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66

第66章 天道和合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尹子,为什么说大道至简,老朽是有道理的。)治大国没什么大不了的,跟烹个小鱼没什么区别。治身也是这样。用 “道”莅临天下以治,天下鬼怪是闹不了什么乱子的。倒不是这些鬼怪没了能力,而是能力无从发挥;能力无从发挥的原因是,圣人德高望重,无从下手。这样两不相伤,就是德德和合了,诸事自然会顺遂起来。

解曰:

“治大国若烹小鲜”,此句已为后人津津乐道,自言治国治世治理公司都是小菜一碟,颇为豪迈。老人家更是豪迈,以天地为灶,以和光同尘为柴,以清静无欲为火候,以万事万物为佐料,以无为不争为菜铲,烹食大道为一盛宴。古往今来,几人比肩?

六十一甲子,一甲子一轮回,老人家阐道至此,以大道为烹,说德交归焉,当算菜成,后人分为第六十章,是人意还是天意呢?

做饭之道

修炼之道恰如种田,是见自然天工,无须勉强而为;不以强为,是不急不躁的心性在支撑着。本章老人家开章即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说修炼也跟做饭一样。做饭,不管吃什么饭,首先要洗锅。锅不洗干净,会影响味道;修炼时心地不净,怎得全真,如何正一?

如果是个破锅,要提前补好;破锅于做饭,相当于修炼上是有漏之身。

做饭,锅里要添上水米再烧,不可烧空锅,否则后果很严重,有可能锅底火蹿上来,把锅盖子先烧掉,甚至引起火灾,所以说: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火要烧到锅底下,不能烧在灶口,更不能烧到灶外,这相当于修炼时目光下照于不内不外之处。如果坐了多少年还没有任何感觉,就是因为火没烧到锅底下,如此,即使把厨房烧了,也烧不出饭的。因此,修炼这个烧火做饭,不在尘劳不在山,只在自家锅底煎。

锅底的火要均匀,不能盯着一个点烧,要烧整个锅底,这相当于修炼要做到神光满照。

做饭不可急,锅中水开或者饭熟,需要一定的能量支撑。能量不足,则水不能开、饭不能熟,而心里发急,火就容易烧大,太大了火苗窜出来,则是白白消耗了热量,所谓修得快来催人老,就是因为空耗太多。假如锅里煮的是米,火势太烈,锅中热量散发不畅,即使锅底糊了,饭依然是夹生的,可见火候的重要。由此也可见,做到不争,不光是对待他人他事的态度,更是处理自己修炼心态的态度。

做饭也不可以散漫,散漫犹如火势不旺;火势不助,何时把水烧开?何时把米煮熟呢?此谓修得慢来费韶华,是有个文火武火的讲求。

以上是修炼时的心意,一如太极拳讲势势存心揆用意,是意不可断,意不可散,但也不能用意太狠,故而说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修炼用意正是如此,三丰祖师打坐歌说:

性要悟,命要传,

休将火候当等闲。

闭目观心守本命,

清静无为是根源。

可见修炼的 “火”要折中,不大不小,清静无为最好,因而伯端师说:“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大道生天生地生万物,从来没有要求哪个长得快些,哪个长得慢些,只是一任自然。

火能不大不小而适中,能量正好在锅中散发,锅中小鱼随着热量的传递,慢慢地由生变熟,根本不需要折腾来折腾去,纯是自然而然之事,因而治心治身只是一个自然,此谓以道莅天下,不加一意扰之,不减一意持之,因果关系温温和和也。灶下款款呼呼地烧火,锅底呼呼款款地传递热量,锅中物款款缓缓地吸收热量,这在修炼上,则是效法了道性,为而不恃,为而不宰,不为而为了,反作用力则是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鬼不伤人,神不伤人,人不伤人,和谐共安,此即 “德交归焉 ”。

反之,灶下的火太大,锅也热得快,能量传递不及时,小鱼就被煎煳了,一锅鱼臭自内而外喷薄而出,还把锅底粘了一块,洗锅也要多费力气,这即是鬼伤、神伤,人也伤了。所以,老人家此处所说的鬼神,实是指天地之间的因果作用。

如果柴火不够干燥,或者锅底通风不畅,还需要用风箱鼓风,这在治身上属于呼吸的作用。呼吸也是自然之工,忌人意过重,不疾不徐慢慢吹嘘即可。太急了,把小火苗吹熄都有可能,太散漫也不行,会把自家拉得偏为紧张,一如老人家所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所以,风箱鼓动的一来一去,正如鑫公所谓 “乾坤如橐龠,太极一大囊;盈虚消息故,皆在此中藏;至终复自始,一气运弛张;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 ”。

烧饭并不影响有说有笑,说东家媳妇眉毛画长了好看,说在街上看到了个帅哥又高又壮;说归说做归做,不忘火候火地,更不忘添柴便好。所以,修炼并不需要休妻绝粮,并非什么都不做,只有跑到深山才叫修炼。进山只是部分人的因果缘分,如果世人都进深山修炼,不过三年两载,怕都要因饥饿而死,自行往生去了— ——何况也没那么多山。即使饿不死,都按某种要求去做,三五十年以后,人类绝种,人间这重天地也就不存在了。这些人中,有老子的后代,也有佛的后代。

待闻到有饭香散出,也不能急着揭锅,毕竟性急吃不得热豆腐,万一欠生,哪怕早一秒揭锅,也可能需要补几把火才能把损失补回来。此时需要的,是慢慢减火退火,行温养的功夫,直到饭香逼人,再把锅盖一揭,噫,群阴剥尽,满锅喷香— ——丹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