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起名高手
7583800000002

第2章 相伴一生的姓名(2)

张恨水用自己的名字时刻激励自己珍惜时间。抗日战争时期,他住在重庆郊区一所茅屋里,生活极度艰苦。为了度日,他经常扛着几十斤重的平价米,从重庆步行50多里回到乡居,一到家又戴起老花眼镜挑拣掺在米中的沙子和稗子。但他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苦所难倒。仍然每天坚持写作,甚至连躲避日机轰炸的时间也不放过。抗战8年中他除编《新民报》外,还写作了《八十一梦》、《夜深沉》等中、长篇小说和各种散文。《八十一梦》辛辣地讽刺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曾受到周恩来的好评。

张恨水一生手不停笔,伏案疾书,共创作中、长篇小说120余部计2000多万字。他曾风趣地把自己的稿子称为“榨出来的油”。

在勤奋写作的同时,张恨水还兼任编辑。他曾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南京人报》社长,重庆、北平《新民报》副刊主编,建国后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文化部顾问。

10.李苦禅的名字是禅师给起的

李苦禅原名李英杰,山东高唐人,我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他的画气势磅礴,风格独特,深受世人推崇。人民大会堂现悬挂有他的巨幅画作《盛夏图》、《松鹰图》。

李苦禅出身贫寒,早年生活十分困苦,在求学的道路上充满艰辛,常常是衣食无着。1918年夏天,19岁的李英杰只身离开家乡进京求学,因住不起旅店,后经一位老乡介绍,借宿于白塔寺附近的慈音寺。庙里的老和尚率真禅师也是山东人,用过晚斋后,率真禅师与李英杰谈起家乡的情况。当谈到奶奶为了供他上学竟累倒在织布机前的苦难日子时,李英杰满脸泪水地对率真禅师说:“李禅师,弟子遭遇坎坷,请师父从苦海中拉俺一把吧!”率真听罢,对李英杰说道:“哪里有什么苦海?苦与甜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今日贫僧与施主一同用晚斋,虽只半碟苦瓜,一碗薄粥,但你能说这不是甜吗?”率真的这段话,使李英杰心中豁然开朗,多年积聚在心中的许多困惑顿时解开了。此时,在他的心中,率真禅师最可亲可敬,寺庙最清静圣洁,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禅师说道:“师父,收下俺吧!俺愿入禅门,随师父参禅悟道。”率真说:“禅门苦啊!”李英杰答:“苦中有甜。”率真说:“有意求甜而入禅门者怕要适得其反。”李英杰答:“俺不怕受罪吃苦。”说到这里,率真说:“好吧,苦甜两味任你自选吧。”李英杰听禅师答应接收他了,急忙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率真禅师将他扶起,当即做偈语诗一首送他:“人间悲欢皆虚幻,七情六欲一念牵。一旦悟通烦恼处,心中净土连西天。咄!咄!无染无垢超三界,白藕脱泥即苦禅。”

李英杰感激涕零,进而恳请师父赠他名号,禅师笑道:“名号我已嵌入诗内,号为‘超三’,名由你悟。”

后来,李英杰的一位曾皈依佛门的同窗好友见到此诗,联想到他的苦难经历,悟出诗中最后两字便是禅师为李英杰起的名。从此之后。李英杰便取“苦禅”为法名,并改名为李英。

11.电影巨星成龙名字的由来

成龙,幼时本名为陈港生。他的父亲陈查理会中国武术少林派洪拳,当发现幼小的陈港生有武术方面的天赋时,就每天教他习武、跑步。陈港生8岁时被送到香港著名武师、京剧武生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学习。按照学校传统惯例:学生们每人取一个艺名,其中必须含有校长的名字中的一个字。在学校,陈港生被起名“元龙”,这是他的第一个艺名。元龙在该校学习了10年,离开师傅后,元龙又经过四五年的磨练,在罗维执导的《新精武门》中代替世界著名的武打明星李小龙担任主角。

1976年3月8日,罗维导演正式给陈元龙改名叫成龙。这是他的第二个艺名。罗维解释说,这个名字有三层含意:

一、成龙,成龙,希望“陈元龙”成为一条东方巨龙,飞行天下:

二、该艺名与“元龙”都有一个“龙”字,中国人向来喜欢这种传说中可上天入地的祥瑞动物;

