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8359200000063

第63章 给孩子建议

普遍现象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正如父母们所说“没有责任心,没有主动精神”。然而,这一切正是父母们亲手造成的,我们总是代替孩子选择、决策,要求孩子按照我们制定好的路线走,强迫孩子接受我们安排的一切。

反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更多的是命令孩子,很少给他们建议,与他们商量,这正是孩子们依赖性强,没有主动精神,缺乏责任心的根源。

孩子虽然需要我们的照料和教育,但他们并非依附于我们。父母应给他们适当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引导他们更好地思考、判断、负责、创造。

提高认识

给孩子们建议的意义在于:

1)民主而不失技巧的作风,能在有效教育孩子的同时,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

2)通过父母的分析,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比起事事代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自己选择,并要求孩子为选择负责才能培养责任感。

4)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了解如何为人父母,将来等他们成了父母,下一代也会从中受益。

具体指导

第一步,不要急于给孩子们答案,以平和的心态、平衡的情绪,平等地沟通、交流,耐心地了解事情的真相,关注孩子们的想法,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举例说明

比如,当孩子问:“妈妈,上学有什么用?”时千万不要大惊失态大肆批评。耐心询问:“为什么这么想?”,给孩子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要比轻率下结论或过早给出答案好得多。因为,有时候,孩子的问话与心中真正所烦恼的不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太会表达内心想法。

比如,有的孩子就非常困惑“为什么自己要上学,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用上学”,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成天穿校服为上学感到苦恼。了解孩子的实际困惑后,再解释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打消他们的疑虑。

第二步,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告诉孩子父母的真实感受。

举例说明

比如,听到孩子抱怨某位老师不公平,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老师或许确有不公,但你自己向老师说明情况了吗?也许老师对具体情况了解得不够。”可以建议孩子诚恳地找老师说明情况,坐在家里大发牢骚是没有用的。也可以与孩子模拟如何与老师谈这件事。

第三步,可以给出几种可能,帮助孩子客观分析,告诉孩子“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建议,但主意得你自己拿”,鼓励孩子学会思考与判断,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举例说明

比如,当孩子为与同学一起郊游还是参加智力比赛左右为难时,我们不该替孩子拿主张,应帮助孩子客观分析,提出建议:“与同学一起郊游可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也可以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意志。当然,智力比赛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如果能与同学们商量改期,既参加郊游又能比赛最好。如果其他同学不愿意改期,我们建议你参加……。当然最终选择权在你。不过记住:选择前要考虑清楚,选择后要努力做好。”

鼓励孩子与同学们沟通,请求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如若能改期,或比赛完再郊游一次最好。如果同学们有难处不能改期,孩子最后选择参赛,提醒孩子为不能一起郊游向其他同学做个解释,求得他们的谅解。

通过帮助孩子选择,我们教导孩子如何思考、选择,培养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同时,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处世能力。并让孩子学会这样一个道理:选择前要慎重,选择后要努力。

第四步,明确告诉孩子事情的后果和他们的责任,帮孩子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权衡,并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举例说明

比如,孩子想要一个宠物,可过去的经历告诉父母,孩子喜欢不了几天就不管它们了,所以应该告诉孩子:“小动物需要细心的照料,需要供它吃、住,给它洗澡,如果你要它,这些事必须由你自己做。而且要坚持下去,不能喜欢就买回来,不喜欢就把它丢在一边。你现在最好想清楚,买回来你就得负责,否则就不买。”

孩子冲动地答应自己照料,一定要买,父母再次用清楚、明确的言语与孩子约定:“你一定要买,必须做出保证,你给它洗澡,给他喂食,你能做到吗?现在不要回答,想想清楚再说。”听到父母的具体要求,孩子已经冷静了许多。

孩子做出保证后,还须可以告诫他:“如果你说话不算数,又要把它送人,买它的钱要从你的零用钱里扣除,而且两周不能电视。”这时孩子会更加冷静,做出的选择会更加理智。即使最终决定要买,理智的选择和与父母的约定会让孩子更好地履行责任。

第五步,告诉孩子,父母的选择倾向及其原因,比如对孩子说:“如果是我,我将……”通过这种假设,施加良性影响,提供有理有据的参考。

举例说明

比如,孩子写作业总是一有困难就求助父母,我们可以提议:“有生词你可以查字典,数学难题也可以下课后多问问老师,或与同学求教。如果是我,我就自己先好好思考、思考,因为我觉得自己有思考的能力。”

第六,告诉孩子:“任何时候,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找父母商谈,我们愿意帮助你。”让孩子们意识到父母是他们可以信赖和求助的对象。

父母们也可以通过出选择题的方式给孩子建议。这么做,一来父母可以把握选择的范围,二来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识别、判断、选择力和责任感)。

举例说明

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并告诫孩子坚持到底。又比如,让孩子选择周末活动是去博物馆还是图书馆。

当孩子与我们意见相左时,我们也可以用选择法代替强制命令,比如孩子放学后玩到很晚才做作业,父母可以通过提供选择约束孩子:“如果你先做作业,周末就带你去少年宫,如果你先玩后做作业,周末就只能在家里呆着,你自己选吧。”

给孩子们建议的原则在于:①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建议的内容与方法不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选择的机会和范围可以逐渐增加;②在适当范围内,给孩子充分发挥的机会;③给孩子们的建议一定要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切莫空谈大道理或含糊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