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8203600000029

第29章 滇西战场(2)

陶达纲在率部攻下日军坚守的一处阵地时,看到一洼污水里浸泡着十几个鬼子的尸体,大腿处和屁股处的肉都被挖尽了,露出了骨头,而尸体上明显能够看到刀痕,显然不是野兽吞噬的。陶达纲感到很奇怪。后来,他又随部队看到附近北斋公房的工事边,是日军一堆堆黑色的大便,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十几具鬼子的尸体,被北斋公房的鬼子分吃了。

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日军战死后要进行火化,然后把一撮骨灰带回日本国内。但是,在北斋公房很多工事内,之前民工们发现很多日军的尸体,层层摞在一起,胳膊上、大腿上、臀部的肉都没有了,显然是负隅顽抗、弹尽粮绝的日军在吃自己同伴的肉。

攻打高黎贡山的战斗历时40天,每天都异常激烈。吉野孝公在书中写道:

敌人已经迫近到了距离我们四五十米远的地方,他们似乎连抬下尸体的时间也没有。从低洼处爬上来的敌人在我们机枪的枪口下,像小山一样堆积着。但我们赖以生存的重机枪、子弹已经所剩无几。敌人立即在层层累积的尸体上架起机枪,开始扫射。这样,我方机枪就只能万般无奈地沉默了……

日军没有了枪弹,就选择趁着夜色退往腾冲县城,继续顽抗。不能退却的日军重伤员,每人分给了一颗手榴弹,在远征军逼近时,他们拉响了手榴弹,与远征军同归于尽。

战后,美国战地观察团来到高黎贡山,他们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睁大了眼睛,感慨说:“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打上去。”

腾冲之战

20集团军攻占了高黎贡山后,开赴腾冲。

腾冲是一座石头城,异常坚固,这是明代两位侍郎奉旨动用15000名将士历时三年才修筑而成的,城墙全是当地出产的火山条石垒摞而成,厚达六米,高达八米,即使炮弹落在城墙上,也仅能炸出一个浅坑。日军两年前占据了腾冲后,在城墙上和城内各处要道上修筑了很多永久性工事。

在这座城市里,日军56师团148联队藏重康美大佐带领着3000名日军坚守。

腾冲四周是山,向南两公里为来凤山,向西四公里为宝凤山,向北四公里为高良山,向东两公里为飞凤山。四座山峰构成了天然屏障,并有地下坑道与城内守军沟通。要攻占腾冲,就先要攻占这四座山峰。

激战多日,三座山峰都相继被拿下,唯独最高的来凤山还在日军手中,日军在此山上构筑工事,派遣了600名士兵,居高临下阻击远征军。

攻打来凤山的是预备2师。

黎宁说,因为攻打高黎贡山的时候,198师伤亡太大,一个团剩下的人数还编不成一个营,20集团军就让54军198师在高黎贡山下休整,准备参加攻打腾冲的战斗。54军是陈诚非常倚重的嫡系部队,下辖14师、50师、198师,在第二次滇缅战争开始前,14师和50师被调往缅北战场,编入了新一军;国内战场仅仅剩下了198师,作风剽悍顽强的198师就作为了20集团军的先锋部队。

来凤山一面是腾冲县城,一面是和顺乡,和顺乡有一户姓寸的大户人家,他家最小的儿子叫作寸希廉,当年只有12岁。寸希廉记得,有一天,远征军预备2师一位姓骆的营长把营部安在他家。骆营长很和气,营部的士兵们也帮着他们家干了很多活儿。

有一天晚上,骆营长把营部的12个人喊在一起讲话,寸希廉躲在门后听,他听见骆营长对士兵们说:“我是个穷人,没有积蓄,今天发饷了,我把钱分给大家,你们拿着钱去外面吃东西,吃饱吃好,我们天亮就要出发了。”骆营长给每人分了五毛五分钱,叮咛他们今晚一定要花掉。这些钱就是骆营长一月的薪水。

寸希廉当年不懂骆营长为什么要让营部的士兵都把钱花掉,很多年后,他在回想骆营长那些话时,才明白了:骆营长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的,而此去战况惨烈,营部可能很少有人能够存活,他想让士兵们临死前都吃顿饱饭。

攻打来凤山的是预备第2师三个团,还有36师一个团作为预备队,兵力达到一万多人。而日军防守来凤山的只有600人。

日军为了防守方便,视野开阔,把来凤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了,这样,发起冲锋的远征军就全部暴露在日军的视线内。一个营上去了,全部倒下;又一个营上去,又全部倒下。吉野孝公在他的书籍中写道:“此前,我们曾得到指示:敌人不到近旁,绝不要开火。”

一万远征军面对小小的来凤山,无可奈何。

白天不能攻上去,远征军就采取了夜战。吉野孝公的《腾冲玉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队长传来命令:今夜可能有敌袭,全体官兵务必严加警戒。”那天夜晚,远征军果然组织敢死队进行偷袭,而日军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可惜没有奏效。

吉野孝公的《腾冲玉碎记》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根据我们获取的情报,明天是7月7日,敌军会在一早发起攻击。”事实上那天早晨,20集团军司令霍揆章就命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发起攻击,以告慰七年前牺牲的29军抗日烈士。这天的攻击照样没有奏效。

谁给日军提供的情报?是不是国民政府的高层里出现了内奸?

