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8290800000018

第18章 王晓萍:与书为伴

那年学校招聘新教师,来了一群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说课、听课、面试……最后关头考核组为难了:只招一名语文老师,但有两位应聘者旗鼓相当。一位是某名牌大学的新闻专业硕士,一位就是西华师大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其实,说“旗鼓相当”是不准确的。无论说课、听课,这位本科生都略胜一筹,尤其是课显然上得比硕士好。但考核组又不愿轻易否定那位硕士——毕竟人家是“硕士”啊!

于是我亲自出马,再单独考核两位。我的考题很简单:“假如你们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想说什么?请把你们想说的写成一篇演讲稿。”几十分钟之后,二位都交上了她们的作文。我一看,又是本科生占上风。按说,我就应该判断了。但我想给那位硕士最后一次机会。于是,我又出了一道题:“请背诵出你能背的一首长诗。”

名牌大学的硕士傻眼了,憋了好一阵,终于发声了:“十年,十年……生死,两,两茫茫,自难忘,难忘,不思量,哦,不,应该是不思量,自难忘……”最终也没有把苏轼这首词背完。

该本科生了,只见她脱口而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小溪出涧,一泻千里。抑扬顿挫之间,王勃的《滕王阁序》被她背完了。

就是她了!我当即在心里拍板。

于是,王晓萍留在了我校。

小姑娘果然不错。凭着热情、勤奋和灵气,很快适应了教师职业,并在教学上初露头角——一年后参加武侯区课堂教学大赛,就获得了一等奖。

我们学校的生源很复杂,有相当多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还有的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许多孩子的家庭文化背景很差,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也很差。这样的学生怎么教?聪明的王晓萍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

比如她善于放大学生的优点。她从点点滴滴处引导学生知道荣辱来自何处,并抓住每一个小小的瞬间表扬他们有很强的荣誉感。比如,老师看见小雯主动将属于自己班级范围内的垃圾拾起来、科代表将班上所有同学的作业本整理得整齐干净等,王晓萍都在班里向大家提出表扬。

学校施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后,表扬和鼓励小组就成了王老师常常用的妙招。即使有时实在找不出表扬的理由,创造条件也要表扬。比如,小杰明明刚走完神,才回过头来,但是眼神比刚才明净了,王老师就说:“老师刚刚转过头来发现有一双忽闪忽闪的眼睛看着我,眼睛里发出了对知识渴望的光芒。我相信,这一组的同学都是像小杰一样认真专注,他们组今天因为小杰的表现而特别突出。”每次表扬的时候,她几乎将对个人表扬的分量压到最低,而是将小组的荣誉放得很重要,同时,顺便也把各个小组间竞争的火点起来。

王晓萍老师特别爱看书,这点学校的许多老师都知道。我读过她写的系列读书笔记《我的阅读成长之路》,其中提到她痴迷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日子。她读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一般的浏览,而是把自己和自己的教育“摆进去”,一边读一边想到自己的教育,或共鸣,或反思。她的读书笔记,既有对苏霍姆林斯基观点的理解,更有对自己教育案例的反思——

在我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两次三次地痛恨着自己的粗鲁、蛮横。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在研究那些被称为“能力差的,甚至智力差的孩子”,他认为这些儿童的思维处于一种“受抑制的、静止不动的、僵化的状态中”。所以,他试图让这些孩子找到学习上的快乐,体会到脑力劳动的成就感。

在他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儿童时期的智力生活的领域是跟道德生活的领域紧密相连的,儿童会把学习上的每一次失败当成一种痛苦的屈辱(顺便指出,这是指儿童的心还没有习惯于忍受这种屈辱和没有变得麻木不仁的时候而说的,否则,任何关于拯救这些儿童的讨论都毫无用处了)。

我觉得,他括号中补充的那句话非常重要。也是这句话让我从先前的郁闷中解脱了不少的。因为,至少,我现在还相信,那些孩子,还没有完全的麻木不仁。作为老师,应该要拯救他们。就像医生,看到病入膏肓的病人了,也是不可能不救的。只是,目前,我还没有能力去很快地化险为夷,也还没有能力去高屋建瓴、理解许多我该掌握的。让自己在时间和实践中慢慢成长吧!

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知道: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他让我们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那么,无论是作为哪种角色的教育者,就让我们打心眼里站在对方的位置,多体验一会儿!

