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7566600000025

第25章 黑色人生:是精致还是雷同?...(4)

把图书馆搬进衣袋吗?

人类知识与文明的发展始终与信息存储媒介的发展紧密关联:从结绳记事到竹简刻字,从古埃及的莎草纸到中国的蔡伦造纸;而印刷术的发展则彻底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活字制版印刷术都被当成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纪念着。它使得知识的传播在机械的推动下不断加速,不断蔓延,以致颠覆了孕育它的旧时代,创造了新的文明。那么,近20年来新的信息储存方式的出现,是否也意味着一场新的大变革正在酝酿之中呢?不要匆忙下结论,还是先让我们所谈论的主人公出场吧!

这种新一代记录媒体,其实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就是光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光唱片和激光电视唱片,今天我们把它叫做CD和VCD。

光盘是在70年代出现的。它的直径有300毫米,厚度通常为1.1毫米,基体是塑料圆盘,上面涂覆一层铝质反光表面,铝膜之上又有塑料保护层。在铝膜之上是一圈圈宽不足1微米、深仅0.1微米的由凹坑组成的纹迹。一张光盘上有5.4万条纹迹,共有260亿个凹坑,信息就存储在这些肉眼难以分辨的凹坑上。使用时激光束照在铝膜之上,凹坑使激光束反射回光电探测器产生出信号,我们就可以读取到所需的信息了。

这种光盘可以存取活动图像,也可以存取一般数字信息。存储视频信息的,也就是所谓VCD,一般可以存5.4万幅图像。与磁带录像机相比,其图像质量更好、简单而成本低廉;其最大优点是可以从任意一帧图像开始放映,不需倒带。另一种储存数字信息的光盘,通常供计算机使用,其存储器比一般的纸张和缩微胶片要大得多。电视屏幕上最多只能识别l500个英语字符,而每页打印纸(21厘米×30厘米)可打出4000个字符。一张小小的光盘,一面可以存储l00亿比特(bite)信息,相当于12.5亿个字符,大约30多万张打字纸。在不断革新之后,光盘存储技术更可达到每平方毫米lo兆比特的水平。这样,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l800万册图书可以仅存入100张光盘。而一般的一部百科全书,一张光盘就绰绰有余。其重量、体积与造价相比,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科学家近几年的研究方向,是使光盘应用技术进一步实际化,具体而言就是让可写可擦可读的光盘得以广泛使用。他们提出了相变型光盘、磁光型光盘和热塑型光盘三种方案。目前刻录光盘的成本还很高,技术难以普及。但最新的可读可写可擦光盘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即可走进千家万户。到那时,每个家庭的面貌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本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比纸张存储容量更大、使用更方便的知识载体。从微缩胶片到磁盘再到光盘,人们一步步逼近了自己的目标。同时,这种发展与信息的膨胀是同步的。全世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一年出版图书超过70万种,期刊超过l 5万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这些都刺激着人们继续让存储媒质具有更大的容量,以便可以用装入口袋的一片塑料盘就存储全世界所有的知识。究竟信息存储技术的革新是否赶得上人类知识的增加还不得而知,但是,知识的价值永远在于给后世一个可以望得更远的平台。如果我们不能把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万分之一、哪怕百万分之一装入自己的大脑,变成精神财富,那么,就算把全部图书馆的藏书都装入衣袋里,也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信息库代替图书馆

人们一提到知识分子和科学研究,就想起在图书馆里抱着一大摞书,埋头苦读的形象。而在衡量一个大学、一个国家的文化科研水平时,其图书馆的藏书量和珍本数也常常是一个重要的硬指标。而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有另外一幅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坐在一台计算机面前,敲进几个字符,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全部信息。用信息库来代替图书馆,这已是一种早在实行之中的尝试。

由于信息的膨胀,学科门类的划分也越来越细,想在当代社会产生文艺复兴或启蒙时代的通才已不大可能。一位学者希图阅读完本专业的全部著述,已经非常困难。更何况,知识量还在不断增大,不断有新的著作产生,不断有新的研究和发现。所以图书信息的检索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即使在古代社会,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所以,高科技进入知识领域的第一步,就是把图书检索从原先的卡片手检变成了自动机检。

