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人生智慧
6727400000054

第54章 要有好的家族传统

一个家族能够兴盛不衰,人才辈出,离不开好的家族传统。大致而言,官宦人家的子弟多骄,多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不肯实干,因而很难有大的作为;商贾人家的子弟多奢,往往沉溺于享乐之中,乃至饱暖思淫欲,也很难振作精神,干一番事业;工农家庭的子弟由于社会地位低微,生活范围狭窄,虽多朴实却被限制了眼界;读书人家庭虽知书明理、眼界较宽,却往往缺少吃苦耐劳的品德。比较下来,似乎只有半耕半读或半工半读家庭的子弟,比较有出息。由此看来,家庭对于后代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曾门家教,有良好的传统。有记录可查的能上溯七代,到曾国藩的父祖辈,“事迹”更多起来。他的父亲曾麟书承继家教,是曾国藩常常挂在嘴边的。

曾麟书,字竹亭,派名毓济,是曾星冈的长子。曾麟书自幼受到其父曾星冈的严格家训,指望他读书以获取功名,但他天资愚钝,平生虽勤劳于学,考过十六次童试,但都名落孙山,直至四十三岁那年,才以得补县学生员,仅比他的长子曾国藩早一年人县学。他自知才短,无望跻身仕途的更高阶梯,遂发愤教育督促诸子,将光大门第的希望寄托在曾国藩兄弟的身上。

曾麟书很重视对其子弟的基础教育,督课非常耐心细致。他常对曾国藩等人说:“吾固钝拙,训告尔辈钝者,不以为烦苦也。”曾国藩兄弟五人,从小就在其严格训导之下刻苦读书,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家学根底。据曾国藩回忆说,他从五岁起就在父亲执教的家塾里读书,直至二十岁那年才离开家乡,到衡阳唐氏家塾去求学,儿时父亲循循诱教的情景,他无时不牢记于心。

曾麟书还反复告诫其子弟,给他们讲读书是为了光大曾家门第,是为了尽忠报国,是为了做一个明理君子的道理。他认为,读书要有收获,有长进,首先贵在立志,贵在有恒。他说:“有志进取,亦是圣贤”;如果能有志,就能读好书,就能做到“代圣贤之言,孝悌之心,仁义之理,皆能透彻”。他特别嘱咐曾国藩兄弟,只管专心读书,其他事情一概不要去考虑。他曾分别给应考的曾国藩、曾国荃、曾国华去信,要他们“临切揣摩墨卷,一心读书,切莫分心外务”,因为心志不专则业不精,“心驰于外,则业荒于内。此不可不知所戒也”。他甚至要求已在京做官的曾国藩,祖父去世后不必回归,家中一切不必挂牵,“嗣后尔写信,只教诸弟读书而已,不必别有议论也”。

而对于子弟们在学业上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收获,他总是因势利导,给予鼓励。如曾国荃在其兄曾国华的帮助下,文章大有进步,他便立即写信给长子曾国藩表扬他。只要曾国藩兄弟专心于学,并且学有长进,他总是为他们多方创造条件,从不吝惜钱财。在当时,曾麟书兄弟俩虽继承了父亲曾星冈艰苦创业得来的较为富裕的家产,但他要负担五个儿子读书的所需费用,经济上也并不十分充裕。但只要是儿辈读书所需,他都尽力支付。

曾麟书从自己多次应试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光大门第,金榜题名,不可不讲求读《四书》、《五经》,不可不讲究制艺文字,不可不讲究作八股文或时文。他在家书中反复训导曾国藩兄弟,一定要把这一层道理弄明白,铭记在心。否则就是不务正业,就会白费心,徒劳无益。对于曾麟书的苦心教导,曾国藩兄弟均是谨守不二。尤其是作为长子的曾国藩,在教育子孙辈读书做人等问题上,总结了祖父和父亲所制订的一整套方法,而且加以继承和发展,在家教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曾麟书在督教曾国藩兄弟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的经验,就是对其受教育者须循循善诱,不重在求速效,而在于教之有常,学之有心。“教之有常,自然有效”;学之有心,业必有成。在他的晚年,由于曾国藩兄弟大都取得了功名,从而他表示要把教导孙辈和管理农事的责任继续担当起来,“仍杜门不出,课孙子,检点农事,守吾之拙而已”。

曾国藩是从这样的耕读之家成长起来的,加上后来久游官宦之间,对于家庭和家庭传统对于后代的影响十分注意。经过比较,他认为在农、工、商贾、官宦等各种家庭中,以半耕半读家庭为最优,对于培养后代、延续家业兴盛最有好处,因而决心继承祖上遗风,以耕读孝友传家,而“不重其为仕宦起见”。

为此,曾国藩曾说:天下凡是官宦家族,往往至多一代人便享用殆尽,其子孙后代也开始骄逸懒散,继而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能延续一两代是很少见的。巨商富贾的家族,勤俭的能延续三四代;农耕读书的家族,谨慎朴实的能延续五六代;孝敬长辈、与人友善的家族,则能延续十代八代。我今生依赖祖宗积德,顺利得志,唯恐我一人享用殆尽,因此教育各位弟弟和儿辈,共同立志发奋成为耕读、孝悌、与人友善的家族,而不愿成为仕宦家族。各位弟弟读书不可以不多,用功不可以不勤,切不可时刻为了达到科名仕宦之所想。如果不能识透这层道理,即使在科考中名列前茅,取得显赫的仕宦官位,也终究算不上先辈的贤德孝顺的后代,算不上我家的功臣。若能识诱这层道理,那我就异常的钦佩。澄弟常以我升官得志,便说我是孝子贤孙,殊不知这并非贤德孝顺。如果以升官得志为贤德孝顺,那么李林甫、卢怀慎之流,何尝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显赫一时的人物,岂不可以说得上是孝子贤孙吗?我深知自己学浅才疏,误得高位,于是事事留心,现在我虽在仕途宦海之中,却时刻做着弃官上岸的打算。假如到了弃官回家的时候,我本身可以不追求任何名利,妻子可以在家劳动,可以对得起祖父兄弟,对得起家族乡党,那就可以了。