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农村兵
7897900000022

第22章 青苗

黄土高原的夏天总是慢着半拍姗姗来迟。七月的银川平原早已小麦丰收水稻孕穗一派江南风光,而陕北高原的黄土地此时才被刚刚长起来的糜谷豆黍盖绿。贫瘠的梁峁坡屲,在稀疏的庄稼未长高之前一直暴露着固有的黄色。等到山峦叠翠满眼青绿时,夏天其实早已过去了大半。

天公作美,进入六月以来,无定河两岸连降了几场大雨,今年又是农人们大面积耕种自留地的第二年,精心的劳作加上老天的恩赐,山上的庄稼格外茁壮。夜深人静时,农人们听着地里的玉米高粱长得“嘎巴,嘎巴”响,心里就像揣了蜜。天不亮时,便纷纷奔上山去,钻进露水淋淋的庄稼地……

李应高也是天不亮就从家里出来。他跳过小河,绕过村对面那片茂密的芦苇,从涌着泉水的石岸上面越过,一直攀上了山顶。上了山顶,天已放亮。李应高站在山顶回望,整个芦源村尽收眼底。顺山而建的石头窑洞,一排排,一层层,像极了贺兰山里部队的营房,也像极了银川城里的楼房。李应高听说村里这一层叠一层的窑洞是自己七辈之上的先人李货郎子所建,后人们因为不断的战乱和长久的宗族之争衰败下来,再也无力箍建新窑洞,只好一辈接一辈蜗居在老先人的大手笔建筑中。李应高此时还没有料到晋商李货郎子的故事后来会被一个叫李治山的闲汉编造成一部长篇小说。他想起老先人主要是因为这些窑洞的恢弘壮观和永固不朽。李应高俯瞰全村,脑海里交替浮现的是古老的山沟和遥远的贺兰山军营,直到那一眼眼窑洞的垴畔上喷吐出袅袅炊烟,他才长叹一声转身向远方走去……

李应高没有去走父亲给他铺垫过黄土的公路,也没有去走他在县城上学时常走的那条大路。他从村对面山顶后面的墕口穿过去就转身往南,向着樊新庄方向疾步走去。李应高今天不打算去县城。离正式考试还隔着一天,他准备先去樊高娃家把书放下,在他家住上一晚明天再到县城看考场找住处。或者干脆住在高娃家每天跑着去考试。樊新庄离县城那二十里路,他早晨起来一口气就能到。他相信,进考场前先来个十公里越野,对高考的发挥肯定会有好处。他觉得这几个月的突击复习很有效果,他得把握好状态,将所学用在试卷上。

连着翻过几座山岭,太阳开始烤人了。李应高打开军用水壶喝了两口水,觉得肚子有点饿。他四下环顾,周围都是光秃秃的,地里只有矮小的庄稼,并没有一棵能遮阳的树。李应高冒着红日继续赶路,准备到前面赵新庄村外那几棵大槐树下再歇缓吃干粮……

穿过一道山湾,李应高听到前面山峁后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亮红晌午正是庄户人歇晌的时间,这偏僻的山道上哪来这么多人嘈杂的喊声?李应高急走几步转过山峁一看,眼前的场面把他吓了一大跳……

一块平缓的洋芋地里竖着半截铁塔,塔下堆着不少规格不一的角铁。几十个老乡手提锄头铁锨将五六个握着角铁的人团团围住,高声叫嚷:“不脱光衣服滚蛋,今天就放干他们的黑血!”被围的人中,有两个已经满脸是血,他们背靠背拉开一副决战的架势,腿下却在暗自发抖。

李应高看出眼下正是战争的相持阶段,立即走上前去劝解。不料老乡队伍里一个留长头发穿喇叭裤的后生举着铁锨喊道:

“怕死的快给老子滚回去,不然老子一铁锨一个,把你们这些银川人全给做灭了!”

