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16

第16章 即有即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尹子,你问这个问题,说明还没明白老朽所说的阴阳二义。老朽再与你说何谓有,何谓无。)你看车轮子,三十根幅条连接到车轱辘上,轱辘上需要三十个空洞,才完成车轮子的形和用。揉捏泥土,制成一个中空的器物,则有了容器的形与用。建造房屋,中间须空才能住人。

你看,“无”了 “空”了,却显示了妙用,这是 “有”的用处,还是 “无”的用处呢?万事万物都是这 “有无 ”的共同作用。

所以,不要执著于 “有”或者 “没有 ”。

你心能定否?

非有非无

老人家二章即说 “有无相生 ”,说因长见短,因低见高,言万事万物是通过人的意识概念作用而呈万相的。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尚且是有形之对比,本章则是把阴阳的转化阐至有无二相,希望后学能破有无,窥知一阴一阳之道。

车轱辘的洞,是空,是无,因为有了这个空无,辐条得以安插,而有了车轮子的 “用”,这是因为 “无”而有了 “有”。

和泥巴做成器皿,器皿中间须必是空的,否则泥终是泥。正是这个中间的虚 “无”,才 “有”了容物的 “有”用。而同时,泥巴变成了器物,是无了泥而有了器,这也是因 “无”而 “有”。

这个逻辑存在于任何事物。

这因无而有,也可以理解为因 “有”而 “有”:因 “有”空,而 “有”用— ——老祖先们真是智慧!

后文老人家还说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从有无的角度而言,善人是 “有”善,不 “善”人是 “无”善,因其 “无”而 “有”了借鉴的作用。前文提到辛弃疾的诗词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木因不成正材,不能被大用,此其 “无”,反因其不材而得以保全自身,这是 “无”材而 “有”存。基于此,后文老人家还说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虽是在言说圣人心地宽广,但也说明圣人善于从 “无”中见 “有”,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正是如何把握有无二义。

一杯水,是 “有”一杯的水,把水倒出,杯里是 “无”了水而 “有”了空气;水 “无”一分,则空气 “有”一分;“有”一分空气之入,则 “无”一分水之存;而且,水不管倒到哪里,总有空气进入杯中;是空气加了,还是水减了呢?是水增加了,还是空气减少了呢?在地球上,空气和水只是换个地方,从来没有加减过。故而,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呢?正如建房,料从何来?料往何去?当代人类喜欢创造 “风水 ”,从有无的角度而言,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挖了左边的土,垫了右边的路,大地上从来没多过什么,也没少过什么。

再如世间之财(货币)。世间之财,犹如人之气血;人的细胞不同,其所得气血量也稍有差异。然而气血之根本,是流行周身以应生机,所以一个国家把财物流通之相称为经济命脉走势。

由于细胞构成的脏器不同,血液储量也有不同,因而人之于世,其财不可均有,必然有贫富之不同。因 “无”有钱人,而 “有”有钱人。然而,虽然贫富不同,人之一生所食最终有定数,其余皆不属己,犹如任何一个细胞生命的过程,其用气血量终究有度。

气血流通周身,人得生机焕然;钱财流通于国,国家则得繁荣有象。这是因为 “无”凝,故而 “有”流。

气血凝而不流,必然导致人因阴阳失调而病,甚至死亡;钱财固而不流,则国家不能发展,能致亡国。这是因为 “有”凝而 “无”流;因 “无”生机,而 “有”死命。基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政府发动侵略,就是先打货币战:于发动战争前大造假币,投入侵略意向国,然后趁机发动侵略。货币只是一个货物交换的便捷媒介,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而货物的量是相对固定的,币多了则是水分,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和社会纷乱。这相当于造假血输给他人,假血无气,把人整得半死不活,然后乘机把人暴揍一顿,抢人的饭吃。

从这个意义上讲,造假货,也许质量过关,不至于毁人健康乃至生命,但造假币乱国,等于对一个人输假血害命,不被砍脑袋才怪。

当代某些国家扮演的,就是这么一个不光彩的角色,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就靠找人吸血以图继续生存,发动战争以强欺弱,明明是吸血鬼,却美其名曰民主。

什么是民主?不以后天凡心治身,是人对身体的民主。

世界也是一个人身,每个国家扮演的是器官角色,气血循环于周身,营养布于各器官,自有其规律,何需人意调整呢?有些世界器官自身造血功能差,但只要安守其位,自然能实现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转。但个别器官不想付出,只想白白享受,对于无力掠夺之国,就以借贷为由,巧取豪夺,到处欠账。欠就欠了,认真工作,以各种能力偿还便是,此天道之自强不息也。试看人身哪个器官不工作呢?若不工作,必是坏死,人为保命,必换之。某国不可能不明此理,却威胁印币,这就是造假血的勾当,不地道也。天道无情,常与善人!试看人身,凡生疮鼓脓或生毒瘤,必以治,甚至切肝断臂,总要维持身命的存在。所以,政客需要修正大脑系统,否则不换脑子,就换位子;大家为活命,器官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什么是流通?人身气血能有序地周流不息谓之通,通则不痛不病,则生,则久;不流则滞,及其凝而不流,则死。可见,“流通 ”也是修炼术语,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大抵在道教,其言甚明!

