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7457100000014

第14章 经济作物测土配方与施肥技术(3)

(五) 根瘤菌拌种

在新开垦或多年没有种过大豆的地块, 有进行根瘤菌接种的必要。方法是: 用菌粉2 千克加水25 千克, 然后拌大豆种子50千克, 拌后置于阴凉地, 避免太阳直射杀伤根瘤菌。接种后, 等种子阴干后即可播种。应用现在研制生产出的与大豆新品种相配套构成优良组合的高效共生根瘤菌, 可以达到很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应尤其留意, 假如大豆播种一定要用药剂拌种, 特别是酸性农药拌种, 通常不适合接种根瘤菌。

§§§第四节油菜配方施肥技术

一、油菜养分吸收规律

油菜需氮较多, 其吸收的氮素随着生育进程而不断分配给各器官, 其分配中心是各生育阶段的新生器官。氮肥对油菜的增产作用会受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其增产效果随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油菜缺氮时新叶生长慢、叶色淡、叶片少, 逐渐褪绿呈紫色, 茎下叶缘变红, 重症者变焦枯状, 有淡红色叶脉;植株瘦弱, 主茎细, 株型松散, 角果量少, 开花较早且开花时间短, 终花期会提前。油菜对磷非常敏感, 磷能促进油菜根系的发育, 增强油菜的耐寒、耐旱性, 并促使其早熟, 提高种子的含油量。油菜体内的磷素与氮素相同, 总是运转分配到生命最活跃的部分, 使顶端优势很明显。油菜缺磷时, 幼苗的子叶会变小、质厚竖起、颜色深暗。真叶发生推迟, 叶小, 呈现较深的紫红色, 发叶数迅速减少。抽薹后茎细枝少, 株型瘦小。其形态特征是发红发僵, 但又不同于寒潮过后出现的发红现象。钾可以增强光合作用, 增强细胞液的浓度, 对增强油菜的抗寒性效果较佳; 钾还可以促进维管束的发育, 增加厚角组织的强度, 提高其抗倒伏的能力。高产油菜对钾的需求量更大。在油菜的受精作用与疏导系统中, 硼是必需的微量元素。油菜需要大量的硼, 对缺硼敏感, 是一种易缺硼的作物。缺硼时,油菜的典型症状是花而不实, 即进入花期后因花粉败育而不能受精结实, 导致不断抽发次生分枝, 继续不断开花, 使花期大大延长。氮肥充足时, 有更多次生分枝, 常会成为特殊的帚状株型;大多叶片出现紫红色斑块就是所谓的“紫血瘢冶, 结荚零星稀少,有的甚至绝荚, 成荚的所含籽粒数少、畸形。

油菜分为两大类: 甘蓝型和白菜型, 不同类型的油菜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不同, 通常甘蓝型为1 :0.42 :1.4, 白菜型为1 :0.44 :1.1。甘蓝型的吸肥量通常比白菜型高30% 以上, 产量高50%以上, 且甘蓝型油菜的需钾量明显比白菜型的高。下面主要就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展开描述。甘蓝型油菜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有很大不同, 播种至苗期分别为吸收总量的1.34%、6.4%、1.23%, 苗期至抽薹期分别为吸收总量的3.44%、2.8%、3.76%, 抽薹期至初荚期分别为吸收总量的2.72%、2.48%、2.89%, 初荚期至成熟期分别占吸收总量的2.5%、4.08%、2.12%。

二、油菜施肥技术

(一) 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

以目标产量为依据进行氮肥用量推荐是现在确定油菜施肥量的常用方法, 是一种结合专家建议和生产实际的推荐施肥方法。

是依据油菜籽目标产量确定的氮肥推荐量及其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施用比例。

(二) 养分管理

由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油菜多种在水旱轮作的水稻土上, 一般没有进行土壤硝态氮测试, 但仍可以根据对土壤状况的大致了解来估计土壤的供氮能力(强、中、弱), 从而大致确定氮肥的施用量, 对于供氮能力强的土壤, 氮肥的施用量应为作物氮素吸收总量的0.6 倍, 供氮能力中等的土壤, 施用量为作物氮素吸收总量的1 倍, 供氮能力弱的土壤, 施用量为作物氮素吸收总量的12 倍。氮肥的施用方法为, 基肥占全生育期氮肥施用总量的1/2, 2 次追肥平均施用余下的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和油菜籽目标产量形成的氮肥(N) 推荐用量。

