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8359200000062

第62章 在乎孩子的感受

现实例子

《卡尔·威特家训全书》中有这么一段:

小宝正捧着书坐在那里出神,半天没有翻动一页。父亲发现儿子学习的时候走神非常生气,冲着小宝发起火来:“你这混蛋,做什么呢!”并随手给了小宝一记耳光。

“我在看书……”小宝被吓呆了,吞吞吐吐地撒了个谎。

“胡说,你还想骗我”父亲冲着他大吼起来,“你不知道学习时走神是不对的吗?”

小宝无法回答。

“没听见我的问话吗?……为什么不说话?”

“我……我在想……”,小宝本想对爸爸说出他的想法,但却说不出话来。

“你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叫你学习,你却东想西想,太不像话了!”

“我在想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小宝鼓足勇气表达了他的想法,“铁匠能制作农具,木匠能修房子,学这些语言和文字有什么用呢?”

“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父亲又给他一记耳光,“简直不求上进,真是个废物……”

“可是,我不懂……”

“不懂什么?我叫你学你就学,有什么懂不懂的!”

反省

父亲是想孩子好好学习,这没有什么不对,但父亲说话的方式和内容,能让孩子明白什么呢?父亲粗暴的态度、霸道的言行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父亲轻视孩子的想法,忽视孩子的困惑,怎能让孩子真心地认真起来?

许多人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没什么效果不奇怪。当我们缺乏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耐心,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疑惑时,就无法赢得孩子的合作。

教育不只是传道授业,还要懂得解惑。孩子们有疑惑、有想法是好事,说明他们在动脑筋,比起死读书、读死书,学会动脑思考更重要。

只有在乎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才能在解除他们疑团、鼓励他们脑筋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教导。

同样是孩子看书走神,下面这位父亲就是我们的好榜样。

现实例子

一次,父亲发现孩子捧着书本保持一个姿势很久,知道孩子一定是走神了。

等到孩子休息时,父亲对孩子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只有集中精力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不把心思放在一处,即使花费很多时间也没有用。不集中全力去学习和工作等于浪费生命。”(分析:具体解释了认真专心的意义,而不是枯燥要求。)

孩子看着父亲小声地说:“爸爸,您也注意到我学习时走神了吗?”

“是的,我认为你是个很好的孩子,自从我教你认字以来,你一直对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可今天为什么走神了呢?儿子,告诉我,是你忽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吗?”(分析:非常关心孩子的想法,同时不忘给予孩子肯定,这是开启沟通的好方法。)

“不,爸爸……”孩子想了想对父亲说:“我仍然觉得学习很有趣,当我慢慢地掌握了那些知识后,我真感到幸福。”(分析:只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肯定,孩子才会吐露心声。)

“可是,为什么你今天在学习时走神呢?”父亲不解地问道。(分析: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

“只是……只是……”(分析:孩子还在犹豫。)

“只是什么呢?没关系,告诉爸爸,好吗?”父亲想,孩子心中一定有什么自己不能解开的疑问。(分析:用理解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只是我今天突然想到,我学到那么多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学习木匠活可以作家具和建造房屋,学铁匠活可以制造炊具和农具,但我学了那么多的语言和诗歌能做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好玩吗?”(分析:孩子在思考学习的意义,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比起一味学习书本知识,思考更加重要。而且思考学习的意义,了解学习的作用对将来的学习,和如何更好地学习都非常重要。)

“儿子,你想到了这个问题我很高兴,因为你是在思考。”(分析:父亲首先肯定了孩子,然后尽力帮助他解开心中的疑惑。)

“首先,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你没有起码的对力学的理解,你怎么会知道一座房屋需要多大的木材去支撑它呢?如果没有数学,你怎么计算需要多少材料?你怎么知道哪一种设计最合理?如果你没有审美知识,怎么能盖得成房屋?恐怕只能天天面对木头发呆,最后自己也变成一块木头呢!”(分析:父亲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将道理说得活泼有趣,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

孩子听完笑了起来:“如果铁匠不懂把铁块烧红后才能使它变形,他可能会被那些大铁块逼疯,说不定还会用牙去咬它们呢?”(分析:通过父亲生动的解释,孩子懂得不论做什么都要具备相应的知识。)

父亲做了一个用牙咬的动作:“你猜猜会有什么结果?”

