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农村兵
7897900000031

第31章 在燃烧

列车一声长鸣离开了呼噜斯太,带走了又一个年轻军官的军旅之梦。他没有回头再望一眼军营,没有回头再看一眼战友。他一定是不愿让战友们看到他噙满泪水的双眼,他一定是无法割舍这燃烧着青春火焰的军营。牛德善轻松的转身离去,让周志凌和无定河出来的年轻军官们更加沉重。周志凌没有想到,此时的牛德善已经轻松地和张红叶聊起了金银滩村和居住在村里的樊润娃……

周志凌望着远去的列车,望着这个矿区小站内三股交叉纷乱的铁轨,心里涌出一种说不出是失落还是激动的滋味。闷热的天气,把他复杂的心情变得更加烦躁。他沿着简陋的站台向前走去。他要从车站外的那条崎岖小路走回军营。他要在贺兰山曲折陡峭的山路上一直走下去……

周志凌突然听到“嘭——”的一声。他急忙抬起头看,只见前面站台边停靠的一节油罐车顶上烧起了熊熊火焰。车顶和车下几个准备卸油的工人乱作一团。天哪,这个五十吨重的巨大油罐怎么竟然燃烧起来!它要是爆炸了,这个车站岂不成了一片火海!

军人在这种时候是无法离开的。周志凌不敢多想,他大声喊道:“同志们,立功的时候到了!听我的指挥,赶快救火!”

他对一名个头较小的战友说:“你赶快去车站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他又命令其他人:“都跟我来,到车站去搬所有的灭火器!越大越好!动作要快!”

五分钟后,六名军人拿着灭火器冲到了油罐下。此时油罐顶上已有两名卸油工人拿着灭火器向罐口的火焰喷射,但由于火势太猛,手提灭火器根本压不住熊熊火焰。油罐下一名工人操纵着一台最大的罐式低温灭火器,由于油罐太高,低温泡沫根本无法到达罐口。周志凌他们的到来,让束手无策的工人师傅看到了希望。他们一齐叫道:“解放军快救火啊!”

周志凌大喊:“快告诉我,用什么办法灭火?”

下面的师傅说:“石棉被!用这块石棉被捂住罐口!就是被子太重,我们三人弄不上去!你们快往罐上面抬石棉被!”

周志凌顺着爬梯冲了上去。

下面几人发一声喊把石棉被举过头顶,周志凌和罐顶的两名工人在上面用力将被子拉了上去。他们抬起石棉被向罐口盖去,但火焰产生的强大压力一下就将石棉被掀在一边,周志凌也被大火推倒,重重地甩到罐边差点掉了下来。

周志凌爬起来大喊:“快把所有的灭火器递上来!”

七八支灭火器送了上去。但最关键的那台罐式低温灭火器被举到中间却怎么也上不到罐顶。此时,罐口周围的温度越来越高,他们穿着胶鞋都感到了烫脚。油罐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周志凌只好大喊:“你们坚持住啊,千万不要放下去!”

他打开喷头,对着罐口边开始喷射。罐口的温度逐渐被降了下来,火势也有所减弱。这时,下面举着大灭火器的人喊道:“快想办法,罐子越来越轻了!”周志凌叫道:“腾出一个人上来啊!”

当罐顶上去四个人时,他们终于将大灭火器拉了上去。他们一边降温一边打开所有的灭火器向油罐口喷射,最后周志凌抱起石棉被死死压在了罐口上……

火焰熄灭了!

火焰熄灭后,卸油工人又从车站找出两台低温灭火器对着油罐进行降温,直到确认万无一失,一伙人一下瘫倒在站台上……

筋疲力尽的周志凌想起了冬天见过的那位漂亮记者。他知道贺记者很快就会找到政治部,然后再找到他。也许大军区的记者也会很快来到呼噜斯太。接着他又想起了牛德善。

他突然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你们提早十分钟着火该多好!”

周志凌回到连队倒头睡着了。紧张的战斗让他耗尽了所有的体力,等他回到宿舍松弛下来,全身一下软得变成了面条。他在上床之前向军人服务社的方向望了一眼,张红叶的影子只在他的脑子里闪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想起她今天到底上哪个时间的班,就进入了梦乡。

周志凌睁开眼睛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他一睁眼看到桌子前面坐着一个女人。他觉得这个女人不像是张红叶。揉揉眼睛再看,他认出她是省报的那位贺记者。

他“呼”一下坐了起来。他下意识看看自己,一身军装还在身上。他以为还是头天傍晚刚躺下的时间。

他脱口说道:“你这么快就来了啊?”

