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203

第203章 官政

不使一物失所

“原文”

有一朝士,与王沂公有旧,欲得齐州。沂公曰:“齐州已差人。”乃与庐州。不就,曰:“齐州地望卑于庐州,但于私便尔耳。相公不使一物失所,改易前命,当亦不难。”公正色曰:“不使一物失所,唯是均平。若夺一与一,此一物不失所,则彼一物必失所。”其人惭沮而退。

“译文”

有一个朝官,从前与沂国公王曾有交谊,想得到齐州的官职。王曾说:“齐州已经差遣了人。”于是派他往庐州,拒不赴任,说:“齐州地势名望都比庐州低,只是对于我私人便利罢了。相公不使任何一人使用不当,更改前时的任命,应该是不困难的。”王曾神色严肃地说:“不使一人任用不当,惟有平均。如果夺走一人的任命而交与另一人,这一个人不失所了,另一人就必然失所。”这人惭愧沮丧地退了出去。

为官有远虑

“原文”

孙伯纯史馆知海州日,发运司议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以为非便。发运使亲行郡,决欲为之。孙抗论排沮甚坚。百姓遮孙,自言置盐场为便。孙晓之曰:“汝愚民,不知远计。官买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盐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至孙罢郡,卒置三场。近岁连、海间,刑狱、盗贼、差徭比旧浸繁,多缘三盐场所置积盐如山,运卖不行,亏失欠负,动辄破人产业,民始患之。朝廷调发军器,有弩椿箭干之类,海州素无此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孙谓之曰:“弩椿箭干,共知非海州所产,盖一时所须耳。若以土产物代之,恐汝岁被科无已时也。”其远虑多类此。

“译文”

史馆孙伯纯任海州知州的时候,发运司决议设置洛要、板浦、惠泽三处盐场,孙伯纯认为不便利,发运使亲自到郡,决意要做,孙伯纯反对,力排众议态度十分坚决。百姓挡住孙伯纯诉说办盐场的便利,孙伯纯晓之以理说:“你们这些愚民不懂长远的计谋,官买盐虽有眼前利益,官盐怕的是卖不出去,不怕盐不足。盐多而卖不出去,会在三十年后留下祸患。”到孙伯纯罢去州郡职位,海州终于还是设置了三个盐场。近年在连州、海州的刑狱、盗贼、徭役,比往年增多,就因为三个盐场所置的盐堆积如山,运卖不行,亏欠很多,动不动就使人破产,老百姓才把它看成祸患。朝廷调发军器,有弩桩箭干等等,海州向来就没有这些东西,百姓很为此而苦恼,请求用鳔胶代替。孙伯纯说:“弩桩箭干,大家都知道不是海州所产,不过是一时的需要罢了。如果用土产品去替代,恐怕你们每年被判定上交鳔胶就没有穷尽了。”孙伯纯的考虑问题之远多类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