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6788200000019

第19章 明代汉族风俗(19)

首先,就明代汉族地区年节习俗文化活动的参加主体看,具有“官民同乐”的特征。明代统治者懂得,年节习俗文化能反映民众生产和生活方式、愿望、要求,是了解民情,进而将民俗引导、上升为封建礼俗,并以礼乐教化人民,求得社会安定的重要途径。所以明代的年节文化活动,不但有广大的社会各阶层的劳动人民参加,并成为这一习俗文化活动的主体,而且,帝后、官员等各级统治者也积极参与其中,“与民同乐同庆”,对年节习俗文化活动给予肯定和提倡。如明永乐年间以后,明代帝王便颁诏准许,上元节自正月十一开始,放节假十日。《明宫史》载:元旦期间,宫内有烧香、放纸炮与“跌千金”的娱乐活动;元宵节时,内府要在乾清宫丹陛上,安放七层牌坊灯,或在寿皇殿安方圆鳌山灯,有的高达十三层;清明节,帝王要驾幸回龙观等处踏青,观赏海棠花,并玩秋千;端午节,帝后要驾幸西苑,观看斗龙舟、划船等娱乐表演;七夕,宫中设有乞巧山子,要进行丢乞针的娱乐活动;中秋,宫中有“祭月”;重阳,则帝后驾幸万寿山或兔儿山、施磨台,登高郊游,等等。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提倡,使得明代汉族的年节习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其次,就明代汉族地区年节习俗活动的内容来看,开始从宗教迷信的笼罩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步发展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具有“娱乐为主”的特征。如元旦的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巫术,明时已演变成一种欢庆节日的品目;跳大傩,原来是打鬼巫术,明代时其中的宗教成份锐减,而演化成一种民间节日小戏;中秋节的祭月,明时则演变成一种赏月活动;重阳登高,原是为了避祟,明时则成为登高揽胜;元宵节的祭神灯火,明代则演变成民间节日的灯火艺术,等等,不一而足。同时,在明代汉族的各种年节习俗文化活动中,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内容外,还被不增加进文化、娱乐、体育、竞技等方面的活动内容,如放风筝、荡秋千、拔河、射箭、斗草、猜谜、走马等,更增强了年节习俗活动的娱乐性质,极大地丰富并充实了明代汉族年节习俗文化活动的内容,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年节习俗文化成为汉族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后世汉族社会的年节习俗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再次,从年节的历史源流上看,明代汉族的年节尽管源于多种的历史成因,和起自不同的民族,但明代汉族社会都以“博大”的胸怀,予以“兼容并蓄”地承继,随后加以改造和充实,以适应明代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使得明代汉族社会的年节习俗文化呈现出空前的丰富性,色彩纷呈,可谓是集古代中国年节文化活动之大成,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如腊祭、祭土地神等,本起源于生产劳动,人日、上已节等与人类的生育、婚姻状态有关;立春祭芒神、元宵祭太一、清明祭祖、冬至祭天等源于古代的祭鬼神和巫术活动;北京的“燕九”和清明的射柳,本起自元代蒙古贵族,明代汉族社会基本上全盘继承,并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衰、信仰的改变等诸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改造,使之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一、春时节俗

明代汉族社会的春季节日主要有元旦、立春、上元、清明等四个节日。元旦拜年贺岁、立春迎春祀芒神、上元放灯和清明扫墓踏青是明代汉族社会官民士庶普遍参与的主要的节日活动。此外,人日、天穿节、填仓节、燕九节,中和节、花朝节、春社和东岳诞等节日,民间也有独具特色的习俗活动。

1.元旦喜庆特色增加

元旦为明代汉族社会一年中的“三大节”之一,届时,百官有年节之假,无论朝廷百官,抑或民间士庶都有热烈的庆贺礼仪及文体娱乐活动。

在宫中,据王若愚《酌中志》记载,元旦早上五更起要焚香放纸炮,并有“跌千金”、“吃扁食”等习俗活动。《酌中志》曰:“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将门闩或木杠于院地上抛掷三度,名曰跌千金。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当月宫中所吃的食品,有叫“百事大吉盒儿”的,主要由柿饼、圆眼、栗子、熟枣等制成;还要吃驴头肉,用以盒盛装,由于俗称驴为鬼,所以又叫“嚼鬼”。