贺记者站起来向他鞠了一躬,激动地说:“我昨天晚上就想来的,可惜太晚了。”

他吃惊地问:“昨晚你就知道今天要失火啊?”

贺记者愣了一下,接着就明白了,她微笑着告诉他:“是昨天下午失的火,你已经睡了整整一夜了。”

周志凌脸刷一下红了,他吞吞吐吐地说:“那我……我去洗一洗再和你聊……好吗?”

贺记者轻轻点了点头,他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随后院子里传来他洪亮的声音:“通信员!倒开水!”

周志凌洗漱完毕又去炊事班狼吞虎咽了一气,回宿舍时已经变得英俊潇洒朝气蓬勃。

周志凌在自己宿舍门口喊了“报告”,听到贺记者“进”的答复,他一步跨进门去,立正向贺记者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贺记者,我们是去政治部谈还是就在这里谈?请指示!”

贺记者忙站起来说:“我们就在你这里聊一会吧,下午再去政治部好吗?”

周志凌说:“是!贺记者请问吧。”

贺记者很不自然地红着脸说:“你把我也弄得紧张了。我们已经是熟人了,还是随便些吧。我叫贺小燕,你叫我小贺或小燕都行。”

周志凌又是一个立正:“是!贺记者。”

紧接着他就一屁股坐在自己床上,对着贺小燕微笑着说:“那我以后就叫你小燕好吗?”

贺小燕抿嘴一笑:“好啊!这样多轻松。”

周志凌说:“小燕,你问吧。”

贺小燕拿出本和笔,略一思考问道:“周副连长,你把一场五十吨汽油的大火灭了,你太了不起了!你当时就没有害怕吗?”

周志凌笑笑说:“小燕你弄错了,不是五十吨汽油的大火,是五十吨汽油的罐着火。也不是我把大火灭了,是我们大家把火给灭了。不过,当时我们救火很紧张,忘记害怕了。”

贺小燕脸一红说:“对不起,我也是太紧张忘记措辞了。周副连长,这场救火的战斗是你主动担当指挥的,谈一下你当时的想法好吗?”

周志凌说:“这种时候没有人指挥怎么能行?如果我不指挥,肯定还会有人站出来指挥的。军人在这个时候抢着指挥是勇挑重担的表现,没什么谦让的。”

贺小燕调皮地一笑,开玩笑说:“是这样啊?以为你是抢着立功呢!”

周志凌说:“军人在冒着生命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抢着立功是非常光荣的。你即使理解为我是抢功也没有错。”

贺小燕开心地笑道:“军人的直率我喜欢。”

周志凌笑了笑:“实事求是嘛。”

贺小燕喝了口水,停了一会才说:“你给我讲一下事情的经过吧。”

周志凌想了想说:“事情的经过还是到政治部大家一起说吧。不通过政治部批准我们两个人单独采访是违反规定的。”

他从头上取下帽子扇了扇脸说:“我们聊点别的好吗?”

贺小燕很不自然地说:“怪我性急,没和你们政治部联系就直接来了……”

周志凌说:“我热烈欢迎你来哩……”

不谈救火的事便很难找到话题,贺小燕没话找话地问:“周副连长参军前在干什么?”

周志凌说:“高中毕业后在家劳动了一年就来当兵了。我们这批兵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的应届生和劳动了一年的回乡知识青年。”

贺小燕说:“你们的家乡话挺浓的。”

周志凌说:“乡音难改哩!”

贺小燕说:“上次采访你救人时,没发现你说的是陕北话。”

周志凌说:“那是你采访的太认真了没注意。小燕,你上次那篇稿子写得好,在省报发表后《人民军队》报采用了你的很多内容。”

小燕说:“我那篇稿子获奖了。我得感谢你!”

志凌站起来向小燕敬了个礼:“周志凌祝贺你获奖!”

小燕“扑哧”笑了……

等周志凌重新坐下后,小燕说:“我想问你一句话不一定合适,你不会计较吧?”

周志凌说:“你随便问吧。”

贺小燕说:“我听卸油的工人说,你扑灭大火后的第一句话是:提早十分钟着火该多好!据我所知,那时还有一辆客车在站上,那不是更危险吗?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周志凌想了一会长叹一口气说:“我们在那趟客车上送走了一位离队的战友。可他实在不应该转业啊!我当时想的是,如果在他还没离开车站之前有这场大火,他也会第一个冲上去救火的。要是他有这个立功的机会,也许他还可以留在部队的。他的家属还在农村呢……”

小燕长呼一口气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想你也不会置一列旅客的危险于不顾去想立更大的功吧!你这个战友叫什么名字?你们的友谊一定很深吧?”

志凌说:“他叫牛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