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6788200000020

第20章 明代汉族风俗(20)

至于元宵节间都城的“放灯”习俗,则《帝京景物略》“春场”条有载:“十一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灯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日散灯也。”至于元宵节间北京放灯活动的繁华热闹景象,根据《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是实在令人惊叹的该书描述说,此地元宵节期间,民间向夕而灯张,灯则烧珠料丝,料则夹画堆墨等,纱则五色则明角及纸及麦秸,通草则有百花鸟兽虫鱼及走马等。节庆期间,民间不仅要施放烟火,而且还要兴致勃勃地观看各种乐作和许许多多的民间歌舞杂耍表演。其中,乐作包括鼓吹杂耍和弦索,若以鼓吹而论,则有橘律阳、撼山东、海青、十番;杂耍则有队舞、细舞、筒子、筋斗、蹬梯等项内容。至于弦索,则有套数、小曲、数落、打碟诸项。而在施放烟火时,有将烟火置于架上者,架高有丈,盒放有五层,中间所藏的烟火名目有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燃时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媸,烟罩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再加上太平鼓、跳白索、走百病、走桥等娱乐活动,五光十色的烟火灯影,异彩纷呈的百戏歌舞,汇集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时北京元宵佳期节的习俗活动,除放灯外,还有太平鼓、跳百索、耍大头和尚、猜灯谜、放烟火、鼓吹弹唱、走桥、摸钉儿等娱乐性品目,极大地丰富了官民士庶的节日生活。

元宵节时朝廷为了体现“与民同乐”,帝后勋戚内眷也要进行登楼赏灯玩看的娱乐活动。届时宫中有精彩的杂技表演,嫔妃们也即兴作踢球的表演和游戏。对此,《明宫史》载称,元宵时,内臣宫眷,都要穿灯景补子蟒衣。灯市至正月十六日达到空前的盛况,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勋戚内眷,登楼玩看,“了不畏人”。《酌中志·内府职掌》中也说,元宵节前,内府就在乾清宫丹陛上安放7层牌坊灯,或在寿皇殿安方圆鳌山灯,有的高达13层。届时,派近侍上灯,钟鼓司奏乐赞灯,内府供给库备的蜡烛,内官监准备奇花、火炮、巧线、盒子、烟火、火人、火马之类的鞭炮,以备节庆期间供帝后家族成员的燃放娱乐使用。对元宵节期间宫中表演杂技的情景,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行乐图》有形象、生动的艺术再现。根据文献记载,除京城外,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有相应的祭祀。娱乐和宴会等活动。元宵节间的民间游艺娱乐活动各地主要有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踢球、跑旱船、跳火、打陀罗、剪纸及其它各种文体活动。如湖南常德府元宵节时,民间多剪纸为灯,糊以竹格,饰以五彩,有绣球、走马、莲花诸名目,其制作虽无闽浙一带刻丝剪绢等项工艺细致,但也颇为精巧。更有好事者制作灯谜,令观灯者相聚以猜名,曰为打鼓灯。届时妇女相邀成队夜行,则名曰走百病。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在江西建昌府,元宵节时,民间以篷箬结棚,通衢都为灯市,游人往来赏灯者络绎不绝,通宵达旦。灯则有鳌山、绣球、走马、窠菜等名目,其制作都刻饰楮帛或琉璃、鱼鱿、竹丝、菩提叶等,五彩纷呈。四周的悬带尤其精丽,甚至有张一灯花费一金者。故家子弟稍知书文者作灯谜,令赏灯者猜答,猜答准确且多者,称为奇胜。这时沿街烟火燎明,还有的作灯架,植巨木,上悬灯10余层,并设机火,至点燃药发时,光怪百出,若龙蛇飞走,帘幕星斗人物花果之类,“灿然若神噫”正德《建昌府志》卷三。另据正德《琼台志》记述,元宵节时,该地民间的观灯赏灯以及猜灯谜等艺娱乐活动,更别有一番南国水乡的节日气息,颇富地方特色。湖北黄州府民间,元宵节时除了赏灯游乐外,还有“或杂以管弦相乐”,以庆赏元宵的风尚弘治《黄州府志》卷一。在湖南慈利县民间,元宵节时,民间“夜张灯于市,儿童笑歌戏舞,鼓声达旦”,曰闹元宵万历《慈利县志》卷六。

