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农村兵
7897900000020

第20章 讲礼

太阳跳过刚刚融化的无定河,吊在县城对面的南山梁顶上,注视着长途车站熙熙攘攘的出门人。一出正月,人们外出的兴致就高了起来,汽车站成了县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林知雨和余青润娃三个人一起把笨重的行李搬出来,站在透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等待着樊高娃尽快赶着毛驴来迎接凯旋归来的润娃。

樊润娃的行李太重了。仅仅那一台缝纫机,她都无法搬动。而她另外带的衣服布料军用罐头也足够她承受。她在连队住得时间太长,部队不给牛德善安排探亲假。她正发愁自己的宝贝缝纫机回不去呢,张红叶告诉她,新婚的林知雨两口子要回老家。她和牛德善带上东西立即赶到银川,抓住了林知雨这个好劳力。

但是,林知雨也只能帮她到县城。林知雨到了县城,往东十里地就能到林家坪。而她的娘家樊新庄和婆家牛家梁都在向南二十里开外。林知雨带着从大城市新娶的妻子,林家坪一村人都等着迎接呢,他这个新郎官哪能像个长工一样背着东西先到樊新庄。就是余青同意去润娃家,润娃也不敢领去的。为此,润娃和牛德善前天下午在银川整整打了一个小时电话才接通了乡里的邮电所,托他们给樊高娃带话,让他今天赶上毛驴在县城汽车站来接妹子。

不知为什么,出了候车室却看不见樊高娃的身影。林知雨想带着余青早点到家,但又不能把润娃一个人丢在县城,便走上大街看能否找到樊新庄一带的熟人。没走多远,一眼看见从新华书店走出来的李应高。

李应高还是一身军服,因此在这个小县城里比较扎眼,让林知雨老远就一下认出来。林知雨提起双臂向李应高跑去,边跑边喊:“一排长!一排长!”

李应高听到喊声,习惯性地回头一看,见是一身新装的林知雨在喊自己,迎上去就给了他重重一拳,张口骂道:“你他妈这样喊找揍啊?”

林知雨忙说:“对不起!看见你激动嘛!”

应高问:“你也走了?”

林知雨说:“走了。”

应高又问:“结婚了吧?”

林知雨头一低说:“小结了一下。”

应高抬手又给了他一拳:“你他妈还想以后大结一次?”

林知雨说:“哪敢啊?”

应高又打量一眼林知雨说:“你一个人街上乱跑不怕新媳妇丢了?藏哪了?领我去看看啊!”

林知雨眼睛一挤:“当然当然!岂止是看啊,我领着两个新媳妇呢,干脆就送你一个吧!”

回到车站,林知雨对她们介绍说:“这是我们连一排长李应高。”

应高气得直瞪眼,忍了忍没有再挥拳头。两个新媳妇一个喊了一声“应高哥”,一个问了句“你好”,应高忙从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一人手里塞了一张:“恭喜恭喜!这是我的见面礼!”

她俩和林知雨同时喊道:“太多了啊!”

应高搓搓手说:“没事,收下吧,这可是我的一片心意呢。”

润娃把钱装进兜里说:“应高哥真好!”

余青看了眼林知雨,也把钱装起来说了声:“谢谢!”

这时,林知雨已把两家的行李分开。他拍了李应高一下,指着余青和润娃说:“两个都是新媳妇,你是领导,先挑一个领走,剩下的归我。”

应高呵呵一笑说:“那我领错了你不要和我急。”他指着余青说:“余青,你跟我走,樊润娃归他了。”

林知雨叫道:“名字都知道了?谁告诉你的?”

应高说:“还要谁告诉?我没回来时就知道!”

