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6788200000021

第21章 明代汉族风俗(21)

在南方,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四月八日,俗传为释伽牟尼佛生辰,僧尼各建龙华会,小盆坐铜佛,浸以糖水,覆以花亭,铙鼓迎往。富家以小杓浇佛,提唱倡诵,布施财物。”在北方,《长安客话》载曰:“每当四月八日为浴佛会,幡幢铙吹,蔽空震野,百戏毕集,四方来观、肩摩毂击,浃旬乃已,盖若狂云。”宗教性节日,已掺入浓厚的娱乐成份。其中在京师还有舍豆结缘之俗,《帝京景物略》卷二说:“(四月)八日,舍豆儿,曰结缘,十八日,亦舍。先是,拈豆念佛,一豆,佛号一声,有念豆至石者。至日熟豆,人遍舍之,其人亦一念佛,啖一豆也。凡妇不见容于夫姑婉若者,婢妾摈于主及姥者,则自咎曰:身前世不舍豆儿,不结得人缘也。”民间舍豆结缘的主要蕴意不在于结来世的佛缘,而在于结现世的人缘。所以舍豆结缘并成了明时浴佛节的主要习俗活动。

明代浴佛节的饮食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这一日,朝廷要赐百官吃一种叫“不落夹”的食物,明李翊《戒庵漫笔》载曰:“朝廷每年四月八日赐百官午门外食不落夹。”孙国枚《燕都游览志》曰:四月八日,“朝廷赐群臣食不落夹,盖先人语也。嘉靖十四年,始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至于民间,则不仅要喝浴佛水,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饮食佳品,如青精饭、乌米饭等。如浙江《归安县志》便载,四月八日,该地民间以楝叶染米,“啖青精饭”;《台州府志》则说,浮屠于是日浴佛,民间取乌桐叶染饭,作成青色,互相馈遗,谓之乌饭;江西《建昌府志》更载称,是日此地的浮屠作浴佛会,有乌桐饭和香水,民间还有用百果作百和菜,亲邻传送享用之习俗,“岁以为常”。

在此日,北京还有“赶秋波”、向碧霞元君乞灵祈子的习俗,《宛署杂记》载曰:“四月八日,燕京高梁桥碧霞元君庙俗传是日降神,倾城妇女,往乞灵祈子。西湖、玉泉、碧云、香山游人相接,又傍近有地名秋波,都中妓女竟往逐焉,俗云赶秋波。”

2.端午又成女儿节

端午节起源较早,原是一个祭神的日子,所祭对象有屈原、伍子胥、曹娥、张天师、钟馗、农神和蚕神等。在明代,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因旧俗端午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娘家又要接女儿归宁“躲端午”,故称。沈榜《宛暑杂记》卷十七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平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俗呼为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也载:“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余有丁《帝京午日歌》则有句曰:“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明时也有称端午为天中节的,则是从阴阳术数的角度来定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称:“端午为天中节”。综合文献记载,明代端午节较有代表性的习尚是家家挂艾于门,用雄黄酒涂抹耳鼻以避毒虫,饰戴端午索以驱邪,饮菖蒲酒,吃角黍(粽子)、杏子以及龙舟竞渡等。如浙江嘉兴,“端午艾旗蒲剑。悬于门,饮菖术酒。”万历《嘉兴府志》。广东,“五月朔日祀祖先,五日饮葛蒲酒、馕角黍、镂艾虎、书朱符,为儿女佩,采莲竞渡至五日乃止。”如在京师,民间于端午时,“皆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毒虫。家各悬五雷符,簪佩各小纸符簪,或五毒、五端花草。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若锁者,曰端午索”。明人杨基有《端阳十咏诗》,对明代端午节的“百索”、“钗符”、“角黍”、“艾虎”、“蒲觞”、“竞渡”诸风俗习尚有生动的描绘。其《百索》诗云:“红映钏金黄,双缠腕玉香。闺愁千万里,羞比彩线长。”《钗符》诗云:“红縠剪金蟆,轻罗簇艾花。不须灵笈篆,心静自无邪。”《角黍》诗云:“红丝系绿蔓,金糈活香饧。风雨罗江工,家家祭屈平。”《艾虎》诗云:“踞户欲生风,当门势自雄。未能离草莽,亦是骇儿童。”《蒲觞》诗云:“蒲叶复蒲根,香琼泛绿樽。乱离谁引寿,聊欲奠湘魂。《竞渡》诗云:“船头花帽攲,船尾花袍舞。江神不敢行,百面鼍皮鼓。”

