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智慧中国
8151800000024

第24章 智能医疗及其特点

10.1.1 智能医疗的定义

智能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医疗行业未来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能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

通过无线网络,使用手持PDA便捷地联通各种诊疗仪器,使医务人员随时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案信息和最新诊疗报告,随时随地快速制订诊疗方案;在医院任何一个地方,医护人员都可以登录距自己最近的系统查询医学影像资料和医嘱;患者的转诊信息及病历可以在任意一家医院通过医疗联网方式调阅……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将日渐普及,智慧的医疗正日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在各方面都走在了最前列,在智能医疗上也不例外。环亚医用集团作为协和医院的长期合作伙伴,其下属子公司振邦医用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医疗信息系统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以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为例,智能医疗具有以下特点。

(1)互联的。经授权的医生能够随时查阅病人的病历、患史、治疗措施和保险细则,患者也可以自主选择更换医生或医院。

(2)协作的。把信息仓库变成可分享的记录,整合并共享医疗信息和记录,以期构建一个综合的专业的医疗网络。

(3)预防的。实时感知、处理和分析重大的医疗事件,从而快速、有效地做出响应。

(4)普及的。支持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无缝地连接到中心医院,以便可以实时地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转诊和接受培训。

(5)创新的。提升知识和过程处理能力,进一步推动临床创新和研究。

(6)可靠的。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

10.1.2 智能医疗的应用现状

(1)医院的耗材管理(比如加拿大医院采用RFID技术补充耗材)

(2)血液管理(比如RFID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

(3)药品的追踪溯源(比如德国制药厂商使用超高频标签追踪药品)

智能医疗结合无线网技术、条码RFID、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将进一步提升医疗诊疗流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全面改变和解决现代化数字医疗模式、智能医疗及健康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等的问题和困难,并大幅度提体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

通过电子医疗和RFID、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大量的医疗监护的工作实施无线化,而远程智能医疗和自助医疗的信息及时采集和高度共享,可缓解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

在远程智能医疗方面,国内发展比较快,比较先进的医院在移动信息化应用方面其实已经走到了前面。比如,可实现病历信息、病人信息、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使得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通过联网,实时地、有效地共享相关信息,这一点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主要源于政策层面的推进和技术层的支持。但目前欠缺的是长期运作模式,缺乏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此外还面临成本高昂、安全性及隐私问题等,这是制约未来智能医疗发展的主要因素,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智能医疗将会大大影响医疗产业的现有布局。

10.1.3 智能医疗的发展方向

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由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医疗卫生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医患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医疗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超过50%的手机用户将可使用移动医疗服务,智能胶囊、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和传感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一百亿元,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直接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

随着安全防范体制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得医疗行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应用最新的高新科技成果,带领全行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提供最先进最及时的医疗服务,树立自己的行业形象,并能够高效的为用户服务。为促进医院实现现代化、高效管理的具体要求,现提出结合现今行业发展水平,利用先进技术,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解决方案,将监控系统“集成化,网络化”是符合医院保卫工作发展需要的。

10.1.4 智能医疗建设引入第三方的必要性分析

1.第三方建设管理,也是建设方的保镖

建设管理单位或监理单位应该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技术标准,遵循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在确保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进度和投资。建设管理方对建设方和承建方都做出约求,保护双方的利益、明确双方的责任。一方面协助建设方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风险防范、把好技术关,同时对承建方的项目管理和控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2.发挥专业化服务机构的优势

专业的建设管理单位由于其全面的技术组织体系,在技术层面上解决建设方在项目的评估、招投标、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和验收等各个阶段的技术支撑与监督控制。通过《建设管理大纲》、《建设管理规划》、《专业建设管理细则》、《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等建设管理重要报告,把“四控三管一协调”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各个阶段并形成完整的文档备案,能有效弥补建设方在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经验不足,给工程双方都能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3.确保投入资金的有效性

绝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都是自筹资金,为了实现期望目标,往往不惜重金投入。投资控制是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项目管理活动,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进行投资控制和成本控制,预防偏差,把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在投资决策方面,通过货币时间价值指标体系,对投资方案进行综合、全面地可行性分析,提出改进和指导性意见;还承担建设方成本预算、付款控制和工程竣工决算审核等工作,确保整个工程投资的有效性。

4.有效控制工程进度,提高效率

进度控制是建设管理的难点。理想状态是以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完成最高质量的智能医疗工程建设,但实际中,工程进度的提前或延期,都会影响到质量和成本。建设管理是抓住对实现工程建设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和关踺时点进行控制;随时关注并排除“干扰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如项目开发团队不稳定、步调不一致、沟通不及时,停工待料、移植返工、技术路线严重偏离等,最终达到在计划工期内完成。

5.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规避风险

引入建设管理机制,使风险的承担者由原来的两方变为三方。建设管理是将“预防为主”作为风险控制的原则和策略,采用一套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及早预测和发现风险因素,及时纠正可能影响系统质量的缺陷,使项目处于可控状态,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在设计阶段、工程实施之前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预案;在实施中进行风险跟踪;在遇到风险控制失败的情况下,启动预案,寻求工程补救措施。

6.客观公正地处理合同双方争议

建设管理遵循平等互惠、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沟通协调,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协调解决合同双方出现的争议,提供科学而公正的依据,保证合同的继续履行。对于发生合同违约、索赔情况时,建设管理需要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方案,评估费用损失额,调研索赔的依据、索赔金额的合理合法性以及工期延长的天数。建设管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智能医疗工程建设市场中缺乏“协调约束机制”的问题。

7.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保障

在我们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之时,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问题日益突出,信息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被干扰、滥用、遗漏和丢失。建设管理协助建设方制订行之有效的安全方案和措施,对内部信息系统采取监督保护,对外部的安全威胁予以防范管理,以保证硬件、软件以及数据的保存、处理及交换都得到有效保护,避免受到偶然或恶意的破坏、更改及泄漏;督促落实国家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