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7566600000026

第26章 黑色人生:是精致还是雷同?...(5)

要成为神童,往往得克服许多障碍。因为他们的能力与所处环境有着较大的差距。要么在同龄人中找不到知音伙伴,要么总得和年长的大朋友们一起生活。有时,这会给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而且,智力与心理的早熟会使他们在年纪轻轻时就具有异常复杂的情感。这一切都使得到成年时仍能保持天资不弱的人少而又少。所以,对智力有特长的孩子一定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发展,给予其全面的关注。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往往比成为一个"神童"更为重要。

早期教育的误区

近年来,有关超前教育、早期智力开发乃至所谓"零岁方案"的书籍,大为热门。这些理论以科学或非科学的方式让人们相信:只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制造出"神童"来。某些实例还被描写得神乎其神。一时间使人觉得,"神童"也可以用流水线批量生产。科学家却明确指出,一个孩子的智力状况是由其遗传基因与成长环境共同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遗传基因在胎儿成形之后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所谓的"胎教",只能通过外在刺激来促进部分神经节的生长,对提高胎儿的智力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外在环境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说则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因素。但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做得并不好。他们往往忽略了,全面发展才会利于健康成长。

日前,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和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筑波大学共同对几百名中日幼儿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所谓的"学前教育",使得幼儿大脑发展失衡。由于过早、过多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学前教育,使得幼儿在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方面发展较快;而在运动、组合、空间转换等方面则存在着严重缺陷。前述几个方面一般是由左脑主导,而后边一些方面则由右脑主导。可见,由于过度的"早期教育"。使得幼儿的左脑发展远远超过了右脑。任何一个能够在高速发达、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正常生存的人,都需要平衡发展的大脑。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纵使是天资超群的神童,也并非个个都能成才。那种通过"填鸭式"的早期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智力发展的一小部分而已。

指导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原则是"自然而然",切忌"揠苗助长"。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要记住,平常我们脑子里的所谓认字、算术的智力,都只是智力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过分违背儿童的天性,令其快速但畸形地发展。

"智力厌食症"

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往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开发智力的条件,对有益幼儿智力的玩具、图书,更是认为"多多益善"。但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有时却事与愿违,孩子们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大兴趣。于是,很多年轻的父母感叹孩子就是"不长进"。

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不够稳定;也可能是家长只为孩子创造了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引导。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家长过量的"智力投资",反倒引起了孩子的"智力厌食症"。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智力发展环境是完全必要的。家长也都懂得,给孩子的食物过多,什么都让他吃个饱,会使他们出现挑食、偏食、消化不良甚至厌食。德国儿童学专家内特尔认为,在智力培育中,过多给予孩子被动刺激,会造成知识集中、饱和的状态,甚至出现"厌食症",即对求知缺乏兴趣、求知欲减弱。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们智力刺激时,也要注意数量和质量,既要让孩子吃饱,又要让他们感到还"很想吃",使其在学习当中保持一定的"饥饿感",这才有利于激发求知的兴趣。

家长在选择图书、玩具时,应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不在于多杂,而在于适宜,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给孩子讲故事是种较好的智力刺激,但也有个艺术技巧问题。德国大文豪歌德的母亲给小歌德讲故事,每次总是在最关键的地方停下来,让他自己去想情节是怎样发展的,第二天再继续讲下去。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小歌德的想象、判断、推理等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他产生了一种迫切了解故事发展的心理需要,有一种"饥渴感"。而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则缺乏这种艺术。不管其反应如何,讲了一个又一个,使他(她)对故事由兴趣浓厚到感到乏味,甚至成了催眠曲。还有些家长,不分场合,动辄给孩子来点"智力刺激"。甚至吃东西之前,还让其必须答对一道算术题。试想:孩子看着面前香气诱人的食品,因为算不出丽吃不成,他还会对计算保持兴趣吗?