李应高把沉重的缝纫机和一个大提包捆在一起背起来,告别了林知雨夫妇,和润娃急急地向樊新庄方向走去。

此时的李应高心里已经有些着急了。他今天到县城,主要是来给父亲买药,顺便买点高考复习资料。但到了县城后不由自主地先进了书店。他在书店仔细地寻找缺失了的高中课本和高考有关的书籍,最终却是一无所获。从书店出来正准备去医院,迎面碰上了林知雨,直接交给他这趟护送润娃的苦差。当然,李应高并不害怕背着一百多斤东西走樊新庄那二十几里山路,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十公里武装越野而已。他也不是为今天不能把药拿给父亲吃而着急,父亲的胃疼是个慢性病,乡里的医生开的都是些中草药,迟吃一两天没什么关系。他主要是为现在的身无分文着急。今天从家里出来,他只带了两张十元票的大钱,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遇见了两位亲密战友的新婚妻子。其实,按家乡的风俗,他每人给一元的礼就行了。即使套用银川或呼噜斯太部队的标准,拿出三元或五元就是大礼。但他身上再没有钱了,只好随手做了二十元的见面礼。他必须回家重新拿上钱,再来一趟县城才能把父亲的药买上。送完润娃,他还得再走上八九十里地。

李应高迈着大步一路急行,几次都把润娃远远地甩在后面。眼看快到樊新庄,润娃又一次没跟上来,应高就把东西放下坐在岔路口的大石头上等她。

山区的太阳落得早,此时只有山顶上还剩着一抹金色,沟道里已有些阴冷灰暗了。李应高刚在大石头上坐下,就有一个年轻后生几步跑过来和他搭话。

后生说:“问一声兄弟,你这是走哪哒哩?”

应高说:“樊新庄。”

后生又问:“你认得谁家哩?”

应高说:“是樊高娃。”

后生说:“你是来送我家润娃的吧?你是林家坪的?我是润娃她哥樊高娃,让兄弟受累了!”

李应高脱口叫道:“你接她来了?那我就交差了。”

樊高娃急忙摆手说:“不行不行!林知雨兄弟,帮人帮到底,你还得受累把她送到家。”

林知雨给应高说过牛德善打电话托人给樊高娃带话的事。没见樊高娃来县城车站,他们都认为是乡邮电所的人没把话带到呢。樊高娃专门等在这个路口,看来他是故意没去接妹子。现在李应高把这么重的行李背到他面前,他竟然要应高继续往家里背!李应高站起来没好气地说:“我不是林知雨,我是芦源的李应高。你妹子在后面马上就到,你自己领上回去,我还有几十里路要回哩!”

樊高娃急忙从兜里掏出两盒烟往应高手里塞:“兄弟你别生气,今天你不能回芦源,太远了!晚上就住我家里,咱兄弟俩好好拉拉话。”

应高使劲推开樊高娃的手,硬邦邦说了句:“我不抽烟!”

两个人正在推让,润娃从后面赶了上来。润娃亲热地拉住高娃的手叫道:“哥哥,应高哥真的不吸烟喀,你不要难为他……”

应高乘他们兄妹拉手的空,返身坐在石头上。刚刚见面的樊高娃立即训斥妹妹:“应高兄弟不吸烟装在身上总行吧?这么远专门把你送来,不谢谢他我心里过意不去。你这傻女子尽捣乱!”

润娃说:“哥哥,应高哥和德善哥哥是一天提的军官,他们的关系最好了。”

润娃压低声音又补充了一句:“应高哥给了我十块钱的礼呢!”

樊高娃一听恨恨地说道:“这么重的礼你也敢收?你气死我了!”

樊高娃撇开妹子润娃,在两盒烟上又加了五元钱。樊高娃坐在李应高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应高兄弟,这个你一定要收下。我知道你和德善是出生入死的战友情谊,德善结婚你想给他出大礼。但是城里和部队都没有这么大的先例,你给他五元,绝对就是最大数了。两盒烟你也带上。现在我不能留你到我家,我还得求你把润娃送到牛家梁去。润娃已经是牛家的人了,她从牛德善那里回来不能先到我家。你原谅我没去车站接她的做法……”

应高双手接住烟和钱,十分难堪地说:“高娃哥,你这是逼着让我难受哩……”

站在一边的润娃没听清他们的对话,她看着李应高为难的样子,走过来对高娃说:“哥哥,咱们回家让应高哥先吃饭好不好。明天再给应高哥嘛,在大路上拉扯个没完不好看喀……”

话还没完,就听樊高娃叫道:“你要回哪个家?你的家在牛家梁,不是樊新庄!”

后生石匠樊高娃说完重重地拍了一把李应高,站起身头也不回地向樊新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