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8128000000040

第40章 “长三角”的边界与要点(1)

“长三角”的边界与要点本文是2005年10月作者应约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部策划大型纪录片《长三角》所作的前期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从一个地理概念到一个区域经济文化联合体,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好大一个梦,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关系。就纪录片制作而言,现将我个人认为需要把握的基本边界和要点梳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 对“长三角”当下状况的基本判断:

未完成,社会化,政治敏感

(一)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社会构想。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文化联合的“长三角”,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形成,还仅仅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伟大构想,但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部分省市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

(二) 目前只限于学术舆论和部分省市政府部门的响应,中央政府对此至今没有明确表态。近年来全国“两会”上不断有代表提案,江泽民在参加上海代表座谈时也提出加强“长三角”经济合作问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指导小组将“长三角”区域规划列入全国区域经济规划试点,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至今没有公开表明态度。江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为此开展的交往活动,也仅限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着重在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构建交通网,打造‘长三角’物流中心,合作发展服务业,建立‘长三角’‘环保联盟’等方面加大力度,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2005年12月25日,江浙沪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要领。参见《长三角三省市领导座谈会在杭举行》,《解放日报》(沪),2005年12月26日。两省一市领导在公开场合都显得很谨慎,没有明确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合体”或“大上海国际都市圈”、“上海国际大都市带”等概念。

(三) “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联合体”概念直接冲撞的是现有国家行政区划体制。“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联合体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构想,现有国家行政体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行政区划管理体系,彼此之间有相容点,更多的是矛盾冲突。从本质上说,这涉及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统一关系问题。它挑战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极限和制度创新能力,考验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

作为一个纪录片的选题,“长三角”是非常有价值的。操作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从总体定位到每一集、每个镜头画面,都不能说过头话,不能偏听一面之词,倒向某一边;而是要注意保持一个中立的立场,立足于客观记录,为历史存照。

二、 “长三角”历史衍变: 吴越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文化

作为地理概念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在。但地理概念的“长三角”,是区域经济文化共同体概念的“长三角”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凝聚形态称为文化,那么,“长三角”的历史演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表现为不同的文化特征。

(一) 吴越文化。魏晋南北朝以前,“长三角”地区属于吴、越之地,相对于北方中原文化的礼仪之邦、温文儒雅,“吴越二邦,同气共俗”,还属于蛮夷之邦,民俗好攻击,断发文身,侠客兵家横行,吴戈越剑闻名于世。

(二) 江南文化。自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北人南迁,尤其是唐末五代和北宋末年,江南地区被大规模开发,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大量水利工程堤塘坝堰得到修建,社会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出现相对富足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清丽的山水风光。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交融,形成新的江南文化,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它在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上实现和示范了儒家道统与商品经济原则之间的结合,是形成中国市民社会的精神土壤,是导向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的文化基础。其事功原则,重在商与学,而非政治与军事。其价值取向由尚武而崇文,“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其民俗由“好斗”转而“好讼”,强调以理服人,闲适温雅,安居乐业。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粮、棉、丝、盐、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明清时期,江南已形成一个多样化、商品化、专业化的社会经济结构,苏、松、杭、嘉、湖、常、镇七府为粮食产区,以松江为主的棉花产区,以湖州为主的蚕桑产区,以及其他各类手工业,都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发达,文化市场繁荣。

(三) 上海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开埠,“长三角”地区的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直接交锋,上海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十年后的1853年小刀会起义,1860年太平军东征苏州,1863年李鸿章领导淮军打败太平军收复苏州,造成江浙地区大量人力、财力涌进上海租界,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从此,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成为江南地区新的中心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近代上海是一个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城市,中国本土文化的各种形态与西方世界的近代原则相互交融,生成具有现代特征的上海文化。“海派文化”毫无宫廷贵族的派头,特别注重表达普通市民生活的新鲜感受,致力于将其提高为生动雅致的情趣。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文化的近代化过程,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则在“长三角”地区的渗透,加速了江浙经济的资本主义化进程。经过近一个世纪(1843—1949)的发展演变,“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民族工商业的中小资本家,他们以上海为中心和依托,兴办了各种工商企业,带动了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使之实际上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在地。在当时中国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江浙财团”,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所以,海派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过渡形态的中国近代城市文化,是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江南特征之间的结合,其基本属性在于,疏远于传统的等级政治伦理,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追求个人价值的独立和对多元文化价值的普遍宽容。它是未完成的近代上海文化,为“长三角”区域大都市圈的发展准备了文化认同的基础。

三、 “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构想框架:

一核两翼,两主轴,两副轴

综合学术界对“长三角”的研究成果,关于“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构想框架,可分为“长三角”、泛“长三角”两个层面。

(一) “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空间布局,是一核两翼、两主轴、两副轴:

一核: 以上海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包括上海大都市区、苏州大都市区、嘉兴大都市区;

两翼: 以南京为中心的北翼都市带,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都市圈、无锡—常州都市圈;

以杭州为中心的南翼都市带,包括杭州—湖州—绍兴都市圈、宁波—舟山都市圈;

两主轴: 从上海到南京的沪宁发展轴,从上海到杭州的沪杭发展轴;

两副轴: 从上海到南通再到连云港的沪通连发展轴,从上海到宁波再到温州的沪甬温发展轴。

(二) 泛“长三角”是在“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再作空间上的拓展,包括苏浙两省的盐城、淮安、衢州,以及安徽、江西两省的部分城市,如黄山、马鞍山、合肥、上饶、安吉、九江,等等。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突破地级城市的行政规格限制,将“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成员城市,从目前的15+1扩展为51个城市。

(三) 现有“长三角”经济合作成员: 15+1。现有“长三角”经济合作成员城市的组织关系,源自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上海经济规划办公室”。

1992年出现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联席会”(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合署办公),共有14个地级城市: 上海1个,江苏7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镇江),浙江6个(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

1997年,该联席会升格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仍然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合署办公)。在原有14个城市基础上,增加了1996年新批准成立的地级市泰州。经济协调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在成员之间轮流举办。2003年又有台州申请并加入,形成目前的16个城市成员。

最近启动的“二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是在协调会的基础上,又一种更高行政级别的联络形式,已确定交通、信息、旅游、环保、天然气管道、规划、人才等7个领域的合作项目。

截至2003年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是,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和5.8%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0%的GDP、占全国25%的财政收入和49.6%的利用外资额度。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为45%,城市化区域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半径300公里左右的范围。

预计经过未来十至二十年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大都市圈的标准: 吸纳人口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城市化率提高到70%左右;不同城市之间的层级关系倍率为2—5倍;基本形成大都市连绵带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四) 国际大都市圈发展情况。国际学术界曾提出世界六个大都市连绵带,将“长三角”列入其中: 英国的伦敦大都市圈、法国的巴黎大都市圈、美国的纽约大都市圈、洛杉矶大都市圈、日本的东京大都市圈、中国的上海大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