元宵节期间最流行,且最能娱人心目的习俗活动,当推“赏灯”。张岱《陶庵梦忆》有文描述明时江南绍兴的元宵灯景曰:“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书《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贺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拥拥。小街曲巷有宽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关于元宵节的赏灯娱乐习俗,明人小说《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写吴月娘、李瓶儿、潘金莲楼观灯光曰:“只见那灯市中人烟凑集,十分热闹。当街搭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些诸门买卖。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鳌山耸汉,怎见好灯市?但见:山石双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室。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娥斗彩,雪柳争辉。双双随绣带香球,缕缕拂华幡翠穗。村里社鼓,队共喧闹;百戏货郎,庄齐斗巧。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妇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向西瞧,羊皮灯,掠彩灯,锦绣夺眼。卦市云集,相幕星罗;讲新春造化如何,定一世荣枯有谁。卖元宵的高堆里馅,粘梅花的齐插枯枝。剪春蛾,鬓边插闹东风;祷凉钗,头上金兴耀目。围屏画石崇之锦帐,珠帘绣梅目之双清。虽然览不尽山景,也应丰登快活年!”真可谓酣畅淋漓,曲尽灯市繁华之妙。

元宵佳节期间,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饮食习俗活动,则以吃元宵为主元宵俗名汤圆,传说起源于春秋末期。唐代称为“面茧”、“圆不落泥”;宋代称为“圆子”或“团子”。其种类很多。南方称汤圆,北方谓元宵。如浙江《严州府志》称,明代元宵节民间有“和面圆荐先,更相贺食”的饮食文化风尚。明人吴宽有《粉丸》一诗,写明人元宵节吃元宵的饮食文化习尚有十分生动的描述,他说:“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须上轻圆真易拂,腹中磊块便堪围。不劳刘裕呼方旋,若使陈平食更肥。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真是别有情趣。

此外,元宵节期间,汉族民间还有妇女游桥求子及祈福等习俗。谢肇淛《五杂俎》曰:“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灯,则俗谓添丁。游人士女,车马喧阗。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儿童连臂相呼,谓之求饶灯;妇女从数桥上过,谓之过三桥。”《宁波府志》载曰:“元宵,各坊之民,集众祀里祠,设醮经祈福,境内名雨水会。”

4.清明踏青成风

清明节又名鬼节、冥节。在明代汉族地区,清明节的节日活动主要是祭祖扫墓。关于扫墓习俗,明人谢肇《五杂俎》卷二说:“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当时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坠泪者。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一云:“越俗扫墓,男女祛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

从大量文献记载看,明人祭祖扫墓的主要内容: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往生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除焚烧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而故名;二是为坟堆除草添土,或修墓立碑。如《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樏,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万历嘉兴府志》则记载曰:“清明挂纸钱于墓。”《广州府志》曰“清明插柳于门,其前五日始一月中扫墓郊外,谓之踏青,亦曰割草,俗曰压纸,以楮置坟上也”。在清明节期间,明代汉族官民士庶还有合家老小去郊外踏青的习俗,届时要顺便举行角抵、蹴鞠、走解、弹射、放风筝、荡秋千、射柳、斗草、斗鸡、斗鹌鹑等娱乐活动。踏青本来在三月三上巳节,由于明代上巳节已并入清明,而祀先扫墓,春天又要赴郊外,故清明踏青活动在明代民间十分流行。踏青,福建民谣说:“踏青草,大家好呢呢,年年像青草。”原含巫术目的,后来才演变为汉族社会春天的娱乐活动之一。

清明踏青,明代北京的官民士庶都要到高梁桥游览,袁宏道《瓶花斋集》记曰:“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岸,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也有载曰:“岁清明,桃柳当俟,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有“扒竿、斤斗、到喇、筒子、马弹、解数、烟火、水嬉”等杂耍表演,“是日游人以万计,簇地三四里”。扬州清明踏青时,据张岱《陶庵梦忆》记载,还有“走马放鹰”、“斗鸡蹴鞠”、“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和“瞽者说书”等娱乐活动。王崇简《清明诗》则描定了京师妇女于清明日荡秋千的活动,“尽说流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旋曲水,宝马踏荒烟。风雨偏今日,莺花又一年。谁家归去晚,彩索尚秋千。”清明之日,宫中则要举行“射柳”之戏,徐树丕《识小编》记曰:“永乐中,禁中有翦柳之戏,即射柳也。往往会于清明。”此外,清明节期间,民间还有插柳、戴柳等禳解、祈愿习俗,《广州府志》曰:“清明插柳于门”;《帝京景物略》曰:“是日簪柳”;王若愚《芜史》曰:“清明戴柳枝于发”。清明节的民间食俗,则都与祭祀、宗教有关,如春饼、麦芽糖、冷粥等即是。云南民间清明节时,“男妇具酒肴,各诣坟所致祭”(嘉靖《寻甸府志》卷上)。宁波府民间清明节时,则各家为青糍黑饭,并以“牲醴祭墓”。

