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7457100000013

第13章 经济作物测土配方与施肥技术(2)

大田阶段, 施肥要求达到前期早发、中期壮旺、后期适时落黄的目的。所以, 大田期施肥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 基肥量要足, 追肥时间要早。通常基肥约占施肥总量的70%, 追肥约占施肥总量的30%; 南方部分烟区, 基肥约占施肥总量的50%, 追肥比例相应增大。烟田基肥主要是饼肥、堆肥、圈肥及过磷酸钙等。有撒施、穴施、开沟施等方法, 深度通常为12 ~15 厘米。追肥宜早不宜迟, 追肥太晚, 烟株贪青晚熟, 烟叶品质降低, 通常在完成移栽的10 天内开始, 旺长前结束, 分3 次进行, 苗成活期即移栽后7 ~10 天进行第1 次, 移栽后约15 天进行第2 次, 烟株团棵以前, 即移栽后25 ~30 天进行第3 次。追肥的深度为5 ~10厘米, 间距10 ~15 厘米, 施后松土、浇水。需要注意, 烟为喜钾作物, 故要多施钾肥。烟草又是忌氯作物, 故不适合施用含氯离子的化肥, 如氯化钾、氯化铵等, 不然就会降低烟叶的品质。

§§§第三节 大豆配方与施肥技术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 还含有维生素、脂肪酸和氨基酸, 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而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 因为形成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 尤其是氮、磷、钾。它所需矿质营养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 千克大豆籽粒需吸收70 ~95 千克氮(N), 13~19 千克磷(P2O5 ), 25~37千克钾(K2O)。其中以对氮的需求最多, 其次是钾, 同时还需要钙、镁、氯、钼、硼、铜、铁、锌、硫等中微量元素, 无论需要量多少, 所有这些元素在大豆产量形成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少, 土壤基本可以满足, 但是土壤中原有的氮、磷、钾元素常常无法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 所以, 合理增施农家肥, 配合施入适量的化肥, 才能达到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

一、大豆的需肥特点

(一) 大豆的主要矿质营养

1大豆的氮素营养

大豆富含蛋白质, 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 也构成了生命的物质基础, 磷脂、核酸、叶绿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 等中都含有氮。大豆的需氮量虽多, 但其本身的根瘤菌有固氮的作用, 每667 平方米大豆可从空气中获取氮5~75 千克, 占大豆总需氮量的40%~60%, 大豆其余所需的氮来自土壤和肥料, 所以氮肥是实现大豆高产不可缺少的条件。大豆幼苗所需的氮素可以通过子叶中贮存的蛋白质发生异化作用来供应, 不过大豆长苗后, 蛋白质可能已经耗尽, 所以幼苗对氮的吸收开始得相当早, 幼苗出土后, 就会快速吸收速效性氮化物。根瘤菌通常在大豆幼苗还没有长出复叶时就已经形成, 不过其固氮能力还没有充分成熟, 这段时间大豆的需氮量大约仅占其整个生长期的4%, 虽然不多, 但如果土壤中氮的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大豆幼苗的“氮素饥饿现象冶, 有明显的缺氮症状, 影响其正常生长。大豆开花结荚期间需氮量最多, 此时根瘤菌固氮能力虽然很强, 但有时也满足不了大豆对氮素的需求。因此, 在这个阶段必须用土壤中的氮素来补充其需要。并且此阶段氮素供应的多少和干物质的积累有紧密的联系, 植株获得氮素多, 则干物质积累也多。合理的氮素供应对促进大豆植株生长、提高大豆蛋白质的含量及增加产量有重要作用。由于大豆可以通过根瘤固氮, 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少, 为促进根系及根瘤的生长, 可在幼苗期施入少量氮肥。氮肥用量不可过多, 否则会抑制根瘤菌的生长, 并引起倒伏, 造成植株徒长贪青、晚熟。

