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8932000000044

第44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3)

(3)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问题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它们是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是最重要的一种向学之力,远比外部奖励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来得持久、巨大,在愈加多元、开放、自主、宽松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这方面的品质显得相当重要而且必要。随着高中科目增多、内容加深,教师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创新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向自己“开炮”,多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自己讲课的思路不一样时,教师要感到高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教室。学校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在节假日或双休日,多带孩子到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富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去,让他(她)接触新事物,多问“为什么”。

(4)更加注重保护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兴趣是学习各类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源泉,特长是个性魅力和自我完善的重要体现,兴趣和特长关乎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在高中新课程中,一个兴趣浓厚、特长突出的学生更能找到自我发展的定位和重心,获得更多展示才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累积更多有利于升学高考的成长记录,进入高校后的发展后劲也更足。事实上,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的重视他们在儿童期多多少少习得了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特长,但随着学业负担加重,他们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心境去维持和发展这些兴趣、特长,所以高中学校应该珍视学生的这些素质积累加以积极的引导,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保持、发展、提升、展示的舞台和平台。

(5)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分属个体心理的思维和言语领域。研究性学习是本次高中新课改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规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更概括一点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这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实际上,以培养学生思辩能力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教育中是贯穿始终的,他们的老师会花很多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是怎样的。久而久之,一旦这种学习行为变成了习惯,对于培养其独立的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要引起重视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许是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重灌输、重接受的关系,也可能是我们国家崇尚“慎言、内敛”有关,部分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与书面)不是很理想,很难将一个事情、一个问题或者自己的观点表达得非常清楚、完整、得体,更不用说非常精彩吸引人。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中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自主招生、国外留学、社会实践等的面试机会,如果表达能力不强很容易失掉一些宝贵的机遇,而且当学生进入大学、跨进社会后,相对出色的表达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幸福和成功。

二、研究感悟

在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时收获一些由于研究而生发的教育智慧、实践偶得,通过梳理、总结将其归纳成六条研究感悟,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我们对本研究核心内容及相关问题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学校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

镇海中学个性化校园建设本质上是学校文化建设。一般而言,一定的学校文化系统是与特定的时空条件比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外界的时空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学校文化也应做相应的更新。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新的时空背景向学校文化建设发出了新的革新信号,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学校文化势必要在分析这些背景变化的基础上作顺势的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就社会大背景而言,当今中国正面临第三次知识转型,即由现代知识型(科学知识型)转向后现代知识型(知识文化型),它呼唤人的宽容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精神生命的丰富性。当今中国正处于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时期,它倡导每个社区成为学习型社区,每所城市成为学习型城市,每所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就时代精神而言,现时代的时代精神是科学人文主义精神:

要求超越简单的科技工具理性(即超越达成目的的手段)对人性和自然的控制与奴役,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科学与人文的和谐融合,它宣扬“以人为本”,倡导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国际化使“创新”成为时代命题,它强调学生基础学力(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注重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等。而中国基础教育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更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追求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这些新的时空背景迫切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审时度势,添加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文化特质。镇中以“人文、和谐、自主”为特质的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顺应这种时代要求的。

(二)优质教育是“全人”的教育

“镇海中学现象”是镇海中学优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多年来,镇海中学一直致力于做优质的教育,向学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对优质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科学、深刻的理解。我们认为优质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绝不仅仅是高升学率、高重点率,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优质教育屏弃单一、单调、机械、沉闷、灌输、压抑,而是崇尚丰富、生动、和谐、人文、自主、幸福。优质教育就是关注人、打动人、激活人、感召人、熏陶人,关注生命,关注心灵,关注人格,关注学生的终极幸福和终身可持续发展。

优质教育应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教育目的观,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个性和谐发展的人,即真正的人。

优质教育应确立并落实科学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千差万别的精神丰富的人,都是有待于成熟发展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人。相信学生的内在精神力量,相信学生对待其学习是会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被动服从性、守成性,不要去驾驭学生的心灵,不要牵着他们的手走,而是要让他们有在正确指导和帮助下有自主选择的自由。

优质教育就是在教师的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和恰当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活动,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主动思维,主动实践;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富有个体特点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优质教育就是营造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文化,这种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体现了教育作为人学范畴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意味着自我的回归。在这种文化中,充满着对个人的生命独特性、能动性的欣赏,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尊重和理解,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被置于首要地位。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被作为一个完整的、能够主动发展的生命体来尊重,每一个人感受到他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能动性,并把每一个人带回到一种指向自觉的、主动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极具独特性特征的生活中。在这种学校教育中,人是作为“活生生的人”生存的,学校生活成了每一个人感受其生命存在、提升其生命价值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