“他一定会把牙嗑掉的……”孩子哈哈大笑起来。(分析:孩子在与父亲愉快的交流中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这对孩子来讲是多么愉快而又生动的人生一课。)

儿子,好好记住。诗歌、文学、绘画、音乐、哲学,这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还有语言文字,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为什么我教你各种不同的语言呢?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外交家或是翻译,而是要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

“还有更重要的,儿子,就像你自己说的,你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感到了幸福,还不够吗?一个人拥有快乐和幸福,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

分析:父亲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作了进一步解释,使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当心中的疑团完全解开后,孩子会更有动力认真学习,比起被迫学习既有效得多,也幸福得多。)

具体指导

1)切忌粗暴对待孩子。许多父母潜意识里总认为孩子小,不需要尊重他们;觉得孩子小,对不愉快的事不会有深刻记忆,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父母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于是懒得讲道理。父母真是低估了孩子!这恐怕是许多父母的通病。孩子虽小但感受能力远比表达能力强,他们虽未能清楚表达内心想法,但不等于内心没有感受。孩子们对于父母的粗暴虽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内心的伤害及由此产生的危害却存在,对此父母一定要改变认识,切忌粗暴。

2)不要歧视孩子们的想法。在乎孩子的感受,与规范孩子的言行,教导孩子上进不矛盾。在乎孩子的感受,既是为人父母必备的素质,也是教育成功的必需。我们都明白,由于年幼,孩子们的想法未免幼稚、偏激,而且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见识,难免对许多事产生误解。但父母不该歧视孩子们的想法,也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衡量他们,要理解他们,并用友好的方式引导孩子全面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3)不要一味否定,也不要肆意评判孩子。父母一味否定,肆意评判,强迫服从,并不能让孩子明白个中道理,只会伤害他们。只有在乎孩子的感受,才能进一步与孩子对话,这也是引导孩子更好地认知的基础。

4)不要急于给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下评语。在乎孩子感受,切莫用成人的功利虚荣和思维定势,武断地否定孩子的想法,霸道地禁止孩子的思考,耐心地了解更多的信息,寻求孩子产生这些想法或做法的原因,而后以真知启迪孩子。

5)切莫小看甚至贬低孩子。对一些自以为是的父母来说,孩子就等于是“无知”的代名词,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己什么都对,孩子什么都错,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于是,父母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由分说一定是错误的、可怕的,孩子的尝试与创新一定是可笑的、幼稚的,孩子的感受更不值一提。许多孩子没有自己的人生,一切得听父母的,一切为了父母而活,为了父母学习,为了父母考试,为了父母学习不喜欢的专业,为了父母从事不喜欢职业,甚至为了父母结婚再为此忍受一生。如若不然,则是不孝。作为一个人,如若没有自己的人生,何其可悲。

6)切忌将自己的面子凌驾于孩子的情感之上。很少有人承认,但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并非自己所说“一切为了孩子”,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面子。父母们常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再有意无意地拿结果“鞭笞”孩子,却未料到这样做严重打击了孩子。在看不上孩子的父母眼中,孩子根本没有长处。孩子的短处固然显而易见,而优势与特长往往成了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一文不值。正是口口声声爱孩子的我们,埋没了不知道多少个“莫扎特”、“爱迪生”、“毕加索”,扼杀了不知多少孩子的梦想、希望和快乐,摧毁了不知多少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爱。

真爱孩子就要在乎孩子的感受。无论如何,我们首先得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看待,作为一个人来尊重和理解。

孩子们难免天真,却绝非无知愚蠢,我们的确老成持重,却绝非无所不能。孩子们正在探索这个世界,我们要做的不是命令与替代,是要给孩子必要的点拨和引导,相信他们的智慧和潜力,欣赏他们的奇思与创新,鼓励他们思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