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东崖的泥塑大佛像,高15.28米,是隋朝的作品,此像上面便是6世纪开凿的七佛阁。
麦积山七佛阁前廊两端各塑有一个比真人还高大的护法武士像。这尊高3米的泥塑赤身裸足,手执兵器,怒目而视(今已毁失)。由于他所在的位置很高,居高临下,使人望而生畏。值得称道的是古代塑工在那不能退后观察塑像整体的狭窄的岩边上,竟能掌握全身的解剖比例,使巨大塑像适量合度,而且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肌肉,助长威风,达到了表现主题的目的。
二佛教雕刻艺术造型
佛、菩萨像,一般被认为包括佛、菩萨、罗汉、诸天神(天龙八部、侍卫、天女),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佛像盛行于大乘佛教形成之后,大乘佛教佛典提倡造像以积功德,佛教形象从姿态上分有:立像、坐像、卧像、飞行像。从尺度上分有:大佛像(丈六以上)、丈六佛像、等身像。从特征上分有:如来佛像,其特征是穿袈裟、无冠、不戴璎珞;菩萨像(有男像、女像)头载宝冠、身佩璎珞;罗汉像:衣着比较多样,一般具有世俗特点。金刚(明王像),形象比较凶恶,多呈愤怒相,有些似人非人的怪像,青脸红发,巨齿獠牙。诸天神的形象比较多样。
一般佛寺大门(山门或三门)内有四大天王像,其具体名称为:东方持国天王,特点通身为白色,手持琵琶,从者是乾闼婆;南方增长天王,特点通身为青色,手持宝剑,从者是鸠槃荼;西方广目天王,特点通身为红色,手缠一龙,从者为龙;北方多闻天王,特点通身为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从者为夜叉。
有些寺庙的第一道门楼内或正殿前左右立着哼哈二将,也称作金刚力士,其中一尊像为闭口的特征,如发“哼”声之状。一尊为张口,如发“哈”声之状。据佛教传说,这哼、哈二字中包含着一定的教理。造像的手法一般比较豪放,夸张,有强烈的动感。使观者见其形,如闻哼、哈两声响。天津蓟县独乐寺便有此两尊泥塑巨像,手法古朴,造像略略前倾,给人一种威慑之感,使人望而生畏。
佛教有显宗、密宗之分,在密宗寺庙的门楼或正殿两侧常设置马头明王和金刚持。
马头明王,又叫马头观音,为梵文“何耶揭梨婆”的意译,是佛教六观音之一。形象特点为:红脸、红发、獠牙,头上有一马头,呈愤怒威猛之态,使人感到十分恐怖。
金刚持为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伐折罗陀罗”,伐折罗即“金刚杵”,陀罗即“持”,手执的意思。是密宗菩萨名。全身为青色,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表示金刚菩萨有摧毁一切魔法的坚毅智力。密宗认为此形象是释迦牟尼讲说密法时,呈现出来的一种佛像。此佛被密宗奉为主尊神。
进入佛寺大殿,正面都有一组塑像;或者在石窟中,因佛龛大小不同,有数量不等的佛像,这些成组的塑像,美术界习惯称之为“佛铺图”,它是佛教绘画和雕塑中的佛像组群。
佛铺图有三尊一组、五尊一组、七尊一组,数目不等。
三尊一组者,中间为释迦牟尼,两旁为文殊和普贤。如系药师三尊,又叫药师三佛,则中间为药师如来,左为日光普照菩萨,右为月光遍照菩萨。
五尊一组者,中间为释迦牟尼,两旁为阿难、迦叶、文殊、普贤。
七尊一组者,中间为释迦牟尼,两旁除与五尊者相同外,另有二力士(又叫“护法”)。
还有七佛并列的。据佛教经典的传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已有六尊佛,其名称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共为七佛。
三世佛:三尊一组的群像。据传说释迦牟尼有三身,即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过去佛之像为燃灯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未来佛为弥勒佛(西藏称未来佛为“强巴佛”)。
弥勒佛为梵文的音译,又称未来佛,据“佛受记”(佛的预言)说,弥勒将继承释迦佛的佛位。据佛典说,弥勒原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佛的弟子,比释迦牟尼涅槃还早。中国内地佛寺供奉的,体胖含笑的弥勒像,是按照五代时期契此和尚形象塑制的。传说契此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所以后人便把他作为弥勒供奉。西藏供奉的未来佛却完全不同于这种形象,而是同释迦佛像一致。西藏称未来佛为强巴,显然是赋予佛一个藏族名字。可见不同民族地区的佛、菩萨等偶像也各具有民族特色。各民族不但创造了生动的佛教雕塑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佛的名字和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副其实地是人创造了“神”,更确切地说,佛教文化是由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