5.春季其他节俗

在春季中,除了元日、立春、上元和清明这几个主要节日外,汉族民间的节日还有在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九日的天穿节、燕九节,正月二十五日的填仓节,二月初二日的中和节、花朝节,春社,及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诞等。

正月初七为人日,《万历嘉兴府志》曰:“人日,女子上彩胜于祖父母”。何乔远《闽书》曰:泉州人日“是日取菜果七种作羹,名七宝羹。”正月十九日,汉族民间俗称“天穿日”,要进行一种名为“补天穿”的习俗活动,《广州府志》曰:“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广州谓为天穿日,作祷神,曰补天穿。”在北京,正月十九则为“燕九节”,民间习俗要于此白游日云观。刘若愚《酌中志》曰:“十九日名燕九是也,都城之西南有白云观者,云是胜国时邱真人成道处。此日僧道辐辏,凡圣溷杂,勋戚内臣,凡好黄白之术者,咸游率访丹焉”。《帝京景物略》曰:“正月十九日,都人集白云观,游冶纷沓,走马蒲博,谓之燕九节”。吴宽《燕九日诗》有句曰:“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球人马蹂。”对北京人来说,是个大节日。正月二十五日,汉族民间为“填仓节”,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曰:“二十五日曰填仓,亦醉饱酒肉之期也”;《帝京景物略》曰:“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若留,必尽饱而去,名曰填仓。”《酌中志》曰:“二十五日大啖饼饵,曰填仓”;蒋之翘《天启宫词注》曰“京师正月二十五日进酒食,名曰填仓,贵贱皆然。”

明代汉族在二月中所要过的节日有中和节、花朝节及社日等,节日期间各地均有不同的习俗活动。在北方,视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传说这一天为龙抬头的日子,故民间又称为龙头节,节日期间,宫廷、民间除要祭祀太阳神和土地神外,还有吃供太阳糕、煎饼和熏虫的习尚。《宛署杂记·民风》条云:“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帝京景物略》卷二曰:“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大兴县志·岁时》曰:“二月二,因荐菲之余,家各为荤素饼啖,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儿。”宫廷也过二月二节,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云:“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而河南尉氏县民间,则于此日“摊煎饼食之”。嘉靖《尉氏县志》卷一。

在南方,则有于二月祭祀社神之习俗,如广州“二月祭社,分肉小儿食之使能言,入社后,田功毕作。”如浙江东阳“社日,四乡各有社祭,以祀土谷之神”成化《东阳县志》。并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广州府志》曰:“十五日花朝”。在杭州,花朝节例有野外踏青探春之俗,如早在宋时,据《梦梁录》记载,就有花朝都人往钱塘门前……玩赏奇花异木”之俗。到了明时,此俗仍得以流行,并被发扬光大,据《杭州府志》所记,“二月花朝以往,士女争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栉比鳞集……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在福建,据何乔远《闽书》载:“闽中二月二日为踏青节,”可见也有相应的郊外春游活动。

农历三月,明代汉族的节日除清明外,还有上巳和东岳诞。

三月初三日为上巳节,为汉族传统节日,向有水边祓禊和踏青之俗。到了明时,祓禊之俗已不传;踏青之俗则并入清明,故上巳作为节日,已基本不传,但在民间仍有其遗迹,如江南杭州,据《钱塘县志》载,“上巳,出游西湖,士女皆带荠花”;在北京,据陆启宏《北京岁华记》曰:“上巳上土谷祠”。

三月二十八日,明时汉族民间谓东岳大帝诞辰,故各地均有习俗活动,北京则有走会活动,《宛暑杂记》曰:“三月二十八日,燕京祭岳庙,民间集中为香会,有为首者掌之,盛设鼓乐旗幡,戴甲马,群迎神以往,男妇有跪拜而行者名曰拜香。”《帝京景物略》曰:此日“都人陈鼓乐旌帜楼阁亭彩,导仁圣帝游,帝之游所经,妇女满楼,士商满坊,肆行者满路,骈观之”。此日之饮食,《酌中志》曰:宫中“吃烧笋鹅,吃凉饼;糯米面蒸熟,加糖、碎芝麻,即糍巴也;吃雄鸭腰子,大者一对可值五六分。传云,食之补虚损也。”

二、夏时节俗

夏季的四、五、六三个月中,汉族民间普通流行的节日主要有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及六月晒伏,此外,在立夏、夏至、伏日也有习俗活动。

1.浴佛节趋向汉化

浴佛节又名四月八、佛诞节、龙华会。它本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一个宗教节日,但在节日活动中却有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到了明时,浴佛节已被完全改造成符合汉族文化心理的民俗节日,如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的风尚已充满汉族文化特色,而在民间广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