现代化图书馆里都会开辟出一个专门的计算机检索房。你只要有一些基本的信息,就可以找到所需的书籍或文章,比如作者姓名、书名、关键字、主题等任何一种方式。随着馆际交流的加强,你甚至可以用这种方法从大洋彼岸的一座图书馆里找到并获取所需的书籍。

但这只是第一步。计算机将取代的不仅是图书馆中的卡片柜,还要取代整个图书馆。由于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人们设想能否把书籍里面的知识直接存储起来以供人们查询。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知识库所容纳的不仅是书本上印刷的文字知识,可能还包括图片、声音、图像甚至复杂的互动式教学软件。其实这种想法早就有过尝试。比如,用录像带来指导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或者领略地理课本所不能展现的自然风物。然而,信息存储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这种方式完全取代从书籍中获取知识。

这种知识库还可以容纳很多实用技术。比如,外科医生可以查出并观摩一个复杂手术的录像;机械师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应用在教育上,可以让学生如同使用自动售货机一样获得所需的信息。

然而,这种知识系统还是需要人来制成规则。如同我们建立一个信息库时,输入孔子的生卒年(?~前4-79),同样要告诉计算机许多"规则":其生年不确定;一个人的生年一定要早予其卒年,否则池就人在出生之前死去;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生年;如果他还健在,则不必有卒年......这些规则在我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常识,然而在电脑那里便成了疑难。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转化为信息存储起来的。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而信息库里可能只有chin yd dfincu6一串字符,其中的韵味便没法传达。这些毕竟不能从自动售货机里学来,正如我们不能从它们那里买到感情一样。

这柙信息库的建立,对于科技知识来说也并非完美的方式。我们知道,科学有很多拇则是一种公设性的东西,在常识状态下使用。正如牛顿力学:由于相对论的出现,其真理性即变成了有限度的。而这种限度有时正是不能精确表述的。对此信息库无法处理。

科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创新,信息库无疑把知识系统给僵化了。客观存在的书籍和知识被纳入一个"整齐"的系统中,其实是依靠了人为的、外在的规则。使用者被动地接受了答案,而不能接受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本身。正如我们可以在小孩学会乘除法甚至乘开方运算之前教会他使用计算器,自然他每次都会给我们正确的答案,然而他依旧没有计算能力。更何况,科技研究往往要求人们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即使可以把已有的方法教给计算机存储起来,也可能还有近乎无限的新方法没法被存储。

由于智力和思维的复杂性,人的知识系统内常常包括了很多非精确性、常识性、不确定性、无限度性的知识。这用一个信息库是无法囊括的。如果我们用这种知识库来构建下一代的知识体系,其结果将是可怕的。信息库的存在本身,就是把一种确定性、可数字化的知识当成知识的全部,而不够数字化的知识则或为"非法的"。这无疑会弓i导入"种单向、枯燥的精冲世界。

我们看到,信息库的存储和检索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确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始终不应成为传播知识的唯一方式。毕竟,学习的另一种说法是"读书",而不是"机器检索"。

没有围墙的电子学校

上学读书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校和教师也~直被当作知识与灵魂的化身。无论是未脱童萌的稚孩,还是钻研学术的莘莘学子、准备踏上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退休赋闲的老人,都想走进学校,坐在教室里,面对黑板听老师讲课。对于人类,这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高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校园和教室的面貌。昨天我们使用幻灯机来演示图片,今天就已经能欣赏录像带里的教学节目,明天或许就是交互多媒体。

高技术带来的另一种巨大突破是"远距离学习"。其实,这种方式早在70年代就有过尝试。当时是借助了卫星电视的手段,以广播、电视学校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远距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使那些由于地理的、环境的、物质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受到所需教育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从70年代开始,已有几十个国家通过电视来传播知识。中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就数以百万计。然而,这种远距离学习仍有很多缺陷。首先,它还是通过老师亲身讲授为主的方式,只不过师生之间不是面对面,而是隔着一层电视屏幕,也隔着干山万水。其次,它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指导,有可能无的放矢。第三,学生的主动性仍然有限。从时间上说,电视学校仍是固定的,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自己无从决定。这种特点使它无法帮助小学生建立基本的学习经验,培养学习技能,而只能应用在有过传统学校教育经验的人的进一步学习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可能会把"没有围墙的学校"这一设想进一步变为现实。现代的"远距离学习"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电视教育方式的一些不足,但它仍然有一些无法摆脱的缺陷,并带来了新的问题。