佛铺图中的文殊师利为梵文的音译,简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意译“妙德”、“妙吉祥”,文殊是中国佛教造像中四大菩萨之一,其像立于释迦牟尼像的左边,专司“智慧”。它的形象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敏。有时,文殊塑像骑狮子,象征他的智慧威猛。相传,他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普贤: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梵文的意译,音译“三曼多跋陀罗”。普贤为释迦牟尼的右胁侍,专司“理”德。有时其塑像为身骑白象,象征他愿行的广大和功德的圆满。据传,他的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峨眉山万年寺有一尊普贤骑象铜塑,全像通高7.35米,其中白象3.3米,普贤像4.05米,总重62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宋太宗监铸。
罗汉造像常见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也可译作“阿罗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经书说,释迦牟尼曾令十六大阿罗汉在人世间济度众生。
有些寺庙里供十八罗汉,十八罗汉自宋代以后兴起,有人在十六罗汉之后又加上了两个,后加的两个很不一致,有地方加上庆友,也有加迦叶或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或加降龙、伏虎,西藏则加达摩和弥勒。
我国许多地区寺庙中有五百罗汉塑像,关于五百罗汉名单说法不一,现存各寺庙的五百罗汉多根据历代所录“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牌”而塑。第一名为陈如,第五百名为愿事众。罗汉都是历史上的佛教人物,但其塑像都作了艺术加工,使每个罗汉性格鲜明。
佛、菩萨的坐姿有许多名称,主要是依据双腿姿态的不同而取名。如:
趺坐、跏趺坐:趺指足背,这种坐姿系交结左右足,脚心朝上足背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也叫“结跏趺坐”,俗称盘膝坐。
半跏坐:这种盘膝坐姿系一足(左足或右足)置于另一股上者,称“半跏坐”。
全跏坐:又有吉祥坐与降魔坐之分,其坐姿一般人看来并无区别,主要表现在双足放置于股部的先后而定。先以右足压左股,再以左足压右股者,叫“降魔坐”,反之称“吉祥坐”。
莲花坐:全跏坐的一种形式。与“吉祥坐”的双足压置先后次序相同。因此可以说“吉祥坐”与“莲花坐”的坐姿是相同的,是一个坐姿两种叫法而已。
交脚坐:双腿下垂相交置于座前。
手印:是佛、菩萨的各种手势。手印是佛教的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可以表示佛、菩萨的不同地位,不同状态。不同的佛在一种状态下,有相同的手印;各种佛也有自己特有的手印。手印不是静止的一种姿态,它随着念诵经文的内容在不断地变化。佛教信徒在念经时,也做出各种手势(即手经)。念诵不同的经书时,须有不同的手势。佛、菩萨造像是静止的姿态,所以只好选其手印中的一个代表性的动势。长期以来,某种手势形成了某一尊佛的典型手势,所以从不同的手印上可以区别出佛的名字,或者可看出该佛正在念诵何种经文。手印的种类很多,佛经中有《手印》一书专门论述手印。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手印,供鉴赏造像时参考。
(1)施无畏:施无畏印,举右手向外,舒展五指,举手与肩齐。手印表示施与一切众生以无畏、安乐生存之意。
(2)与愿:“与愿”又称“施愿印”、“满愿印”。其手势为仰掌,五指下垂。也有人认为“与愿印”与“施无畏印”相同。雕塑佛像中常见宝生如来佛、地藏菩萨以此种手印为标志。
(3)转法轮(说法印):“说法印”与“转法轮”是一个意思。其手势有三:一种,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的指尖,其余各指舒散;二种,捻两手拇指和中指,其他手指散开,略曲,使小指直立,左手横放胸前,右手竖于乳部;三种,捻两手拇指与食指,而中指、无名指、小指并舒,左手仰掌放于胸前,右手中指曲向掌心、掌心向外。