在给孩子智力刺激、创造教育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适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电脑神童"是忧虑还是欣喜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家用电脑不断普及逐渐成为儿童生活和学习中无法缺少的"冷伙伴"。但是,一些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儿童使用电脑一定要有良好的引导,方可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越来越多"电脑神童"的出现,应当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儿童从小学会运用电脑,可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电脑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对于好动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大量涌现的"教育娱乐软件",就是针对儿童的特点,寓教于乐。有些软件,还可以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编写程序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儿童的成长发育,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包括与大人进行密切交流,接受大人指导,与小朋友相互游戏等。而这一切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过分沉湎于电脑当中,将导致孩子的被动性增强,创造力下降。

与电视、电子游戏相比,电脑具有更大的潜在教育功能。许多家长对孩子们过多地看电视、玩游戏机横加干涉,但是对其玩电脑却不反对,甚至把他们"托付"给电脑管理。可是,电脑的教育功能将取决于软件。软件不好,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目前,市场上有大量专门针对儿童的教育软件,但75%左右谈不上有多少益处。软件制造商在制作这些软件时,主要考虑的是销路;因此他们往往过多地强调要易于操作,娱乐性强,能吸引孩子等,而忽略了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

比如一种叫做"兔子读书"的学习软件,通过兔子的故事教育孩子认字念字,很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然而,当地的儿童教育专家在对4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对比研究中发现,他们使用"兔子读书"及类似软件6个月,创造力下降了60%,而阅读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专家们指出,问题在于儿童独立使用这些软件时,只是凭兴趣敲打键盘,进行机械性操作,注意力并不在学习方面,而是在游戏上。这样一来,电脑成了游戏机,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发挥。

可见,无论多么先进的电脑,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思维,更不可能代替人的教育。对某个问题,教育软件只能是预先给出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的标准答案,这样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久而久之,儿童的思维发展便被电脑所左右了。相反,即使像蜡笔和空白纸这种最原始的学习工具,也能任儿童的思维与想象自由驰骋。因此,有关电脑专家建议每天儿童玩电脑的时间不宜超过半个钟头,更不宜过早地参加各种电脑学习班。到小学三、四年级时再开始少量接触电脑;也许会更有效果。许多人在大学时代才开始接触电脑,却同样成了电脑专家。童缺乏必要的自制力,沉溺电脑游戏之中而放弃与自然亲近,与同伴游戏的机会,对其成长有百害却无一利。

未来的教育

未来教育的理论基础方面,将把"学习"、"接受教育"作为人的本质特征。教育的价值不再依附于外在的政治及经济,而是独立出来,以人类自我潜能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作为客观标准。由于知识的增值与老化,它将具有超前选择的倾向,而不是对人类文化遗产和当时的一切应用科技成果都予以肯定。从教学目的上说,人们不是为增长知识和生活需要做准备,而是提供创造性、分析性和预测性并重的科学新成果,以及立竿见影、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将有以下变化:

教育对象全民化。所有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成员,都纳入受教育的范围。高速度知识更新,大力促进了终生教育。随着人口老化的趋势,老年教育将会上升到重要地位。

学校体制多样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普通教育、科技职业教育、英才教育相互沟通。

教学方式高科技化。由于通迅和视听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师生固定关系将有突破性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教学生获取已有知识,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创造发明和利用智慧应付社会变迁的能力。其具体变化是:多媒体技术引发的声光化电脑辅助教学和网络通讯技术产生的远距离学习。

此外,传统教育本身的形式主义痼疾受到冲击,"升学主义"思想被否定,学历只是"装饰品",知识与技能才是关键。在未来社会,随着企业向教育的渗透,对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生产者的培训,都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科研、教学与生产三者之间的距离将进一步缩小。

高技术中的校园

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基地的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浪潮之下受到的冲击更大。从当今大学里由信息技术推进引起的学习方式的革命,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校园的雏型。由于学习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这场革命将关系到下一个世纪人类方方面面的生活。

在大学,学生们不必去系里排长队等待申请资金,也不必为一篇作业而去跑图书馆。他们只需使用上网的个人计算机,按几下键盘,几分钟内即检索到所查的资料。目前,信息技术以"在线授课"、"网上班级"、"课程主页"、"电子帐户"等各种新方式改变了大学校园中的每个教学科研院所。