电子学校使"远距离学习"变为可能,是建立在以下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多媒体技术、信息库系统(前文提及)与网络通讯、信息高速公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外部设备,能够提供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片、影像、数据和其他信息。多媒体系统可以让学习更加有趣。上地理课时可以体验到热带雨林里的感受,见识一下亚马逊河上的风光;上历史课时可以经历甚至指挥一场重大战役(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体会一下历史人物的感受。信息库系统则把知识组织起来,供学生随时查询所需的内容;网络技术使学习能通过任意一台终端机进行,而不需要迈入校园。

电子学校的特点在于:无论何时何地,一旦需要,即可以开始学习,不用教师到场。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其教学方式也摆脱了传统的口头传授,使用多种手段来完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交互技术还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测,及时调节。

目前,美国大约有l00万儿童靠这种家庭学校的方式接受教育。同时,由于生病、气候恶劣或特殊条件而无法上学的儿童,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多媒体系统作为学校与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向老师请教或讨论问题,而学校也获得了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电子学校的远距离学习方式,也适合于那些渴望扩大知识面的成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充电",以适应技术的新发展。

然而专家们指出,电子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缺乏至关重要的人与人的接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Pratt教授认为:"没有东西可以取代课堂里的对话。"电子学校的信息库总是有限的,学生的需求不可能始终得到满足。

从更深的角度讲,如果学生总是通过与不会说话的机器打交道以获得知识,像使用自动触摸系统一样获得一个简单的答案,这种非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将会逐渐失去神圣感。一旦老师这个知识守护神的角色被机器取代了,那么,一切知识、科学文化的尊严和价值都会被实用摧毁得荡然无存。这是一种可怕的前景。当文明彻底沦为工具的时候,其实人自身也逐渐成了工具。创造力、判断力和审美能力,都被计算机操作所代替。从实际一点的角度来看,电子学校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相关经验的学生,这种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学生们并非像电子学校的发明者所说的那样,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技能。学习技能是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获得的;仅仅知道了问题的标准答案,还远远不够。一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职业教育的手段,电子学校可能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据说,它使学习时间减少了50%,费用下降了50%,而记住的东西增加了80%。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多媒体教学的确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娱乐,有可能增加其求知欲,符合孩子的天性。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课堂教学的地位还是不可取代的。很少有人仅想通过远距离来完成学习。电子教育只是一种正规学习的补充而已。但无论如何,目前的学校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教育成为更为重要的活动,获得和传播知识的技术将渗透到每个家庭、每个工作场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由知识网络联系起来的、随时可供学习的现代社会,才是一个极大的"没有围墙的学校"。

超前教育能制造神童吗?

未来的世纪,是一个以脑力资源相竞争的世纪。任何谁,没有更好的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都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站在更远的起跑线上,就不得不重视超前教育这一话题。然而,目前的超前教育中却存在着太多的误区.

神童的背后

多少年以来,人们常常把具有独特天才和能力的儿童叫做神童。莫扎特7岁做曲,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3岁就能阅读希腊文书籍。他们后来都成了本领域的大师。但也有许多神童,成年后却碌碌无为,方仲永一般。

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弗尔德曼对许多有天赋的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人类具有相对独立的智能,包括语言、逻辑、数学、音乐、空间、躯体运动、情感理解力等几个方面。一般而言,神童只需在某专一的方面取得成就,其他能力可以相对较差一些。

音乐、语言与数学方面的神童出现比率较高。除了生理原因之外,还因为这些领域有着清晰无误的规律和标准可循,不需要宽广的生活经验就能驾驭。一些专家指出,一个神童能否真正有所作为,其决定性因素还在社会文化方面。

比如,在犹太人中出现了像耶胡迪·梅纽因、贾沙·海菲茨这样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家,是与其民族守纪、用功的传统美德分不开的。而亚洲血统的少年神童比率很高,也应归功于其家庭教给孩子的行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