2大豆的磷素营养

豆植株的分生组织中磷素最多, 可以用来形成蛋白质及其他磷化合物。磷参加重要的代谢过程, 比如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转化, 在传递和利用能量的过程中, 磷酸也会参与。在细胞分裂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磷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磷对大豆生长发育的作用比氮还明显。它既有利于营养生长, 又能促进生殖生长。大豆的整个生育期都要求有较多的磷。大豆从出苗到盛花期对磷的吸收最迫切, 尤其是在苗期, 大豆需磷量少, 不过对磷素比较敏感, 应供应一定量的速效磷, 这是由于此时缺磷会抑制大豆营养器官的生长。大豆吸收磷的高峰期是其开花结荚期, 约占总需磷量的1/3。磷在大豆植株内可以移动和再利用, 由于豆荚的磷可通过营养器官中磷的输入来满足, 因此如果大豆植株在前8 周得到了足够的磷素, 就算以后缺磷也不致产量大幅减少。磷素充足, 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形成根瘤菌, 增加花芽分化数量。磷能加速养分向花荚器官的运转, 减少花荚脱落,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早熟, 增加油和蛋白质的含量。大豆在缺磷时, 其代谢过程受到抑制, 植株瘦小, 茎叶由暗绿色渐转为淡紫红色, 分枝或分蘖少; 较直立; 延迟成熟, 种子少且不饱满。磷缺乏时病症常从下部较老的叶片开始, 逐渐向幼叶扩展。缺磷会使根瘤菌减少, 影响其固氮能力。

3大豆的钾素营养

钾在幼嫩和正常活跃生长的芽、幼叶、根尖中较多。钾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其主要以离子的形态存于细胞内, 是很多酶的活化剂。钾在幼苗期可以加速营养生长。在生长旺期, 钾与磷配合能加速物质的转化, 而在谷粒成熟期, 又促使糖、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并成为贮藏形态。钾还有个作用就是促进机械组织的发育,使茎坚韧, 提高抗病、抗倒伏的能力。大豆从幼苗至开花结荚期对钾的吸收量占钾吸收总量的90%, 钾在鼓粒期从基叶转入荚中, 促使种子合成蛋白质。钾在大豆体内有很强的流动性, 可以从成熟的叶茎流向细嫩组织进行再分配, 大豆缺钾的症状先从老叶表现, 再慢慢扩大到新叶。通常早期不易观察, 在中、后期大豆下部老叶上出现失绿并逐渐坏死, 叶脉间先失绿, 沿叶缘开始变黄或出现褐色斑点或条纹, 还会慢慢向叶脉间蔓延, 最后变成坏死组织。

(二) 大豆的吸肥规律

大豆的生长发育包括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以及成熟期。全生育期经历90~130 天。每生产相同数量的大豆籽粒, 其养分吸收量与品种特性、栽培措施及土壤肥力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大豆茎秆和籽粒所含的氮、磷、钾远大于其他粮食作物。茎秆、籽粒分别含13%、53% 的氮(N); 含03%、10%的磷(P2O5 ); 含05%、13% 的钾(K2O)。大豆从出苗到开花需要的养分占全生育期养分需求总量的2045%, 开花到鼓粒期占全生育期养分需求总量的546%, 鼓粒到成熟占养分需求总量的25%。其吸肥规律为:

1吸氮率

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 分枝至盛花期占吸氮总量的164%, 盛花至结荚期占吸氮总量的283%, 鼓粒期占吸氮总量的24%。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大豆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是“少、多、少冶”。

2吸磷率

苗期至初花期占总吸磷量的17%, 初花期至鼓粒期占作物整个生长过程总吸磷量的70%, 鼓粒至成熟期占总吸磷量的13%。在生长中期, 大豆对磷的需求量最多, 在整个生长期, 大豆对磷的吸收是“多、少、多冶”。

3吸钾率

开花前累计吸钾量占大豆整个生长过程总吸钾量的43%, 开花至鼓粒期吸收的钾占总吸钾量的395%, 鼓粒至成熟期吸收的钾占总吸钾量的172%。由此可见, 开花至鼓粒期不但是大豆积累干物质的高峰期, 还是吸收氮、磷、钾养分的高峰期。

二、大豆施肥技术

通常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大豆的施肥体系。“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 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氮、磷、钾、微相配合冶是施肥原则。不光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 还要充分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所以, 无论是在生长前期还是后期, 施氮量都不应该过多, 以免影响根瘤菌的生长或引起大豆倒伏。但同时必须纠正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用施加氮肥冶的错误观念。合理搭配氮、磷、钾肥和含钼、硼等微量元素的化肥, 速效肥、迟效肥并用, 无机肥、有机肥相配合。

(一) 基肥

基肥的施用是保证大豆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基肥应包括全部有机肥、磷肥及大部分氮肥及钾肥。