三、成龙暗含“望子成龙”之意,且叫起来上口、易记。改名后,成龙的事业渐有长进。

在导演袁和平慧眼识下。成龙摆脱李小龙扮演的冷面凶悍的“硬汉”形象的表演模式,找到了适合自己表演的角色,走上了扮演武打喜剧人物之路。在电影《蛇形刁手》中,成龙一鸣惊人。接着成龙又自导自演《笑拳怪招》,该片奠定了他在影坛上的地位,从此成龙逐渐成名了。成龙集武打、导演、编辑、录制等多方面的才能于一身,堪称电影界的全才。

12.“经国、纬国、安国、定国”的名字是孙中山给起的

经国、纬国、安国、定国是指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蒋经国、蒋纬国是蒋介石的儿子,戴安国是戴季陶的儿子,金定国是金诵盘的儿子。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都曾是孙中山看重的部下。北伐之初,北洋军阀势力正盛,孙中山希望他的部下精诚团结,推翻军阀统治,共同完成革命大业。有一次,他召见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谈话时,提出他们应该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戴季陶见孙中山情绪很好,就提出让孙中山为他们的孩子重新起名。孙中山高兴地答应了。

几天之后,孙中山告诉他们,孩子的名字想好了,他说:“我们这一辈人,举义打天下,是为了建立共和国,那么,孩子们应该是国字辈啦,建立共和制的目的,是求得天下大同,我看。四个孩子的名字,就叫‘经、纬、安、定’好了。”于是,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3人的4个孩子,按年龄排列,分别叫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了。

此事本来鲜为人知,直到1989年11月11日。蒋纬国在台北举行的孙中山诞辰124周年纪念会上披露这件往事后,世人才得以知晓。

13.宋氏姐妹改名经过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是现代中国的三位著名女性。宋氏家族也因出了这么三位风云人物而名闻中外。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年轻时曾留学美国,十分崇拜为解放黑奴傲出贡献的美国总统林肯,认为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他非常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伟大人物,来改变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为此,他给三个女儿取了“爱琳”、“庆琳”、“美琳”的名字,“琳”和“林”同音。

1904年春天,宋爱琳陪父亲去拜访曾任《万国公报》主笔的沈毓桂,沈老是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学者。交谈中,他见爱琳风华正茂,气质不凡,便问她的名字。得知她叫爱琳,这位老学者便捋着胡须微笑着说道:“爱琳是洋人的名字,我们中国人嘛,应该有中国式的名字。”宋耀如听后,感到很有道理,便请他给女儿另起一个名字。沈老想了一下说:“女性的名字应该文雅些,不若改‘爱’为‘霭’。改‘琳’为‘龄’。‘霭’和‘蔼’两字相通,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曰:‘望中庭之蔼蔼兮’;苏轼有诗曰:‘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听了沈老一番解释,宋耀如觉得此名改得好。于是大女儿从此便改名“宋霭龄”,两个妹妹也随之改名为“宋庆龄”和“宋美龄”了。

14.施惠于民的法医宋慈

宋慈,1186年出生于南宋建阳(今属福建)一户官宦人家,父亲宋巩是广东提点刑狱的法官。他深知百姓疾苦,体察民情,期望儿子日后当官时,能当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施恩惠于父老,于是便为儿子取名“宋慈”。字“惠父”。

宋慈7岁时,父亲把他送到同乡吴稚先生办的私塾里去读书。这位吴先生是南宋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很有学问,宋慈向他学到了不少知识。

宋慈从小喜爱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与教育下,尤其喜爱阅读有关介绍各种疑案与破案的书籍。父亲还给他借来了五代后晋时专门汇集历代疑狱案例的《疑狱集》和宋人著的《续疑狱集》等书。

宋巩告诫儿子说:“我给你取名‘慈’,字‘惠父’,就是希望你将来为官后,仁慈爱民,施惠于父老。你要认真诵读这几本书,从小立下洗冤志,长大后为民请命。”

宋慈回答说:“孩儿一定牢记父亲教诲,立下洗冤志!”