朝廷则要举行“正旦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对此,明时着名文人李东阳的《元旦早朝》诗描述其当时心情曰:“玉帐寒更传虎卫,彤楼晓色听鸡人”;明人程敏政的《元日早朝》诗则有“日是御床明绣衮,云回茑青见辂旗”词。此外,尚有“天下大小衙门拜阙”的礼仪,即正旦之日台票,除京官之外,全国各种大小衙门官府,其官员身着本等锦绣服装,前往所在衙门,举行“望阙遥贺”之礼,舞蹈山呼,行十四拜礼,叩头遥向天子拜贺新岁。朝贺及望阙礼毕,则官员之间互相往来,行“拜年”礼仪,对此,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一书卷五记曰:“就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汉族民间拜年之风,早在汉代已有之,宋代以后便十分盛行。有时因四处拜年,分身乏术,于是某些不必亲自登门的地方便改用名帖投贺。到了明代以后,由于投名帖贺年之风遍及城镇各地,所以好多人都在门上贴一红纸袋,上书主人姓氏,名为“门簿”,以便接纳名帖。对此,《良斋杂记》曰:“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菽园杂记》也曰:“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者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以致投名帖拜年成为虚应之事。故明代文学家文征明有《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在民间,则通行元旦设奠于祠堂祭先,次拜家长,亲友投笺互相拜节;为椒柏之酒,以结亲戚邻里;屋内还有“旺柏”、“行春”、“节节高”、“百事吉”等喜庆装饰。由于东西南北中情况不同,各地风俗也有显着的地方风俗特色。例如,在浙江嘉兴据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元旦日有“整衣冠,焚香拜天地,祀宗祖,男女聚拜,饮椒柏酒,亲友互相投刺,曰贺节”等民俗活动。浙江宁波的元旦习俗活动,据《嘉靖宁波府志》载:要“设香楮、陈果礼,祀神、祀宗祖;序拜尊长毕,出拜亲戚邻里,谓之贺岁;里社祈年。”福建元旦,据谢在杭《五杂俎》载曰:“元日陈设酒醴,以承灵贶,少长序拜,亲友相过,贺三日,市不列肆。”福建建阳县元旦时,邑民首先要着节日盛装,设糍糕果酒祭拜上下神祗并祖先;接着男女以次拜尊长,然后亲朋相庆、拜年,多设酒宴款待。江苏海门县民间,元旦时民众设香案祀天地祖先后,出贺亲友时也要“饮食交会”嘉靖《海门县志·风俗》。河南尉氏县民间有设酒肴款待宾客的习尚,“各为春酒召饮,迭为主宾”嘉靖《尉氏县志》卷一。相贺;云南地方民间有摆设酒肴,写桃符,绘门神,往来贺岁的习尚《云南志》。在北方,顺天府民间,正月初一日,五更时分起床,焚香,放纸炮;“是日互相拜”,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名曰:“贺新年”《顺天府志》。在北京,自元旦日起,有忌卧打喷嚏,呼鬼、拜年等习俗。据《帝京景物略》记曰:“正月元旦,五鼓时不卧,而嚏嚏则急起,或不及衣,曰卧嚏者病也,或户外呼则不应,曰呼鬼也”。“家长少毕拜,渊友投笺互拜,曰拜年也。烧香东岳庙,赛放爆杖,纸且寸。”在浙江杭州,据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载,元旦日有“旺相”、“行春”、“节节高”、“百事大吉”等讨彩祈愿活动,该书曰:“正月朔……供热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自此少年游冶,翩翩征逐。”元旦之日汉族民间的饮食,北京要“夙兴盥漱,啖黍糕,曰“年年糕”;浙江嘉兴、杭州等地要“为椒柏酒”,福建建阳,吃“糍糕果酒”;河南尉氏,要吃蜜汁蒿水,“俗人五更饱食”,谓之填仓,连日都要吃隔年蒸的馒头或米饭,取阵阵相因之意。

自元旦日起,各地各种娱乐、习俗活动陆续展开,《帝京景物略》记北京元旦日后的各种年节习俗活动曰:“旦至三日,男女于白塔寺绕塔。旦至晦日,家家竿标楼阁,松柏枝荫之,夜灯之,曰天灯……八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在正月里,民间的日常娱乐活动有走桥、摸钉、击太平鼓、跳百索、耍大头号和尚、打鬼、摸虾儿、弹射、走解等。

2.立春鞭春娱乐化

立春为一年之中春天的开始,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早在周时,据《国语·周语》记载,就有周天子的“藉田”祭仪,汉代以后立春日已成为汉族的一个重要节日。迨至明代,汉族社会无论官民士庶,都将立春作为节日来过,并围绕着迎春、农耕等内容,展开一系列的祭祀、娱乐及饮食习俗文化活动。