1多施有机肥料

要以有机肥作为基肥的主要成分, 有机肥是完全肥料, 矿物质养分含量全, 还含较多的有机质, 性质缓和, 肥效久, 十分有助于培养地力。有机肥腐熟后产生的有机酸可以将土壤中各种不可给态的养分溶解成可给态, 及时提供给大豆。同时, 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 使土壤的蓄肥、蓄水能力增强, 并增强土壤的保温能力, 形成适宜大豆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有机肥料中, 猪粪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最好, 然后是含有机质较多的马粪、牛粪和堆肥, 土杂肥的效果较差。有机肥的施用量视土壤肥力、粪肥质量、施肥多少及前茬作物种类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 质量高的粪肥的施用量为1000 ~1500 千克/667平方米, 质量差的粪肥的施用量为2000~3000 千克/667 平方米。最好在翻地前施入农家肥, 将粪肥施进深层, 使粪、土融合。垄作的, 要深施底肥并条施于垄沟, 以集中肥力。深施农家肥会对确保大豆生育后期尤其是结荚期的养分供应起到很大的作用。

2巧施氮肥

虽然大豆需氮素多, 但因为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 所以需要施用的氮肥不是很多, 关键是要巧施。施用合理数量的氮肥能保证大豆产量稳定、品质优良, 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大豆收获后土壤基本无残留。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块, 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肥力较高的田块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在这些地块施用过多的氮肥不仅会造成浪费, 而且还会造成大豆减产及环境污染。一般地块施用尿素5 千克/667 平方米或碳酸氢铵15 千克/667 平方米作为底肥; 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 薄田可适量多施。氮肥应深施, 因为深施可以防止氮素的挥发, 使肥料分布在根系集中的区域, 这样有利于大豆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但深施也不是越深越好, 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20 厘米以内, 所以氮肥的施用深度应在12~18 厘米。此外,要与有机肥料和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 以实现养分的平衡, 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3增施磷肥

大豆需磷较多, 应增施磷肥。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 而且大豆苗期对磷敏感, 所以磷肥宜早施。一般施过磷酸钙15~20 千克/677 平方米或磷酸二铵8~10 千克/677 平方米。为了使磷肥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要集中施用磷肥, 并且要与氮、钾肥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4重施钾肥

大豆喜钾, 对钾最敏感, 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钾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 如将钾肥施于土壤表层, 因土壤干湿交替会产生钾的固定作用。因此钾肥通常作为基肥, 集中穴施或条施于根系密集的湿润土层中。硫可增强大豆的固氮作用, 大豆常常施用硫酸钾, 使用量为10 千克/ 亩。

(二) 种肥

种肥是大豆生育前期营养生长的物质基础, 对苗期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因此要满足大豆开花前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以实现早出苗、出壮苗。种肥通常以化肥为主, 以磷肥为辅, 配合少量氮肥和微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4.5~8 千克/ 亩或0.5 千克/ 亩生物钾肥(拌种或混入化肥中施用); 土壤肥力差的薄地, 种肥中常加入少量氮肥, 通常增施硝酸铵3 ~5 千克/ 亩。不但可在顶浆打垄时将化肥施于垄底, 也可在播种时将其施于种子一侧或沟底。种子与化肥必须隔离, 相距应在3 厘米以上。

(三) 追肥

追肥有2 种: 一是根际追肥, 现在吉林省大豆生产几乎没有应用; 另一种是叶面追肥, 在吉林省大豆生产上应用广泛。在生育后期, 一旦发现脱肥现象, 每亩地用1 千克尿素加0.1 千克磷酸二氢钾对20 ~30 千克水进行叶面喷洒, 以保证籽粒饱满。壮秧促熟: 7 月中旬, 如发现有徒长倒伏的趋势, 每亩地用3 ~5 克2,3, 5-三碘苯甲酸, 用乙醇充分溶解后, 对3.5 ~4.8 千克水进行叶面喷洒, 以壮秆矮化植株、防止倒伏; 在结荚初期, 用增产促熟作用效果显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洒, 增进大豆干物质的积累, 提高其产量。

(四) 施用肥

豆科植物体内含钼量比非豆科植物多10 倍, 钼多集中在根瘤内, 然后是在种子中。钼在土壤中的含量较高, 而植物对它的需求又少,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 植物不缺钼。但在有些土壤中, 如酸性土壤, 容易出现作物缺钼的情况。施钼的大豆会提前开花、结荚和成熟, 株高、节数、每荚粒数、粒重会增加, 产量和品质会提高。大豆施钼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大豆需钼量非常少, 不可施用太多。不然钼在土壤中积累太多, 会使大豆植株钼中毒。通常钼肥通过拌种的方法施入土壤。拌种: 用30~50 克钼酸铵, 先加少量温水使之溶解, 再加15 千克水, 制成1%~2% 的溶液, 用喷雾器喷在100 千克种子上, 边喷边搅拌, 等搅拌均匀、溶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再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