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82

第82章 气宜直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尹子,修炼须合天德,无为方合自然,自然而然就是修炼。)百姓之所以饥寒交迫,是因为官府收税太重,所以入不敷出而致穷困饥饿。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上面治理无方,政令百出,百姓为生计,必然要钻法律空子,而致难治。百姓之所以轻生冒死,是因为上面太看重自己的生存质量,骄奢淫逸,导致百姓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不保。百姓为了活下去,只好轻生冒死。所以,只有不为生存而生存,才是高明的生存方式。懂得自然无为否?

解曰:

于治国而言,赋税太多,必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古时,诗者就把奴隶主和官家比作硕鼠,讥而为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各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还有诗反诘说: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至后世,更有诗讽: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民不聊生,以至于要么饿死要么被杀死之时,百姓心里窝的火一点即起,开始是星星点点,最终成燎原之势,因而官逼民反,都是因为赋税过重。所以,一代代政权更替,新政府上台,首先就是减赋,把工作直接做到根子上,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才一次次地恢复生机。

上有政策,则下有对策,老人家前章已说民之难治,是以其智多,此处则说民之难治,是因其上有为,是直接把问题根子刨出来晒。如果能效法尧舜,何来乱世呢?然而官家一旦为官,即私欲膨胀,不知不觉便视百姓为刍狗,忘了人急上树,狗急跳墙。狗本不捉耗子,但耗子欺负了狗,狗如何饶得了耗子呢?不吃你还不能咬你、揍你吗?

从修炼角度而言,本章老人家所阐,是对三章和十九章的补充,从另一角度直接阐述有为的严重性。“上食税之多 ”,这是不慈;“有为 ”,这是不俭;“求生之厚 ”,这是后天心念欲求天下先,都是没放下所致。

修炼之道,老人家再三强调自然无为,时时处处不可以动心求速。心即上也,即火也;重为轻根,静为燥君,动心必非清静,火旺必致伤丹。虽说有欲观徼采炼有为,终是客观以无为主宰— ——我不为主而为客也,妄搬妄运,必失其根,必致散漫无统、气急败坏,此谓 “民”饥,此即不慈!比如 “智叟练功 ”。

因为念头来去纷纷,会急于止念,这是念上加念而空耗其神,于心是不慈,于气是不俭,比如 “智叟晒谷 ”。 “求生之厚 ”,实际是因求果心切,把真气上运于顶,因失根而无有着落,这是甚爱必大费的举动,此即 “轻死 ”,此因 “为天下先”(见 “智叟练功 ”)。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这是老人家教导后人不动心不动念,长保无知无欲不为而为,这种自然无为胜过一切法工。

智叟晒谷

智叟决定晒谷,考虑到后山林地里比较清静,没有鸡鸭叨扰,决定到林子里选一片地晒谷。此时,有一位老者,骑着青牛过来,见智叟如此,就笑说,自家眼下就是好地,何苦跑那么远去晒谷?林子是比较清静,但难免有野物出入,而且必然有鸟兽来去,都是一样,如此来来往往岂不是劳心劳力?智叟觉得有理,于是就在自家门前清扫一片地方,准备晒谷。

地扫罢,智叟开始倒腾谷子,为防鸡鸟刨食,决定把狗唤出来看谷,保证自己可以专心倒粮。有狗看守谷子,鸡鸭果然不来,智叟正高兴间,突然想到邻家的狗,万一两狗相遇,在谷粮之间游戏折腾,必然影响晒谷,于是找来一绳把狗拴上。

狗被拴上,颇不自由,于是大喊大叫,引来全村的狗围观。智叟担心狗多影响晒谷,赶紧一个一个赶去。但赶走东家的,西家又跑来了;赶走西家的,东家又跑来了,以致满村狗跳鸡飞。鸡狗主人闻声而出,问清原因后,把狗一一唤回。智叟正要松一口气,自家的鸡鸭又到谷场边转悠起来,于是忙得不亦乐乎。

半天过去了,智叟累得气喘吁吁,还没能把谷倒开。此时那位骑牛老者回经其门,见一地谷子尚未摊开,问清缘由,笑说:看谷晒粮甚简甚易,摆上一张桌子在树下,但管吃茶吃酒,有意无意关注就好。偶有叨扰,但呼其去,只要不吃谷子,任他来去便可,何须一事再加一事,徒耗自家心力呢?

智叟练功

智叟听说练气可以长生,决定练功养生。智叟平时吝啬,舍不得请老师,况一直自觉聪明过人,决定借本书照着练。书上说,要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然后呼吸运气;吸时小腹要收,呼时小腹要实;尔后以心行气,先下丹田,次过尾闾,继挺命门、夹脊,复翻玉枕,最后直越泥丸宫,就打通督脉了。

智叟觉得非常简单,而且书上说百日有成,于是心气十足地照着练去,调整呼吸又深又长,鼓腹收肚的,果然有些意思;只是感觉气机略有不顺,腹中似乎有些消化不畅。联想书上说气满不思食,认定属于气满,于是提肛搬运,用意采炼,十分辛勤。

功夫不负有心人,智叟终于感觉体内有了动静,只是运气上顶时,会头晕眼花,而且呼气鼓腹越来越胀,渐渐还有失眠现象。智叟寻思,失眠大约是精力充沛之故,于是更加精进。某一日,智叟一口猛吸,运气下行时眼前一花,一头栽倒。邻居闻讯都来探望,又掐人中又灌热汤,待智叟睁眼,大家连问怎么回事。智叟说:正在练功,突然悠悠晃晃到一冥冥昧昧之地,看到一黑一白两个高帽子官差正在吃茶;当时口渴无力,正准备上前讨口茶吃,突然被叫,才知晕了。这时,一位张姓读书人路过,人称百人准头,智叟见了,连忙请教书中内容。张先生问了缘由后,淡然笑笑,征得智叟同意,将书化成灰研成墨,用筷子写下几首四言走了。言一:玄牝罕知,口鼻妄施;吐纳千载,人不及龟。

其二:阴阳主宾,安知疏亲?空闭尾闾,误杀阎人。其三:聪似颜闵,无师莫猜;丹经无诀,何处结胎?智叟没看懂,就当做传家宝,一直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