在明代,立春日从京师到县城都要特修专供祭春用的“春场”,每到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衣服,打起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吹吹打打,载歌载舞,甚是热闹。祭坛上香烟缭绕,供有猪头、牛头等祭品,主祭官在大礼官的陪同下,宣读祭词,以示对春神勾芒的虔诚。明人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述当时北京的祭春活动曰:“先春一日,大京兆迎春,旗帜前导,次田家乐,次勾芒神亭,次春牛台,次正佐耆老、学师儒府,上下衙皆骑,丞尹舆,官皆衣朱簪花迎春,自场入于府。是日,塑小春牛芒神,以京兆生畀入朝,进皇上春,进中宫春,进皇子春,毕,百官朝服贺。立春候,府县官吏具公服,礼勾芒,各以彩仗鞭牛者三,劝耕也。”立春日迎春、祀芒神、鞭春牛是明时全国各地普通流行的习俗活动,在福建,“立春日,先一日祀勾芒神,迎土牛于东郊何乔远:《闽小记》。冯梦龙《寿宁待志》记曰:寿宁俗,“迎春,居民好事者亦一二台阁,然既无优人,又无装饰,殊不足观众。迎土牛,居人竞以砂砾掷之,中者新年有采,虽呵禁不止,比至县,牛无完肤矣。”

在宫中,立春日则有跑马、咬春、戴闹蛾等一系列风俗。《酌中志》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于东直门外迎春,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赴春场跑马,以较优劣。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葡,名曰咬春。互相请宴,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自岁暮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咸簪于首,以应节景。”

此外,围绕迎春、鞭春牛等沿袭已旧的礼仪活动,明代的立春日更多地被注入了娱乐的成分,以迎春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歌舞百戏活动,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快气氛。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杭州的立春之仪,例由仁和、钱塘两县轮流递办,“先期十日,选集优人戏子、小妓,届时“装扮社火,演出昭君出塞、学生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等剧目。明代诗人袁宏道的《迎春歌》,便生动地描述了迎春期间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铙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罗额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官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在民间,全国各地的立春节日习俗则有迎春、接青、吃春饼,散春花,撒春豆,定春盘、饮春酒等,一派春天气息。如河南尉氏,在立春日,除举行迎春、鞭春牛的仪式外,还设有春宴为欢度节日的人们助兴。嘉靖《尉氏县志》。河南许州,立春日民间则有定春盘、饮春酒的习尚。嘉靖《许州志·典礼志》。福建建阳,立春日家家制作春饼,畅饮美酒,“燃烛炽炭响于庭”,名曰为接青。嘉靖《建阳县志》卷三。浙江严州,立春日时,民间则有散春花、撒春豆、春米,“茹春饼”咬春等饮食文化风尚。

3.上元张灯达到极盛

上元又称元宵,上元节的娱乐活动是正月年节活动的高潮。明朝立国后,太祖朱元璋鉴于元人耽于声色娱乐,不事生产,而禁止宫民士庶的日常娱乐活动,但为了显示明代社会稳定、歌舞升平的太平气象,却提倡上元放灯,官民同乐。郎瑛《七修类稿》载曰:“闻太祖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元宵放灯,多至十余日”。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不久即下诏曰“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七日。”此后,元宵节以“放灯”为主的节日娱乐习俗,进入了它历史发展中的极盛时期,在京城北京则形成了“灯”与“市”结合的元宵“灯市”。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明代北京的灯市习俗曰:“上元十夜灯,则始我朝,太祖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日。今北都灯市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罢也。灯市者,朝逮夕,市;而夕逮朝,灯也。市在东华门东、亘二里。市之日,省直商旅,夷蛮闽貊之珍异,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皆集。衢三行、市四列,所称九市。开场,货随队分,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尘也。市楼南北相向,朱痱,绣栋,素壁,绿绮。其设氍毹帘幕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向夕而灯张,乐作,烟火施放,于斯时也,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媸,烟罩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永乐七年,令元宵节赐百官假十日,今市十日,赐百官假五日……市楼价高,岁则丰、民乐。楼一盈,日一夕,赁至数百缗者。童子捶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明孙国敉《燕都游览志》也有记北京灯市曰:“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亘二里许。南北两廛,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也。一楼日赁值有数百缗者。夜则燃灯于上,望如星衢。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始罢。鬻灯在市西南,有冰灯,细雨剪百彩,浇水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