23岁那年,宋慈考入南宋最高学府临安太学。32岁那年,他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到浙江任职。

宋慈没有辜负父亲为他取名时的期望,也没有违背向父亲许下的诺言。在他担任广东、湖北等地提点刑狱法官期问,侦破许多复杂案件,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深受人民爱戴。他总结宋代和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再加上本人的经验编写成《洗冤集录》。这部书后来成为当时刑狱官吏必备之书。元代以后,《洗冤集录》开始传到国外,先后被译成日、英、俄、法、德等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为法医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宋慈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位被全世界公认的法医。

15.耶律楚材“楚材晋用”

耶律楚材(1190~1244),蒙占成吉思汗时期担任中书令(即丞相),先后辅佐铁木真、窝阔台父子30多年,政绩赫赫。

耶律楚材是契丹族,系辽皇族后代,其名字出自《左传》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耶律楚材的父亲耶律履博学多识,在金代任过高官,曾编过金朝用的乙未历。耶律履为儿子取名耶律楚材,字晋卿,是希望他成为契丹族的一位人材,并像春秋时“楚材晋用”的故事一样,长大后为其他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成为“晋卿”,耶律楚材3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在母亲杨氏的教育下,耶律楚材从小就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他长大后先在金朝做官,25岁时又被成吉思汗召用。

从此,耶律楚材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为成吉思汗开疆土打江山,很快取得了成吉思汗的赏识。后来,成吉思汗采纳了耶律楚材“治理天下需治国良臣”的意见,并当着他的面对太宗窝阔台说:“这个人是上天赐给我家的,以后的军国庶政,都要委托给他。”

元朝以马上得天下,初期重武功,轻文治。自从任用耶律楚材,采纳他的治国建议后,社会秩序迅速稳定,国家财力充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耶律楚材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任期间,凡军国大事几乎都由他运筹帷幄,元代的立国大计也多由他奠定。耶律楚材多才多艺,通晓天文、地理、律历,会阴阳,知音律,善文章,工书画,他虽是契丹族人,却为蒙古族开疆治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他的一生正如其父亲为他取名时所预言的那样——楚材晋用。

16.金圣叹的悲叹

金圣叹,本姓张,名采,字若采,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据说,有一次,张若采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祭孔。大典刚毕,那群平日斯文温顺的莘莘学子,突然都伸手去抢供桌上的猪肉和馒头。一个个抢肥丢瘦,挑大弃小,丑态百出。因为当时有一种迷信说法:谁抢到祭孔的大肥肉和大馒头,谁就会中举、高升、做大官、得肥缺。张若采却不信这一套,他袖手旁观,无比慨叹,于是即兴做了一首打油诗,辛辣地嘲讽这一现象:

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小。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夫子喟然叹:“在陈我绝粮,未见此饿殍!”

从此之后,张若采就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金”者。孔子偶像谓金身也。“人瑞”本意指人间的祥瑞,语出《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府既章,人瑞又明。”他改名“人瑞”,意在“义明”,即表示思念已灭亡的明朝。“圣叹”意指孔子为之叹息。

1661年,清政府在江浙一带征收高额田税,弄得民怨载道。这时恰逢顺治帝患天花病死于养心殿,8岁的康熙皇帝登基。苏州的士绅便联合起来趁哭庙时呈送揭帖,上书要求减轻粮赋。不料朝廷竟以乘皇帝驾崩之机聚众倡乱的罪名进行镇压,金圣叹也被捕入狱。在狱中,金圣叹悲叹:他哭庙并要求减轻粮赋,目的本为效忠清廷,解黎民倒悬之苦,不料得到的却是开刀问斩的可悲下场。

临刑那天,据说金圣叹还耍了个心眼,他想如果等最后一个被斩,那精神压力太大了,于是悄悄对刽子手说:“我手心有一张一千个铜钱的字据,行刑时你第一个先杀我头,这一千个铜钱归你。”

时辰一到,刽子手第一刀就砍下金圣叹的头,可他掰开死者的双手一看,并无任何字据。他上金圣叹的当了!

可真正上当的,却是金圣叹自已:正当刽子手要继续行刑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传令赦免金圣叹。可惜金圣叹此时已人头落地,难以起死回生了。

金圣叹的名字似乎是个谶语,他的死真应了这一名字的含意:他本无罪,却因哭庙案被错判死罪;他本可赦免不死,临刑前却因耍小聪明反误了性命。真可谓金身圣人也为之叹息!

金圣叹一生颇有才华,为人幽默风趣,史称“狂傲有才气”。他喜欢批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注,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书进行批改,其中都不乏独到之见。

17.曹雪芹的名字取自叠底芹菜

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本名曹霭,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1724年,南京一带持续大旱,连续3、4个月没有下雨,到了4月底5月初时,一连降了几场大雨,一下子解决了旱情,世人都很欢喜。恰在这时,曹雪芹降生了,因此他父亲曹頫就从《诗经·小雅·信南山》有关喜雨的名句“益之以霢霖,既优既渥,既霑既足”中选了个“霑”字作为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