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67

第67章 处下为上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取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尹子,修德以处下为上。)作为大国,如果能像河流一样,示柔处下,必然成为百川之所归。天下母性动物,就是以沉静之象吸引躁动雄性的,这是以静为下,所以要有雌柔之性。如果大国能以谦虚胸怀和小国结交,小国必然归心顺服,这就做到了以大取小。至于小国,如果能以谦让之态与大国交往,则能取得大国信任,这是以小取大。

两国相交,无非以谦下而取,或以谦下以取,都是以谦下而成。于大国而言,无非是希望天下归心;于小国而言,无非是能被容于大国;双方都能谦和处下,则各得其所。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国应该主动处下。

解曰:

有人惯于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是小志,不是胸怀;有志而且有胸怀,方得行健以自强不息,势坤以厚德载物,如此方为大器道器。

所以,无论任何集体单位乃至个人,都应当追求底气、大气而非霸气,追求容服而非压服;于练拳,则表现为不怕事、不惹事。如此,治命则器官和谐而身安,治世则国与国谐而世界和平,此为和光同尘之妙用,体现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胸怀,此谓和谐之道。

和谐之道

道德一经,讲道之为体,德之为用,因而说道生之,德畜之,这是演德以示道性,所以《道德经》就是《道得经》,一部如何得道的经。老人家顾左右而言内外,四维上下说了个遍,无非是通过种种言说,以破除人类后天形成的各种虚幻的概念或认识,即破除各种相,从而回归思想意识的清澈干净,以合于先天本初。但基于传道的要求,理可以明透,法不能轻显,因而字里行间隐语很多,如本章,大国暗指的即是上田,即元神所居之地,代指神意心志;小国意即下田,指意土,代指心光满照之处,引申开去,也可以指人或事或时或地;两田的合一,只是一个谦下之德所为!老人家这个太极圈儿划得真是壮观。

“大国者下流 ”,暗指神光下照丹田,得乾坤交而得天谷神水下咽,这是 “下流 ”的功法功态。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是在讲丹田。丹田又称气海,气海即气之海也(老人家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海因纳百川而成其大,丹田因聚气而成其田),炼丹非此处不可,这个乾坤交 之地之田,即是天下之交处,天下之牝在。所以练武之人强调气沉丹田,然后能精足气壮,此后才可以为拳,这是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阐述的根本。此处腰间的范围不光指两肾所居,更指腰部这一块地方,前后丹田都在表述之内。前人传拳,讲究不遇知己莫轻传,所以也是隐语多多。

拳论又说静中触动动犹静,这是基于炼精化气的需要,太极是动中求静的功夫,因而有静如山岳、动若江河的要求。身虽动,心贵静,必须在静定之后,物极而反,而有一阳之来复,此即老人家所说的 “牝常以静取牡,以静为下 ”。因而,禹襄公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敛气入骨。修身炼命的工程,一般以神光下照丹田,这个行为即是 “大国以下小国 ”,两国和谐交融,即是乾坤和合,然后得以炼精化气,这即是大取小;气化之后,逆行河车,沿督脉上行至天谷,即是小国以下大国而取大国之意,归根结底,是一个心志相合、心平气和的功法和功态。

两田相合,是以谦下之性,行谦下之礼,示谦下之德,成谦下之行,因而说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两田不过以下以取,或以下而取,终其过程,即如老人家所说的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

老人家本章以治国之道比喻治身,可见天下万事一理。

中国是大国,一向以谦下之风处理风尖之事,希望整个世界和平共处,这种举措是合道的,不愿逆道而行的。可惜某些小国,屡屡把中国抛的橄榄枝塞到股下,显然是个别人不谙治国之道,为了个人私益置社稷全民于不顾,听信外欲怂恿,跳上蹿下演个跳梁小丑,满世界都在笑,还自以为得计。

孔圣人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这是中国的国性决定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世界发展趋势决定的。某些国家意图搅局,从而浑水摸鱼,实是螳臂挡车,蚍蜉撼树,必将成为历史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