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梁启超其人其书
8401400000018

第18章 附:《国风报》影印说明

《国风报》1910年2月20日(宣统二年正月十一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1911年5月16日(宣统三年四月十八日)《致林献堂书》谓:“日前此《国风报》亦欲如此办法(按:指印刷所、发行所等设于神户),但以无资本,不得不委诸上海,极不便也。”编辑兼发行人是何国桢,实际主持人是梁启超。它是继《新民丛报》、《政论》后立宪派的主要报刊之一。

《国风报》是旬刊,出版之初,《申报》登有广告:

本报以忠告政府,指导国民,灌输世界之常识,造成健全之舆论为宗旨,月出三册,每册八万字,逢一日出版。内容分谕旨、论说、时评、著译、调查、记事、法令、文牍、谈丛、文苑、小说、图画、问答、附录,凡十四门。议论宏通,记载详确,谈丛、小说各门饶有趣味,诚报界之伟观,而立宪国民之粮也。定阅全年六元五角……上海四马路国风报馆。

《国风报》创刊号一开始就刊载了梁启超撰写的《叙例》,略谓:“立宪政治者,质言之则舆论政治而已。地方自治诸机关以及谘议局、资政院,乃至将来完全独立之国会,凡其所讨论设施,无一非舆论之返照,此事理之至易睹者,无待赘论。即政府大臣以至一切官吏,现已奉职于今日预备立宪政体之下,则无论若何强干,若何腐败,终不能显违初训,而故与舆论相抗,此又事势所必至者也。夫舆论之足以为重于天下,固若是矣。”以为“立宪政治”,“质言之则舆论政治而已”,从舆论上宣传立宪,作为立宪国民之粮。

《国风报》初创时,只在上海、北京、广州以及日本东京设立分售处。不到一年,海内外各埠代理处增至六十三处,发行地点遍及十七省,并运销南洋、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影响广泛。

《国风报》旧历每月逢一出版,1911年7月停刊。第一年三十五期,第二年十七期,共五十二期。

《国风报》第一期发表了梁启超(署名“沧江”)《说国风》上、中、下,认为“国风之善恶,则国命之兴替所攸系也”,“国家之盛衰兴亡,孰有不从其风者耶?我国积数千年之历史以有今日,而结集此最多数之国民,以享有此最形胜之国土,则我先王先民之遗风,其所以诒诸我者,当必有在。而今也我国国风,其有足以夸耀于天下者否耶?以视英、德、法、美、俄、日则何如,以视西、葡、土、犹太、高丽则又何如。嗟乎!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我国人安可不瞿焉以惊、蹶焉以兴也”梁启超:《说国风》上,载《国风报》,第一年第一期。希望“自附于风人之旨,矢志必洁,而称物惟芳,托体虽卑,而择言近雅,此则本报命名之意也”梁启超:《说国风》下,载《国风报》,第一年第一期。他要“灌输世界之常识,以风人之旨”、“忠告政府”、“指导国民”,故以之名报。

《国风报》发行,正值清季立宪运动进入高潮,梁启超论述“立宪”、“币制”的文章很多在此发表,如《立宪九年筹备案恭跋》(第一年第一期)、《中国古代币制考》(第一年第七期)、《币制条例》(第一年第九、十期)、《谘议局权限职务十论》(第一年第二、六期)、《官制与官规》(第一年第五期)、《国民筹还国债问题》(第一年第四期)、《为国会期限问题告国人》(第一年第十八、十九期)、《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第二年第五、六、七、十期)等。他的论著,有的没有收入《饮冰室合集》,如《立宪九年筹备案恭跋》;有的连载是否完稿,也待《国风报》查核始明,如《英国政界剧争记》,载第一年第一、二、六期,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六,末注“未完”,《合集》没有增加,知并未续撰。梁氏文章在《国风报》登出时,每有小注,《合集》删去。《国风报》注明“参见”或附原件、撰期,《合集》也删去了,其实这些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国风报》所载论文,每用笔名、代号,有的很难考定作者姓氏。

《国风报》出版到第二年,已是1911年,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等广州起义,牺牲八十六人,七十二人葬于黄花岗,梁启超在《国风报》第二年第十一期发表《粤乱感言》,谓“革命暴动之举,吾党所素不赞成也”。又谓:“今兹革命党之举动,果足称为有意识与否,且勿具论,而要之死于斯难者,其中不乏爱国热诚磊落英多之士,斯亦举国所同认矣。”“虽然,夫孰使一国中爱国热诚磊落英多之士,乃至铤而走险以出于此一途者,政府之罪,则上通于天矣。”“抑政府其毋谓今兹之变瞬息敉平,遂可以高枕为乐也。政府而不自为制造革命党之机器而已。今既若此,则革命党之萌芽畅茂,正未有已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不至驱全国人尽化为革命党焉而不止。此其祸之中于国家、中于朝廷固也,而政府之元恶大憝,其又安能独免。”赞誉革命志士的“爱国热诚磊落英多”,痛斥清政府的“元恶大憝”。细读梁文,也可发现他当时的思想感情。那么,影印《国风报》,对深入研究清季的预备立宪以至梁启超的言论动向,都是有帮助的。

《国风报》至第二年第十七期,已是辛亥革命前夕。这次出版,按原刊影印,原刊页眉、页码有明显错误的,均予以改正。第一年第一期至第三十五期的原刊,藏中华书局图书馆;第二年第一期至第十五期,藏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第二年第十六、十七期藏上海图书馆。这次影印,保留了原刊页码,每页上的阿拉伯数字页码,系影印时所加,为方便查阅,现按照原刊目录编制总目,附于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