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道家之精神
8050300000028

第28章 道家的养生智慧(1)

道家以“道”着称,而“养生”则是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过,老子之前的道家人物对养生的探索大多停留在养生术方面。从老子开始,道家系统地思考“养生”,将人置于社会、自然、宇宙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老子》首先提出“摄生”概念,而《庄子》则专列《养生主》一篇谈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之道,又称为“卫生之经”。《庄子·庚桑楚》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道家的卫生之经要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养形为基,养神为关键,养心为核心,养性为目标。养形如婴儿之柔和,养神贵在知足知止求诸己,养心在于无知无虑不相撄,养性在于顺物自然,与之同波。

一、形神之养

“形”与“神”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本术语。从老庄开始,道家养生就注重形神兼养。在这方面,道家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养生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养生实践而言颇有裨益。

(一)养形

道家养生以养形为基。《庄子》中就提出诸如“活身”、“全形”、“尊生”、“卫生”、“达生”等一系列养生命题。《淮南子·原道训》:“夫形者,生之所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形体是生命的依托,而生命的活力源泉(物质基础)在于(元)气(精气),生命的主宰是精神。形求其安,气求以充(动),神求其宜。三者皆宜,生乃康健。

1.惜精宝气

人的形体存在基础是“气”。《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命产生依靠“气”,人生命的延续也依靠“气”,因此,养气就成为养生的首要功夫了。《老子》第四十二章指出“冲气以为和”,认为人的健康根本上是气经过涌摇运动以达到阴阳平衡(和)的结果。“冲气”便是养气的过程,其结果便是“和气”。

“人生含和气”,人死“和气去”(《老子河上公章句·戒强第七十六》)。人的生命延续当离不开气,而气则直接地来源于天,故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人通过饮食汲取食物的精气,而吸收的精气通过人体的动静相养,使气充溢到四肢,以补充身体日常活动的力量消耗。《老子河上公章句》发挥了此种思想,认为:“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轻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于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人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老子河上公章句·成象第六》)河上公认为人的精神来源于天,通过鼻孔进入;而形体来源于地,通过口食五味以摄入。《管子·内业》也认为:“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这里的“精”,管子解释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气道(导)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精本质上是一种精微的气,这种气在通导的时候可以产生万物,也可以产生精神。凡物之精,“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管子·内业》)。不过,就人而言,精气毕竟是在形体内运行。故而“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同上)。基于精气对形体的重要性,道家特别强调通过呼吸导引等各类运动,来集聚精气,使身体柔和。因为柔和如婴儿才是生命力的体现,所以老子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十章)《庄子·刻意》亦言:“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通过各类呼吸方法,“或歔或吹”(《老子》第二十九章),促进体内浊气排出体外,并置换清气,是谓“吐故纳新”。同时,模仿熊鸟等野兽的动作,促进肢体内气血的流通,是谓“导引”,这些都是养形的基本内容。

既然精气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就得注重护养。河上公曰:“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则可以长久。”(《老子河上公章句·辩德第三十三》)“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老子河上公章句·能为第十》)老子认为养生当法道。道是谷神,即生养之神,它生育万物的过程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此种思想用在养生,当惜精宝气,不可轻易外用。河上公便是从养生角度注解此句。他说:“鼻口呼噏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也。”于是,老子指出,养生应当“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否则,“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其中的关键在于,应当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这里的“光”当为人的精气,“明”当为精气流动的表现,流光溢彩。这句的意义是说,精气在人的活动中会消耗,应当懂得保养它,保持精气的流动性,这样,人的身体才不会受损。这才算是懂得养生的常规,《老子》第五十二章称为“习常”。

2.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之人所以长寿,其奥妙在于知“道”,也就是说,明白“道法自然”,懂得与四时偕行,善于运用术数之法,饮食有所节制,起居有常规,当动则动,当静则静,不妄作为,以保证形体与精神美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不会中途夭折,活到天年。《庄子·达生》:“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作者借孔丘之口告诫饮食起居应当慎重。《老子》第十二章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警戒世人千万不要沉迷于灯红酒绿,美味佳肴,纵情狂欢,因为这些都会对五脏六腑造成伤害。饮食方面,老子特别强调避免“余食赘形”(《老子》第二十四章),一方面要注意节约粮食,不可浪费,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剩余的食物,不要饮食过饱。据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食戒篇》所载,吃不要吃太多,喝也不要喝太多,饭后要百步走。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过热的食品,因为这有害骨头且灼伤皮肤;也不要吃过冷的食物,因为有损内脏且会使牙齿发痛。同时对不同季节的食物的选用也有讲究。春天宜吃辛辣食物,夏天宜吃酸性食物;秋天宜吃苦性食物;冬天宜吃咸性食物,这些都有助于养护五脏。还有不要吃饱就睡,睡时不要对着风,饱食出汗时不要洗脸等饮食起居禁忌。