以院系为单位生活与学习的在校生,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参加在不同地点的各种校园活动。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资料,也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由于信息的进步,不在校园内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通过远距离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并得到校方针对性的计划安排。教师们也认为,高新技术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他们采用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并通过E-mail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总体而言,目前多媒体视听技术在课堂上只起到辅助作用,师生间面对面的教学依然占主导地位。远距离学习不过是一种补充与展望。

当然,在大学校园中对信息技术也有两种鲜明的意见:一种认为,这次革命是可取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种认为,这些变革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只能作为补充。信息化教学不但无益还可能有害。

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应用还是有着比较广阔的前景。但是,考虑到上面我们列出的种种知识技能的具体情况,有些仅仅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无法掌握的。

高等教育科技化后的反思我们先不妨看几则材料:日本《每日新闻》调查表明,该国百姓阅读书报的时间正

逐年减少。现在每天人均阅读50分钟,较1996年少了8分钟。在年轻一代中,阅读时间更少。这导致了70%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语文水平大大降低,而其书报出版却越来越多。

在信息社会,我们往往被知识爆炸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人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正不断减少。这一现象与技术化的知识检索方式不无关系。由于计算机检索的直接有效性,人们仅仅满足于屏幕上所打出的信息,而不愿再进一步阅读学习,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另一则报道是,一位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由于不会铺床叠被,室内一片狼藉;又不会洗衣服,只好一月回家数次;不打水、不拖地、不参加集体劳动,遭到同学们的奚落。

其实,这并非个别现象。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都市中学生中,82%从不做或仅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而19.1%则主动逃避劳动。劳动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十分淡薄,其劳动技能更是一片空白。劳动技能的丧失,或许与家务现代化有关;但如没有劳动意识,则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有问题。

近日报端又出现一条新闻,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因与某领导发生矛盾,竞残忍地将该领导杀死。据说此生为人处世过于敏感,经常怀疑别人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很少与同事交谈或参加集体活动,而最终因一点点纠葛萌生了报复杀人之念。这与几年前发生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那场悲剧何其神似:中国留学卢刚,因嫉妒过度而枪杀了自己的导师与同胞。

若论科技素质与能力,这位博士是一流的。但在为人处事方面,他是低能的。实际上,长期学习科技,整个知识结构呈单向发展,很难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如今,校园里不断传来有人因学习或生活不如意而自杀的现象,心理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我们发现,教育体系中极重要的德育一环被大家忽视了。仅有科技能力与高智商,能算一个完整的人才么?最后,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所反映的事实。他带的研究生写家信时错字连篇;写论文时语句不通,难以卒读。人文素质的缺乏,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这与大学传统的学科格局不合理,基础教育片面的发展,及最近过份强调科技作用的狂飙都有很大关系。

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种种的弊病;这非但是科学技术的革新所不能解决的。甚至有的还是科学技术自身派生出的副作用。总体而言,信息技术渗透进校园后,有两种明显的倾向: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工作及生活的高速化。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强烈的功利主义观念。这使得大学生(同时也代表了未来社会的基本成员)在四个方面的严重欠缺:

(1)心理调节与人际交往能力;(2)学习兴趣与主动创造能力;(3)劳动观念与劳动技能;

(4)人文素质与基础读写能力。

如果这些教育科技化的副作用不能被消除,那么未来的劳动者都将是畸型的,整个社会也无从发展了。所以在今天,我们必须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以避免单纯追求学习高科技化而造成的人性危机。我们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心理与生理都健康的人,然后才是做一个拥有高科技的人才。

11.复制的时代

这是一个可以复制一切的时代。

新技术不仅可以复制我们的基因,也可以复制我们的智力、复制我们的情感、复制我们内心中的微妙感受--以至于激情。在这个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社会里,个性被取消,感情不过是像各种工业产品一样被批量生产。一切都不会引起惊奇,一切都仿佛是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之中。

没有创造力的艺术只能是无生命的艺术。没有激情的文化只能是无生机的文化。没有情感的生活只能是无意义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时代,这样的复制时代,到处充满着替代品,而缺乏真正的灵魂。情感可以有替代品,但那只是一种商品。而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需要的,远比这些复制的情感、没有创造力的艺术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