(4)合掌:又叫“合十”。此手印为一切手印的基础,它是手印的根本印契。
(5)禅定印:双手相叠,仰掌,置于腹部。此为禅坐之姿。
(6)降魔印:左手抚左膝,右手仰掌置于腹部。
佛教信徒为了神化佛像,设计了各种台座,主要有莲花座,象征纯结、崇高;九重座象征九霄;须弥座象征须弥山。此外还有岩座、禽座、荷叶座、龟趺座等。
莲花座:刻有莲花瓣纹饰的台座。莲花瓣有单层、双层之分,花瓣有仰莲、覆莲瓣等不同的纹饰手法。
须弥座(金刚座):须弥座为方形、多层、束腰的台座。它是根据佛经所说,佛得道时的坐处而制作的。经书说,佛在菩提树下禅坐得道,此处有一台座上达地面,下据金轮,其形为一大石台。
岩座、禽兽座(如狮子座)等台座,都是以其形象命名的。
下面介绍一些有关佛、菩萨造像的装饰术语。
白毫:佛眉间的明珠,此为佛陀三十二相之一,又叫玉毫、光毫。其形如旋螺,如日之光明。据经书所说,释迦牟尼为太子时,白毫之光辉高达五尺,得道后其光辉高达一丈五尺。重要塑像其白毫皆用珠宝镶之。
光背:佛有背光、头光(项光),俗称圆光,总称“光背”。光背简单的表示方法是一个圆圈。复杂的有火焰纹以及花卉作为陪衬。敦煌石窟壁画中佛的光背图案,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北朝和隋代多用火焰纹表示光明,比较简单粗糙。唐代可能是受印度笈多王朝风格的影响,光背图案日益丰富。用多层同心圆的图案表示光圈,代替了火焰纹。多层同心圆之间以变形的花卉作为装饰,其中以莲花纹为主。
璎珞:菩萨像多有璎珞装饰于项部、胸前。
袈裟:佛的法衣,披于肩,袒一臂,其色为红赭,有方格纹饰。
宝冠:菩萨、观音头戴珠宝玉器之冠。
三经变图
佛教经变图是唐代以来最流行的佛教绘画形式,又称“变相”,是以绘画的形式宣传佛教教义、经书的一种形式。根据经书文字绘制的图画叫“经变相”或“经变”。
不论绘于纸、帛或壁上,根据所画内容的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如按照《无量寿经》绘的图画,称“无量寿经变”,据《阿弥陀经》绘的叫“阿弥陀经变”,因为《阿弥陀经》是西方净土经,又叫“净土变”。描绘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净土的图画,叫“弥勒经变”、“弥勒净土变”或“西方净土”。
佛传:就是释迦牟尼的历史。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他的历史具有神话色彩。佛教徒把释迦牟尼的历史分为八个阶段,叫作“八相”。即:降兜率、托胎白象、降诞、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槃。
本生:为巴利文的意译。本生是描写释牟尼前世的多次转世的故事。据说,释迦牟尼在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之前,有过1000次的转世,其中500次转生为动物,500次转生到人间。每次转世都形成一个故事,所以本生故事是很多的。见于文字的有500种以上。
释迦牟尼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朴素、单纯、形象。他所说的故事实为精彩的民间文学。现举几例说其大意如下:
投身饲虎缘起,这个本生故事在壁画中是最常见的。故事说,从前有一国王领三子游山玩水,在竹林中遇一虎产七子已经七日,母虎因七子围绕,无暇寻食,饥饿所逼,必食其子。第三王子决心舍身饲虎,以达到高尚的涅槃,永远离开忧悲苦恼。于是他请两位兄长先回宫,第三王子行至竹林,脱去衣服,曲身卧于虎前,由于菩萨慈悲,虎不肯食其身。王子以竹刺穿自己之颈出血而亡,此时大地震动,天降花雨,空中众神共声称赞。饿虎饮其血食其肉,只留白骨。八虎得救。国王及夫人得知王子舍身救虎之事后,心中不胜悲哀,来到林中收起遗骨供养到宝塔山之中。第三王子即善慧菩萨转世。此故事见《佛说菩萨投身饥饿虎起塔因缘经》。
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如“猴王本生”,说的是一只猴王以身作桥,使群猴从其背上踏过得山果,而猴王坠落山涧的故事。“象王本生”描写一只大象中猎人的暗箭,将其象牙赠给猎人的故事。“兔王本生”描写一只金兔以身供养梵志,帝释将其送入月宫的故事。“九色鹿本生”描写一只神鹿造福人民,而被拯救的落水者恩将仇报的故事。“雁王本生”、“须阇提本生”等等本生故事,都十分生动,其数量之丰不胜枚举。
四壁画中供养人的形象
佛教壁画中常有供养人的形象。供养人是出钱修建洞窟,绘制、雕塑佛像的人,他们为了显示自己对佛祖的虔敬赤诚,也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们的功德,出资请画工把自己的形象绘在壁上,有些还题写上姓名、头衔、身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