20集团军在来凤山下停滞了20多天,因为山峰太过狭小,兵力无法展开,进攻的远征军只能采取添油战术,一个营一个营依次向上进攻。这是兵家大忌。然而,除了这种方法,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战法?

霍揆章在山下观察了几天后,认为这种打法徒劳无益,应该用重炮狠狠地轰击来凤山日军阵地。负责攻击来凤山的54军军长方天手中有美国援助的火炮,可是炮兵们不会使用,霍揆章非常生气,恰逢54军副军长阙汉骞建议用炮火覆盖来凤山,摧毁日军明暗工事,再派步兵上去,可以减少伤亡,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霍揆章大为赞赏,就临阵换将,任命阙汉骞为54军军长,全权负责来凤山的攻击战。

与此同时,美国的飞机又空投了六把火焰喷射器,这种新型武器是第一次在中国战场上使用。

这些情报也全部被日军知道了,吉野孝公的《腾冲玉碎记》中写道:

敌人可能在今夜夜半时分,用火焰喷射器攻击……

为什么远征军的每一步行动,都能被日军事先知道?究竟是谁把情报泄露出去的?

然而这次,日军尽管提前知道了情报,并做好了预备,却不顶用。陈纳德14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从距离最近的保山机场起飞,把一颗颗重磅炸弹扔在了日军的工事前,小小的来凤山在巨大的机翼下颤抖。飞机过后,美国产火炮喷吐着长长的火舌,准确无误地在日军工事前爆炸。日军的工事被全部摧毁。

战前,日军为了防御远征军的步兵,将来凤山上的树木全部砍伐一空,而现在,无遮无拦的工事完全暴露在了飞机下、炮口前,飞机和火炮的炸弹、炮弹,没有一颗不命中目标。

炮弹过后,远征军出发了,他们手持火焰喷射器,遇到日军暗堡的洞口,不管有人没有,就将长长的火舌喷入暗堡里。1000度的高温将钢板也能融化,何况日军的肉体。一些日军循着暗道跑回了腾冲城内,没有来得及跑的就被火化了。

远征军包围了腾冲城。

当时,腾冲城里还有2800名日军,其中伤兵800名。城里只剩下了日军和慰安妇,中国百姓在开战之初便全部离开了,滇西名城腾冲即将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谭延煦说,攻打腾冲,远征军伤亡得非常厉害。四个师从四座城门攻打,战后,四个师仅仅剩下一个师的兵力。

霍揆章的指挥部就在距离腾冲很近的地方,指挥部里的人能够听到不绝于耳的枪炮声。攻打腾冲的战役和我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不一样。黎宁说,每天早晨五更天,枪炮声就响起来,到了上午10时就停止了;下午6时左右,枪炮声再次响起,夜晚9时停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白天打仗,容易暴露自己;夜晚打仗,看不清目标,所以中午和夜晚一般都不打仗。

腾冲城外有一条护城河,远征军强渡的时候,日军城墙上的机枪就扫射,战士们一排排倒下,护城河的水被染成了红色。黎宁所在的部队没有参加渡河,他们掩护渡河,与城墙上的日军对射,压制火力。黎宁说,他们连有四挺机枪,都是水冷式的,这种机枪打两小时就要加水,很麻烦,否则机枪就会炸开。

谭延煦说,城墙上的日军机枪叫了十几天后,就停止了,他们没有了子弹。日本的飞机无法穿越陈纳德飞机的封锁线,腾冲城中的日军给养无法得到补充。只要日本的飞机一出现,陈纳德第14航空队的飞机就会从距离很近的保山机场起飞,进行拦截。日本的飞机打不过陈纳德的飞机,它慌慌张张地丢下装备就逃走了,这些装备总是落在城外,被远征军捡拾了。

日军的机枪没有了子弹,远征军顺利渡过护城河。

过了护城河,远征军战士们竖起了云梯,也有的用“甩钩”,用铁锚连着长长的绳子,一甩就钩住了城墙上的垛口,然后抓着绳索爬上去。日军站在城墙上,用长长的叉子向外猛推,掀翻云梯;用大刀砍断“甩钩”上的绳索。

