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8128000000041

第41章 “长三角”的边界与要点(2)

判断大都市圈的标准是: 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之间具有合理的层级关系;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在国家和国际经济中具有枢纽作用。

四、 “长三角”问题实质: 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

(一) 20世纪的历史遗愿与21世纪的发展愿景。20世纪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设想,为使上海成为一个东方大港,把上海港口建设与长江流域的整治和发展联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0世纪末,邓小平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时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20世纪初的希望和20世纪末的遗憾,为新世纪的中国发展提供了世纪性的选择: 以上海为龙头,全面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从而以其地理上和发展格局上的中心地位,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大局。21世纪的中国可能会形成以“长三角”都市圈为龙头、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为两翼的发展形态。

(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现代化过程的实质,是政治、经济、社会依据现代社会要素与原则重构和发展的过程,并通过社会制度得到实现。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

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杭州、嘉兴、湖州、常州、镇江,大多拥有特种手工业和商业繁荣,以及交通道路交叉点的优势,出现专业分工,各具特色,商品畅销,商贾云集。具有现代意义的一些社会制度,如商品货币体系、行会组织也出现萌芽。到19世纪末,“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形成很强的内在积聚效应和整合功能。

洋务运动时期,在上海设置的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在南京设置的金陵制造局,支撑起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主要局面。

民国初期,上海确立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并通过发展现代意义的金融业务,引进各种现代经济制度,如银行制度、证券市场、保险制度等。荣氏家族企业掌控了上海的纺织和面粉业,并掌控了无锡的制造业;虞洽卿成为海上商界和银行业大鳄,控制了沪甬水上交通线。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地区整合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扩大了现代制度的成长空间和扩散效应。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现代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以苏联为样板,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以国家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为中心,加之地方自主空间十分有限,实际的社会发展,不是通过地方和社会力量来带动的,而是直接通过国家力量来推动的。在被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放大的行政区划体制下,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运行层面上日趋一体化的“长三角”,被行政区划完全分开,各自按照国家计划的定位和安排谋求发展,形成条块分散的格局。其结果是近代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现代社会制度成长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 当前“长三角”的发展瓶颈。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终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框架下,形成了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现实取向,以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的理论思想。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分权为逻辑起点的,包括国家对社会放权,中央对地方放权。其积极成果有三: 一是打破了传统的一元化发展格局;二是使地方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获得日益扩大的自主性;三是一元的社会开始分化。同时,也形成了对传统社会制度体系的直接冲击。如何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制度转型,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普遍追求。其基本要点有二: 一是制度转型不能影响整个社会稳定,即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二是制度转型必须带来社会发展,即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新时期,“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对环境的极度污染,江南水系几乎被完全破坏。“温州模式”、“浙江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产权明晰,活力充足。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贡献了“上海战略与经验”。但是,现有行政体制造成的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甚至以邻为壑,严重阻碍了“长三角”区域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目前试行的地方政府协作,是治标之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曾由国家经贸委综合司牵头成立的“长三角经济区”和“上海经济区”,先后都无果而终。解决体制瓶颈的关键,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具体战略选择就是建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体方式就是从“以集中为基础的一元化发展”转化为“以分化为基础的一体化发展”,从现有体制的“多元分散性发展”转化为新体制的“中心积聚性发展”,将区域内分散的城市群,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大都市圈。

建立这个新的“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关键在于,如何突破现有的两省一市的行政体制框架。这挑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考量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组织能力和治理能力。

五、 纪录片《长三角》的选题范围

以上关于“长三角”的理论构想,纪录片无须涉足,但是它作为支撑整个纪录片的社会思想背景,则是我们必须梳理并把握的,以作为隐藏着的枝干,借以结出具体的感性的个案节目成果。

(一) 取材范围。鉴于“长三角”的历史与现状,建议纪录片取材的时间范围圈定在近代以来,即西方经济文化从上海进入“长三角”地区之后,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冲突中的“长三角”地区社会变革发展。清明时期的江南文化,以及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吴越文化,都放置在东西方文明冲突的选题内旁及之,不作正面展现。

空间范围,以沪、苏、浙为主,以上海为中心,以300千米左右为半径,适当涉及周边地区,即以“长三角”和“泛长三角”为大致取材领域,兼顾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题材内容,以经济、文化现象为主,包括城市、生活、产业、交通、建筑、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着力于现代社会发展与“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内在关联性。或者说,是以现代生活为横断面,选取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及“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有内在关联性的亮点,作历史的文化透视与影像记录。

(二) 叙述方式。个案透视,由点带面;述而不论,生动感性;开口小,开掘深,主题集中,风格基本统一。

(三) 备选篇目。这需要广泛发动大众,集思广益,多多益善,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依据总的思想定位,最后确定40个选题。我个人目前能想到的有:

城市方面: 龙头在浦东(浦东开发开放,陆家嘴标志性建筑群)、聚焦外滩(外国建筑群)、水乡周庄、梦回朱家角、小镇木渎、风雨藏书楼(江南民间书香传统的兴衰)、魂归灵隐寺(寺庙在近代社会人生中的特有功能,以李叔同为例)、隐居苏州(苏州古建筑)、时尚小昆山(外资进入,新型城市快速崛起)、探密工部局(租界上海的管理体制机制)、丁香花园(从李鸿章私宅,到“文革”中的上海市委写作班子驻地,到现在的花园饭店)、佘山别墅(以别墅为代表的高档房地产开发之兴衰)、世博家园;

产业方面: 创意苏州河(以莫干山路50号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老厂房,改变为创意产业园)、寻找平望街(近代新闻出版一条街,今汉口路)、商务印书馆、那个繁华的杨树浦(杨浦国有企业的繁华岁月)、精细化工(南京金陵石化与上海金山石化)、宝山钢铁公司、江南造船厂、吃醋到镇江、喝茶上龙井、哈蟹阳澄湖、车轮上的上海(汽车制造业);

人物方面: 哈同、鲁迅、荣氏家族、海上闻人虞洽卿、杜月笙、董竹君(上海滩女性创业者的典型)、谢晋、陈天桥(盛大网络创办人)、姚明(代表一代上海人的新典型)、查文红(下放知青,回城后又主动义务到安徽支教多年,代表一代上海人的精神)、某出租车司机(良好的职业道德,带来命运的转变,反映上海人的近代职业精神)、某白领管理者(代表上海人的职业心理);

建筑方面: 从石库门到商品房(建筑住宅的近代演变)、保卫四行仓库(国民革命军抗日典型战役,今存旧址)、进门就脱鞋(江南地区现代建筑设计与住宅装潢带来的居住空间变革)、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周边地区旧石库门改造);

教育方面: 师范的摇篮(南通师范和如皋师范是中国第一个师范学校)、中西女子中学(上海市三女子中学,宋氏三姐妹就读的中学)、百年中学(有百年历史的中学)、曾经圣约翰大学(近代教会大学的代表,今华东政法大学)、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

科技方面: 长征从上海出发(长征系列火箭研制)、医学、造船、生物医药、紫金山天文台;

交通方面: 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穿过长江口(上海通向崇明、南通的交通工程)、上海腾飞的翅膀(南北发展方向)、洋山深水港、磁浮到杭州(磁悬浮工程规划)、长江的空中门户(航空港建设)、摇橹到江南(水乡旅游线)、南京长江大桥;

文化方面: 海上画派(国画的近代上海演变)、青铜会上海(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收藏)、家族谱系(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宣怀家族)、杂烩上海话(江浙方言大融会的上海方言);

环境方面: 拯救太湖、崇明东滩(国家湿地保护区)、水清西湖。

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