正是由于气血或经济需要有序地流通,因而古人说富不过三代— ——富只是拥有可以用的量,但不可以 “拥死 ”,大环境不会让气血滞住,否则国家不会刺激消费;所以,有钱该花就花,把日子过好,把身体养好,不乱花就好。

因此,“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是至理,万事万物一体同根,皆具用之不用或不用之用,不必心生分别,以致自拘真心,这即是释迦老人 “菩萨应离一切相 ”的意思根本,也是本章的言说根本。

本章阐述的有无,一是说理,二是说性,三是说功法功理。

道,浑然无相,天理流行,显现的是不二之理。

如果实现人天合一,修此人身合此大道,需要 “有”两 “无”———无知无欲。无知无欲即是浑穆之心,清清磊磊如如,无一毫之挂碍,无一丝之牵缠,这即是道心,是修炼必须把握的心性。

然而,六道辗转来去,诸人尽失其灵,迷其性,忘其根,沉于声色货利而不能觉,于是老人家及诸祖千呼万唤,希望后人能破有无,知诸相皆幻、诸心皆非,知万事万物即有即无,非有非无,可有可无,期望后人能明理而后定。

能定,自然能做到首章所说的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即是以心印心的功法功理功态,修炼之道,就是人心印于道心。

老人家说来说去,不离一个有欲无欲,真是严谨!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太极拳本是道家修炼用的拳,只是传至社会,渐渐随着人的不同需要,出现了作用的不同,强人以之图强,弱人以之求康,唯有修士以之炼,但其理始终贯彻了有无思想:因有心求柔,而无意成刚。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即是从拳而言,从理而言。

太极拳的极柔软而极坚刚,是对劲力的描述,此劲力之坚刚不是指力硬,而是积柔以成刚。练拳时,通过全身的放松,加之意念的引导,使内气流转贯通,活泼无滞,渐渐形成一种松整通透的劲力。由此可见,柔软是坚刚的前提,坚刚是柔软的结果。这种劲力上手后极易伤人,所以襄老在其行功理论中,以反问的方式说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太极拳讲究刚柔相济,此处之 “刚”即是此意。

刚柔相济,不是软硬兼施。太极拳行功走架强调松柔,不允许肢体上有僵硬现象存在,澄甫公对此有专论,“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生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也”。

老人家曾说上善若水,水的表现有三种状态,其一是冰,冰融化的过程,可以譬喻为一个松柔的过程。首先是由冰化为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初期能感觉渐次融化,这个过程比较舒适,但温度一直没有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这个过程很容易使人失去信心或兴趣。

二是冰全部融化成水,相当于全身基本放松了,到此境界即可得松沉之劲,如果要领掌握得当,发劲时沉着松静,可达到初步的劲整和坚刚,犹如高压水龙头喷水,其力不逊;当代科技甚至运用水刀来切割钢材,可见水的爆发力。到此境界,在化劲上即臻自如,能做到逢高就低和随曲就伸,非松至此不可。

如果能继续放松— ——如水之汽化,化劲时,对手如捕风捉影、捉雾拿云,终难得手;发劲则如汽化之水以高压形式迸喷出来,具有相当的杀伤力,此为极坚刚。鑫公描述这种境界说:“然虽劲从脚根起,其用本在心;心机一动,中气即由丹田发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于此。”

———中气即由丹田发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于此,此处周身力气指的丹田之气合于身形而形成的内劲整劲,不是肢体上的力气。这就是无了僵硬而有了柔刚。可见,前辈强调 “柔久则刚自生 ”,从而刚柔相济,这是合道的,不必在 “硬”上强作文章。以太极捶式为例,若在出拳之刹那,拳、腕硬起,整条小臂必将受之影响并随之僵硬,何来内劲的一以贯通呢?劲力再大也只是僵柔劲,即鑫公所说的 “一阴九阳根头棍”,而非松沉轻灵的纯正内劲。

如果松柔能配合螺旋,则效果更佳。如下水道被堵,疏堵的工具即是长长的金属弹簧体。疏堵时将其快速转动,由此能直能曲,进退自如,而得其效,这是松旋出来的效果。如果是一根硬邦邦的钢棍,即便把马桶捅穿也达不到目的。再如一截极纤细、极脆弱的柳树枝,只要领好劲微微一旋,不但不会应声而断,一样可以把人扎得疼叫起来。因此,“运势撒手,着人成拳 ”,不在肢体硬,而在劲力直;而力直的因素首先在于劲走螺旋— ——缠丝之妙;次在肢体和顺和发劲的曲中求直,这是 “柔行气、刚落点 ”的真意。

因此,习太极拳者,如果在提高期间无明师可寻,只要一意放松,养吾浩然之气即可;切不可恃力蛮干,背离太极松柔之道。

由拳可见,“无”了僵硬,就 “有”了松柔;松柔是 “无”之形,坚刚是 “有”之用,有无之间真是玄妙!再引申开去,无了人心,便有了道心;无了人意,则有了浩然至大至刚之正气;地板上无了垃圾了,花盆里有了土肥了,有无二用大矣哉!

下一章,老人家还讲 “有无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