黎宁他们用枪扫射着城墙上鬼子露出的人头。

连续激战数日,双方互有死伤,但坚固的腾冲城墙依然阻挡了中国远征军的步伐。霍揆章没有办法,就呼叫陈纳德帮忙。

7月28日,20集团军司令部搬到了来凤山上,站在山顶,腾冲城的一切尽收眼底。谭延煦说,司令部的很多人每天长时间站在掩体里望着腾冲城,腾冲城近在咫尺,但就是无法攻占。

8月2日,陈纳德14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出动了,隆隆轰鸣着掠过来凤山,士兵们看着机身上巨大的鲨鱼图案,禁不住脱帽致敬。

重型轰炸机携带的每颗炸弹都重达500磅,它可以将十几座房子瞬间夷为平地,然而,即使这样,这些炸弹仍然无法轰开城墙,用石头垒砌的腾冲城墙实在太坚固了。

飞机无法攻破城墙,攻城的战士们采用巷道作业,他们把地道挖到了西南城角,放置炸药,一声巨响,西南城角的工事飞上天空,但是纷纷扬扬落下来的石雨又堵住了缺口,潮水一样涌来的日军又挡住了远征军攻城的脚步。

远征军决定采用炮击。

吉野孝公在《腾冲玉碎记》中写道:

以后几天里,敌人一直没有发动任何攻击,据密探侦察的情报,敌人攻破城墙失败后,正加紧在来凤山和其他阵地上布置重炮等武器。守备队也急忙加固修补各阵地工事,等待着敌人的下一轮炮击。

是谁在给日军传送情报?

谭延煦说,那几天,远征军攻城消耗的弹药很多,重型卡车拉来了大量的重炮和炮弹,那些大口径的火炮和巨大的炮弹,此前中国士兵从来没有见过。

在缅北战场上,美国装备大量支援新一军,在滇西战场上,美国武器又大量增援。美国当时到底有多强的军事实力?

我以前读过一本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这本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从1943年到1944年,美国每天生产一艘轮船,每五分钟生产一架飞机。“二战”中一共生产87000辆坦克、296000架飞机、5300万吨船舰。支援苏联400000辆吉普车和卡车、22000架飞机、12000辆坦克。当时的美国有航空母舰50艘、潜艇77艘,仅海军就拥有飞机30070架。在战时,美国“全国都是兵工厂”。

这样的军事力量让人震撼。

日本错误地估计了美国的军事力量,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可是仅仅过了半年,美国就将日本打回原形。这时候,骑虎难下的日本只能硬着头皮把这场战争打到底。

可以这样说,美国强大的军事援助,为“二战”的胜利提供了部分保障。

8月7日,腾冲城外的各种美式火炮对着城墙轰炸,火炮旁的炮筒堆积如山;陈纳德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向四平方公里的腾冲城投掷炸弹,腾冲城燃起了冲天大火,能够燃烧的东西全在燃烧,能够炸碎的东西全部被炸碎。谭延煦说,腾冲城被攻打了很多天,石头城墙上是密密麻麻的枪眼,炮兵们就将炮弹对准这些枪眼猛轰,将缺口轰大。当天连发3000发炮弹,飞虎队助攻的有60架飞机。大约是在午后,南面的城墙被炸出了几个缺口,远征军们端着刺刀,齐声呐喊着冲向缺口,有一队守卫的日军冲出来,企图阻拦潮水一样的远征军,结果被远征军捅倒后,踩成了肉泥。后来的日军看到城墙被攻破了,急忙缩进了掩体里。

更惨烈的巷战开始了。

日军占据腾冲两年来,在城里修筑了无数座明堡和暗堡,每一座房屋下都修建有射击孔,每座房屋下都有暗道相连,日军已经在腾冲城的地下挖掘出四通八达密如蛛网的地道。射击孔只有砖头那么大一小块,远征军在搜索的过程中,根本留意不到,而日军总是等到远征军全部进入了射击区域里,多个射击孔后的机枪才一齐扫射。而当这个射击孔被摧毁后,他们又通过地道转入下一个射击孔,继续阻击。

远征军不得不逐巷争夺,逐屋推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每天仅能前进几米。

8月13日,陈纳德的飞虎队24架飞机继续轰炸,腾冲日军指挥官148联队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正在东门门洞里全神贯注地指挥战斗,他的身边是环伺的32名指挥官,按照官阶大小,呈降幂排列。飞虎队一发又一发炮弹冰雹一样落在东门上方,将条石垒成的东门炸塌了。藏重康美大佐没有来得及哼一声,就被成百上千块沉重的条石压扁了。不过,黄泉路上他一点也不孤单,因为他身后跟着的是呈降幂排列的下属。

藏重康美后来被追授为少将。

太田正人大尉继任,继续组织日军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