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尹子,体悟大道非为难事,亦非易事,老朽与你说说这功夫之度。)形与神合一,能做到须臾不离,同体而不散乱否?专心致志地调息养气,能似婴儿般心无挂碍无所思虑否?清除杂念,自净此心,能做到洞彻无余一尘不染否?以心治身,能做到清静无为否?眼、耳、鼻、舌、身、意,观六路、听八方、嗅百味,能守住清静、不动自心、不起争雄之念否?通达无碍、世事洞明后,能做到无知无欲无见否?这些道理需要用心参悟。天地之间,万物无不是天地所生所养,但天地从不以此为功,加以主宰或干涉,这体现了天地的道性。你能如是否?
解曰:可离非道
修炼之道,存乎一心。
开篇,老人家就问后来的文始公,即当时的尹喜老先生,问形神不离,浑然一心,他能做到否?专心致志而心不强为,若有意若无意地看守心田,一任气机自然流转,能似婴儿那般全然自然否?
老人家这里用 “能婴儿乎 ”来形容心态的淡然,后文还有赤子之说,缘于出生婴儿最为无知无欲,心底干干净净,不受丝毫后天人意影响,因而气机自然和顺,无一毫之人为,无一丝之勉强,泰然如然而自然。人之于世,谁的心中没有如此一个纯真无瑕的婴儿呢?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是在问,清静自心,能做到一尘不染否?涤除,是清除之意;览,是对镜自照;玄,是合于玄之又玄境界的标准。
修炼身心,要求动时炼心,静时炼命,心中须如明镜高悬,检查自我日常是否平静,杂念是否不存,是否能做到心静如水,因此儒家要求一日三省吾身。能对境无心,即是略得性功;在见性的基础上,炼命自然容易,因而儒家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果停留在性功上,还只是初步的 “空”,不能超凡入圣,所以有 “光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的祖述。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都属炼心之问,在阐安心之术。“无知 ”“为雌 ”“无为 ”,以及 “无离 ”“为雌 ”“如婴儿 ”,都是心态上的把握,所以本章所述,全是针对炼性工程。
道家强调性命同修,修炼的原则是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可能让天合人,必是以人合天,以人之心合天之德,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是也,程朱理学说绝人欲、存天理,即是出于此意。
人心合于天心,必须师法自然、师法天地,所以孟子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大学》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本段所言,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大学》此意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述 “无知无欲 ”,有所恐、有所乐、有所忧患,都属于有知有欲;而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则如老人家六十三章所言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要求炼命时心如寒潭,一念不生,此即动中得定之功;待定中有动,动之如如,则是炼命,这也是拳论 “静中触动动犹静 ”的本意。《中庸》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也是此意,算是对修身炼性的一个总结。
至于后世辛弃疾有诗,说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也是合道之言,比如三丰师和济颠师就是味无味处、材不材间的代表,只是辛老更多是出于牢骚,没有真的看破红尘世事,否则也不会感叹,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说,希望他老人家不要生气。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是老人家本章结束语,说明无知无欲是天地所显之性。不似当代社会的很多父母,生下孩子后,把孩子当做自己一样培训,扼杀多少灵性和天真!孩子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就是父母最大的成果,按自己的意志格式化孩子,实质上是对子孙的摧残。如果天地有人私人欲,觉得众生不合己愿,人还有活头不呢?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养、育、化,但天地从不以此为功,不自以为都是她生她养,而去主宰干涉,这体现了天地的德性;修炼讲尽人事天,人天合一,就是效法此性。
此性即是无知无欲、如如不动。老人家连用几个排比句,然后自己点破答案,教导修道炼性之法、伏心之术,于太极拳而言,此谓 “势势存心揆用意”。
太极丹法:势势存心揆用意
“势势存心揆用意”,是太极拳十三势行功歌的句子,此歌全文说: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全身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曲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疑。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息。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是说太极拳练习之要,在于腰隙。腰隙,是两肾之所居,本书 “刻刻留心在腰间”部分已作详解,不再赘述。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全身不稍滞:这是承上句 “命意源头在腰隙”,上文强调命意源头,本句强调虚实的变化。太极拳身形虚实的变化,是通过腰裆的转换来实现的,因而要求刻刻留心在腰,其功效,一是容易做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二指腰部的沉转运动是实现虚实变换的前提。如正一太极之进连环式,腰部向左沉中带转,重心随之向左转移,左手顺势弧形左运,右掌顺势翻转前按,如此行劲非常轻利。杨式太极之搂膝拗步也是如此,如果强行催动右腿向左弓蹬以前移重心,在变转虚实时既不便利,也容易伤膝。再如陈式揽扎衣式,腰裆边沉边向右转,重心随即右移,右掌同时随展臂按出,则演练起来极为简单。
气遍全身不稍滞:
本句须结合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一起论述,且置不论。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静中见动,动犹是静,在前文 “用意不用力与动中求静”中已作表述。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亦不赘述。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依武禹襄前辈所言,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尾闾中正,即襄公要求的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练好太极拳,必须随师,按我师朱老虎先生所言,未经师传,难过三层功夫;过了三层功夫,全凭自己练悟。当代社会网络发达,视频多多,且不论良莠;然而视频因拍摄方向、角度的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所以拳法还是需要师当面传授,否则容易失之于散,难以实现外形的 “合”。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依襄公所言即是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都是对 “势势存心揆用意”的一个解释。
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这是讲太极拳体用的终极思想,也是对武德的要求。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息,这四句,表面上理解好像与拳毫无关系,但细推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两句,当知其用意颇为深长。歌中,“势势存心揆用意 ”和 “得来不觉费工夫”,一般认为做到用意不用力、放松不着急就是了,这是没有认真合起来去理解;合起来大有玄机可言,相当于太极内功理论的一个玄关。
因为 “揆用意 ”,所以才不觉费工夫,说明练拳做到了一志凝神物我两忘,如此才如襄公所解: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不入禅境,焉能直养无害,而得 “极坚刚 ”呢?所以襄老的十三势行功心解,表面看散乱无章,实质上全是在讲 “势势存心揆用意”,以至 “得来不觉费工夫”: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沉着松静,专注一方;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意气须换得灵;静如山岳;蓄劲如开弓;力由脊发;气以直养而无害;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似松非松,将展未展。
这些描述都是 “揆用意 ”的表现。
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便利从心;圆活之趣;动若江河;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劲以曲蓄而有余;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无气者纯刚。
这些论述都是 “揆用意 ”的结果。
“全身意在精神 ”,是 “揆用意 ”的方向。
能做到 “势势 ”存心揆用意,则必然做到了 “时时 ”存心揆用意,再把握有无之间那点真意,练在当下,养在当下,自然能人拳合一,形神俱妙,如庄周之梦蝶,不知我是拳或拳是我,不知我在行拳还是拳在行我,如此行拳,就是禅拳了。这是太极拳练习的根本。
而后句 “得来不觉费工夫”,则如老人家所说,是 “不为而成 ”了!
这是太极心法,也是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心法。
老人家言说涤除玄览当以无疵,实是因为后天人心太重,难以放下自家认识、意识相,于是不得不接着尹公的问题,继续为人破相,依然是转着一个 “有”“无”的圈圈— ——老人家才是太极高手。
下一章,老人家那个乾坤圈是怎样玩转的呢?
附: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及可臻于缜密矣。
又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又说: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