教师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育教师的职业感、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度,不断开拓师德建设的丰富内涵。可以通过各种措施促使学校教师能够及时吸纳最新的教育信息、专业知识与学术观点,进行教学创新、科学研究,能够站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中国教育、审视职业的发展,树立现代教师意识,促使他们理解教育教学的科学美、艺术美,时时感受教师职业的审美体验。根据心理需要层次理论,这种对科学、艺术的理解、向往、热爱正是师爱的持久巩固的动力源泉。同时,要采取多种途径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高学校教师在本地区的职业声望,使教师对学校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归属感。这些都是师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人文自觉:教师的人文素养内在地包含了师德素养,它是现代教师一种高层次的素质。与师德建设相比,教师的人文精神往往并不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教师的人文素养或人文精神水平不高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迫切需要引起各方重视,这也是制约现代学校教育提升的一个瓶颈问题。可以看到,在技术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当今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大缺憾,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憾,时代发展、新课程改革都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而学校教师因为其社会角色和使命的特殊属性可以在提高社会整体人文精神水平中担当相当责任,他们的人文素养是提升学校教育活动品位、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保障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教师除需要具备人类基本的人文精神外,他的人文精神还必须与教育这项崇高事业和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紧密融合。我们认为教师人文精神结构框架包含几个大的模块: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全面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现代教师意识;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至于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水平。我们认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减轻他们不必要的教学负担和心理负担,鼓励并提供条件让他们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丰富精神世界,净化思想道德,提高人格品位。同时在学校共同价值观、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评价、课堂教学中等方面有机融合、渗透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

(4)科研自觉:高中教师教育科研行为是一种源于内在发展需要,建立在广泛阅读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之上,在科学理念、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运用多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方式以解决实践问题、凝练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享受职业生命的职业发展行为,这种行为应具有一定理论层次、知识底蕴、研究水准。高中教师教育科研行为转型的核心任务是营造适应新的教育背景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生态,创造新型的教师教育科研文化。在这种生态文化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能体现出自发性、自主性、多元性、丰富性、实用性、生动性、科学性、与具体教育教学相生相成等特征,都应该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理想化的高中教师教育科研行为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教育科研工作生态上,这种生态唤醒了沉睡在教师职业生命中的教育科研的意识、需要和潜能,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一种自觉、自愿、自发、自强的行为,是他们职业层次体系中满足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后一种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他们职业生命一种较为自由的状态。他们科研触角敏锐,科研思路开阔,掌握丰富的资源,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科研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并以多种形式将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和表达,将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或进行实践推广,获得一种自我反思、批判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相生相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

(四)实现学生充分、和谐而个性的发展是突破传统办学模式的最终目标

2011年是镇海中学建校100周年华诞,经过一代代镇中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特别是近10年来学校打造个性化校园、构建品质教育体系的推动下,百年镇中不仅成长为在省内外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中学名校,而且形成了包括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发展战略、管理风格、教学特色、学校精神、教师形象等在内的、打上镇中独特烙印的镇海中学整体办学特色。这其中,“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差异发展”处于办学特色系统的核心位置,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学校个性化诉求的终极目标。

“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差异发展”就是强调学校教育应该始终将人的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尊重广大师生的多样基础、多种需要和多元选择,充分实现学生的多种发展可能性,通过促进人的更高水平的差异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高品位。

高水平差异发展是“规范与个性”、“共性与差异”、“基础与特长”、“社会化与个性化”以及“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同步发展。具体而言,镇中学生的高水平差异发展是指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开发,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个性特长等各项指标能进入他(她)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实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家长期望”三者有机统一,使每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能够自信地站在一个尽可能高的新起点上。

“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差异发展”是一种生态视角下的价值选择,实现这一目标,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是培育和谐的学校教育生态,也就是学校要创造丰富的、高质量的、高品位的校园生活,将学校的各个系统、各种关系、各种资源置于一种符合规律的、爽心悦目的、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校园生活背景。同时,在制度设计、课程设置以及发展观等各个方面都怀有对人的个性、人的差异的由衷尊重,千方百计创设学生个性化成长、成功的空间,发现和成就每个人的独特性,努力使学生成为完整的、健全的、充满个性的人。

实现学生充分、和谐而个性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要能更多地赋予学生诸如思想、情感、个性、情趣、方法等难以磨灭的、受用终生的“剩下的教育营养”,要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强烈而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技巧的获得。在这中间,我们认为追慕美好、追逐梦想、追求卓越是学校教育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营养,这三者其实是融合在一体的,是一个生命个体一种最为和谐、最具审美意味、最能绽放人性光辉、最能达成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和过程。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在学生身心世界种下美好、梦想、优秀的种子,要让学生感受、投入并创造人生和生活的美好,要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有才华。

为了实现学生充分、和谐而个性的发展,高中教育还须更加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定能成功融入社会并能保持自我独立和自我完善,社会化和个性化在他身上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完美结合。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现代心理学提倡的几种比智商更重要的商数(即德商、情商、逆商、心商等)是相契合的。这些商数应该从小培养,高中作为一个人格塑造的关键期更应吸收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加以强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能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并积极走向自我实现、有健康的情绪体验并能调控自己的情绪、能与人合作共处、能正确认识逆境并在挫折中奋起、有积极稳定的心理素质,有了这些人格素养作基础,学生就不仅能在高中生活及新高考中胜出,更会帮助他们拥有幸福、成功、美丽的人生。

(2)更加注重培养学习品质和习惯。高中较之初中在学习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质的区别,高中新课程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教师更多地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学管理也会较初中更为宽松,这就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能合理安排自己学习时间制订学习计划、能自己进行预复习、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表达相关成果、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探究、能自己梳理知识并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等,这些包括自我控制能力、自学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建构能力、思维品质等在内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需要在高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