道家并不禁欲,反对的是纵欲,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性生活要有所节制。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卷二十八《房中补益》指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不过孙氏特别引彭祖之言曰:“然此方(房中术)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男人需要女人,女人需要男人,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情意就会妄作,使自我精神困顿,无形中损寿害身。因此,房中术历来成为道家养生的重要内容,它与行气、服食并列为养生术的三大组成部分。彭祖作为养生家就深明其理。他说:“爱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然不知交接之道,故有废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医心方》卷十二八引《彭祖经》)爱精守精,服食药饵尚可长生,而男欢女爱之术则可通不死之道,充分突出了房中术的作用,废弃它,会有渐进的伤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从反面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作者批评酗酒、放纵情欲、性生活没有节制,以为过度耗损真气,往往早早地衰老了。

《庄子·达生》篇有言曰:“有生必先无离形”,“养形必先之以物”。生命离不开形体,形体需要依靠“物”来养育。然而,有物也未必能养形。老子认为,世人“动之死生”的作为往往有害于生命。这是因为“以其生生之厚”(《老子》第五十章),即求生过头了,不善于以物养生,甚至出现“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的情况。可见,养形应注意把握物养的尺度,不恰当的饮食起居,也会伤害生命。道家强调养形并不是养生的究竟,指出“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因为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有形,即活着,但是却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生命活力,是谓“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庄子·达生》)。

这是养形过度的表现。嵇康在《养生论》中就曾感叹说:“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腑脏,醴醪煮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世人还以为养形就是服食五谷,殊不知,日常生活为声色所困,本欲养生反而害生。五味、五色等所以能伤身,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嵇康于此指出世人“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可谓是“不知慎众险于未兆”。这种思想有类于老子提倡的“啬”字养生诀。《老子》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国与身同,治国如治身。河上公注曰:“治身者当爱〔惜〕精气,不为放逸。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果〕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啬为珍惜,节约之意。《辞海》:“啬”通“穑”,说明养生应当如同农夫那样善于耕耘,诸如日常之播种、锄草、浇水、施肥等,又善于收藏俭用。

3.不妄作劳

道家倡导应当适当运动。《养性延命录》曰:“夫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比如吃饱后就不能坐着或躺着,应当散步以促进消化。但是,劳动过头了,也会伤生。因为运动必然会消耗精气,而消耗过多则会损伤生命力。《庄子·刻意》强调:“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文子·九守》继承此思想,认为:“形劳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则竭。”可见,道家一直以“不妄作劳”作为养形的重要原则。

(二)养神

“神”一般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即“精神”。河上公认为精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甚至以精神为生命的标志。他说:“人之所以有生者,以有精神。”(《老子河上公章句·爱己第七十二》)正因为如此,他十分重视养神的作用,提出了“无为养神”、“爱精养神”、“爱气养神”、“育养精神”的主张。道家认为,人由形、神两大部分组成。生命虽离不开形体,但因“精神”而展现光彩。故而道家常常将“养神”置于首要地位。《文子·下德》提出:“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肠,养生之末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得更为具体:圣人“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可见,养神的主要内容在于欲望适度,无贪瞋之念;心境平和,无为自然;虚静恬淡,与世无争。

1.无欲安神

《管子·心术上》:“虚其欲,神将入舍。”这是因为“神”有好洁净的习性,炽热的欲望不适宜“神”安处。“神者至贵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管子·心术上》)为了迎接“神”安住于人心中,首要任务当是去欲。其美妙在于“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同上)。去欲则心通畅;心通畅了就清静;清静了精气就充溢,精气饱满了,心就独立自主了,内心开阔明朗了,精神就充沛,统御四肢就能灵明了。河上公曰:“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老子河上公章句·无用第十一》)可见,养生必须除去情欲,使内心清静,这样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即有“神”了。“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之也。”(《老子河上公章句·虚用第五》)道家吸收中医思想,认同人体百节皆有神。“神,谓五脏之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