明代时,许多来自民间的夏令卫生保健活动,已掺杂于端午节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北京庶民百姓群入天坛避毒,过了正午才出来。《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过午后,走天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在端午节还讲究捉虾蟆取蟾蜍酥,其方法是用针刺破蟾眉,将蟾蜍汁挤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曰:“太医院例于端阳日差官至南海子捕蛤蟆挤酥,以合药制紫金锭。”赵以焜《闾史掇遗》也载曰:“五月五日,太医院官具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蛤蟆,取蟾酥”。蟾蜍是一味珍贵的中药,可拔毒、消热、消肿,治疗疮毒恶疽有奇效。用菖蒲渍酒饮之以避恶气和用艾叶插门是汉族社会的传统习俗,但明代新出现了用雄黄涂耳鼻以避免虫毒的习俗。据《闽越搜奇谈》云:闽地在五日,还以雄黄浸水,蘸书“王”字于儿童额上,这种风俗称作“画额”。古人对雄黄杀虫驱毒作用早有认识,葛洪《抱朴子·仙药篇》已有论述。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曰:“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可见端午用雄黄防毒虫不无科学道理。

端午日,朝廷还要给百官赐扇等物品,《戒庵漫笔》载曰:“端午赐京官宫扇,竹骨纸面,俱画翎毛,不工;彩绦一条,五色线编者,须头作虎形;彩杖二根,长丈许,五色线缠绕;艾虎纸二幅,方尺许,俱画虎、并诸毒虫。”并赐百官食粽,史玄《旧京遗事》曰:“京朝官端午赐食粽。”宫中此日也有相应的习俗活动,《酌中志》载曰:“五月初一日起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艾虎补子蟒衣,门两旁安葛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

在明代,端午节流行最广、最受人欢迎的习俗活动,还当数南方各地的龙舟竞渡。在浙江金华,据《金华府志》载:“端阳日龙舟竞渡,男女阗祝,亲族相款,民费不赀”;在福建,何乔远《闽书》曰:“端午节尤重竞渡,所过山溪,数家之市,皆悬舟以待”;在广州《广州府志》曰:“采莲竞渡,至五日乃至”;在广西桂林,据《赤雅》载:“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左右衣百数人,右麾白旗,左麾长袖,为郎当舞,中扮古今名将,各执利兵,傍置弓弩,铙歌合舞,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广西梧州,据魏浚峤《南锁记》记载:“梧江竞渡龙舟,长十余米,坐可五十余偶”;在湖南常德府,每年逢端午节时,各坊市刳木为舟,长10余丈,染成五色,选善于驾舟者“相竞中流”。往昔此项活动有凭吊屈原之义,在明代则成为一种“争胜负”的竞技娱乐活动。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广东《琼台志》卷七则说,琼台民间每逢端午节,各村有迎龙会,于大溪中划夺标,两岸聚观者无数,其场面热闹喧天。

此外,京师端午节还有走解、游天坛、游金鱼池及穿新莆鞋过节等习俗。彭时《彭文宪公笔记》载曰:“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骠骑于后苑,一人执旗引于前,二人骑马继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骄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曰走解。”《野获编》曰:“重午节天坛游人极盛,联镖飞鞚,豪门大贾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燕都游览志》曰:“鱼藻池在崇文门处西南,俗呼金鱼池,畜养朱鱼,以供市易,都人入夏至端午,结篷列肆,狂歌轰饮于秽流之上,以为愉快。”徐充《暖姝笔记》载曰:“京城端午,贵贱人等必买新蒲鞋,穿之过节,岁以为常。”

3.六月六称“天贶节”

六月六,又称天贶节、虫王节等。届时从皇宫、官府,到佛寺、道观及一般民众之家,均有晒衣服、晒书籍的风俗。《帝京景物略》曰:“六月六日晒銮驾,民间亦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蔽缊,反复勤日光,晡乃收。”《万历野获编》卷二四《风俗》云:“六月六日本非令节,但内府皇史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每岁故事也”。各个寺院、家庭也有晒书的良好习惯。书经过日晒、通风,便可防止虫蛀。一般店铺、家庭也晒衣服、皮货、喜轿等。明时,六月六还有藏井水的风俗,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云:“六月六日,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初汲者,即久不坏。曝所有衣服,是日朝内亦晒銮驾。”因为六月盛夏正是人畜发病、死亡率较高的季节,所以祈求人畜两安是六月六习俗活动的主要内容,所以又有了妇女沐发,小儿沐浴和猫犬洗洁等习俗,对此,《万历野获编》卷二四《风俗》条又云:“至于时俗,妇女多于是日(六月六日)沐发,谓沐之则不腻不垢。至于猫犬之属,亦俾浴于河。京师象只,皆用其日洗于郭外之水滨,一年惟此一度”。杭州妇女除在六月六洗头外,必为小儿沐浴。山东鲁西南有一种习惯,66岁的老人必在该年六月六日过生日,做好吃的。“六月六,一块肉”,是为一种特殊的敬老良俗,目的在于祈求老人延年高寿。《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此外,朝廷还要在六月六日洗马,孙国敉《燕都游览志》曰:“每岁六月六日,中贵人用仪仗鼓吹导引,洗马于德胜桥之湖上,三伏皆然。”

4.夏季其他节俗

夏季节日除四月初八浴佛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和六月初六天贶节外,明代汉族民间的其他节日尚有立夏、夏至、五月十三和三伏等。

