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73

第73章 天德三宝(1)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尹子,你问修德心要,老朽就与你说说。)

天下都说我们要修合的这个 “道”大,大到无法以平常物事去形容,这是因为她的能容,才大到无边无形无相。如果有具体的形象可以描述,也就大不了了,早就很渺小了。我有三个法宝,一直持守着: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慈仁之心,是合道之性,是大德之风。能爱万物如爱自己,能视万物如同手足,则能慷

慨就道而死不足惜,所以能够勇敢。简俭之风能遏制浪费,遏制浪费才可以厚积而广大;乱运心气而不知惜爱,纯粹是消薄慧命。不敢为天下先,是谦恭之风,因为不敢争居天下之先,所以能韬光养晦以合大道,从而成就浩然。若无慈仁之心而徒逞其勇,不简俭作为而徒求至大至远,底气不足而徒求为先,是自寻死路。只有心怀慈仁,才能圆融为事,那么战则胜出,守则稳固。天地救人,是以慈的力量护佑人的。

解曰:

败家子,败家子,就是不慈不俭逞为先,而败坏身家的。

修炼或练拳,不做到气以直养,即是不慈不俭;妄搬妄运,调呼吸假运气,则是敢为天下先,是在败 “我”身家。

守持三宝夺天下大道无形。

大道之无形,大无外而小无内,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搏之不足既,能显现的只是一个慈善仁爱的正能量存在:生育天地,常养万物,运行日月。因而老人家说罢大道无形,总要指出一个下手处。他的证悟,赖有三件心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持而保之,可以通达无我,此即修炼之道。

道家有三宝,曰道曰经曰师,佛家也有三宝,曰佛曰法曰僧,政治家也有三宝,谓自由、平等、博爱。老人家此处阐述的三宝,是修炼需要时时处处持守的三个心法指南:大仁大爱之心,简俭之风,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

慈的道性,体现在人,是第一念的德善。三十七章说过德性,两人机遇于十字路口,心头第一念的反应,这个第一念如果是善,则是大仁大爱,而不是转念以后关于 “仁”的词条。此念之善,相当于见到人家孩子要掉井里,心头恻隐之心惊生,油然而生救助之意,丝毫不考虑任何因素,只管上前救人。这即是仁,是慈,是道心。此时哪里需要考虑去学雷锋、王成、董存瑞?甚至不知道考虑自家性命!前不久浙江永康老板杜某救人遇难了,他何曾于跳河前想到自己身家过亿需要持守?故而老人家说 “慈故能勇 ”。

此 “勇”是 “仁心 ”的本能使然,即佛说的 “不惊不怖不畏 ”,因而后文说 “勇于不敢则活”。这个 “勇”字,也是慈仁的理智使然;而 “勇于敢则杀 ”的勇,则是后天徒然之逞,因而孔圣人说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仁者爱人,人恒爱之。能视万物如自己,心地已能包容万物并被万物所包容,自然不会再于外物上斤斤计较,然后定静功夫越来越好,即通向修命了。否则终日昏昏醉梦间,蝇营狗苟若许年,心思全落于声色货利,如此无以为静,如何无欲观妙呢?所以古人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是大道的 “夷”。

修炼的工程,从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入手,于无知无觉、空空沌沌中突然一动,即是灵机一动真阳来复,从此处下手,即是炼丹有基。此基,是一个积的过程,所以老人家五十九章已经阐述了简俭之风,说:“治人事天莫如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生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