我常常矛盾于自己所处的这种状态,既在心目中谴责自我和社会观念,又无奈于现实需求。怎么才能给我以及同样有这种困惑的人们以正确的指引?我从《给教师的建议》之《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找到了最直接可信的答案。

在《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我们能惊喜地发现,苏霍姆林斯基是怀着怎样一种热爱的心情在和学生、老师交流着两个神圣、光荣的字——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

他还说,应当使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做好准备,“安置”他去从事工人和农民的普通的、粗重的、平凡的劳动。

这使我想起去年艺术节时看到的一幕……

王晓萍老师还经常把读书收获直接用于课堂。读了《小眼看美国》,她对其中的一篇很感兴趣。美国的学校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平时的表现好,就发一些类似兑换券的东西,到了期末,就能用自己累积起来的券换成各种东西。这给了她很大启发:美国的学校是以学生个人为单位的,学生只注重自我。以我们现在的评价标准,如果照搬照套的话,可能期末时贫富差距会很大,有很大一批学生会失去兴趣,甚至因为找不到成功感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于是,王晓萍决定改良,然后在班上实施。

她向学生们宣布:每个同学都有可能因为各方面的表现而得到一张兑换券,但是,不是个人独自拥有的,而是小组共有的,由语文组长统一保管,每个星期统计一次,并列出班级小组间的排行榜。半学期进行一次兑换,东西丰富多彩,绝对有诱惑力。

消息发布,各个语文组长都纷纷行动起来了,对小组成员进行动员,一副即将投入战斗的模样。果然,无论是“五步三查”的哪一个环节,各组之间都争先恐后做到最好,小组内部通力合作、想方设法地表现亮点,就想本组在排行榜中居于前三名。要是谁为本组争得了荣誉,那他本人就特别的神气,如果谁抹了黑,那小组长就要主动做思想教育工作了。

虽然在成人看来,这些不过都是调动孩子的“小把戏”,但对于孩子来说,的确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王老师班上的语文课因此常常生机盎然。

王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也很有一套。我读过她写的教育故事《铁石流泪》,特别有意思。

说是“故事”,其实,也就是一次谈话。读着读着,我觉得我不是在读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谈话,而是两个学生的一次“吵架”——当然,“吵架”是就前半部分的谈话而言。为什么说是“两个学生”呢?因为,当时的王晓萍老师刚参加工作,长得秀丽而娇小,而且性格如水一般温柔。在学生眼里,完全不像老师,更毫无老师的威严,所以犯了错误的张铁石同学刚开始根本不把王老师放在眼里,那就很自然了。王老师缺乏经验,所以一开始也急、也生气。“我把门一关,就吼起来”——这个细节,既说明小王老师的气急败坏,也说明铁石顽劣倔强到了怎样的程度,连温柔如水的王老师都控制不住大发脾气了!

但是,“吵”到最后,铁石居然也流泪了。为什么?因为王老师改变策略走进了他的心灵。不,也不是什么“策略”,初登讲台的王老师哪有那么多的“策略”啊!不过是以心换心而已——王老师肯定铁石的进步,说本来都要向家长报喜的;王老师温和地请他坐下;王老师甚至有些“委屈”地袒露自己的苦恼:“我现在很难过。”王老师向铁石说自己生病了,以唤起他对自己的理解甚至同情;王老师真诚地向他表示歉意……这一切,都感化着铁石心肠。最终,孩子流泪了。水终于“战胜”了铁石。我想到泰戈尔的一首诗:“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四年多过去了,工作四年多的王晓萍老师比刚来的时候瘦多了。的确如此,晓萍老师刚来的时候脸是圆圆的,可现在消瘦了很多。我看着都心疼。但老师真的是一份苦差啊,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学校,除了面对教学外,还要操很多很多心。

最近,晓萍老师又被调到学校德育处负责团委工作,除了上课,她又有了许多杂事。团委的工作是繁琐的,除了日常的团委事务外,晓萍还要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吟诵的选材和准备、小主持人和国旗班的培训、运动会的宣传等工作。但从来没有听过她抱怨一句。记得有一天的中午,晓萍刚下了第四节课,就在办公室里忙,办公室的同事问她吃饭没有,她说,中午有团校的开班仪式,要提前到会场准备一下,没有时间吃饭。同事说,你不吃饭对身体可不好啊。她很平淡地说,等中午的开班仪式结束了就到外面吃碗面。到了下午五点左右,那同事又碰到她,问她吃饭了没有。她才恍然大悟,笑着说,哎呀!我都忘了,我以为我吃了午饭的。原来她下午一直忙于开班仪式的后续工作,把吃午饭这件大事给忘了。

工作没几年,王晓萍老师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受到了同事的尊敬,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她和英语组的黄静老师结为连理,我还有幸当了他们的证婚人。有一次我下班后去他们家看望他们。在狭小的屋子里,我充分肯定了王晓萍和黄静的工作,我特别表达了对王晓萍的赞赏。我鼓励他们说:“虽然工作艰辛,但只要心里有光,生活就会明亮。这个光,就是理想与热情。我会帮你们的!”

我曾把我的一本新书送给王晓萍,在签名的时候,我很认真地说:“什么时候,你也有一本教育专著签名送给我呢?”

我坚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201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