对于磷管理, 当土壤有效磷(Olsen-P) 低于每千克5 毫克时, 磷素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快速培肥土壤, 故磷肥用量应为作物吸收量的2 倍; 当土壤有效磷在每千克5~10 毫克时, 磷素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 故磷肥的施用量应为作物吸收量的1.5 倍; 当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为每千克10 ~20 毫克时, 磷素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现有土壤的有效磷水平, 故磷素用量应与作物的吸收量相当; 当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大于每千克2.0 毫克时, 施用磷肥的增产作用不大, 个别的高产或超高产地区可以适量补充磷, 一般地区则无需施磷肥。当土壤速效钾(醋酸铵浸提钾) 低于每千克50 毫克时, 钾素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效钾的含量, 故钾肥的施用量应为作物吸收量的12 倍; 当土壤的速效钾含量为每千克50 ~100 毫克时, 钾素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现有土壤的有效钾水平,故钾肥用量应与作物的吸收量相当; 当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在每千克100 ~130 毫克时, 钾素管理的目标是作为苗期钾素“启动肥冶供油菜苗期生长, 故钾肥用量为作物吸收量的1/3 左右; 当土壤交换性钾大于每千克130 毫克时, 施用钾肥的增产作用不大, 个别高产地区可适量补充钾, 一般地区则无需施钾肥。

三、油菜施肥案例

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油菜籽的目标产量在每亩150 ~200 千克时, 施肥总量为氮9 ~12 千克/ 亩、磷4 ~6 千克/ 亩、钾6 ~10 千克/ 亩。把其中50%~60% 的氮肥、60% 的钾肥和全部磷肥作为基肥在油菜苗移栽前施用, 余下的氮肥和钾肥分2 次分别约在移栽后50 天和100 天平均施用。因为油菜对硼敏感, 当硼肥作为基肥施用时, 其施用量为0.5 ~1 千克/667 平方米。

(一) 油菜苗床施肥

要做好苗床施肥, 首先要施足基肥。具体做法是在播种前施用氯化钾1 千克/667 平方米、过磷酸钙5 千克/667 平方米、尿素2 千克/667 平方米、优质有机肥200 ~300 千克/667 平方米,将土壤(10 ~15 厘米厚) 与肥料混匀后播种。结合间苗和定苗追肥1 ~2 次。追肥以人、畜尿粪为主, 并注意水、肥结合, 以保证壮苗移栽。在移栽前可喷施1 次浓度为0.2%的硼肥。

(二) 油菜移栽田施肥

从油菜移栽到收获, 所需施用不同养分的总量分别是: 纯氮9 ~12 千克/ 亩, 纯磷4~6 千克/ 亩, 纯钾6~10 千克/ 亩, 硼砂0.5 ~1 千克/ 亩(基施), 七水硫酸锌(锌肥) 2 ~3 千克/ 亩。市场上已出售多种油菜专用肥, 如果打算购买专用肥, 在施肥时可用单质肥料将不足部分补足, 或依据本技术资料提供的配方自制专用肥。

1基肥

在油菜移栽前半天至1 天穴施基肥, 施肥深度为10 ~15 厘米。基施氮肥约占氮肥施用总量的2/3, 即基础纯氮6~8 千克/亩, 折合成35 ~47 千克碳酸氢铵或13 ~17 千克尿素。磷肥全部基施, 折合成33 ~50 千克/667 平方米过磷酸钙。用作基肥的钾肥约占钾肥总施用量的2/3, 即施纯钾4~67千克/667 平方米, 折合成67 ~11 千克氯化钾。若不准备叶面喷施硼肥, 可基施硼砂0.5~1 千克/667 平方米。基肥施好后便可进行油菜苗移栽, 移栽时注意不能直接将油菜栽在施肥穴上, 油菜苗根系不要直接接触肥料, 以免肥料浓度高而发生烧苗的现象。

2追肥

一般可分2 次进行油菜追肥。在移栽后50 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 即在油菜苗进入越冬期前进行, 此次追肥施用余下氮肥的1/2, 追施的氮肥宜用尿素,折合成每667 平方米32 ~43 千克的尿素。另外追施剩余的全部钾肥, 折合成每667 平方米33 ~55 千克的氯化钾。施肥方法为结合中耕进行土施, 若不进行中耕, 可在行间开小沟, 深度为10厘米, 将两种肥料混匀后施入, 施肥后覆土。在开春后薹期进行第二次追肥, 撒施余下的氮肥, 品种为尿素, 折合施每667 平方米32 ~43 千克的尿素。由于此时油菜已封行, 操作不便, 只能采取表面撒施的方式, 一定要撒均匀。3叶面追肥如果依据前面提供的施肥配方和技术进行施肥, 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基本可不再进行叶面施肥。如果在施基肥时没有施用硼肥, 就必须进行叶面施硼。叶面喷施硼肥(一般为硼砂) 的方法是: 分3 次分别在苗期、薹期和初花期结合打药进行喷施, 浓度为0.2%, 用溶液量为50 升/667 平方米。第五节花生配方与施肥技术在我国, 花生为主要油料作物,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其脂肪含量高达48% ~58%, 蛋白质含量为24% ~36%, 被誉为“植物肉冶“素中荤冶。花生的营养可与肉类、牛奶、鸡蛋等一些动物性食物相媲美。花生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其中山东省花生的种植面积最大, 达92 万公顷。在吉林省, 花生的栽培也比较普遍, 其中双辽市花生的栽种面积较大,目前, 全市已达2 万公顷。梨树县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花生产业, 仅林海镇花生的种植面积已由2001 年的500 公顷发展到2006 年的2000 公顷。花生的栽培有稳产、抗灾、市场好等优势,且其市场稳定, 经济效益好,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 花生的栽培面积在不断地扩大。掌握花生的需肥特点和配方施肥技术是提高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一、花生的需肥特点