这里哪来的银川人?李应高上前一看,他们竟然是自己的熟人呢。头上流血的那个胖子,分明就是在银川南门外第一个对自己挥拳头的那个石柱子!李应高心里又好气又好笑,这几个在银川家门口当惯了门槛大王的家伙,竟会自不量力跑到赵新庄这个匪窝般的庄子上扎把舞势打架来了,这不是到老虎嘴上拔胡子来了?

李应高觉得今天这事不管不行了。赵新庄是什么地方?这是以打架能下黑手闻名无定河一带的村庄,背后有“赵腥庄”之称。今天这样铁锨锄头对角铁地干起来,那是绝对要出人命的。李应高从人缝里钻了进去,对喇叭裤和围着的人群说:

“赵新庄的乡亲们,这些人我认识,他们是银川城里架电线的工人。你们有事说事,可不敢铁锨锄头的乱来,打出乱子是要抵命的。”

喇叭裤先是一愣,接着放声大笑起来:“哈哈!我以为谁的裤裆破了掉出这么大个东西,原来是咱乡上的大人物陈世美啊!”

李应高没料到赵新庄的人会认出自己,他平静地说:“这位兄弟,我有名有姓,我叫李应高,不是你说的什么陈世美。请问你的尊姓大名?”

那人又是一声大笑:“老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赵龙赵虎弟兄。现在你也算个名人了,怎么,在银川当兵把银川人都认成干大了?我们堂堂的赵新庄有你管的闲事吗?”

李应高没想到赵龙这样的地痞也敢自称“大名鼎鼎”,更没想到他一出口就能放出这么硬的茬子!

应高冷笑一声说:“谁是谁的干大都没关系,但我不能叫你们遭下人命。天大的事也不能一庄子人围住做灭人家吧?”

赵龙嚷道:“不围住做灭他们谁给我们赔偿青苗?你给赔吗?只要你肯出钱,我们立马放他走路。”

这时,被围的石柱子说话了:“真他妈不讲理,青苗费我们早就给过了,都要组塔了又开始不认账,我看你们就是看中这些塔材了,想讹人!”

赵龙回道:“你龟孙子现在还敢骂人,老子劈了你!”

说着就挥起了手中的铁锨。那个石柱子又火上浇油地说:“解放军叔叔你他妈别怕他,他们一村人也他妈不是你的对手。我们几个人的命,今天就他妈全靠你了。你就给这些婊子养的露一手吧……”

李应高回头断喝一声:“你把嘴巴放干净点,这么脏的嘴能不挨打吗?”

谁知石柱子又叫道:“我他妈习惯改不了啦。赵新庄的婊子养的们快动手吧?打赢我叔叔,我们就答应你,再赔一次青苗。”

赵龙的火“嘭”一下就给点起来了。只听他大喊一声:“姓赵的都给我上,咱们先劈了骂人的这小子再说!”挥着铁锨向石柱子砍去。石柱子忙举起角铁迎战,胳膊上却已中一着,鲜血立刻染红了半条袖子……

李应高没想什么就出手了。他一个箭步上去抬手接住又要砍下去的铁锨,轻轻一拉,又猛地向后一推,赵龙便一个仰八叉四脚朝天了。赵龙一倒,赵家人一齐嗷叫一声,举着锄头铁锨一窝蜂冲了过来,李应高这才放开手脚,一个人把一庄子人扒拉得横七竖八躺下一片……

在这场一人独挡全村的械斗刚开始时,李应高还能听到身后的人在为他呐喊叫好。等他让一拨又一拨冲上来的人丢下农具知难而退后,突然觉得身后没了一丝动静。李应高回头一看才发现那几个银川男人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他这时才豁然明白,石柱子一口一个“他妈的”往火上泼油,专门把赵龙赵虎们的火给点燃起来,是为了卖掉李应高去见义勇为冲锋陷阵,自己乘机溜之大吉……

李应高心里涌起一阵凄凉。他长叹一声,又一次回过头来,向着他们逃去的方向望了一眼。这一望,立刻把李应高惊出一身冷汗——三个公安人员举着手枪向这里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