明代立夏日,朝廷要启冰分赐文武大臣,《帝京景物略》曰:“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民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民间则有吃“七家茶”、“立夏饭”三俗《海宁县志》载曰:“四月立夏日,以诸果品杂置茗碗,亲邻彼此馈遗,名曰七家茶。”《嘉靖宁波府志》曰:“立夏炊五色米,为立夏饭。”《万历嘉靖府志》曰:“立夏日以百草茅揉粉为饼,相馈遗。”

明代夏至日,民间有祭祖习俗,《广州府志》曰:“夏至日擘荔荐祖考,磔犬以辟阴气。”

明代三伏日,民间妇女有祀神之俗,《嘉靖宁波府志》曰:“三伏寺庙皆设醮,妇女走礼神佛。”朝廷于此日洗象,《帝京景物略》曰:“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观者两岸各万众,面首如鳞次贝编焉。”《长安客话》曰:“象房在宣武门西城墙北,每岁六月初伏,官校用旗鼓迎象出宣武门濠内洗涤。”

俗传五月十三日为关公生日,京师要向关帝庙献刀马,《帝京景物略》曰:“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刀以铁,重八十斤;纸马高二丈,鞍鞯绣文,辔衔金色,旗鼓头踏导之。”

三、秋时节俗

秋季七、八、九三个月中,明代汉族的主要节日有七夕、中元、中秋和重阳四个,此外,在立秋、秋社等日子也有习俗活动。

1.七夕乞巧南北有别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双七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来源于人们对天体星辰的崇拜,其节日文化属万物有灵和自然崇拜的文化范畴。在乞巧节的各种节日文化活动中,不仅带有祭祀牛郎织女的拜礼之意,同时妇女们还乞求智巧诸事,并预卜自己未来的命运。七夕时观牛郎织女相会,并穿针乞巧在民间各地颇为盛行,各式各样的乞巧活动也很多。早在宋代时就已时兴的乞巧与供奉摩喉罗的习尚直到明代仍很盛行,交赋予新的特色。在明代,向天仙乞巧是七夕节的主要习俗内容,但由于历史沿革与地理条件的不同,南北妇女的乞巧方法也有所不同。南方妇女乞巧,是对月穿针或视蛛丝卜得巧与否。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杭州妇女七夕乞巧之俗云:“七夕,人家盛设瓜果酒肴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织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或以小盆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市中以土木雕塑孩儿,衣以彩服而卖之,号为摩喉罗”。又如《广州府志》曰:“七日,儿女以花果作供,捕蜘蛛乞巧。”而北方妇女的乞巧方法则是投小针于水,视水底日影而乞巧。《宛署杂记》记北京妇女乞巧之俗曰:“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乞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七月七日仲午丢巧针的风俗较有新意。该书《春场》条载:“七月七日之午丢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反映出明代妇女对能否得巧是如此地看重。这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各种有趣的乞巧活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广大妇女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纯真愿望。

七夕节期间,据秦征兰《天启宫词注》所透露,宫中也有相应的习俗活动:“七夕节,宫中玄乞巧仙子,衣鹊桥补子。”《酌中志》对此也有记载:“七月初七七夕节,宫眷穿鹊桥补子,宫中设七巧仙子,兵仗局伺候七巧针。”陆启浤《北京岁华记》,则记载了当时宫中妇女拜银河的习俗:“七夕宫中最重,市上买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

此外,在七夕节期间,南方广州有曝衣书、取圣水的习俗,《广州府志》曰:“七月七日,曝衣书,家汲井花水赐之,以备酒浆,曰圣水。”北方北京则有雕花瓜之举,《帝京景物略》曰:“京师七夕,以瓜雕成花,谓之花瓜。”

七夕节的饮食文化活动和风尚,则因地而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北方多以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为节日的食物。而南方江浙一带的水乡巧果食品,则多以糯米放糖油炸成的各种小的花果子为佳品,民间人认为它是甜蜜幸福的象征;福建建阳民间七夕节时,民间儿女“罗家酒于庭,拜祝牛女星”以乞巧。嘉靖《建阳县志》卷三。其他各地,亦为大同小异。

2.中元祭祖兼放河灯

七月十五日,是人们祭祀祖先、怀念亡灵的日子,这一天民间称为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或麻谷节。明代,据冯应京《月令广义》载,“燕城乡民,薯黍苗、麻粟苗连根及土缚,竖门之左右,别束三丛,立之门外,供以面果,呼为祭麻谷”。至于祭祖上坟习尚,据《帝京景物略》载,京师则“上坟如清明时”,人们“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是夜,“诸寺建盂兰盆会”,以超度亡灵。在南方,中元节除祭祖外,还要祭野鬼,谢肇淛《五杂俎》曰:“闽人最重中元节,家设先人牌位,祭而燎楮陌。女家具父母衣冠祀笏之类,笼之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是夜具斋馄饨楮钱,延坐于市,祝祀无主鬼神,谓之施食。”在广东,则于七月十四日祭祀祖先,《广州府志》曰:“十四日,浮屠孟兰盆会,剪纸为衣,以视其先”。福建建宁则至东岳庙,设“祖考斋筵荐献,士夫则各祭于家。”嘉靖《建宁府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