花生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钙和一些微量元素(硼、硫、镁、锌、钼等)。这些元素同等重要, 不可互相取代。

(一) 营养元素的作用

1氮素营养

氮素主要是参与复杂的磷脂、叶绿素、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的合成, 促使花生多开花、多结果、枝多叶茂、荚果饱满。若氮素缺乏, 花生叶的颜色呈白色或淡黄, 茎色发红, 根瘤减少, 植株生长瘦小, 分枝少, 产量低。但如果氮素过多, 又会出现徒长倒伏的情况, 会降低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2磷素营养

磷素是磷脂、核蛋白等有机物质的成分, 能促进花生花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和根系的发育, 促进根瘤的形成。磷还能增强花生幼苗抗旱和耐低温的能力, 也可以促进开花受精和荚果的饱满。缺磷会造成氮素代谢失调, 叶片呈红褐色, 植株生长缓慢, 根系、根瘤发育不良, 导致花生晚熟及果实量少、不饱满。

3钾素营养

钾素参与花生的光合产物运转及其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活动, 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 并能延长叶片寿命, 限制茎叶徒长, 增强植株的耐旱抗病能力, 还能促进花生与根瘤的共生关系。缺钾会使花生体内物质代谢失调, 使其叶片边缘干枯,呈暗绿色, 阻碍光合作用, 影响有机物的积累和运转。

4钙素营养

花生喜钙, 钙素在花生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它能加速氮素的代谢, 促进根系和根瘤的发育, 加速荚果的形成和饱满, 减少空壳, 使饱果率提高。并且钙素能调节土壤的酸度, 改善花生的营养环境, 加速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缺钙会使花生的幼嫩茎叶发黄、植株生长缓慢、根系细弱、空壳率高、产量低。

5微量元素

锌肥有促进花生生长的作用, 缺锌表现为茎枝节间缩短, 叶片小而簇生, 叶色黄白, 患黄白小叶症; 如果缺镁, 则不能正常形成叶绿素, 严重者叶脉失绿、叶片白化; 缺硼, 则主茎和侧枝短促, 株矮呈丛生状, 严重时生长点枯死; 钼有利于作物蛋白质的合成, 并在根瘤菌固氮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是根瘤菌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缺钼则根瘤菌会失去固氮能力; 铁能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并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 花生缺铁则不能形成叶绿素, 茎叶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新生叶片的颜色变为白色; 锰对氧化作用有影响, 能促使茎叶健壮, 增加植株的抗寒力; 硫也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素, 缺硫则会导致花生叶片色泽暗淡, 甚至变白,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二) 花生对养分的吸收

根据研究, 花生需要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 :0.18: 0.48。每生产100 千克荚果, 需5 千克纯氮、1 千克纯磷、2.5 千克纯钾。要根据花生对磷、钾肥的吸收特点及其根瘤菌固氮特点确定其施肥量, 即生产100 千克荚果应减半施2.5 千克氮、加倍施2千克磷、全量施2.5 千克钾。在不同时期, 花生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花生在幼苗期生长缓慢, 植株矮小, 对养分的需求较少, 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均占其整个生长期吸收总量的5%左右。花生的植株在开花下针期生长较快, 株丛增大, 并大量开花下针, 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对氮的吸收量占整个生长期吸收量的23%左右, 对磷、钾的吸收量各占生长期吸收总量的22%左右。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茎叶生长加快, 并有大批果针下扎, 荚果开始膨大, 这个时期花生对养分的需求最多, 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花生整个生长期吸收总量的42%、50 %和66%左右。植株在饱果成熟期生长逐渐变慢, 下部叶片脱落, 根系吸收能力降低, 对养分的需求量显著减少, 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28%、22%和7%。花生在苗期吸收钙不多, 在花针期慢慢增多, 到结荚期达到高峰, 超过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