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75

第75章 不争之争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尹子,老朽接着讲这三宝妙用。)真正的将帅或武士以德为重,以慈为本,不恃强逞狠;真正的斗士常保太和之气,不会发怒,空耗心力;真正的赢家对敌,不主动出击;真正会用人者,态度谦和处下。这些,显现的都是不争之德和用人用事的恰到好处,如此则合天道,是自古以来的极致境界。

解曰:

本章是对前章的补充说明。

修身养性的工程,只在把握一个心平气和。心平,是心性功夫,说明后天习性已服;气和,是命功,习气已被调伏后,命功上的必然结果。

善为士者不武:

这是老人家殷殷告诫,在命功方面,不要妄自用意动念抽添运火,伯端师说过:“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必因斯害己,要须制服觅金公。”自古祖师传药不传火,概因掌握火候的分寸最为容易也最为困难:说容易,是镇之以无名之朴即可;说困难,因为需要在无为处有所为。因此,伯端师又论说,“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老人家在第三十章阐说抽添运火的功法功用即说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善战者不怒:

这完全是对心性功夫的要求。某次练习太极拳静功,突然想到自己曾被他人冤枉,接着几十年来所有不快意的事慢慢涌上心头,顿时心生恨意,而且恨意不知不觉间艳艳地绽放开来— ——恨者同于恨也。开始没觉得什么,时间稍长,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好像中毒了似的,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当时觉得快是气疯、气死了,于是赶紧起身,并一点一点地调和心情,才免了一劫。

常言说心平气和,又说心浮气躁,如果在炼性期间念动而心急,即如钓鱼时起杆过早,如此必然导致鱼去饵空,难免会有气恨,这尚且不算什么。如果在炼命中念头起而恨意生,工程塌方(倾丹倒鼎)尚算轻微的,活活气死也有可能,这个结果即是气急败坏。因而在修炼上,如果不把性子打磨圆融,在炼命期间极易出事。

善胜敌者不与:

老人家以前说过,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处何以说善胜敌者不与呢?老人家要表达的是 “善有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 ”,如果在生活中做到和光同尘不结因果,修炼中不起一念,纯任天工,必然合于自然,哪里需要 “用兵 ”呢?所以才说 “善胜敌者不与 ”———不与人结敌,则天下无敌。

善用人者为之下:

纵观五千年历史,不耻下问、不耻下求而得江山社稷者比比皆是;老人家此处所阐述的,目的不是用人,而是以用人来比喻用神,本意是阐述不为天下先的道理。在以心行气时,微微以意思跟着,不得已而引一下,这即是自然法工,伯端师谓之 “用将须分左右军,饶他为主我为宾;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 “饶他为主我为宾 ”,即是彼不动,己不动,不得已跟着动一动,以太极推手来认识,其原则即是粘连黏随、不丢不顶。

是谓不争之德:能做到以上几条,即是在炼命方面做到了不争,即是道法自然之一斑,这是修炼的德。是谓用人之力:老人家此句极易引起歧义,结合上下文,意思可以理解成用得有力度,比如现在说做事,做得好是做事得力,做不好是办事不力,此处的 “人”,显然是指自家后天神意。“用人之力”,显然是以人合天,配合得力,当代称之为 “给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此即以人事天,以人合天,古往今来的极致法工。

阐道至此,老人家是反复再三强调不争之德;人之于世,都求能够胜出,于是争名争利争功,而修炼之人,也往往拿着一个功德概念争个欣然。其实,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本虚无,何来功德呢?

争来一个面子,失去一个里子;争得一分功德,则损一分阴德。

———这是多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